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在教学当中,时常看到学生对一些题目苦思冥想,解答不出的苦恼之像.笔者认为,学生若能掌握一些好的解题方法,在此基础上达到熟练运用,则做起题来就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下面介绍三种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2.
巧用1妙解题     
“1”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解某些有理数运算题时,若能巧妙地运用,则会使解题过程简捷明快,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现举下面几例.  相似文献   

3.
巧用1妙解题     
“1”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解某些有理数运算题时,若能巧妙地运用,则会使解题过程简捷明快,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现举下面几例.一、巧加1  相似文献   

4.
在解题过程中,往往有些量并不是非求不可,我们称之谓"非必求"成分.解题时,若能从整体角度思考绕过"非必求"成分,从而对问题作出整体解答,则可使问题的解题过程简捷明快.现举几例予以说明.例1(江苏省初中数学竞赛题)甲、乙、丙3人共解出100道数学题,每人都解出了其中的60道,将其中只有1人解出的题叫难题,3人都解出的题叫做容易题.试问:难题多还是容易题多?多几道题?  相似文献   

5.
分类讨论是数学中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但一些题若按部就班的分类讨论,则解题过程复杂、繁琐.若在解题前注意思维策略,适当作一些“技术处理”,则可避免分类讨论,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本文介绍若干思维策略. 1.灵活选用公式 在求解某些题时,灵活选用公式可避免分类讨论,简化解题过程. 例 1 设k ∈ Z,化简分析:常规解法是分k为奇数和偶数讨论再化简,若用积化和差公式则可避免讨论.解:原式=  相似文献   

6.
(本讲适合初中) 某些直线形平面几何赛题,用常规方法求解难度很大,技巧性强,且不易奏效。但若能针对题目的本质特征,恰当地构造辅助圆,巧妙地运用圆的有关知识找到解题捷径,往往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构造辅助圆解题的关键是要善于发现隐含于题中与圆有关的信息,抓住题目的特征,拓宽解题思路。因此,构造辅助圆在竞赛解题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按命题要素分类,数学命题一般可根据思维形式分成"假设""推理""判断"三个部分.一道数学开放题,若其未知的要素是假设,则为条件开放题;若其未知的要素是推理,则为策略开放题;若其未知的要素是判断,则为结论开放题;有的问题只给出一定的情境,其条件、解题策略与结论都要求主体在情境中自行设定与寻找,这类题目可称为综合开放题.  相似文献   

8.
数学作业的重要作用在于,学生通过解题时的积极思维,更深刻地理解进而更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更灵活地、综合地运用数学知识.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教师通常会根据授课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选配一定数量的练习题,让学生解答.这种与授课内容有紧密联系的习题,若称之为"题内题"的话,那么,与授课内容"似是而非"、"似非而是"或"完全无关"的一些非正统题,则可称之为"题外题".  相似文献   

9.
物理解题的过程,实则是构建物理模型的过程.有些题目,题给条件少,题叙情景又非常模糊,若直接求解,则根本无法与所学已知物理模型建立联系,真有"山穷水尽"之感.这时,我们不妨通过巧妙补偿物理量值、物理背景或研究对象等,将陌生、复杂的模型灵活转化为已学  相似文献   

10.
题 设闭折线A1A2 A3…AnA1内接于圆 ,若它的垂心是它的某个顶点 ,则称闭折线A1A2 A3…AnA1为直顶闭折线。试证明 :若R为直顶闭折线A1A2 A3…AnA1的外接圆半径 ,则∑1≤i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学生在解题时存在下列主要毛病:一是解题思路不广,只会照搬例题,做死题,若遇到变题,无从下手;二是解题方法不灵活,不会运用题型结构特征灵活选择解法,不是东拼西凑,乱用公式,就是滥用条件;三是解题不总结,只会就题论题,解之忘之,结果题山无顶,题海无边,收效甚微.为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解题总结,注意题后收获,深受学生的欢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平面几何是三角的基础,两者关系密切,用三角法解平几题,大家已研究得不少了.反过来,解三角题时若能合理运用平几知识,则可帮助思考,简化运算,提高解题效率.  相似文献   

13.
运用勾股定理解题时,由于题目的条件不确定,会引起一题多解的现象,这时若能利用分类讨论思想进行解答,则可确保结果不重不漏,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4.
常见的探索性问题的题型有:若其未知条件是假设则为条件开放题;若其未知要素是推理则为策略开放题;若其未知要素是判断则为结论开放题;有的问题只给出一定的情境,其条件,解题策略与结论要求主体在情境中自行设计与寻找,这类题可称之为综合开放题.探索性问题是训练和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较好题型.因有高度的教育价值,已成为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也是我国高考中常考的题型.现从高考试题中归纳出探索性问题的常用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15.
高中新教材 (试验修订本 )数学第一册 (上 )“简易逻辑”单元介绍了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在解题时 ,若能灵活地运用充分不必要条件、或必要不充分条件 ,加强或削弱题设 ,往往能巧妙地解题 ,且过程简捷。下面举例说明 ,以期抛砖引玉。1 由充分不必要条件加强题设 ,简捷解题对于有些题 ,在解题前应用充分不必要条件将其题设条件加强 ,然后用这个加强的条件就可以直接解题 ,这样解题简捷新颖。例 1  (2 0 0 0年安徽春招试题 )若A、B是锐角△ABC的两个内角 ,则点P (cosB -sinA ,sinB -cosA)在 (   )(A)第一象限   …  相似文献   

16.
元认知提示语是教师针对学生生动活泼的元认知活动的提问,若将其运用到中学数学解题教学之中,则能有效地改观解题教学重"解"轻"学解"的现状。本文介绍了将元认知提示语运用到数学师范生解题教学技能培养上的具体策略,并结合例题作了解题教学示范。  相似文献   

17.
周淦利 《考试》2010,(5):118-120
纵观历年高考试题,几乎每一道题都有多种解法,但往往有繁简之分,若在解题的过程中注重一定的优先意识,则能大大地减少盲目性,在考场上节省时间,提高正确率。  相似文献   

18.
在解题过程中,同一信息可以有不同的表示形式,而不同的表达方式处理信息的速度会有很大差别.由于解题的信息往往巧妙地隐蔽在纷杂的题干或其他背景中,若不加以挖掘发现,会使解题陷入"绝境".下面试以化学式变形来谈其在解题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在运用化学规律解题时,需要对规律有透彻的理解.若学生对“规律”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一味照搬硬套,忽视“规律”应用的前题条件、适用范围及环境变化等,则有可能走入解题的死胡同或误入题设陷阱而得出错误答案.本文就电化学中的一些规律在应用时而造成的误区作一剖析.  相似文献   

20.
周淦利 《考试》2010,(Z1):118-120
纵观历年高考试题,几乎每一道题都有多种解法,但往往有繁简之分,若在解题的过程中注重一定的优先意识,则能大大地减少盲目性,在考场上节省时间,提高正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