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叶兵 《地理教育》2014,(6):37-38
正命题是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之一。很多时候,教师都纠结于"要我命题",还是"题要我命"之中。如何命题?如何命出好题?如何走向原创?如何从被动走向主动,从自发走向自觉?这些问题值得探讨。地球运动的知识点是高考必考内容之一,其知识点能体现"快速、全面、准确地从图表中获取有关地理信息,并且正确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有关地球运动的考题多,但在真正的高考试卷中地球运动的题目又仅出现在选择题  相似文献   

2.
"地球运动"内容因其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要求高而被公认为高考的难点。近年来,随着全国卷的考向转变,地球运动考点在高考中偏向于基本规律的应用和对实际生活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将高考常考知识点与生活实例相联系使学生学会必备知识,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以使学生在高考中遇到陌生情境时能够轻松应对。  相似文献   

3.
我们习惯于以一个知识点、一个例题、一组习题方式"匀速"进行数量关系的教学。结果,有的学生"不识庐山真面目",有的学生能够"柳暗花明又一村"。本文就小学数量关系教学中暴露出来的一些"症状",试图以"认知负荷"视角探寻解决的三个策略:重组形式,重构教学,化"负"为"正";优化样例,优活媒介,化"难"为"易";整合内容,统合结构,化"零"为"整"。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学科理论性较强,许多教师倾向于一个理论点穿引一个案例。但笔者不苟同这样做的实效性,一节课案例过多,会分散学生对知识点的注意力,不能完整地建构体系。而以解决一个系统的实际问题为基准来设置小专题,设置时政、民生热点、历史典型,以及其他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将整节课的知识点以一个完整的专题形式进行串接,则有事半功倍之效。一、学以致用的民生专题以社会民生问题作为专题基点来穿引知识,可以使知识点获得现实依据,并建立起学生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和了解。例如,教学"影响价格的因素"时,设置专题"共当智多星,妙解房价因":房价高居不下,症结何在?让学生扮演智囊角色,为政府出谋划策,为高烧不退的房价把脉、开方。在了解视频资料"任志强:房价必然上涨的十个理由"和关  相似文献   

5.
陈书来 《地理教育》2014,(10):39-40
正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节"地球运动"中太阳高度角相关知识的内容十分抽象,学生普遍反映是高中地理学习阶段难度最大的知识点之一。能否化难为易或另僻佳径构建新的思维模式?整合高中地理教材内容,选取更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互动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较有探讨性、实用性的课程,并能有效激活知识,应是教师教学中必须努力的方向。一、太阳高度角在时间上的变化首先从"地球公转二分二至图"(图1)探讨,明确地球公转到A(夏至日)、B(秋分日)、C(冬至日)、D(春分日)这四个地点(或说四个日期)时,因地球本存在自西向东的自转运动,所以每天太阳也是东升西落。  相似文献   

6.
一、教材地位作用分析本节是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内容,主要讲述地球运动的特点和地理意义,是前两节"宇宙中的地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内容的深化,为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作铺垫。这四节内容逐层递进,从宇宙空间逐渐缩小到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地球运动在本章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二、知识结构及内外部联系分析  相似文献   

7.
一、教材版本高中《地理》(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一单元第二节"地球公转的意义"中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二、课标解读课标内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为"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版课标")的要求为"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相似文献   

8.
采用专题化教学模式对民航特色课程——《民用航空发动机热防护》进行了教学改革。在理顺课程知识点内在关联的前提下将授课内容按照"基础—技术—应用—拓展"的主线进行了模块化划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为"航空发动机中的传热"等14个专题。教学实践发现,专题化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对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传热与冷却理论掌握的深入程度,提升了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图形与几何     
刘露  黄云龙  汤艳 《贵州教育》2023,(Z1):39-46
<正>知识点梳理图形与几何是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重要领域,它包括“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和“图形的位置与运动”两个主题,这个领域的内容在一至六年级的数学学习中相互关联,螺旋上升,逐渐递进。对这部分的主要知识点梳理如下:  相似文献   

10.
经过第一阶段对基础知识的梳理,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生物学的各个知识点,专题复习就是在第一阶段复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许多分散的知识点连成知识链,进而形成知识网络,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提高学生在一定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的能力。在高三复习中教师应如何设计复习专题呢?  相似文献   

11.
"地球的运动"一节是高中自然地理知识学习的基础,该节内容的掌握情况对学生学习后面的大气运动和水运动的影响非常大。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可以发现,"地球的运动"深受命题者亲睐,因为这一节内容多计算,是客观题的最佳选择,且难度易把握,题目还可千变万化。但地球运动内容非常抽象,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很多学生没有空间想象能力,无法想象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更不用说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所以"地球的运动"这  相似文献   

12.
一、全面复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双基”内容全面复习,要求学生全面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事实。由于思想政治课内容繁多,各知识点之间又相互联系,要达到全面、系统掌握并非易事。因此,教师必须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对“双基”知识和重点、难点作全面、详细地梳理、排查,辅导学生基本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3.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十分重要,这轮复习的主要目的是将我们学过的基础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在这个过程中,主要以两个方面为参考.第一个是教材中的基本内容,第二个是教学大纲以及当年的考试说明.在第一轮复习阶段,应以课本章节为单位,主线索是知识的纵横联系,将零碎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宜"广积粮",不可"深挖洞".怎样通过第一轮的复习使自己的数学成绩稳中有升呢? 一、全面复习,不忘热点 第一轮复习为全面复习阶段,指导思想是"既要全面系统地梳理知识,不留空白和死角,又要适当突出重点".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7,(77):151-152
幼儿园课程提倡园本化、班本化,其目的是使课程更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满足他们的兴趣和发展需要,推动其主动学习、探究和表达,逐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终身学习、发展奠定基础。本文将结合大班的"揭秘山药"班本化课程,从发现孩子兴趣,探寻课程之"芽";了解孩子的经验和问题,寻找课程之"生长点";追随孩子的学习需要,搭建课程之"架";发挥家长资源,施课程之"肥";回顾与反思,助推课程再生长,谈谈生成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5.
<正>复习课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加深已学过的知识,要重视"理",达到"化";把平时一个个课时所学的知识从新的角度,按新的要求进行梳理,组织练习,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通过归纳、总结,使之条理化、系统化,最终达到浓缩  相似文献   

16.
在对基础知识进行系统梳理的前提下,适时进行专题复习,整理、综合、应用各个零散的知识点,建立模型,使知识点逻辑化、系统化,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选择策略的综合能力,开拓思维、加深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和理解.在复习过简单的函数零点的求解策略后,设计了本节课.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性质——函数(含参)的零点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一、教学内容的分析1.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学生分析。课程标准中与本课题相关的要求有: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如碳酸盐等。"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的探究"属于沪教版初三化学教材第七单元的内容。教材中将碳酸盐的性质穿插安排在"酸的性质"、"碱的性质"和"几种重要的盐"等内容的学习中,知识点分散,简化了盐的化学性质学习的难度。但分散的知识点,难以让学生全面掌握、运用盐的化学性质。这一专题能帮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起着温故知新、查漏补缺的重要作用。很多单元复习课都存在以下几种情况:复习目标"无的放矢";复习内容"味同嚼蜡";知识梳理"雾里看花";查漏补缺"主次不分"。针对以上四种状况,给出相应的改进策略:目标定位要"准确";内容选择要"翻新";知识梳理要"清晰";查漏补缺要"实在"。  相似文献   

19.
当前,高中哲学教学面临四个方面的问题,即教学活动缺乏深入性、启发性、整体性、塑能性。解决上述问题应从四方面探寻对策:教学要接地气、引经据典,做到"深入浅出";知识点讲授要重逻辑、巧过渡,做到"启思塑能";知识构建要重体系、网络化,做到"化零归整";习题练习要重拓展、变式化,做到"同材异解"。  相似文献   

20.
在地理学习中,不少立体抽象的知识点学生难以理解、无所适从,成为他们学习的瓶颈,如地球运动、大气运动等。其实,这些知识点与数学知识息息相关。如果我们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去呈现这些知识难点,地理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以下笔者以"地球运动"一节为例作几点探讨。一、太阳直射点问题由于地轴与黄道面成66毅34忆,导致地球在公转过程中,表面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即太阳直射点)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