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生活化的数学学习资源大量的存在于学生的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学数学就是为了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是人们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其实数学问题就产生在生活中.  相似文献   

2.
数学本身所涉及的都是一些具体问题,这些具体问题都离不开学生的日常生活。数学就应该遵循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且用于生活的理念,使学生在生活实际中体会到数学的用途,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减少对数学的畏惧  相似文献   

3.
数学教育生活化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挖掘数学和生活教材,走进实际生活,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就会使初中数学教育生活化收到更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大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其原型。因此联系生活实际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数学离不开生活,倘若教师能架设数学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间的桥梁,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是求解生活问题的钥匙,就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趣味性、主动性。那么,如何架设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有效桥梁呢?以下谈谈我的教学实践体会。一、数学问题的生活化  相似文献   

6.
生活是具体的,数学是抽象的。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如何能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其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就成为我们每位数学教师所应重视的问题了。我想,只有让数学教学贴近生活,才能使数学教学与时俱进,同时也深受学生们的欢迎。  相似文献   

7.
学数学就是为了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是人们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其实数学问题就产生在生活中。比如说,上街买东西自然要用到加减法,修房造屋总要画图纸。类似这样的问题数不胜数,这些知识就从生活中产生,最后被人们归纳成数学知识,解决了更多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8.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成为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重视的问题。下面就谈谈我个人在这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9.
<正>"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问题来源于实际生活,为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服务.随着新课程的普及与深入开展,许多数学课堂教学向生活化发展,课堂上开展了许许多多丰富多彩的活动."数学的生活化"已经在新课程中得到了充分显现,生活成了数学发展最肥沃的土壤."回归生活、关注学生现实生活"的新课程理念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首要特征与发展趋势.数学思维具有生活的经验性,但有时又被实际生活的局限性困扰.下面我就两硬币旋转问题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0.
正学习是为我们的生活而服务,而生活又是知识学习的源泉。数学的学习更是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新课标中就强调学生要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提取数学信息,并探索出相应的数学规律,从而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更多地将数学知识、数学问题置身于学生耳熟能详的生活情境之中,教会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么,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如何巧用生活之水来润泽小学数学教学呢?  相似文献   

11.
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数学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学科。学数学就是为了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是人们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其实数学问题就产生在生活中。只要我们勤于思考,善于发现总结,就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但是前提是对数学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什么都会如鱼得水。那么怎样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本文具体介绍几种培养学习数学兴趣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提起数学,我们都会觉得单调、枯燥。其实,数学并不那么可怕,也不陌生,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存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数学是人们生产、生活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本文主要介绍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并探讨如何利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3.
林阿红 《教师》2011,(12):78-78
数学本身所涉及的都是一些具体问题,这些具体问题都离不开学生的日常生活。数学就应该遵循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且用于生活的理念,使学生在生活实际中体会到数学的用途,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减少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这对于更好地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用数学的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应用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创设情境,培养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4.
高妹霞 《考试周刊》2009,(25):101-101
数学基于生活,数学的知识本来就来源于生活,所以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巧用社会实际生活中的情境,让数学问题在生活情境中展现。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存在于现实社会生活中,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就在生活之中,从而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15.
笔者认为:在小学阶段联系生活实际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所在。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数学技能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下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就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数学教学的策略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老师要善于用"活"教材,让数学走进生活;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教学中,如果能结合具体生活实际问题进行练习或实践,就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好数学。  相似文献   

17.
金美玉 《林区教学》2010,(12):91-92
数学来源于生活,就必须融于一定的生活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价值,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8.
数学知识是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关系着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吸收与运用。就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效率问题文章提出了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并就从哪些方面着手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做了详细论述,彰显了数学的实用性,有效地提高了数学课的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19.
庄惠芬 《教育》2012,(27):46-47
来自客观实际的需要是数学发展的根本动力。实际中,要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就一定要用数学的语言、方法去近似地刻画该实际问题。这种刻画的数学表述就是一个数学模型。数学模型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新学科,是数学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一门科学。数学模型在数学应用的各个领域无处不在;数学模型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正是基于这样对数学与生活的理解,从上  相似文献   

20.
<正>我认为课堂教学应把学生看成是活生生的人,要注重他们的实际生活体验。在教学中,我们应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如何让数学走进生活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