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考化学试题有两种明显的变化趋势,一是试题所涉及知识的综合程度增大,往往是一道试题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二是强调知识的时代性和应用性,试题中大量涉及现代生活和生产中有实际应用背景的知识点.所以,在复习《硫及其化合物》等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主的章节时,一方面要特别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化学实验、化学计算、化学基础理论等内容的综合,另一方面要重视用化学视角去观察和研究实际问题,拓展化学知识的应用背景,实实在在地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重要知识与其他各块知识的综合 1.知识网络 2 SO2跟其他化学…  相似文献   

2.
庄亚婷 《亚太教育》2021,(2):186-187
2020级高一学生使用的是新教材,化学1教材在元素化合物这块知识点上做了适当的删减和调整,用一个专题三个单元来分析硫与环境保护,足见硫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掌握好硫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点,对于化学2氮及其化合物的学习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苏教版教材中探究浓硫酸性质的实验进行探究、适当改进和创新,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多,涉及面广,与生产、生活、科技、国防等问题密切相关,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点.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许多试题都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很少有不涉及元素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与制备等知识的试题,且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试题常涉及多个知识点,较少出现考查单一物质的试题.下面具体举例,在分析近期高考试题的基础上,探析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命题规律.  相似文献   

4.
<正>在学习数学中养成积极探究的习惯,能够培养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还能加强自我创新的能力,那么如何在高三数学学习过程中充分运用探究性学习策略呢?笔者有以下见解。一、创设问题,激发探究有问题才能让我们去探究,问题是启发数学思维的核心,更是数学探究的出发点。高中数学学习中运用探究性学习策略,首先应该注意要学会如何找准"支点",准确把握"支点"才能进一步发现问题的存在,还能提  相似文献   

5.
要学好化学,必须爱好化学,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要了解或掌握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或掌握几种常见的元素和重要化合物的基础知识,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能,培养自己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关心自然、关心社会,运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解决一些化学问题,让化学真正走进日常生活学习化学要有科学的方法,要了解或掌握各章节的知识体系、重点内容和难点知识现以第五章《碳和碳的化合物》为例谈谈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6.
与传统教材相比,新课程必修教材“元素化合物知识“有三个变化:一是教材的呈现方式发生了变化,打破原有按族学习的章节体系,改为主题学习;二是教学目标有了新的侧重,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为目标统领教材,以“化学学科的基本知识“科学探究和化学学科的思想观念、研究方法和学习策略…反映化学与个人、社会、环境以及其他学科相联系的STS内容”作为三条内容线索贯穿各个章节;三是在教材的核心内容基本不变,观念、方法类知识增加的基础上,教学时间缩短,新课程必修一、二知识点几乎涵盖原高中教材体系中的绝大多数内容。  相似文献   

7.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构成中学化学知识的“骨架”和“基石”,在生产实践中应用广泛。初中化学教材中,元素化合物知识多而杂,各种单质与化合物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方面,既存共性.’又有特性。学习这类化学知识时,只要掌握了性质,物质的存在、制法、用途、应用等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所以,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重点是要掌握性质。一、以理论为主线,明理知性化学基本理论是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抽象概括,同时,化学基本理论为研究元素化合物知识提供指导。因此,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要以化学基本理论作指导,从理论上寻求答案。这样既有利…  相似文献   

8.
王红兰 《考试周刊》2007,(41):59-60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要让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一种高层次的学习方式。笔者从四个方面的"转变"来论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策略"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所谓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上阻力较大或难度较高的某些关节点”,也就是“学生接受比较困难的知识点或问题不容易解决的地方”。课堂教学要完成认知目标,就需要解决好“突破难点”这个常规问顾,这就需要老师在讲课时必须做到: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帮助学生理清头绪,从而有效地学习教材。特别是化学的生成物是学习化学的难点,在真实的感受下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实验为学习的基础,通过实验学习物质之间是否能够发生化学反应,反应物是什么。本文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铁和水蒸气的反应实验设计为例,探讨学生感受到生成物的性质,充分启发生成了什么物质,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9,(A1):131-132
化学是学生进入中学阶段后需要学习的一门新课程,能够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看待问题,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更应该引导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使其能够增强自身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发现化学世界的魅力,化学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内容,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在此阶段教学中应该逐步渗透探究性学习的相关理念,提升教学工作水平。本文介绍了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提出当前初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中存在问题,探索初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探究性学习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11.
彭光荣 《理科考试研究》2010,(11):64-64,F0003
在化学教学中提倡和鼓励学生通过化学实验进行探究性学习,要充分挖掘化学实验在探究性学习中的功能,发挥化学实验在探究性学习中创设问题情境、验证假设或猜想等环节中的作用,研究开发探究性实验,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去发现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化学实验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式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12.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在学习化学知识中,如化学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化合物性质等,都是通过化学实验而获得的。因此,在化学学习中必须学会对实验进行正确的观察,并在观察的基础上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从而掌握化学知识。同时学习化学还要和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因为很多化学物质就是我们生活中所接触到的。  相似文献   

13.
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是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学方式改革的重大突破,其主要目标便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笔者现谈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实施探究性学习。一、创设探究情景,诱发学生探究1.通过化学实验创设探究情景。实验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在化学探究性教学中,我们通过调整实验顺序,改进或增补实验等方法创设探究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例如,在"Na2O2的性质"教  相似文献   

14.
李群英 《成才之路》2009,(25):51-51
在新课程背景下,在化学教学实践中,用以下五法能更好地促进化学教学。 一、类比发散法 在元素化合物及有机化合物的学习中,我们注意这些章节的内容安排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先派一种典型的代表物做“先行官”,介绍其结构性质制法,接踵而至的“大部队”就是它的同族元素或同系物。  相似文献   

15.
《考试》2007,(4)
初三化学总复习不仅要落实初中化学的全部知识点,而且要对知识点进行分类、归纳、综合,使之系统化,网络化、结构化,达到融会贯通,熟练应用的目的。“教无定法”,同样在化学教学中也没有规定的复习方法,只要能取得好的效率的就是好的复习方法。传统的复习方法多采用“三轮”复习法:一是横向复习教材即章节复习,二是纵向复习五大块即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化学用语、元素化合物、基本实验及基  相似文献   

16.
元素化合物知识具有知识点数量多、分布广 ,中考中相关试题类型多、分值高、灵活性强等特点 .因此 ,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复习是初中化学复习的重头戏 .一、分块归纳 ,构建知识网络元素化合物知识大致可分为三块 :①水、氢、氧 ;②碳及其化合物 ;③酸碱盐与氧化物 (有关铁等单质的性质可穿插到氧气及酸、盐的化学性质中去 ,因此 ,可不再单独设块) .专题复习时 ,我们可以在阅读课本的基础上 ,将分散在各个章节中的元素化合物知识进行分块归纳 ,织成相应的知识网络 .三个知识块的内容不同 ,归纳织网的方法也可不同 :第一块知识通常用轮廓法归纳 ,…  相似文献   

17.
<正>元素化合物是中学化学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学科学习的基础,掌握了元素化合物知识就基本上掌握了高中阶段化学知识内容的60%。相对而言,元素化合物是属于客观陈述性的、易于接受和理解的知识类别,其知识点相对庞杂、零散、易混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上,我们难以将这些具体知识由点变线、由线变面,很容易使我们在学习新知识后便对之前的知识产生遗忘。因此,我们  相似文献   

18.
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繁多,靠死记硬背很难学好.复习时我们可以利用化学理论去引领元素化合物知识,按照"知识主线→知识点→知识网"的方式,将知识结构化、网络化、系统化,从而用花更少的时间掌握这部分知识.可采取两条主线,即非金属知识主线与金属知识主线进行复习.  相似文献   

19.
元素及其化合物是中学化学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高考必考内容。高考考查学生化学科学素养和化学学习能力的试题,主要是以元素化合物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和制备等知识为载体的。基于问题情景为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感性知识。本文以铁和浓硫酸的实验方案设计为例,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然后结合问题运用有关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对实验的仪器、步骤、方法进行逐步分析研究。通过对铁与浓硫酸反应的教学设计与实践,引发了对高三复习策略的思考与探讨。  相似文献   

20.
元素化合物专题知识学法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的考核是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的。假若这些载体掌握不过硬,其他内容的复习就会变成空中楼阁。因此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复习,在高中化学复习的五个板块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只有真正熟练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才能灵活解答有关化学问题。但元素化合物知识点多,约有100多个,并且这部分知识多数是描述性的,内容繁杂、琐碎,因而不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记忆起来困难较大,且难以掌握和运用。下面谈谈复习元素化合物专题的四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