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备忘清单 1.功的概念 (1)功的定义:一个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位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功的计算:W=Fscosα,式中α是恒力F与s的夹角. (3)功的理解:功是标量,知道负功的两种表述:能从动能定理、功能关系理解"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一、基本概念1.功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叫做这个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功的定义式:W=F·s.  相似文献   

3.
一、功功是过程量,是力对空间的积累.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如果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一段位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力F所做的功只与力F的大小及在力F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大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  相似文献   

4.
一、从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理解功当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并且沿各力的方向通过了一段距离,那么这些力对物体一定做了功,如果用F表示力,用s表示沿力的方向通过的距离,则功W=Fs.一个物体做功有两个必要因素:一是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要通过一段距离。  相似文献   

5.
一、根据功的定义式W=Fs求功例1重50N的物体分别在下列各种情况下,外力做了多少功?(1)用30N的竖直向上的力提物体;(2)物体沿光滑平面匀速移动3m;(3)用30N的力拉物体沿光滑平面移动了3m.分析:要抓住做功的两个要素来分析:(1)物体虽然受到了F=30N的提力,但由于F相似文献   

6.
<正>新人教版《物理·必修2》,在引入功的概念时,介绍了科里奥利把作用于物体上的力和受力点沿力方向的位移的乘积叫做"力的功"。而在推导出功的公式W=Flcosα后,对公式的文字解释是: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与位移夹角的余弦这三者的乘积。这段文字对位移的描述采用了模糊化处理,并未明确这里的l是指物体的位移还是作用点的位移。  相似文献   

7.
一、功的计算问题1.恒力做功可用公式W=Fscosθ计算,但必须明白以下几点:(1)θ是力F与位移s间的夹角.s·cosθ显然是在力方向上的位移.(2)公式只适用于恒力和直线运动.(3)功是标量,可用代数和求总功.(4)力对物体做功的多少只取决于F、s、θ这三个物理量,而跟物体运动性质及有无其它作用力无关.  相似文献   

8.
功是力和物体在力方向上发生的位移的乘积。有力、有力方向上的位移就有功。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无关。表达式为:W=FSCosθ,其中F为物体受到的恒力,S为物体的位移,Cosθ为力与位移之间的夹角。反映了力对空间的累积效果。  相似文献   

9.
功的计算在中学物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学阶段所学的功的计算公式W=Fscosα只能用于恒力做功情况,对于变力做功的计算则没有一个固定公式可用。当物体在变力的作用下作曲线运动时,若力与位移的方向同步变化,但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切线方向之间的夹角不变,那就可用“化曲为直”的思想将曲线分成无限个小元段,每一小元段可视为一直线,则每一小元段可视为恒力做功,总功即为各个小元段做功的代数和,即W=F1&;#183;s1cosα+F2&;#183;s2cosα2+F3&;#183;s3cosα3+…Fn&;#183;sncosαn。  相似文献   

10.
方剑 《物理教学》2012,(10):47-48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一段位移,就说该力对物体做了功,关系式为W=Flcosα。式中位移l究竟指的是什么?是很多学生甚至老师都觉得很模糊的问题,如果对象是单个质点的简单情景,结论很清晰:表示为作用点位移或物体位移,但是在复杂问题中指的究竟是什么,以及它们间的关系如何,现在试作探讨。问题一力做功位移,是相对于谁的位移?动能定理由牛顿运动定律导出,牛顿第二定律只在惯性参考系中成立,导致的动能定理也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位  相似文献   

11.
<正>"功"是能量转移的量度,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但有正负之分。正确理解功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是同学们在高中阶段学习与能量相关知识的基础。下面我们就"功"的正、负进行解读,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一、功的正、负的意义功是过程量,是力对空间的积累量。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如果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一段位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力F所做的功只与F的大小及在F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大小的乘积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其  相似文献   

12.
动能定理的内容看似简单,即"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用数学表达式即可表示为:W总=△Ek=Rkt-Ek0,但其包含的物理内容却十分丰富,很多学生就是对其没有理解透,导致在运用时出错. 一、理解动能定理的概念 动能定理表达式的左边是指合外力所做的总功,如果学生理解困难的话,可结合例子验证一下,比如:质量M=2kg的物块,在水平推力F=8N的恒力作用下,在动摩擦因数为0.25的粗糙水平地面上发生一段位移x=4m,速度由v0=2m/s增加到vr=4m/s.这时学生发现了矛盾,自然而然就会去找原因,将会发现原来物块与水平面之间还存在摩擦力,原来动能定理表达式中的W是指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这样可能会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而且印象会深刻一点.对于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可以先求出各个力做的功,再求出各个力做功的代数和;也可以先求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再求出合外力所做的功,即有两种计算方法:①W总=W1+W2+……+Wn,②W总=F合 scosθ,至于选用哪一种方法简单方便,要视具体题目而定.  相似文献   

13.
在高中物理学中,功的定义式为W=Fscos口,其中F是恒力,适用于求恒力做功,其中s是力F的作用点发生的位移,α是力F与位移s的夹角.但如果是变力做功,即力的大小、方向在做功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就很难套用该公式了.那么,在高中知识的范围内如何处理有关变力做功的问题呢?下面介绍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1.各分力功的代数和等于合力的功质点在恒力F作用下位移l,力和位移的夹角为θ,则力F对该质点做功W=Flcosθ。功的这一定义式也可用矢量表示为W=F·l。对于功的定义式的理解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第一,如果有多个力同时作用在一质点上,则W=W1+W2+W3+…=F1·l+F2·l+F3·l+…=(∑iFi)·l即各个分力对质点做功的代数和等于这些力的合力所做的功;第二,如果作为力的作用对象的物体不能  相似文献   

15.
目前,高中教材关于功的计算:力对物体所作的功W等于力F的大小、位移s的大小、力和位移的夹角的余弦cosθ三者的乘积.即W=Fscosθ,其中对于位移大小的运用,学生模糊不清.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6.
功是中学物理中的重要概念,它体现了力对物体的作用在空间上的累积过程。公式W=Fscosa主要用于求恒力所做的功,若力的大小有变化,或者力的方向有变化,即力F不是恒力时,又怎样计算变力所做的功呢?  相似文献   

17.
功是重要的物理概念和物理量 ,有关功的问题是高中物理重要的问题 ,也是高考考查的热点 ,利用功的知识和相关规律更是解决物理问题常用的手段和方法 .现作归类解说 ,供学习和复习参考 .一、关于功的概念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位移 ,是做功的两个因素 ,功的定义式为 :W =Fscosα ,其中α为力和位移方向的夹角 ,由于力和位移都是矢量 ,所以上式可理解为F·scosα和Fcosα·s两种形式 ,前者是将位移分解到力的方向上表示的功 ;后者是将力分解到位移方向上表示的功 ,其实质都符合功的定义 .功是标量 ,数值却有正负之分 ,其正负取决于力和…  相似文献   

18.
力对物体做功的判断和计算,较多的是直接应用功的定义式W=FScosθ,但有的应用功能关系更好理解。功的定义式中的S是指有力作用的方向上力的作用点的位移,如果对公式的理解出现错误,那么在解题时就会出现张冠李戴,盲目套公式的现象。如下实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就在忽视F和S的这种关系上。  相似文献   

19.
力、位移、时间都与功率相联系,这种联系在技术上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物体沿位移方向上受到的力是F,从计时开始到时刻t这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为s,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则在这段时间内力F做功的功率为P=W/t=Fs/t=Fv.  相似文献   

20.
力对物体做功的判断和计算,较多的是直接应用功的定义式W=FScosθ,但有的应用功能关系更好理解。功的定义式中的S是指有力作用的方向上力的作用点的位移,如果对公式的理解出现错误,那么在解题时就会出现张冠李戴,盲目套公式的现象。如下实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就在忽视F和S的这种关系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