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正教师工作的场所是学校,主要舞台是课堂,主要方式是与学生交流,教师的幸福不应该离开课堂、学生和学校,这才是教师职业幸福的源泉。一、热爱课堂不同教师,面对同一批学生,可能就会有不同的教学体验和感受。课堂中的幸福有的教师能体会到,有的却不能,显然这里的变量是教师而不是学生。懂得享受课堂的教师,才能真正体会到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课堂教学一般有固定的模式,课前需要教师认真备课,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但是课堂教学并不会完全像课前预设  相似文献   

2.
高中新课改以来,"关注课堂"、"聚焦课堂",一直是我们思考和探索的课题。通过"审视历史课堂",不断反思课堂教学,才能建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审视课堂"并不是仅指示范课、公开课和研究课,我们觉得主要是日常教学过程中的"常规课",或者说"原生态课",因为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教学活动的真实体现,"原汁原味的课堂"更值的我们去认真研究和反思。  相似文献   

3.
提起思想品德教育,有些人会认为"枯燥、乏味"。部分学生从心里抵触接受思想品德教育,也就导致课堂上时常出现不认真听讲、打瞌睡的现象,更有甚者,无论教师怎么声嘶力竭地讲授,他们坐在下面都是无动于衷。当然,我们也时常听到不少教师唉声叹气:"课太难上了!"作为教师,我们自身首先不能排斥自己所教的学科,在课堂上不能只顾自己的讲课,不管学生是否听懂,是否掌握了知识;自身思想不能片面,不能认为只要学生考试能过关就万事大吉。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相似文献   

4.
正电教媒体的参与,使课堂教育信息的传播形式有新的变化。作为教师,怎样利用电教媒体传播教育信息,这就需要精心设计教学计划,科学安排教学过程,即电教媒体怎么应用,应用其解决什么问题,这是教学设计的关键。要想上好一堂历史电教媒体课,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优势,就必须认真设计教学的全过程,这样才能使  相似文献   

5.
不久前,听了一些教师的常态课,心里憋了很多话想说。虽然我们不能拿公开课的标准来衡量教师的常态课,可是不少教师的常态课表现相比于公开课来讲,的确缺失了很多东西。一、缺少了激情美国著名教授理查德·威伍曾说过:"伟大的教师一定是有激情的教师。"只有有激情的教师才能营造有激情的课堂,只有有激情的课堂才能点燃学生的智慧之火,让课堂时时闪耀灵动的光芒。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们不少教师的常态课堂,一节课下来,教师教  相似文献   

6.
简约课堂就是要使教学效果以少胜多、以简胜繁,但落实到历史课堂的教与学过程中该如何去做呢?简约历史课堂的核心是简,历史教师做到简教,才能让学生活学。历史课堂"简约"的标准应因课因人而异。  相似文献   

7.
进入课堂就是开始一种内心的旅程,观课不是身在教室,心在别处,观课不能冷眼旁观或隔岸观火,观课者除了用学生的视点来阅读课堂,还应该站在教师的立场上来阅读课堂,理解教师,理解课堂生活。只有与课堂中的师生保持精神的一致性,观课才能真正成为彼此进行生命深层的观照。这种观照,就如伽达默尔所说的,通过我们把自己置入他人的处境中,他人的质性、亦即他人的不可消解的个性才能被意识到。  相似文献   

8.
成都市中学历史学科“蜀郡杯”赛课活动的开展,促使青年历史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从广泛深入的历史阅读中获取教学设计的灵感,运用全新的教学理念研究和打造有魅力的历史课堂。这次赛课活动促使更多历史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新时代究竟什么样的历史教育”“什么样的历史课才是好(更好、最好)的历史课”。至少“有知识厚度、有思想深度、有趣味浓...  相似文献   

9.
正【设计理念】在复习课上,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复习、自觉地梳理知识,是衡量复习课有效性的重要标志。一般地说,教师为了达到复习量的高密度,往往在课前精心选择习题,然后在课堂复习时,将大量的习题呈现给学生,似乎学生在大量的练习中可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但课堂实践表明,教师的一片苦心,并不能换来学生的认真态度,有时学生的"反感"情绪则会抵制练习的密度。为此,教师也感到十分苦恼。  相似文献   

10.
高中新课改促进了微课教学在高中立体几何教学中的应用,其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优秀的学习资源,创设了良好的课堂情境,提升了教学互动的效果,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但在运用中也要注意微课设计的针对性和高效性,不能盲目应用。如此,才能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学生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给历史教师提供了教育教学依据。初三历史教师要牢固树立课标意识,充分利用课标的指导作用,备课时要仔细研读课标,紧扣课标要求制定教学内容,突出重点、难点,由此展开的课堂教学才是真正有效的。通过课堂45分钟,历史教师认真研析复习内容的课标要求,必须始终围绕课标这一主线,做到明确复习方向,注重知识重难点的突出和突破,讲究复习方法,师生互动,讲练结合,打造高效课堂。并以人教版"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复习为例,提出启发诱导、逐层深入,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讲练评有机结合、思维训练为主线等复习操作策略,以打造高效的历史复习课堂。  相似文献   

12.
<正>一、使课堂充满趣味性要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必须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时间,通过教师自身素质的展示,多种教学方式的设计,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等手段,把不能重演的历史现象再现于学生面前,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形象鲜明,直接触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自身素质的展示教师的自身素质包括思想修养素质、专业知识素质和教学技能素质三个方面。在课堂  相似文献   

13.
学生锻炼能力提高技能的主要地方还是传统的课堂,课堂就是学生获取知识获得能力的主战场,也是学生展示自己才能的地方,所以,教师一定要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来满足学生的求知的欲望和他们学习的需求。为此,教师要精心准备自己的课,教师的课的好坏是高效课堂的基础。我们不能只注重准备的质量,不注重教学过程的质量的话,高效课堂也是不能够实现的。方方面面都要关照到才能构建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4.
<正>1.精巧设问,激情进发。备好课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教师课前充分的准备才能保证教师在课堂上张弛有度、挥洒自如,才能使课堂激情飞扬。教师对教材的内容如何处理,教学方法如何设计,教学重点如何落实,教学难点如何突破以及课堂上哪个时间学生容易感到疲倦,哪些需要"花絮"的点缀、激情的渲染等,都要做到胸有成竹。我们对课的设计要充分把握,力求精细高效地设计每一个问题,引导学生大胆表达。  相似文献   

15.
袁辉 《教师》2014,(22):80-80
正随着新课改在历史教学中的逐渐深入,如何构建优质高效的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广大历史教师长期以来思考的问题。那么,要如何构建优质高效的历史课堂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奠定优质高效课堂的基础1.认真研究教材,精心设计教案课堂的低效往往是教师对教材的研究不足,对目标把握不明确,对课堂预设得不充分而造成的,由此导致了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不足,从而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构建优质高效  相似文献   

16.
杨素伟 《学周刊C版》2013,(30):110-111
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那样的疑难或困境。当我们处于疑难和困境中时,就要考虑从自身出发解决问题。备学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课前课后备学生,对解决教育困境的作用不可小觑。教师只有认真地备学生,在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志趣的基础上备课,在遵循青少年的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设计教案,才能备好课,才有益于解决课堂中可能遇到的疑难或困境,进而上好课。  相似文献   

17.
<正>一、课前预设,不疏忽虽然新课程呼唤生成的课堂,但对"预设"我们仍不能疏忽,更不能完全摒弃。教师课前有必要对课堂作好充分预设,对结果了然于心,对过程要多作假设。"学生会怎么说?我又该如何引导?"不妨多模拟一些情境,多估计一些可能生发的情况。这样,教师才能从容不迫地面对学生,才能胸有成竹地进行对话,也才能收获许多预约的精彩。  相似文献   

18.
历史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很重要。历史教师要重视探索如何才能提高历史课堂效率。以趣味导课,恰当利用挂图和多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历史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理念下,必须要对传统的授课方法进行一些改变,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和标准.在课堂上,传统的教师提问学生的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的相关教学理念,所以要进行一些课堂提问策略的改进,改变传统的课堂提问策略,这样能够让学生在课程上学习得更加认真仔细,并且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在历史科目的教学中更是如此,因为历史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年代久远,很难理解和记忆,所以必须要在课堂中设置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顺利的理解历史知识和历史事件.在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教师和学生的问答环节,所以必须要改进历史课程的课堂提问策略,更好的适应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20.
所谓和谐课堂,是师生互动、探究、学习的场所,师生关系融洽,民主气氛浓烈,设计科学合理,教学目标明确,旋律主调清晰。这样的课堂,教学过程有张有弛、节奏鲜明;教师点拨适时、到位,方法得当;学生学习主动,思维活跃,能力得以发展,个性得以张扬。这样的课堂,永远没有彩排,总是正在进行时。所谓课堂“杂音”,是指学生的那些不同于教师准备的“标准答案”的回答,或学生提的那些教师事先没有想到或想好的问题。课堂和谐与课堂“杂音”,看似矛盾实则相辅相成,课堂上产生的这种所谓“杂音”应是和谐课堂上的正常现象。要让课堂“杂音”成为和谐的音符与亮点,关键是教师要更新观念。只有课前充分设计,课中注重生成,课后认真反思,才能构建出异彩纷呈的和谐课堂。一、课前充分设计。备课时,教师应自觉考虑师生、生动、生本多边对话而出现的“非预设性”知识和智慧的生成因素。教学目标设置,不能过分偏向认知目标,应更加注重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充分考虑会出现哪些情况,每种情况如何处理,并事先做出教学安排,时间上亦应留有余地。充分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具有挑战性、激励性的活动,激发学生复杂的思维和高水平的认识。”做足课堂预设。如鉴赏张九龄《望月怀远》中“海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