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2 毫秒
1.
英国斗牛     
许多人熟悉西班牙斗牛,对英国斗牛未必很了解。从13世纪开始,英国斗牛就是社会各个阶层非常喜爱的运动,在17世纪尤其流行。  相似文献   

2.
曹磊 《世界文化》2013,(2):47-49
维多利亚女王于1837年即位,直到1901年去世,统治英国长达60多年,占据了19世纪的多半时间。维多利亚时代(Victorianera)。的英国,紧承工业革命的完成,经历三次议会改革,在经济、政治和社会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臻于全盛。而早就存在的仆人世界在这一时期也日益丰富起来。受中世纪封君封臣制的影响,17世纪之前英国主仆之间存在着人身依附关系。居住在主人家中的仆人、学徒、雇工等被视为“家人”,仆人的生存依赖于主人,主人对仆人有保护的义务,仆人丧失劳动能力之后主人有义务赡养他们;同时,主人对仆人的人身和财产也拥有极大程度的支配权。17世纪之后,封建关系逐渐削弱,主仆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也开始松动了。  相似文献   

3.
<正>19世纪末,欧洲处于核心地位的两个经济强国——英国和法国,虽然只隔了一条英吉利海峡,但两个国家却采用了截然不同的经济手段向世界推销自己的产品。英国商人把最赚钱的也是最害人的鸦片推销到东亚各国,但他们是靠军舰和大炮进行强权倾销。而法国商人选用了他们最喜爱的同时也被他们认为是最健康  相似文献   

4.
骆庆 《世界文化》2013,(2):14-17
2003年3月,英国曾进行了一次关于评论历史上最伟大医生的民众调查,约翰·斯诺高居榜首,被评为“最伟大的医生”,素有“西方医学之父”之称的希波克拉底却只能屈居第二。约翰·斯诺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著名的全科医生,已在麻醉学和流行学领域都颇有建树,尤其是他在1854年绘制的“霍乱地图”更是成为经典的医学案例,斯诺对霍乱传播途径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并首次提出预防霍乱的措施,对于防止19世纪英国恐怖霍乱的蔓延具有重要意义,约翰·斯诺也由此被尊称为“流行病学之父”。  相似文献   

5.
纳什维尔,也叫音乐城,位于美国田纳西州中部坎伯兰河畔,是田纳西州的首府,是田纳西州仅次于孟菲斯的第二大城市,自20世纪20年代它成为美国乡村音乐的中心后,就像磁石般吸引着千千万万的人加入到乡村音乐中。多少年来,音乐融入了整个城市的生命中,为这个城市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彰显着城市的个性。一进入这个城市,就可以感触到漫布在城市各个角落中音乐的旋律。  相似文献   

6.
最近,笔者到俄罗斯讲学。一到俄罗斯,就深深惊叹于其幅员辽阔的疆域和起伏跌宕、徘徊于东西方文明之间的历史,更惊奇于其独特的民族文化。正如俄国著名哲学家尼·别尔嘉耶夫所说:“俄罗斯可能使人神魂颠倒,也可能使人大失所望。它最能激起对其热烈的爱,也最能激起对其强烈的恨。”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能像俄罗斯民族那样独特,没有一个民族的文化能像俄罗斯那样复杂。  相似文献   

7.
东篱 《世界文化》2001,(2):25-27
在英国人眼里,英国王室就像历尽沧桑遗留下来的文物。尽管历经数百年的风风雨雨,可王室的大本营——白金汉宫里里外外一切如旧,卫兵依然穿着过去的服装,所有繁文缛节也同从前没什么两样。英国报界形容英国王室大家庭就像一出肥皂剧,剧中的主角就是75岁的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丈夫菲利普亲王脾气挺大,特别讨厌记者。女王的母亲伊丽莎白王后即王太后,今年整101岁,有时人们称她是全英国最惹人喜欢的老奶奶。女王的妹妹玛格丽特公主深深爱着一个男人却没能嫁给他,让人觉得怪可怜的。女王的长子查尔斯王子是个性格复杂而又很理想主…  相似文献   

8.
李声权 《世界文化》2009,(10):10-11
19世纪,在英国北部山区一个牧师家庭里走出了三位作家:夏绿蒂·勃朗特(代表作《简·爱》)、艾米莉·勃朗特(代表作(《呼啸山庄》)和安恩·勃朗特(代表作(《安格尼斯·格雷》),其名声显赫,震惊当时文坛,英国文学史上称之为“勃朗特三姐妹”。无独有偶,20世纪,在苏联的一个技师家庭里也走出了三位作家:萨·马尔夏克(代表作《十二个月》)、马·伊林(代表作《十万个为什么》)和叶·伊林娜(代表作《古丽雅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在名的插图画家当中,除了英国的约翰·弗拉克斯曼以外,还有法国的居斯塔夫·多雷(1832-1883)。多雷不仅是19世纪最成功的插图画家,可能也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插图画家;他为拉伯雷、巴尔扎克等伟大作家的作品所作的插图使他一举成名,而他为《圣经》以及但丁、弥尔顿、塞万提斯等人的作品所作的插图,从此也成为插图界无法超越的巅峰。他所领导的创作室在19世纪后半叶几乎左右了整个插图版画工业,在他短暂的51岁的生涯中,他一共制作了四千多种版本,十多万幅金属版和木版插图作品。1896年,当美国芝加哥艺术协会举办他的画展时,有150万人涌入画廊参观,其创作力之旺盛和当时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彭永清 《世界文化》2011,(11):43-47
阿富汗的鸦片产量居世界首位。由于农户非法种植鸦片原料罂粟无法根绝,政府正在展开消灭鸦片之战。  相似文献   

11.
王玉冲 《世界文化》2008,(11):16-17
“伟大属于罗马”,罗马帝国的荣耀牢牢地印在西方人的心灵深处。而记录其兴衰的《罗马帝国衰亡史》(以下简称《衰亡史》)纵横干年、内容丰富、行文恣肆,不仅令史家为之倾倒,亦令文人骚客为之忘倦,风行世界数百年而不衰。正是由于这部历史巨著,其作者爱德华·吉本(1737—1794)成为18世纪英国最伟大的史学家,且跻身世界伟大的历史学家之列。  相似文献   

12.
蒋芬 《世界文化》2014,(3):12-14
<正>R.S.托马斯(1913—2000)是20世纪威尔士继迪兰·托马斯之后又一位饮誉世界的诗人。如果说迪兰·托马斯的诗歌将英国的诗风带入激情和想象,走向了超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传统相融、相生的发展道路的话,那么R.S.托马斯则是完全不同的风格,他的诗清晰、透明,苦涩、冷峻肃穆、厚重深刻,像经过多年雨水冲刷过的白石,用非常朴素的词语写古老而又有现代意义的题材,是沉思的诗,经得起一读再读。R.S.托马斯于1913年出生在威尔士的首府卡迪夫,是父母的独子。五岁之前他随身为海员的父亲在英国各大港口  相似文献   

13.
田希 《华夏文化》2011,(4):57-59
20世纪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博士曾说,欲解决21世纪社会问题,唯有孔孟学说与大乘佛法。无论儒家还是佛教,其根治本世纪社会问题者,在于伦理观。  相似文献   

14.
猴头移植对人类的冲击牟津华编译如果头可以自由取下接换的话,不就可以按照自己所想,拥有像史泰龙般强壮的体魄、像斯通般富于弹性的肌体了吗?如果自己的肌体已经衰老,倘若能移植到其他年轻的肌体上的话,不是便可保持永远年轻了吗?英国的《星斯日泰晤士报》报道说,...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上半叶,欧洲大陆音乐名家如繁星璀璨,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大师不断涌现,隔海相望的不列颠岛感受着来自欧洲大陆的艺术气息,与此同时,也期待着自己的音乐艺术家们快快成长,从而使得英国音乐得以复兴,在欧洲乐坛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6.
拉斐尔是公认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坛“三杰”之一(另外“两杰”是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虽然他去世时年仅37岁,从事绘画也只不过短短15年左右的时间,但他却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精美绝伦的画作,特别是他的圣母像,可以说是无人能出其右。他所塑造的圣母形象,圣洁、温柔,让人感到她既是天上的神,也是人间的慈母。然而他创作的圣母像,特别是西斯廷圣母的灵感,却来自他的情侣唐纳·韦拉塔。  相似文献   

17.
阿枫 《世界文化》2000,(1):35-35
半个世纪前,英国的大部分权力和财富都掌握在贵族手中。然而今天,这些曾经富甲一方、显赫荣耀的家族中,不少人却不得不靠变卖家产过日子。  相似文献   

18.
“雅学”考     
“雅学”.是训诂学的一个分支.是小学家中常用的一个词。然而,一般辞书均不把它作为一个“词条”收入.即使像《辞海》、《辞源》之类的大型工具书,也难觅其踪迹.直到20世纪80年代的《汉语大词典》才予收释。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雅学”作以探究。  相似文献   

19.
蓬生 《世界文化》2009,(4):40-42
凡是去过英国尤其在英国居住过的人,无不对英国的皇室文化印象深刻,以至于他们谁都可以不加思索地就此讲出一二来。  相似文献   

20.
何谓心态史学?“心态”一词原是17世纪英国哲学的产物,指的是集体心理学。但在20世纪初,由于受化人类学的影响,“心态”一词的含义在法语中就表示“原始后期”人们的心理,它是一种无意识的集体现象。心态研究被广泛的运用到历史领域,是随着年鉴学派的产生发展而萌生勃兴的。虽然心态史学在法国已经热闹了很多年,至今仍然没有人能对此作出明确而又被认为权威的界定。也正是由于它的模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