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爱秋 《新闻传播》2009,(12):102-102
县(市)级广播电视台发展的根本在于,办节目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通过广播电视节目沟通与观众的情感,更好地为广大广播电视观众服务。然而,实现广播电视节目的“贴近”,不能靠硬灌,而要靠受众自愿自觉地接受.这要求广播电视节目不仅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还要增强自身的吸引力、感染力,追求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思想性和趣味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电视人物访谈节目是近年来活跃在我国各级电视频道上的一种崭新的报道形式,它所涉及的人物题材范围广泛,社会热点人物、取得突出成就的成功人士等都可以成为访谈的主角。人物访谈节目作为一个完整的新闻性节目,要想更好地吸引观众,就应该增加节目的故事性,这是人物访谈节目的生命力所在。  相似文献   

3.
县级广播电视台要想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重点要在如何解决贴近问题上做文章,使广播电视拉近记者与群众、节目与群众之间的距离。以节目沟通与群  相似文献   

4.
进一步提高节目主持人的知识层次冬艳我国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从1981年诞生至今已有14年的历史。从她一诞生起,就以其鲜明生动的个性色彩,自然亲切的表现风格,贴近听众与观众的独特方式而引人注目,以至很快确立起在我国广播电视节目中的划时代的特殊地位。经...  相似文献   

5.
在五花八门的广播电视节目充斥人们耳目的今天,为了赢得更多的听众和观众,各级电台、电视台展开了激烈的改版大战。有人预言,在激烈的竞争中,县、区广播电视自办节目的生存空间将会变得越来越小.乃至消失。然而事实说明,县、区广播电视的自办节目有着自身的优势,它因接近生活,贴近百姓而受到地方群众的喜爱和好评,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代的进步 ,伴随改革开放政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是思想观念更新的大潮翻涌。各行各业的发明创造、工作生产开始围绕着尊重人的个性、发挥人的价值进行 ,大众传播领域也不例外。这主要体现在电视节目的内容越来越贴近普通人的生活 ,说老百姓说的话 ,思考老百姓想的事 ,为老百姓排忧解难 ;电视节目的形式个性化与丰富性相结合 ,以求达到观众喜闻乐见的欣赏标准。举个例子来说吧 ,90年代中后期 ,一种以访谈为主要形式的节目类型兴起了。访谈的形式多种多样 ,有纯粹的人物专访 ,有记者和嘉宾论事说理的访谈 ,有多人访谈 ,有两人访谈 ;节目…  相似文献   

7.
广播电视部部长吴冷西十月二十二日在华东七省市广播电台新闻报道经验交流会上,就广播电视宣传问题发表了一些意见。新闻是广播电视的主体吴冷西同志说:“广播电视部是新闻机关,不是电影制片厂、乐团、芭蕾舞团。”“新闻是广播电视的主体、骨干”。“在全部节目中,新闻是占第一位的”。吴冷西同志说:“新闻和形势、党的方针政策、现实生活结合得最紧,没有那一种节目比新闻结合得再紧的了。每一条新闻都和现实、形势联系在一起,都是客观实际、形势的反映,是现实生活中最新鲜、最有生命力的东西”。近年来,江苏、安徽、上海等省、市台开办了快讯节目,深受听众的欢迎。吴冷西同志说:“快讯所以受欢迎,其中快是一个特点。快,是最迅速地反映现实、形势。”他说,广播电视要发挥作用,办好新闻关系重大。他指出广播电视当前的问题:一是新闻太少,二是新闻不  相似文献   

8.
广播电视播音,要取得传播的最佳效果,就必须注意传播内容的发生和传播地的用语习惯。尊重和学习当地的民风民俗,才能真实而又贴近地反映传播内容。这是做好大众传播工作的客观规律和基本要求。然而,我们日常广播电视节目中的播音员、主持人或是  相似文献   

9.
电视访谈类节目是近年来广受观众喜爱的一类电视采访节目,电视访谈类节目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现场感,让观众能够近距离地聆听主持人和访谈对象的对话,极大地拉近了观众与访谈对象的心理距离,让节目充满人文主义色彩。而在这个过程中主持人要注重采访的技巧和侧重点,要凸显访谈对象的心理特点,为整个节目营造一种和谐的气氛,彰显整个节目的人文关怀。记者的采访更应该以访谈对象为中心,要结合节目的需要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为节目质量的提高提供可靠而有价值的素材。本文笔者从事电视访谈类节目的记者采访工作多年,现结合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在本文中重点谈一谈电视访谈类节目的采访艺术。  相似文献   

10.
电视传播要收到良好效果,电视从业人员必须以“三贴近”的总要求,深人实际、深人群众、深人生活,在现实生活的沃土里采撷鲜活素材,烹制出脍炙人口的新闻佳肴奉献给观众,使观众得到信息与精神的双重满足。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能够树立受众意识,节目内容与形式贴近观众心理,  相似文献   

11.
当前,全国省级以上广播电视刊物约有五、六十种,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面向社会广大听众和观众的,其内容主要是评介广播电视节目,反映听众、观众的意见要求,介绍有关广播电视的知识、情况、掌故、趣闻等;一类是面向广播电视工作者的,其内容主要是研究广播电视的业务、技术和管理。后一类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学术理论  相似文献   

12.
晓方 《新闻前哨》2011,(2):88-88
很多电视台都有一档"名人访谈"节目,节目大多设计精心,嘉宾的感人故事和有益的人生经验很好地满足了观众的精神需求。尤其是对那些年高德劭的学术大师、文艺泰斗的访谈,其成功之路和人生智慧,给观众以极大的启发和鼓舞。可是有的节目差强人意,嘉  相似文献   

13.
如何使电视法制节目更贴近观众吴静春在《如何使电视法制节目更贴近观众》一文中指出,目前全国法制栏目已经超过200个。充实提高法制栏目质量的渠道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从内容上贴近观众。首先要找准栏目定位,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栏目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受到群众欢迎,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其次要选择与观众息息相关的内容。要加大信息量,加快节目的整体节奏。最后还要紧跟时事。二、表现形式上贴近观众。形式与手法应避免单一化,在叙事手法和讲述结构上要精良,做到通俗易懂。要让观众参与到节目中来,引发民众对法律事件的种种思考。好的节  相似文献   

14.
童俊 《视听纵横》2007,(4):56-57
广播电视节目质量如何,决定着一个台的生存与发展。而能否不断提高广播电视节目质量,我以为取决于三个要素,那就是:社会责任、三贴近、创新意识。可以说这三者是广播电视节目的生命力,是不断提升广播电视节目品位的源动力。广播电视采编播人员只有具有社会责任感、做到三贴近和不断抓节目创新,才能在本职岗位上有所作为,才能将思想性、艺术性、欣赏性俱佳的,丰富多彩、[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从2004年开始,中央1号文件连续11年聚焦"三农"问题,可见"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开办农业节目对于宣传和解读"三农"政策,反映农村的民情民意、推广农业科技、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等,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对于农业节目而言,它的收视市场将直接决定它的发展前景,因此重视农村收视市场、贴近百姓生活,才能有效实现观众和媒体的双赢,这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本文针对地方电视台农业节目的地位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电视台农业节目的创新发展提供新的策略,从而为更好地促使农业电视节目贴近百姓生活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是电视新闻节目内容、形式、品质的自然延伸和个性化拓展,也即由叙事、新闻、题材、视听等元素构成的电视新闻节目设计模版."①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怎么样,直接关系到观众接受度,关系到收视率.最近,绍兴市柯桥区广播电视总台的电视新闻节目《柯桥区新闻》和《民生360°》收视率节节攀升,原因就在于节目形态越来越受到观众喜爱.笔者认为,在当前的电视新闻采编工作中要强化受众本位意识,内容和形式中真正体现"三贴近",不断根据观众的需求调整、改进、优化节目形态,在创新求异中提升节目品位.  相似文献   

17.
<正>创新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电视宣传永葆青春的根本所在。新闻节目采编人员,我们的一切节目创新活动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真实地反映人民群众火热的生活,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反映群众中生动的新人新事以及生活中的新风貌,新风尚。  相似文献   

18.
正"三贴近"就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实质是贴近生活中的群众。贴近实际,就是立足实际,使新闻报道更好地体现社会的时代特征,反映时代精神;贴近生活,就是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使新闻报道充满生活色彩,富于生活气息,反映生活本质;贴近群众,就是要深入群众,了解群众,了解群众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反映群众呼声,使新闻报道可亲可信,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9.
约哈里之窗是一个反映人际传播中自我和他人沟通关系动态变化的模型,它能将主持传播中访谈节目主持人和访谈嘉宾的交流状况可视化,是主持人话语风格和访谈能力的度量衡之一.本文深入探讨约哈里之窗模型和访谈节目主持人话语风格的内在联系,基于该模型对"犀利型"风格的访谈节目主持人的主持语篇进行剖析和总结,进而指导访谈节目主持人更好地...  相似文献   

20.
徐霞 《视听纵横》2006,(3):110-111
访谈类节目是目前广播电视常见的节目类型之一。这种节目主要是通过主持人对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的访谈,反映出被访者对于生命历程和事件的叙述与感怀。如何在有限的节目时间内把握被访者的叙事方式和特点,在被访者漫长的生命历程中摘取最适合节目需要的事件,激发受众的收听兴趣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