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略论ABB式构词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现代汉语形容词ABB式构词法的起源和发展情况作了简明的勾勒,对其功能作了论述。《楚辞》中的ABB词型非现代汉语ABB式形容词的直接源头。ABB式形容词构词法初步形成于唐代,发展于五代和宋,完成于元曲。ABB式形容词性质上是状态形容词,结构上有A1BB和A2BB两种形式,功能上可作状语、定语,有时作谓语  相似文献   

2.
1.请你学我这样说曾爱华(南昌市羊子巷小学)[活动要求]通过活动,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并积累ABB、AABB式的重叠词。[活动准备]1.教师制作2张卡片,分别写好:亮晶晶,认认真真.2.用两块小黑板分别写好下列活动题。(1)ABB式:暖()、红()...  相似文献   

3.
初中数学升学复习测试题精编──相似形(一)一、选择题1.若,则为()(A)4:3(B)3:4(C)0:02.若,则为()(A)7:4(B)3:4(C)4:7(D)4:113.若,则a:d等于()(A)2:1(B)4:1(C)6:1(D)8:14.梯形...  相似文献   

4.
数学模拟测试题竺志平代数(一)一、选择题:1.设集合A{(x,y)}|xy<0},B={(x,y)|x>0且y<0},则()(A)A∪B=B(B)A∩B=Φ(C)AB(D)AB2.己知M={x|x2-12<},m=2log413,则()(A){m}M...  相似文献   

5.
两个三角等式的妙用武山县马力中学包恩茂式一证明:不失一般性,可设。0<α,。如图,AB=1是圆的直径,∠CAB=α,∠DAB=β,则BC=sinα,BD=sinβ。由正弦定理得由余弦定理知式二(证明与式一类似略)例1.求的值。(1992年全国高考文科...  相似文献   

6.
1按妈咪吩咐拿玩具: A.5种(15分) B.4种(12分) C.3种(9分) D.2种(6分) 以12分为合格 2认识身体部位: A.3处(12分) B.2处(8分) C.1处(4分) D.不会(0分) 以8分为合格 3妈咪将玩具盖在纸下面,宝宝想拿: A.揭开再盖上玩(7分) B.揭开取到玩具(5分) C.找不着(0分) 以5分为合格 4用食指按电视、录音机、电灯、收音机等的开关: A.5种(14分) B.4种(12分) C.3种(10分) D.2种(8分) E.1种(4分) 以10分为合格 5称呼: A.见父叫爸…  相似文献   

7.
问题 设M(x0,y0)是抛物线y2=2px的弦AB的中点,试求直线AB的斜率k.解 设A(x1,y1)、B(x2,y2),则y1+y2=2y0,且y12=2px1,y22=2px2.∴y12-y22=2p(x1-x2),故k=y1-y2x1-x2=2py1+y2=py0.(当y0=0时,k不存在)同理若M(x0,y0)是抛物线x2=2py的弦AB的中点,则kAB=x0p.显然,用抛物线弦的中点坐标可以很方便地表示出弦所在直线的斜率,与中点弦相关的许多问题都可以此为基础较方便地解决,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8.
题如图(1),给出定点A(a,O)(a>O)和直线L:x=-1,B是直线L上的动点,∠BOA的角平分线交AB于C.求点C的轨迹方程,并讨论方程表示的曲线类型与a值的关系.解法1设B(-1,yB),则AB的方程为yyB=x-a-1-a.又kOA=0,kOB=-yB,tg∠BOC=tg∠COA,∴-yB-koc1+kOBkoc=koc.(1)设C坐标为(xc,yc),0<xc<a,则koc=ycxc,代入(1)有yB+ycxcyB·ycxc-1=ycxc.消去yB化简得(1+a)y2c+(1-a)x…  相似文献   

9.
题目:已知实数a、b满足a2+ab+b2=1,求a2-ab+b2的取值范围.(1998年湖北黄冈市初中数学竞赛题)解:令k=a2-ab+b2,由于a2+ab+b2=1,当ab=0(a、b不能同时为零)时,不妨设a=0,则b2=1,易得k=1.当ab≠0时,不失一般性,不妨设|a|≤|b|.作等腰△ABC,使底边AB=2|a|,高CD=|b|.设AC=BC=c,△ABC的面积为S,∠ACB=α,则0°<α2≤45°,0°<α≤90°,0<sinα≤1,|ab|=S=12·c2sinα.(1)若ab…  相似文献   

10.
中学数学中的构造法解题兰化一中沈平奇一、构造法解题的关键是寻找一个促进问题解决的辅助模型解:把题中式子变形为V.可以看作是直角坐标系中动点P(x,0)到A(1,1)与B(5,3)的距离之和。作出A点关于x轴的对称点A’(1.—1),则A’B和X轴的交...  相似文献   

11.
A卷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2的相反数是。 2.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0.000073=。 3.分解因式4-X2-y2+2xy=。 4.当x=,的值为0。 5.方程64X2=X的解是。 6.在Rt ABC中,C=90°,a=3,b=4,则sin A=_,cosA=_,tg B=。 7.如果O是ABC的外心,BOC=80,则A=_度。 8.正比例函数y=kx(0)经过A(-1,-2),则函数解析式为y=。 9.计算(- aZ)3·(- a)2=。 10.样本 2、3、6、a的平均数为 3.5,则…  相似文献   

12.
设l1:A1x+B1y+C1=0,l2:A2x+B2y+C2=0,利用两直线方程的不同组合形式,化归为不同性质的方程,从而可使一些问题巧妙解决.1A1x+B1y+C1+λ(A2x+B2y+C2)=0这种组合形式的方程,是大家熟知的经过两条直线交点的直...  相似文献   

13.
例1 如图 1所示,R1、R2两个电阻都是 10欧,电压表的示数是4.5伏,则电流表A1与 A2的示数分别是(). (A)0.45安,0.9安 (B)0.9安,0.45安 (C)0.45安,0.45安 (D)0.225安,0.225安 (2000年北京市延庆县中考题) 分析与解 识别电路 是解决电学问题的基础, 应包括两项内容:(1)识别 电路中各电阻(或用电器) 之间的连接关系;(2)识别 电路中的电流(压)表测量 的是哪部分电路的电流 (或电压).本题主要考查 电阻的连接关系及电流表测量的各部分电路电 流间的关…  相似文献   

14.
引进单位圆盘内解析函数类 T(λ,A,B)(λ≥ 0,- 1≤ A< B ≤1,B ≥ 0).给定 F1(z)=zF(a,b;c;z),这里F(a,b;c;z)是超几何函数,我们对a,b,c,A;B,λ,μ确定条件,使得函数(1-μ)F1(z)+ μzF1’(z)(μ ≥ 0)属于类 T(λ,A,B).  相似文献   

15.
同学们复习《分式》这一章时,应抓住下面四个问题:一、明确概念掌握性质1、进一步明确分式的概念分式的概念是《分式》这一章的理论基础.通过复习,要进一步明确下列几点。(1)分式概念的本质属性是:A、B都是整式,且B中含有字母.若B中不含字母,则就不是分式.如  是分式,因为分子、分母都是整式,且分母中含有字母;而  就不是分式,因为分母中不含字母.(2)分母不能为零:B的值不能为零.因为当B=0时,分式无意义.如分式  中,字母x的取值范围是x≠5.因为当x=5时,分母的值为0,分式无意义.(3)分…  相似文献   

16.
数学模拟练兵题王明乐一、选择题1.若3<0,以下各式中为正数的是()(A)|a|+a(B)|a|-3(C)a|a|(D)|a|/a2.x和y为有理数,且(|x|-1)2+(2y+1)2=0,那么x+y的值是()(A)0.5或v1.5       (B...  相似文献   

17.
全等三角形是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定义,可得如下性质: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于某些几何竞赛题,考虑构造全等三角形来利用上述性质,可使其解答巧妙、简捷.例1如图1,△ABC中,AB=5,AC=3,则BC边上的中线AD的长l的取值范围是()(A)1<l<4;(B)3<l<5;(C)2<l<3;(D)0<l<5.(1997年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初二试题)解延长AD到E,使DE=AD,连BE,那么AE=2l.BD=CD,1=2,ED=AD,△BDE△…  相似文献   

18.
在一次大规模高三联考的物理试卷中有这样一道命题:如图1所示,质量为M、长为L的绝缘小车A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带电物体B(可视为质点)以v0的速度水平滑上小车的左端,当它们相对静止时,B恰好滑到小车的右端,并同时逆电场线方向进入宽度为L/m的有界水平匀强电场中,已知B带正电.当B在电场中运动时间为L/v0时离开电场,B离开电场时,小车A和物体B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B向右,A向左.求:(1)物体B离开电场时,A、B的速度vA、vB等于多少?(2)电场力对物体B做功如何?图1原参考答案…  相似文献   

19.
学生解题时往往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出现解答结果片面的现象,甚至一些教师也常出现类似的错误.分析出错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先入为主思维定势导致分析片面而漏解 例1如图1所示有两个大小相等,质量不同的小球A和B,B球静止在光滑圆弧的底端,A球质量为m,从顶端释放,若两球发生弹性碰撞后,它们的落点跟平台边缘的水平距离之比为1:3,则B球的质量为(). (A) m( B)m (C) m(D) m 常见解法:A球从光滑圆弧上滚下,以速度v0与B发生碰撞.设碰后A、B的速度分别为vA、vB,由动量守恒定律…  相似文献   

20.
1不等式“(a—b)2≥0”直接在解题中应用 [例1]如图1所示,电阻 r1≠ r2,当 S断开时, a、 b两点间的总电阻力 R1;当 S闭合时,a、b两点间的总电阻力R2.则有: (A)R1>R2. (B)R1<R2. (C)R1=R2.(D)无法确定. 解:当S断开时,r1与r2先串联后再相互并联,R1当 S闭合时,r1与r2先并联后再串联, R2=作 R1、R2的差:故有R1>R2,答案为A.2不等式“(a—b)2≥0”经变形为a2+b2≥2ab后再加以应用 [例2]如图2所示,一根长4m的木杆,下端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