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接上期)明浩把自己带回外星人德卡、德卡又转移到教授身上要挟教授、教授为了杀死德卡自我牺牲的事情都说清楚后,就自己走进了弹射舱。李丽倩早有预感,可等她发现时,一切都晚了,弹射舱门已经关闭。李博士望着舱门上闪动的最后的数码,只能绝望地呼喊:“明浩———”又一件奇怪的事发生了,弹射舱上的数码停在“2”上了,好像是弹射系统发生了故障。司马卫沉思片刻后说:“可能是明浩事先偷改了发射密码。”钱雅打开电脑查看,果然发现修改了密码———3322,因为原来的发射密码是2233。“这家伙想做戏,真是可恶。”司马卫阴着脸说,“不如就成全他…  相似文献   

2.
作品赏析     
德彪西曾为他的《牧神午后序典》写道:“这首序曲的音乐,是马拉梅的优美诗作《牧神午后》的非常自由的图解。”  相似文献   

3.
第一个男生说:“我爸在纸上随手写几个字,他说是诗,别人就给他50美元。”第二个说:“那算什么,我爸在纸上随便写几个字,他称之为歌曲,别人就给他100美元。”第三个说:“我让你们都得认输,我爸爸随意在纸上写几个字,他称之为布道,八个人立即去筹款!”Three college boys are in  相似文献   

4.
无奈的高峰     
作为诗人的李白,被给予了太多的评价——杜甫说:“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赵翼说:“不属于雕章琢句,亦不劳于镂心刻骨,有天马行空,无羁绊之势。”余光中说:“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事实上,李白确是一位天才的诗人,是中国诗歌史上继屈原之后浪漫主义的最高峰,后人评价他是“百代词工之祖”。李白的诗飘逸豪放,语言流转自然。然而细品李白的诗,总会在洒脱的身后,牵扯出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别有然而对于李白,他是要兼济天下的,他以为自己可以做宰相。他无奈,他悲哀。在长安遇到贺知章,贺知章问他:“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  相似文献   

5.
有趣的评语     
王方 《现代语文》2004,(8):47-47
三分诗七分读耳苏轼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有一次,一个书生把写好的诗给他看,并当场朗诵给他听。诵毕,其人问道:“这诗有点分量吗?”苏轼说:“十分。”书生喜不自禁。过后,苏轼慢慢解释说:“三分诗七分读耳!”这话的意思是说,此人的诗只有三分,而有七分是靠朗诵的声调,去影响别人的视听,以掩盖诗句本身的缺点。幽默而含蓄地批评,既不伤害自尊心,又达到了批评的目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乾隆皇帝宠臣和坤,是个才识平庸的人,却很能讨得皇帝的欢心,因而颇有权势。一天,他拿了自己义子的一篇文章,去给当时德高望重的李调元看,想得到李…  相似文献   

6.
谁说没有规则?明明白白写着:“请不要践踏花草!”可他却在草坪上拍照。问他为什么?他满不在乎:“别人也这样做。”谁说没有规则?明明白白写着:“不准超载!”可他的中巴却塞进了19个小学生。问他为什么?他十分惊讶:“交警没看见。”谁说没有规则?明明白白写着:“不准随地吐痰!”可他却把痰吐在花坛里。点评小诗虽然读来诗味不算浓,但作者对践踏规则的行为深恶痛绝,还是不难察觉的。违规行为与规则的对比,有助于主题表达。结尾对于遵守规则的呼唤,其实也是对文明社会的呼唤。问他为什么?他瞪起眼睛:“关你什么事。”谁说没有规则?规则就在我们…  相似文献   

7.
我要向你讲一个小故事,一个真实的小故事,你听了一定会开心的。近来,国王也写起诗来了;圣·阿涅和当若两位先生教他作诗的方法。一天,他写了一首短情诗,可是他自己也认为写得不怎么样。一天上午,他对德·格拉蒙元帅说:“元帅先生,请您读读这首小诗,您看看以前读过这样蹩脚的诗没有。因为大家知道我近来喜欢诗,所以把各种各样的诗都送到我这里来。”元帅读完后对国王说:“陛下,您在任何问题上都有卓越的见解:的确这是我见过的最拙劣、最可笑的情诗。”国王笑起来,对他说:“那个写诗的自不量力,对吗?”“陛下,这个评价再恰当不过了。”“好极…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 我想问您两个问题:在《诗经·小雅》中有六首诗,光有题却无文,叫它们笙诗。请问,什么样的诗叫笙诗,它们为什么没有词句呢? 另我有个同学叫赵腾骉,可是我查了很多字典,都没有“骉”这个字,问他,他说这个字念“biao”。请问,有这个字吗,它是什么意思? 祝身体健康! 王翠玲  相似文献   

9.
在今年全国人大会议闭幕时的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谈到台湾问题,满怀深情地引用了近代著名台湾诗人丘逢甲的一首诗,他说:“明年是《马关条约》签署110周年,这里我想起了1896年4月17日,一位台湾诗人几乎是用血和泪写得28个字的诗,他的名字叫丘逢甲。他是台湾彰化人。他说:‘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这首诗名叫《春愁》,的确如温总理所说,是“用血和泪”写成的感怀诗,是动人肺腑的爱国怀乡之作。这首诗作于1896年4月17日,一年前的这一天,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中日和约,也就是臭名昭…  相似文献   

10.
“淘气”是孩子们的专利,所以,我至今记得那个淘的“小老师”。他小,是因为他长了张娃娃脸,两个酒窝儿,天天笑咪的,仿佛那酒窝里全是天真,全是欢乐;再就是他上课像个孩子,颇有点离谱儿,我们很是高兴。比如有一天上自习课,他策划了一次“让你感兴趣”活动。笑眯眯的他在黑板上写了三个挺帅的大字:“学诗”,然后说:“诗必须押韵,押韵了才有音乐感,押韵才好听;而且,写诗一点儿也不神秘,只要肯动脑筋,座的个个能写,信不信?不信这就试一试。”这番话说,我们个个来了精神。他看看了我们接着说:“现在,就我们模仿李白的《送汪伦》,也试着来一首。要…  相似文献   

11.
八九岁时我写的第一首诗,母亲读后哭了起来:“巴迪,你真的写出了这么好、这么精彩的诗吗?”我既得意洋洋又腼腆羞涩,喃喃地说:“是的。”母亲赞不绝口,说这首诗简直有天才呢!我欣喜万分,问道:“爸爸什么时候回来?”我迫不及待地要把自己完成的诗作给他看。母亲说七点钟左右。那  相似文献   

12.
2014年8月30日星期六天气:晴今天,爷爷对我说:“诗琦,我为你种了两亩地的花生。”我高兴地说:“哇,这么多!”我抬头看看爷爷,他脸色苍白,有气无力地弯着腰。我焦急地问:“爷爷,您怎么了?”爷爷说:“我没事。”我心想:爷爷一定是累坏了,我帮他捶捶背吧!这样爷爷会舒服  相似文献   

13.
有作者来编辑部做客,同事告诉我,说他是从湖北来的。听说是老乡,我便很热情, 主动将名片递给他。他接过名片看了看,说:“我们湖北有个诗人也叫胡昕。”他刚说完,同事便“哄”的一声笑了起来,笑得他莫名其妙。我知道同事们是在笑我,笑我居然是个写诗的异类。我忙为他解围,说: “他们是在笑我,因为敝人就是湖北那个写诗的胡昕,现寄居北京。”听我这一介绍,他有些兴奋,再一次握住我的手,说:“久仰久仰,你的诗我真的挺喜欢,特别是那首《没有赶上头班车的姑娘》,我能够背得出来。”我不知所措,他能够记  相似文献   

14.
蔡锷(è)将军是辛亥革命时期一位杰出的民主革命家。他小时候聪颖(yǐnɡ)好学,才思敏捷。一次,小蔡锷到文具店买用品,店老板见他没柜台高,便逗趣说:“敝(bì)店有个规矩,买货先答对子,对上了便卖,对上不,不得买。”蔡锷说:“好吧!”老板出上联道:“小相公三元及第。”蔡锷立即答道:“大老板四季发财。”老板一听乐了,说:“这对联太简单,如果你能指物成诗,我就重赏你!”蔡锷点头答应了。老板指着门前翠竹说:“请以竹吟诗。”蔡锷望着竹丛凝思片刻,吟道:“门前千竿竹,国破万民声;他日乘风去,誓还送关情。”老板听罢,大拇指一竖,夸道:“好诗!…  相似文献   

15.
孔子对他的儿子伯鱼说:“不学诗无以言”。孔子对他的学生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由此可见,诗歌的作用可谓多矣!孔子重视诗教,不无道理,值得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夏尔·波特莱尔(1821—1867)是法国现代派诗歌的创始人,也是在散文创作和文艺评论上独树一帜的文学家。他的诗集《恶之花》、散文《巴黎的忧郁》都是现代派文学的经典之作。 说到波特莱尔对文学的贡献,一般论者都喜欢引用波特莱尔本人的夫子自道:“什么叫诗?什么是诗的目的?就是把善跟美区别开来,发掘恶之美。”他因擅写“恶中之美”而备受非难。但是,高尔基却从他的作品中读出了这样的意义:他“生活在邪恶中而热爱着善良。” 同时,我们还注意到:波特莱尔创作的丰富与深刻又是“恶中之美”所不能包容得了的。波特莱尔也说过:“诗在本质上是哲理,但是由于诗首先是宿命  相似文献   

17.
司有雪 《山东教育》2002,(26):28-28
现代著名诗人兼学者朱自清先生说:“现代中国诗人,须首推徐志摩和郭沫若。”他是在徐志摩还没有逝世前就这么说的。之所以这样说,就是因为徐志摩对新诗的发展,确实做出过比较突出的贡献。从徐的全部诗歌创作看,他的诗是以浪漫主义为特点的。而真正构成徐志摩诗歌艺术特色和独到贡献的,是他的一部分抒情诗,用诗人自己的话说,就是“从性灵暖处来的诗句”,这类诗可以说代表了徐诗的主体。徐志摩是个主张以作品表现自己“性灵”的诗人。最能表现诗人性灵的诗,大概要算《再别康桥》了。这首诗也充分体现了诗人的“三美”主张———新诗…  相似文献   

18.
我八岁时就写下了我的第一首诗。妈妈边读边嚷了起来:“真美!巴德,真的是你写的么?”我脸红耳赤地承认了,心里充满了骄傲。妈妈赞不绝口,她甚至说只有神童才能写出如此美丽的诗篇!“爸爸什么时候回来?”我兴高采烈地问。我简直等不得了——他呀,是好莱坞电影公司著名的剧作家,一个大名鼎鼎的大人物!我想:他一定比妈妈更能评判我的诗!我等呀等,好不容易等到七点半,爸爸这才气冲冲地回到家中。他回来后铁青着脸大发牢骚,他埋怨同事们不跟他好好配合。“不过,本,巴德创造了一个奇迹,”妈妈劝慰道,“他写了一首诗!写得美极啦!”“要是你不介意的…  相似文献   

19.
“嘎”味诗人是谁?他叫杜小乐,是我的同班同学。他最大的爱好是即兴做诗。他的诗“嘎”得很,总是善意地批评那些不文明的人或事。我们班有位同学不大讲卫生,手呀脖子呀黑不溜秋的。一天,杜小乐装作吃惊的样子说:“哟——哟!这位同学没洗手,脖子黑得赛车轴。我看不是本人懒,怕是他家水如油!”同学们听了“哄”的一声笑了起来。笑声中那位同学连忙跑出去,把手和脖子洗了个干  相似文献   

20.
鲁迅有一次和朋友聊天,说到古时候的一些清客为人帮闲,还亏他们真有两下帮闲的本事时,举了一个诗坛轶话:有一个人约朋友开诗酒之会,并带头吟诗:“柳絮飞来片片红”。柳絮是白的,明明是“柳絮飞来片片白”怎么能说“片片红”呢?一阵哄堂大笑,弄得他窘态百出,下不了台。这时,旁边有位清客很为那人抱不平,他说,这句诗实在作得好,而且还有出典呢。他提笔就在前面加上三句,凑成一首完整的诗:“廿西桥畔廿四风,凭栏犹忆旧江东。夕阳返照桃花坞,柳絮飞来片片红。”这诗是说在扬州廿四桥畔,夕阳照在桃花坞上,红光四射,柳絮顺风飞来,像落霞一样,片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