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暑假的一天,我去书店买书,无意间看见了《教育最伟大的奇迹》一书。出于职业的敏感,我便从书架上拿起这本书看了起来。书的封面上写着这样一段话:教育为什么会有奇迹产生?因为教育有最伟大的智慧。教育需要智慧,教育更需要最伟大的智慧,最伟大的智慧创造出最伟大的教育奇迹。  相似文献   

2.
赵建华 《江苏教育》2011,(10):34-34
走在教育这条道路上.我们需要“仰视星空”,更需要“脚踏实地”。无论是细读名校,还是解读名师,其实他们也只是扎扎实实地做了一些简简单单的事。《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一书中,传奇教师雷夫·艾斯奎斯先生“用了将近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创造了充满奇迹的56号教室,感动了整个美国”。他所造教育奇迹的原因很简单。只是几十年如一日地用心做教育。  相似文献   

3.
有时候,就在我们需要奇迹的力量来改变信念之际,奇迹总在我们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现。奇迹来到我们身边,显现为我们现实世界里的一个巨变,又或是我们生命中巧合而至的事件。有时候这些奇迹宏大彰显,难以忽视,比如说,1917年,在葡萄牙临近法蒂玛的一个山坡上,玫瑰圣母的影像在五万人面前显现。还有一些时候奇迹很微妙,如果并不在意,我们也许会完全错失。奇迹可以来自于一个陌生人的口中,一个适时  相似文献   

4.
生命的立起     
生命需要空气、阳光和水分。沙漠里有阳光,也有空气,但没有水。然而,沙漠里却有生命,这是自然的奇迹,也是生命的奇迹。  相似文献   

5.
教育是一项需要教师全身心投入的事业,只有全身心投入才能够创造出教育奇迹。在文中主要结合真实事迹就如何创造出教育奇迹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6.
李轩 《大学时代》2002,(2):14-17
这是一个不断创造奇迹的女孩,她的身上,洋溢着像蒲公英一样旺盛的生命力。不过,创造一份奇迹,需要百分之百的勤奋、百分之百的毅力,需要百分之百地挖掘出自己的潜力。李轩的故事深处,蕴含的就是这样一种真谛。  相似文献   

7.
当今是一个不断创造“奇迹”的时代!教育也不例外。各种教育新理念、教学新模式不断涌现。对复杂问题用简单办法解决,往往更容易被人们接受。但最近读了在美国享有盛誉的小学老师雷夫·艾思奎斯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顿有一种醍醐灌顶之感:教育是没有捷径的!要达到真正的卓越需要做出牺牲,需要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同时付出巨大的努力。  相似文献   

8.
说来你们怕是不信,其实我创造过奇迹一就是那种在原有的客观条件下无法完成却被我完成了的事情。创造奇迹需要准备的有:一个彻夜长亮的灯、一支笔、一堆未完成的作业,加上一个大脑被清空了的未眠人,如果条件优越,可以再准备一份试题参考答案。此般场景会在每个假期结束的前夕上演,创造奇迹的那个晚上,注定是个不眠之夜,如果当晚没有创造出...  相似文献   

9.
大自然一切生命的奇迹,都有着自己的节奏。宝宝的成长也一样,他总是不紧不慢地、悄无声息地长大。这中间我们需要辛勤地培育,心存敬畏地见证这一生命的奇迹.尊重它的成长步伐,耐心等待。  相似文献   

10.
东亚模式创造了该地区经济发展奇迹,但也有不完善的地方。东亚模式需要不断调整,东亚经济的前景仍是光明的。  相似文献   

11.
大部分生物都需要水才能生存,只有少数生物能够在缺水的情况下奇迹般的存活。  相似文献   

12.
打造一分奇迹,需要100%的勤奋和刻苦、100%的毅力和精神,需要100%地挖掘出自己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荒芜英雄路     
推荐者语:高山巍巍,江水汤汤,我们的民族铸造着千年不朽的奇迹,挺立着千秋不倒的脊梁,印证着千古不灭的神话。然而,无论是奇迹还是脊梁,抑或是神话,都是需要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来担当的。于是我们民族的历史上出现了许许多多的英雄豪杰,  相似文献   

14.
新古典主义理论和发展型国家理论,是东亚奇迹及其危机的两种主流解释理论。当代著名学者杰索普指出,这两种解释理论都预设了国家与市场的二元对立。发展型国家理论的解释贴近于东亚现实,但更需要被超越。在重新阐明国家、市场与社会的关系之后,杰索普将东亚奇迹的动力机制概括为出口主义积累策略与李斯特主义工作福利国家,并批判地分析了它们的兴起、特征、危机与转型。杰索普关于东亚奇迹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为我们重新思考国家角色及当代中国的国家转型提供了借鉴与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袁学军 《教师》2010,(30):118-118
随着教育的不断变革,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成为我们的时代要求,教师需要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需要学会在尊重、理解、宽容和欣赏中对待孩子,也许奇迹就会发生。本文就尊重孩子、欣赏孩子做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6.
从古至今,中国诗坛创造了许多奇迹: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是奇迹,它们高耸于文学的高原之上;白话进入诗歌是奇迹。它拓展了诗歌的空间,开始了诗歌的新纪元;朦胧诗是奇迹.它打破了诗歌的封闭状态,丰富了诗歌的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教育的不断变革,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成为我们的时代要求,教师需要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需要学会在尊重、理解、宽容和欣赏中对待孩子,也许奇迹就会发生.本文就尊重孩子、欣赏孩子做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时期的高等教育是中国乃至世界近代教育史上的奇迹,它在战时极端艰难的环境下得以维持和发展,并切合战时需要,乃至战后中国发展的需要,有力地支援了抗战,保存了中国文化的命脉,为中国的近代文化事业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19.
奇迹,通常发生在一瞬间。爱能产生奇迹,团结能产生奇迹,友谊能产生奇迹……我见过许多各种各样的奇迹,但蚂蚁灭火的奇迹,我可从来没有看到过。蚂蚁非常渺小,它的力量绝对小于人类,当然也小于其他动物。但是有时面对一团火,人类也会束手无措,蚂蚁却能将它扑灭。有一次,一个未熄火的烟蒂点燃了一根树枝,那根树枝又被吹进了一个蚂蚁洞。刹那间,  相似文献   

20.
从古至今,中国诗坛创造了许多奇迹: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是奇迹,它们高耸于文学的高原之上;白话进入诗歌是奇迹,它拓展了诗歌的空间,开始了诗歌的新纪元;朦胧诗是奇迹,它打破了诗歌的封闭状态,丰富了诗歌的艺术手法;口语进入诗歌也是奇迹,它解构了诗歌的传统主张,开启了诗歌的新生之门。20世纪80年代中期,诗歌形态与诗歌精神发生了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