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华士是普通的。说她普通,是因为在中国,像她这样的乡村小学,每个乡镇都有一所,大的乡镇,甚至有二所三所。华士又是不普通的。说她不普通,是因为在中国.像她这样名闻遐迩的乡村小学,即使用“屈指可数”这个词形容,也不让人觉得夸张。一所乡村小学吸引了一个世界的目光和脚步,这是怎样的一种神奇?面对这样一所历经百年沧桑如今依然如日中天的乡村小学,我们在仰视她的同时,更多的是思考她的标本意义。  相似文献   

2.
周利民 《中国教工》2014,(11):24-25
因劳模疗养活动,让我有机会认识并采访到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万霞老师,一位普通而又不平凡的乡村女教师。说普通,她仅仅是千千万万个农村教师的一员:说不平凡,她创办了全国首所民办留守儿童寄宿制村级小学——肥东陈集镇阳光小学。  相似文献   

3.
人与路     
《新作文》2006,(4)
这是位普通而平凡的女人,这也是位悲剧性的女人。说她普通、平凡,是因为她出身在江南的一个普通乡村,她和绝大多数中国农村妇女一样,缠小脚,不识字。成年后,听从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出嫁。去走完一个女人应该走的人生路。说她是位悲剧性的女人,是因为她嫁锴了人。倘若她嫁给一个贩夫走卒,命运也许会安排她走上另一条路,但老天爷阴差阳错地让她嫁给了一个留学日本的洋学生,嫁给了一个激进的思想者。  相似文献   

4.
前苏联有部经典影片叫《乡村女教师》,剧中主人公的形象曾经深深影响了中国几代教育工作者。影片中的乡村女教师瓦尔瓦拉为学生呕心沥血,一生默默无闻,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今年初夏,我们在一所普通的乡镇小学—庐江县龙桥镇中心小学见到了安徽省第二届“教学应用新星”“80后”的年轻女教师—卢丽丽。  相似文献   

5.
吴辰,女,出生于1951年5月,研究生学历,"十一五"江阴最具影响力十大人物,"江阴时代先锋",江苏省首批名校长、著名特级教师、江苏省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首届"陶行知教育奖"获得者。担任校长的二十年间,她带领团队,经过四次创业,终于将一所普通乡镇中心小学发展为包含幼儿园、小学、中学、职业学校、国际学校在内的近万人的国际教育集团。第一次创业,华士中心小学成为江苏省实验小学;第二次创业,华士中心小学合并两所初中,建立华士实验学校,在苏南地区率先探索九年一贯制教育;第三次创业,建立国际部,探索国际化办学模式;第四次创业,从华士镇走向江阴市、上海市,创建英桥国际学校和上海浦东张江幼儿园。先后发表科研作品及出版专著100多万字。2012年4月5日,本刊记者就教育公平、教师流动、绩效工资、民办教育等主题专访了吴辰女士。  相似文献   

6.
尊师不能有功利●姚玉成日前,在报纸上读到这样一则消息,说的是某校一位年届五十的小学老教师到一所名牌大学去办事。刚一进校门,就碰到一位从前她教过的学生。正当她想开口向昔日的得意门生打招呼时,那学生却像不认识似的,将脸一偏就如同陌路人般地擦肩而过。事后,...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所古老而又年轻的小学。说她古老,是因为她创建于1922年9月1日,已经走过了85年的风雨历程,积淀了厚重的历史和民族文化;说她年轻,是因为她与  相似文献   

8.
一位普通的乡镇小学的语文教师,因一次偶然的机会踏上了科学教育的旅程,又因参加新"课标"座谈会得以结识郝京华教授和路培琦老师,进入苏教版《科学》教材编写组,进而成为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界的知名教师——江苏省江阴市华士实验学校科学教师曾宝俊的经历颇具传奇色彩。请看——  相似文献   

9.
一位普通的乡镇小学的语文教师,因一次偶然的机会踏上了科学教育的旅程,又因参加新“课标”座谈会得以结识郝京华教授和路培琦老师,进入苏教版《科学》教材编写组,进而成为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界的知名教师——江苏省江阴市华士实验学校科学教师曾宝俊的经历颇具传奇色彩。请看——  相似文献   

10.
韩兴娥,山东省潍坊市北海学校一名普通的小学语文教师.说她普通,是因为接触过她的人都认为,她看起来真的没有“名师范”,用该市教科院副院长崔秀梅的话说“就是怎么宠也宠不坏”的类型.但是,因为她坚持十几年的课内“海量阅读”教改实验,却让她变得越来越不普通,甚至已经小有名气,成为人们眼中的名师.  相似文献   

11.
瞧,这个女孩     
她,是一个活泼的女孩,眼睛不大,略有些厚的嘴唇总爱吃零食。她妈妈说:“厚嘴唇的人笨嘴拙舌。”可她却不这样认为,因为她不但不笨嘴拙舌,而且口齿伶俐。如猴似马的性格她属羊,性格却如猴似马。说她像马吧,是因为她很任性,像没有驯服的小野马,伙伴们都叫她“野马秧子”。如果有什么不合她意,她必定会翘起小嘴巴,翘得能挂上一个小酒壶,直到令她满意为止。以前,她在家里是“小公主”,什么事都要爸爸妈妈做。可现在不同了,她已经长大了,知道自己的事自己做,有时还帮爸爸妈妈分担家务。至于说她像猴嘛,也是有理由的。她喜欢爬上爬下,坐不住,下课…  相似文献   

12.
在相同的阳光土壤中,一树叶子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不同形色和走向的叶子,抖开一树葱茏.大自然这样无语地说.一个国外教育访问团被中国的一所乡镇小学所吸引,他们  相似文献   

13.
<正>江边,有一丛芦苇。它们屹立滩涂,摇曳生姿,倾听着大潮的起伏,传递着风的声音,朴素、沉静、坚韧、智慧。在我的眼中,江阴市华士实验小学副校长梁昌辉老师,就是这样一根智慧的芦苇,是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所说的"有思想的芦苇"。他是一根植根农村与儿童教育的芦苇。"我喜欢乡村孩子身上那股子质朴与纯真,喜欢上课,也做出感情了。"因为这份热爱,他矢志不  相似文献   

14.
引子 在湖南省宁乡县的西南端,有一所非常偏僻的山村完小——湖南省宁乡县枫木桥乡洞庭桥完全小学(以下简称“洞庭完小”).该校地处枫木桥、灰汤、流沙河3个乡镇的交界处,与湘乡市也只有一山之隔.就在这所很普通、条件相对落后的山村完小里,长期驻守着一位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女教师.只要是熟悉她的家长、老师、学生或是领导,都会有这样的共同感受:她的青春是用爱来丈量的.她叫王秋均,宁乡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这所小学,一干就是满满的十六年.  相似文献   

15.
偶有机会,住在岳麓山脚,每天早晚都在山中漫步,我与这座名山有了一次全面的亲密接触。在山上走得多了,我对岳麓山有了更多的了解。其实,作为山来说,岳麓山是一座极为普通的山,她不高,海拔才240米,从山脚到山顶,走路只要半个小时:她也不奇特,没有什么美丽的景点,可以说,这样的山在全国比比皆是。岳麓山之所以成为名山,是因为她处在湖南省会长沙的旁边,是因为大儒朱熹在她山脚下创建了岳麓书院,是因为一代伟人毛泽东曾经在这里生活过并留下了著名的诗篇。也就是说,岳麓山的出名,完全不在她自己,而在于她拥有的天时地利人和。  相似文献   

16.
家有三棵树     
有人说,我家像一片鲜活的绿洲,我说:“那是因为我家有三棵各具特色的树。”妈妈是一位标准的东方女性。听奶奶讲,自从妈妈进了家以后,她从不嫌贫爱富,像棵温柔的柳树,只要给她一片土地就能生长。爸爸在外地工作,妈妈为这个家,有苦自己吃,有福让我享。平时,妈妈不乱花一分钱,可是为我花钱时,她一点也不吝啬。妈妈做人有这样一条原则:处理任何事都做到一碗水端平,与人交往从不斤斤计较,遇事多为别人着想。由此,妈妈的威信特别高,所以我说妈妈是一棵不讲条件,随地而生,默默奉献的柳树。爸爸是一个阳刚男子。听妈妈讲,她那时喜欢爸爸,也就是看中…  相似文献   

17.
我在一所乡村小学支教时,班里有个学生叫小李。最初听到他的名字,是听到学生说他是个“笨孩子”,经常拖拉不交作业;后来留意到他的名字,是因为批改作业时总不见他的作业本;最后记住他的名字,是我经常把他带到办公室,一字一句地教他写完作业。他是个胖嘟嘟的小男孩,由于生病,一直在吃药。在我十多年的小学外语教学过程中,几乎每届都有像小李这样的“学困生”。之所以“学困”,有家庭因素,如父母离异、经济困难等;也有自身原因,如智力发展不好、懒惰厌学、对学习缺乏兴趣等;还有的是教师处理方法不当引起的,如教师无端责备、有意忽视等。  相似文献   

18.
小秘密     
潘小华 《湖南教育》2004,(11):14-14
那一年,我17岁,师范刚刚毕业,分配在一所乡村小学任教二年级语文兼班主任。我的班上有这样一个小女孩,7岁,有着一双非常水灵秀气的大眼睛———乌黑清澈,不谙世事。课间,她走近正在批改作业的我,仰着脸伸出小小手,递给我一支铅笔:“老师,我想让您以后用铅笔给我改作业,这样,作业本写完后,我用橡皮一擦,又像新的一样了。”她是一个可怜的孩子,父母离婚后都各自有了一个新家,她跟年迈的爷爷一起生活。爷爷只有菲薄的退休金,祖孙俩的生活异常艰苦。我看着她,看着看着就要掉眼泪了。拿过那支铅笔,我说,这是我们两个人的秘密,老师一定用只有我们…  相似文献   

19.
破茧     
一位家长向我诉说她的苦闷心情。她的儿子在一所公办小学读书,成绩一般,在班里属于中等偏下。她其实挺开明,对儿子成绩没有过多的要求,一切顺其自然。从幼儿园时就没有给他报这个班那个班,除非他自己想学。她说:"我们小的时候父母根本不管,不也是这样过来了,现在不也是挺好?"我说:"这个还是有点不一样。我们那时候家庭普遍不富裕,父母考虑生计还来不及,哪里像现在这样关注教育?所带来的结果是,很多人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教育,一生碌碌无为。如果他们当时能得到现在孩子一半的机会,那么命运很可能会被改写。只是现在的社会对教育过度关注,从而造成教育恐慌。"  相似文献   

20.
每次当本走过厨房的时候,总有一种东西让他很困扰。那是玛莎放在灶台上方架子上的一个金属罐。如果不是玛莎一而再再而三地叮嘱他千万不要去碰它的话,他可能还不会像现在这样这么注意它,甚至还因此感到困惑。至于是为什么,她说是因为那里面放着一种“神秘的药草”,是她母亲留给她的,用完了就没有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