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0 毫秒
1.
王军 《大观周刊》2011,(41):124-124
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的.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从而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就是语文学习的目标。这两项目标是其他学科很难完成的,这是语文教师的专责。所以语文学习究其本源是个习惯问题,再聪慧的同学,学习习惯不好.便很难学好语文。那么语文习惯究竟包括哪些方面呢?从大的方面讲,除了阅读与写作的习惯,还应包括听说与说话的习惯。  相似文献   

2.
王海 《大观周刊》2012,(45):320-320
在农村学校任教十余年中.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发现农村孩子作文水平普遍偏低。究其原因,农村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对作文写作反应不好,缺乏好感、兴趣。一方面,农村孩子没有平时记日记的习惯.很自由散漫.缺乏一种外在的约束,也缺乏一种鼓励。另一方面,作文写作是一种综合性、运用性、创造性的课程,没有良好的习作习惯。没有一定的知识与能力,是不容易把握的,因此作文对于大多数学生.甚至包括优生来说,都显得很难。可以说,一篇文章就可以反映出学生语文水平的高低.这是完全可以的。  相似文献   

3.
刘维 《大观周刊》2012,(8):289-289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教育的本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身以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使之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将来就能自觉地去学习,去适应社会,去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4.
冯春红 《大观周刊》2011,(52):121-121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形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熏陶学生美好的思想情操,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但构成语文教学基本内容的.主要是阅读课与写作课。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应用.应用就是指教会学生怎样用语言去表达形成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5.
张朝宁 《大观周刊》2012,(23):181-182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内容,也是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阅读可以扩大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识字、看书和写作能力。阅读也是我们每个人终身学习的生命线。怎样进行阅读教学,我们作为语文老师,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要自觉地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好读书、读好书,形成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就得从学生的阅读能力着手,就得从语文的广阔天地中去下功夫。  相似文献   

6.
卢勤 《传媒》2015,(13):14-16
当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文明就向前跨了一大步. 报刊,作为连续性出版物,对少年儿童养成阅读习惯,促进健康成长,起着不可替代的三大作用. 报刊对少年儿童养成阅读习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从心理学角度看,尽早养成阅读习惯十分重要.童话大师格林曾经说过:“人生前14年所阅读的东西,不仅会记一辈子,而且会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7.
乔小霞 《大观周刊》2012,(27):218-218
阅读文在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数量,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这一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中,经常出现两 种倾向:一种是放任自读,不给必要的提示检查,缺乏明确的训练目标;一种是与讲读文等同起来,不分轻重 缓急,削弱自读能力,影响学习效果。阅读文与讲读文是有着严格区别的。讲读文是语文训练的重要材料,需要教师启发点拨揭示规律,重点处要做必要的讲解,目的在于给学生新鲜准确的知识。而阅读文则是讲读知识 的迁移,是讲读知识的补充训练,使单元知识得到练习。由此观之,阅读文能使讲读文的学习信息得以反馈,  相似文献   

8.
黄斯兰 《大观周刊》2012,(4):242-242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语文教学要“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着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下面,笔者就如何培养初中生良好的语文习惯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王应学 《大观周刊》2010,(37):93-93
何谓习惯?习惯是指由于重复或练习巩固下来并变成需要的行动方式。因而语文学习习惯就是学生在语文读、写、听、说过程中。逐步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自动化了的语文行动方式。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适合语文学科特性的,能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发挥较大促进作用的行为。那么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徐华 《大观周刊》2012,(14):204-204
阅读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教师采用科学的阅读教学方法,注重自学和讲学的结合,注重阅读和训练的结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综合地提高学生语言运用和写作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1.
连续两年持之以恒地参加军报新闻函授学习,心中早有目标,那就是通过刻苦学习,努力工作用手中的笔去打开《解放军报》和《火箭兵报》的大门,实现在两报上稿零的突破。98年入伍的我,就非常珍惜军旅生活,能有一种自豪的心情去阅读军报,并且养成军报每日必读的习惯,平时还爱阅读剪辑收藏,就连过了年头的老军报都爱掸去尘土拿来欣赏,从中感受人民军队的光辉历程,也萌发了学习新闻写作的想法。两年的义务兵生涯,军报新闻函授一直未能招生,无法参加学习,带着失望的心情只好以军报为师,《新闻与成才》《军事记者的前身》为友,走自学…  相似文献   

12.
陈桂萍 《大观周刊》2012,(52):295-295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语文的重要任务。习惯是将“知识”转化成“能力”的桥梁。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之后,头脑这部机器就会持久的运转起来,就像冲破重重阻力进入空间轨道的飞行器,基本可以靠惯性自行运转了。那么,高中生学习语文应该养成哪些良好习惯呢?  相似文献   

13.
<正>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新课标的重要要求,读写结合和学习任务群则是语文课程的新组织方式。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是基于任务和学习项目,对学习资源、方法、内容和情境进行整合的一种教学方法,“整合”是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基本特征。读写结合是新课标中任务群的重要学习任务,新课标规定,小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内容及目标是结合阅读内容掌握文学写作的一般规律。所以,  相似文献   

14.
李必芝 《大观周刊》2011,(10):213-213
阅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它自身的功能,有它存在的价值。阅读可以学习知识,可以获取信息,可以得到精神上的享受。阅读是使人精神得到成长和生存能力的重要手段与基本途径。阅读教学要立足于课本,以语文课本为凭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生语文阅读实践活动但决不能禁锢于课本,应树立“拓展”性教学观,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5.
阅读是学习的基础,是一个人必备的一种能力.温家宝总理说:"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质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可见,阅读对一个人甚至一个国家都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从1995年开始,每年的4月23日被正式确立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设立的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阅读和写作.1997年1月,中宣部、文化部、国家教委、国家科委、新闻出版总署等九部委共同发出了《关于在全国组织实施"知识工程"的通知》,提出了实施"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的"知识工程".由于多种原因,在我国成年人中,有阅读习惯的人是很少的,这一现象发人深省也令人担忧.儿童是祖国的未来,阅读兴趣的激发,阅读能力的培养和阅读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庞艳平 《大观周刊》2012,(38):317-317
认得好多毛病不好改掉就是因为习惯了,所以我们要加强多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而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较长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学习行为。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习惯的培养是教育的重要内容。良好的习惯如同一笔财富,使你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7.
李淑平 《大观周刊》2012,(19):214-215
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8.
陈金玉 《大观周刊》2012,(31):234-234
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也是语文学习的必要手段之一。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课内学到的知识.提高学生认读水平和写作能力.甚至于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极大的帮助。可以说课外阅读能够使语文教学进入一个全新的天地.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  相似文献   

19.
如何推动大学生图书阅读习惯的养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调查表明,入学前"先天不足";入学后关键阶段未抓紧相关教育;图书阅读未列入大学生学习目标考核内容;未建立有力的阅读引导机制;现有服务使图书馆难以形成吸引力等,是大学生难以养成阅读图书习惯的主要原因。推动大学生图书阅读习惯养成的对策为:扭转中学生很少阅读图书的现状;强化"图书阅读"在大学生入学教育及管理制度设计中的份量;将"图书阅读"列为学生学习目标考核的一项内容;建立图书阅读引导机制,解除学生图书阅读方面的诸种困惑;以充分发挥"导读"功能为旨归,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0.
晁畅 《大观周刊》2013,(7):143-143
阅读习惯的养成,在促进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知识迁移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等方面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能培养幼儿非智力品质,因此是幼儿顺利阅读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主要介绍幼儿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习惯的培养养成予以介绍,主要从听读、诵读、音像阅读和看图阅读习惯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