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媒》2020,(10):6-7
司法部原副部长、党组成员刘振宇:人民调解是在继承和发扬我国民间调解优良传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具有方法灵活、程序便捷、不伤感情、不收费用等特点,在我国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人民调解员是人民调解工作的具体承担者,肩负着化解矛盾、宣传法治、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职责使命。近年来,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广大人民调解组织、人民调解员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大力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是人民调解化解矛盾纠纷成效显著;二是人民调解组织网络进一步健全;三是人民调解员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四是人民调解工作法治化、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加强;五是人民调解创新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相似文献   

2.
季田田 《大观周刊》2012,(35):39-39,53
调解的历史源远流长,我国的司法实践历来重视包括调解在内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商会作为重要的社会组织,承担着维权及纠纷解决等重要职能。近年来,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倡导律师参与调解工作。笔者所在的河南大象律师事务所在律师参与并主导商会调解工作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笔者作为河南大象律师事务所指派到河南省豫东商会的服务律师见证了从商事调解中心到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设立过程,参与了商会组织的人民调解工作。笔者认为,商会的人民调解工作大有作为,律师在商会人民调解工作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律师参与人民调解的工作模式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难以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3.
何云红 《传媒》2020,(10):13-15
人民调解被誉为“东方之花”,是我国人民独创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2010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颁布,让家庭幸福、邻里和睦、社区和谐、基层稳定,是人民调解工作的职责使命。在全国应运而生的众多调解节目中,创办于2011年4月的CCTV12《小区大事》也是其中一员,栏目每年以入户调解的方式制作节目30多期,如今已制作300多期调解类节目。在创作的道路上,经过不断探索,“正心诚意、格物致知”最终成为我们创作中坚守的基本原则,有了这一份坚守,节目创作越来越顺畅,也得到了受众和业界的认可。  相似文献   

4.
一位学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司法改革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司法系统的内外调整,把最大数量的社会纠纷在司法的通道上予以解决。而最高法设立巡回法庭的逻辑,正是源于此。  相似文献   

5.
达彤 《视听界》2013,(3):89-89
2012年3月,南京广播电视集团以(《有请当事人》(以下简称为(《有请》)为载体和命名,成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将坚持了十年的民间调解上升为具有法律效果的司法调解,积极探索运用人民调解原则、程序、方式,开展电视调解新途径。至2012年底,巳现场调解矛盾纠纷260多件,接待当事人近800人次,调解成功率达七成以上,受到社会各界的赞誉。这种全新的运作机制为栏目组和司法系统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大量调解成功的实例证明,全新的合作机制为双方都带来了可持续发展的契机,为政府部门和媒体的合作提供了范本。江苏省司法系统将这一合作模式向全省推广。  相似文献   

6.
对于新闻纠纷的化解,调解相对于诉讼有着适用范围更广、经济成本更低、程序效率更高、救济手段更活的优势。在我国现有的人民调解体系之外设立专业性的新闻调解机构,是新闻调解制度得以有效实施的前提。新闻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及协议履行机制,是构建新闻调解制度的核心。  相似文献   

7.
邹晓伟  王清江 《传媒》2020,(10):9-10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颁布10周年。10年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的一项伟大创举,人民调解制度取得丰硕成果:人民调解委员会80多万个,拥有人民调解员380多万人,每年调解基层社会各类矛盾纠纷900多万件,调解成功率95%以上。在这丰硕的成果中,有电视调解节目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调解节目悄然出现,以解决情感问题、注重人文关怀的理念为口号,以其创新式的调解方式在社会中掀起了收视热潮。在面临社会转型以及生活节奏迅速的当前,电视调解类节目已经不再局限于它本身的一种大众传播功能,它已经在原有基础上成了除了司法、行政、人民调解这三种调解方式之外的又一解决社会矛盾社会问题的平台。本文就调解节目以及调解节目出现的背  相似文献   

9.
庞英 《传媒》2020,(10):19-21
人民调解是我国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电视民生调解类节目属于非常特殊的一种节目样式,节目的生产仅仅依托于广电系统是不能完成的,必须依托合法参与社会管理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因此,调解类节目团队必须跨界,要求从业人员有着媒体属性和参与社会管理的双重属性。那么,地面频道的民生调解类节目应该怎么做才能发挥出特点、优势呢?重庆都市频道用8年时间实践,走出了一条“媒体+”电视人民调解之路,也为移动互联媒体时代的传统电视媒体如何做好宣传与应用探索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新闻纠纷,一个时期以来有增无减。新闻纠纷,有触及刑律的问题,但多数属于民事纠纷,是发生在新闻单位与国家机构、法人或其他组织以及公民之间有关新闻侵权的争执。在目前的司法实践中,我国处理公民与新闻单位的纠纷诉讼案已积累了一些经验。但由于涉及到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等,情况错综复杂,法律规范还不完善,一时难解难断,牵扯了人民法院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现实生活提出一个问题:这类新闻纠纷可否遵循我国的现有法律,参照人民调解的优良传统,采取民间调解的方法息争呢?天津市  相似文献   

11.
李冰 《传媒》2020,(10):1-1
人民调解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它是指在依法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通过人民调解员耐心疏导,促使当事人互谅互让来解决矛盾纠纷的活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我国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商会等共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80多万个,拥有人民调解员380多万人,每年调解婚姻、家庭、邻里、房屋宅基地、征地拆迁、生产经营、合同、债务、赔偿以及环境、劳动、物业、医疗、交通、信访等各类矛盾纠纷900多万件,调解成功率95%以上,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人民调解制度作为我国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柯林霞 《出版广角》2017,(24):37-39
我国著作权纠纷调解委员会制度正在构建当中,分析日本、德国等国的著作权纠纷调解委员会制度,可以为我国提供有益的借鉴.明确著作权主管部门的立场,协调行政调解和其他纠纷处理机制的冲突,确定著作权关系的主体地位与利益分配的衡量标准,以及如何勘定与纠纷调解相关的必要事项,都是我国构建著作权纠纷调解委员会制度必须考虑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新闻与司法之间的纠纷在以前基本上是不存在的,但自1987年《民法通则》实施以来,又至1991年6月《著作权法》实施之后,由于具有趣味性、可读性和轰动效应的涉及名人名家的名誉权、著作权等的案件出现,新闻媒介在改革搞活的形势下内部竞争也愈来愈激烈,于是,到法庭“抢”新闻就在所难免,成为一种趋向。然而,法院不会允许记者在法庭上随心所欲地“抢”新闻。可以认为,新闻与司法之间的纠纷已经成为我国新闻工作在新道历史条件下难以避免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这也是我国新闻立法过程中所必须涉及并做出明确规定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李梅 《大观周刊》2012,(10):35-35,60
调解,作为基层法庭司法审判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维护基层社会稳定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以笔者所在法庭为考察背景,分析调解存在的现状及原因,同时指出乡村法庭在实际调解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李天茂 《视听》2016,(6):20-21
2016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2016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是"切实保障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那么如何保障改善民生?如何加强社会建设?李克强总理强调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做好法律援助和社区矫正工作,改进信访、人民调解工作,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平安祥和",等等。作为从事法制节目宣传多年的媒体工作人员,真切感受到中央对法制宣传、人民调解等工作的重视。业界都认为法制节目迎来了新的契机,而调解节目也是大有可为。"人民调解"  相似文献   

16.
邓海英 《大观周刊》2012,(45):125-125
“调解优先原则”既是推动矛盾纠纷化解的重要原则,也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的部署,高法近日出台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贯彻“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工作原则的若干意见》,将“调解优先原则”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了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检察机关也强调要将“调解优先原则”贯彻到民行检察工作中。  相似文献   

17.
隶属司法部门的人民调解制度,被法院引入,这对司法资源的盘活,或有意义2006年1月18日,山西省交口县法院在康城镇设立了ADR民事纠纷调解室,这是目前国内新出现的一种调解机构。  相似文献   

18.
刘力豪  闫航 《今传媒》2012,(8):102-103
2011年初,《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正式施行,调解的力量显得愈发强大。近段时间以来,以解决公众纠纷为目的的调解类节目收视不断创出新高,甚至成为了地方媒体的炙手可热的品牌栏目。在这个大背景下,本文在分析调解类节目创设的社会背景、河南电视台《爱心调解》栏目设置与传播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的同时,提出电视调解类节目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17,(5):64-74
中国目前的电视调解已经进入瓶颈化阶段,同质化以及媒介产品与纠纷解决机制之间的断裂造成的传播伦理危机和社会治理危机已露端倪;中国电视调解向何处去的前瞻性思考必须首先始于对自身定位的理性省察;电视调解的定位应当在媒介产品和纠纷解决机制之间谋求平衡,创造性地发挥大众传媒协同的优势,融入到社会协同治理的格局体系中,使大众传媒的传播功能、个案纠纷解决功能以及社会治理功能的抵牾、断裂得到弥合与彰显。  相似文献   

20.
杨国蕊 《青年记者》2012,(18):38-39
医疗纠纷调解存在媒体监督缺位的问题 1,医疗纠纷频发,各地纷纷建立调解机制化解纠纷 最近几年,医疗纠纷频发,不少地方的患者,不是走正规法律途径解决,而是采用烧纸钱、在医院门诊设灵堂、聚众抗议甚至暴力伤害医务人员等自力救济的方式,媒体称这种现象为“医闹”.每次有关“医闹”的新闻报道都引起了社会多方关注. 为破解“医闹”难题,近年来,各级政府都希望通过设立一个独立于卫生部门和医院的人民调解机构,化解“医患矛盾”,减少“医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已经有北京、上海、山西等16个省和直辖市的56个地市,启动了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