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担心字母词汇威胁了汉语纯洁性的背后,更迫切的,是怎样在既定规范与现实使用的张力中,以一种开放的心态,使汉语保持独立而健康的发展曾被认为是第一部确定现代汉语词汇规范的《现代汉语词典》(下称"现汉"),在历时5年的最新修订之后,却被举报为"违法"。举报者言辞激烈,称其"从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这一根本搞乱汉语汉字""这是汉字拉丁化百年以来对汉字的最严重的破坏,这是一场历史空前的汉字大动乱""这是一场自毁长城的文化内乱,是中国文化空前的大灾难""中华汉字文化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等等。  相似文献   

2.
《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收录汉字不足,增字配号细则不够完善,编目员对某些姓氏汉字的增加及配号难以把握。文章介绍了几种著者号码表缺字增补以及配号的方法,以期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汉语著者号码的索取。  相似文献   

3.
唐代日本派出大量的遣唐使到唐朝学习,其学习的内容包括汉字、汉文典籍和政治、科技、法律、教育等诸多方面。同时日本本国亦开设了官学和私学学习汉语文化。唐代日本人汉语文化的学习,对日本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浅议中文报刊中的字母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只要稍加留意,你就会发现今天的中文报刊比以前的报刊增添了更多的字母文字,这些字母文字自然妥帖地与汉语文化融为一体,同汉字词语一同发挥着交际和传播的功能,并且构成了汉语词汇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汉语学界称这些字母文字为“字母词”。所谓“字母词”就是指“汉语中带外  相似文献   

5.
赵玥 《今传媒》2020,29(3):154-156
象形字来源于图画文字,具有生动形象、直观有趣的特点。在解决对外汉语汉字教学难这一问题时,对外汉语教学者若将一些字形简单、象形符号明显的象形字引入识字教学课堂中去,便可以激发汉语学习者的汉字学习兴趣,帮助汉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汉字的字义。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为汉语学习者传播了汉字文化知识,让其感受到中国方块汉字的魅力,不再惧怕汉字的识记学习。利用象形字为规范汉字的学习搭建桥梁,旨在帮助汉语学习者更好地识记汉字,学习汉语,这为对外汉语识字教学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1992年7月7日,新闻出版署发布的<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第五条指出:"出版物的内文(包括正文、内容提要、目录以及版权记录项目等辅文),必须使用规范汉字,禁止使用不规范汉字."2001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二章第十一条规定:"汉语文出版物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  相似文献   

7.
<正> 8月初,见报道说用汉语编程实现的数据库开发环境将通过江苏省科技厅的验收。信息产业部教育中心总工程师沈林兴把五笔字型输入法、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和汉语编程作为汉字在计算机应用中的大里程碑,“而汉语编程更具革命性意义。”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高级语言的编译技术就已基本成熟。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代码优化等各种技术已经基本完善了。随后,一些新思想、新思路(如面向  相似文献   

8.
汉字的特点 汉字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使用人数众多,我们既不能妄自菲薄。无视汉字的优点,也不能妄自尊大,忽略其缺点。首先,汉字和汉语基本适应,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主,用单音节的汉字来记录单音节的汉语语素,两者基本适应。汉字是非形态语言,不用音素来表示形态变化。印欧语的形态变化主要用音素来表示,反映到文字上就是用字母来表示。像英语名词复数一般是在单数的后面加.-s,如book——books,pupil——pupils,这种变化用字母来表示十分的方便。如果用单音节的汉字来表示就非常的困难。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导致<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索引不一致的主要原因,并相信用大幅度提高增补汉字收字数量及按其使用率编排汉字的办法,这样可以解决增补汉字索引不一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周健(2004)从汉字教学的目的出发提出了汉字学习能力这一概念,认为汉字教学的基本目的不应该局限于只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更要求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汉字结构特点、表音表义的规律和汉字体系的系统性知识,了解汉字与汉语的关系的基础上形成汉字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1.
正当S.H.E唱着"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时,其实中国人反而并不以汉语汉字为荣,譬如外文流利的假洋鬼子会被赞,却从来不会有人因汉语流利表扬谁。毋庸置疑,汉语汉字是最具表象力的汉文化核心元素,或曰软实力。通常被诠释为爱国主义的国族认知,汉语汉字是绝对绕不过去的基本支撑点,而一个伟大的国族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的也正是这些迥异于他人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
媒体文字差错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社会上使用汉字混乱的现象十分严 重。在城市街道、商店门口和其他公共场所,或足翻阅书报杂志、观看电影电视,形形色色的自造简化字,已被淘汰、停用的异体字、繁体字,以及大量的错别字,都会一起映入人们的眼帘,使人觉得不规范的汉字无处不在、无日不见。 作为传播文化知识的媒介——报纸、杂志、书籍、电视、电影等,理应成为语言文字规范化、标  相似文献   

13.
孟华 《现代传播》2001,(4):89-93
21世纪互联网时代对现代汉语将产生的巨大影响是汉语由国家、民族的符号转向超文本;汉语表达主体的个体化;日益增强的要求汉语数字化的压力.因此,新世纪汉语的规范对象、规范标准,国家的语言政策,汉语的研究重点都将发生转移.  相似文献   

14.
读者来信     
封面反馈@资深奋:语言是不断发展的,兼容并包才能发展文化。@lirone:如汉语里使用西方字母词"是可以的,但不能入词典",那么,这样的词典是否离生活太远?@仲夏夜的海滩:很难想象英语词典里收录进汉字是什么样子。@日落月出星璀璨:汉语词典是汉语的重要参考书,如夹杂外文,会让许多人,尤其学生更迷惑。  相似文献   

15.
汉英机器翻译中汉语离合词的处理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汉语中词的离合是指词的构成元素( 两个或多个汉字) 之间的结合不很紧密,可以在其 间插入某些其它成分而被分离,但被分离的词所表达的基本语义不变的语法现象。本文从大规模 语料库中对汉语离合词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并给出了BT863 汉英机器翻译系统中汉语离合词 的处理策略。  相似文献   

16.
文学水平、文字使用能力的不足,以及提笔忘字现象,应使我们认识到汉字、汉语是需要终身学习的,我们需要找回对汉字的热爱,找回对母语的热爱。  相似文献   

17.
毕磊 《出版参考》2021,(6):82-85
汉语诗词具有独特的文化品格,有着很多的要求和讲究,个别专业方面的问题困扰着一些编辑.本文就常见的律诗、绝句、词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着重从诗句和题目的统一性,音韵、平仄、对仗以及意境,错用字词,汉字繁简体,古诗词的版本等方面,探讨诗词编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对编辑如何做好诗词编校工作,练就过硬的本领,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辛儒  齐芳 《河北科技图苑》2011,24(3):20-22,8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推动文化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与源泉。汉语方言是中国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和地域文化多样性的体现。保护与传承汉语方言有利于保护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绚丽多彩中华文明的延续。概述了我国汉语方言的现状与作用,提出了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保护与传承汉语方言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汉语作为世界重要的语言,是我国对外文化输出的重要载体。汉语的国际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汉语国际化的步伐逐渐加快。其中,大众传媒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推动作用,它丰富着汉语传播的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辞海》与《现代汉语词典》编排体例的对比,提出了对《辞海》编排体例改进的意见,并对一些汉字读音变化提出疑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