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国志》与《三国演义》晓章《三国志》是记述魏蜀吴三国历史的文书,作者是晋朝的陈寿,在古代纪传体正史中,与《史记》、《汉书》和《后汉书》并称为前四中。《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根据《三国志》等书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陈寿,蜀国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北...  相似文献   

2.
近期。一些媒体刊登的一则《华佗为关云长“刮骨疗毒”完全是罗贯中杜撰》的报道说:《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关云长刮骨疗毒,吕子明白衣渡江”,将名医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写得惊心动魄,生动感人。但历史上压根就没有这回事。完全是罗贯中老先生的杜撰和张冠李戴的拉扯。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是中华五千年传承至今的文化瑰宝,像一粒粒明珠,照亮历史,贯通古今。如何正确品读历史文化、解读名著人物呢?且听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郭英德教授在《中国四大名著讲演录》中如何讲解吧。先看刘备。刘备是汉室正宗,是《三国演义》中着力塑造的仁德明君,  相似文献   

4.
电视剧《三国演义》里的演员把“遗臭万年”的“臭”读成“xiù”,对否? “遗臭万年”这一成语最早见于《晋书·桓温传》:“既不能流芳后世,不足复遗臭万载耶?”这里“流芳”与“遗臭”成为一组反义词,显然“臭”应读“chòu”,释为“与‘香’相反的意思”。明代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回:  相似文献   

5.
听过失、空、斩这段京戏的人可能不是很多,但看过《三国演义》,了解这段故事的人相信并不会少,《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讲的是诸葛亮在北伐过程中,没有听从刘备托孤时的劝告,派马谡为大将在街亭抵挡曹操  相似文献   

6.
吴新会 《兰台世界》2012,(25):87-88
《三国志》是西晋陈寿编写的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三国志》取材精审,文辞简约,作者对史实经过认真的考订,对于不可靠的资料进行了严格的审核,不妄加评论和编写,慎重地选择取材。元末明初,罗贯中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结合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创作了《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  相似文献   

7.
《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吴国太佛寺看新郎,刘皇叔洞房续佳偶"将刘备招亲甘露寺的故事演绎得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然而,文学毕竟不同于历史,甘露寺并非刘备招亲的发生地,其真实发生地应在今镇江京口北固山上的铁瓮城。  相似文献   

8.
<正>《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数百年来,数亿计的普通百姓耳熟能详书中的人和事,上万计的专家学者从不同领域、不同视觉研究此书的成果颇丰。可以说,一部《三国演义》伸张了许多社会正义,和谐了诸多阶级矛盾,成就了许多研究人才,兴旺了诸多社会事业。笔者从事档案工作多年,退休后重拾《三国演义》消遣,从中发现不少档案工作缩影。现略记数帧,与档案同仁共享。皇帝查档刘备升官  相似文献   

9.
精英史观在媒体中存在的主要表现 1.“得一人而得天下”论。这实际上是精英创造历史,杰出人物是有效的数字而人民群众只是无效的“0”的旧调在媒体重弹。这一点在历史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像《三国演义》中水镜先生就对刘备说,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定天下。但结果怎样呢?刘备二人都得了,天下也没保住。可我们现在的媒体,特别是报刊上有关企业家业绩的报道,  相似文献   

10.
刘备争雄巧借家谱《三国演义》家喻户晓,大家读的时候也许没注意到其中有几则利用档案作为工具、手段,获得无法用武力达到的政治和军事斗争胜利的故事,现摘取出来以飨读者。刘备提高政治地位刘备起初“家贫,贩履织席为业”,尽管他口口声声“我本汉室宗亲”,却屡遭冷...  相似文献   

11.
山西省社科院盂繁仁等学者考证,<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晚年曾化名"许贯忠"隐居在鹤壁许家沟.像罗贯中这样见多识广的大文学家为何会更姓化名隐居在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刘剑 《湖南档案》2010,(1):44-45
湖北省内的三国遗迹是一千七百多年以前,刘备、曹操、孙权斗志斗勇、殊死角逐之地。近年来,一些来自日本、东南亚国家的外国旅游者和华侨,手执《三国演义》,边对照,边游览,兴致甚浓。去年十一长假,我有幸寻访了其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8月初,首部中日合拍动画片《三国演义》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在《三国演义》动画片热播之际,强档推出两套三国题材图书——彩色漫画版《三国演义》和《世纪三国》。20册80集彩色漫画版《三国演义》是由台湾  相似文献   

14.
正在电视上播映的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有40回的故事发生在襄樊境内,三国遗址遍布襄樊市区.“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发生在这里,脍炙人口的“隆中对策”史事发生在这里,这些都是三国史上的重大事件,襄樊由此而成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去年国家已经批准隆中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相似文献   

15.
古代的书生为了应举、求仕,天天捉笔写文章。闲时偶尔兴致一来,便摇头晃脑吟诗作赋。有时为了推敲一个句子,选定一个词语,简直会弄到吃不下饭、睡不好觉,连梦中都嘟嘟哝哝的地步。 然而这样的人,往往很难写出有价值的作品。《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前半生曾是一支农民起义军的领袖,军  相似文献   

16.
新闻选择的定位标准是什么?记得40年代范长江在华中新闻专科学校给我们讲课时,一再号召我们读《三国演义》,说它写的战争场面很多,却从不重复,非常精彩,给人留下的印象深刻难忘。《三国演义》描写的无数战争,在材料使用上繁简有致。有的寥寥数语就把事情交代清楚了,有的演绎成数节数回,情况锚综复杂,场面宏伟壮阔,人物形象鲜明……看起来丰富多彩,却没有琐细之嫌。为什么会  相似文献   

17.
诸葛亮是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众多人物形象中塑造得最为成功的一个。罗贯中将他塑造为一个聪慧、睿智、充满智谋与韬略的艺术形象。事实上他也是一位精于传播,善用传播技巧的智谋之士。他的舌战群儒、智激周瑜等传播技巧为后人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18.
家乡出了个大英雄---武圣关羽,家乡有全国最大的武庙---山西运城解州关帝庙。自小就耳熟能详关羽的许多故事,少年时期即喜读《三国演义》,先是为“三国连环画”着迷,崇拜关羽、赵云、马超等英雄,稍长读罗贯中原著,更是爱不释手,为曹操、诸葛亮等人的智谋所折服,一度认为《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小说中最杰出的一部。自然,一直将《三国演义》视为三国历史,后长大经过学习,方知《三国演义》并非三国史,对《三国演义》学术界有七实三虚之说,较之《三国志》其中移花接木、无中生有、虚伪夸大者甚多,仅在《三国演义》中择其有关羽形成文章中加以辩证,文中错误不当之处,祈请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19.
在电视剧中,和剧情紧密相连的主题歌及音乐对深化主题、刻画人物性格、表达思想感情、烘托渲染气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主题歌,对全剧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我在长达20多年的音乐录音实践中曾先后录制了大型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红楼梦》、《聊斋》、《三国演义》等电视剧音乐。其中《三国演义》片头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在1995年7月首届“全国音乐歌曲录音质量大奖赛”中荣获传统歌曲组一等奖。本文就以《三国演义》主题歌为例来阐述一下录音创作的艺术构思和音响构成及技术手段。这首歌的歌词出自明朝杨慎之…  相似文献   

20.
《三国演义》是一部描写战争的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人性关系紧密。战争爆发的原因最后要归属于人性。人性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在战争中显露无遗。因此之故,站在人性的角度来阅读和品味战争题材的《三国演义》自然地成为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战争会使人之为人的本性扭曲和异化,作为集权术、心术、诡辩术、阴谋术、心计、鬼计之“大全”的《三国演义》将此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什么样的人性应该唾弃,什么样的人性需要弘扬,这是我们阅读任何堪称经典名著时所要最后落实的地方,《三国演义》亦应作如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