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8 毫秒
1.
陈醉 《大观周刊》2011,(31):7-8
证人证言是重要的证据之一,如何审查证人证言的真实性尤为重要。审查证人证言真实性最好的方式就是让证人出庭作证,接受控辩审三方的询问和质讧。然而,我国《刑事诉讼法》对于证人作证这一重要制度只作了一些原则性的规定.证人保护制度不健全,证人出庭经济补偿制度也尚不完善,这导致实践证人很少出庭作证.这直接影响着证人证言重要性的发挥.极大的影响了案件的质量,阻碍着庭审方式的改革。美国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在当事人主义的理念主导下.形成了完整而且规范的刑事证人作证制度,如全面的证人保护制度,细致的证人出庭经济补偿制度。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结合中国现状.从而形成我国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  相似文献   

2.
胡悦 《大观周刊》2012,(7):49-49
文章从我国对证人证言的规定出发,分析我国证人证言在民事诉讼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以日本法为例,探究其规定中值得我国借鉴之处以及不足之处,以求找出一条适合我国证人证言制度完善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秦建光 《大观周刊》2012,(27):42-43
同案犯口供的是法定证据中的口供,但是同案犯之间相互的口供能否作为证人证言使用,这关键到只有同案犯的口供能否定罪的问题,本文重在通过对证人证言的形成机理,以及对外国的证人的范围进行阐述,说明在一定的情形下,只有同案口供是可以对案件进行认定的,但是必须对此范围进行严格的限定,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杨经纬 《大观周刊》2012,(41):111-111
目前,证人出庭制度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令人担忧,证人不出庭作证导致当事人无法对证人证言进行质证,法官不能在庭上接触证人,从而使当事人的质证、辩论权受到限制和削弱,现代司法的直接言词原则落空,最终影响司法公正、效率价值的实现。因此,完善我国刑事诉讼证人出庭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张敏 《大观周刊》2012,(32):39-39
证人证言是指证人就自己了解的案件事实向法院所作的陈述。司法理念已经由实质正义向分配正义转变,公正与效率是目前几乎世界各国诉讼程序的价值追求,对于证据制度亦是如此。应该说,大陆与香港地区对公平与效率的追求是一致的,其不同仅仅在于保障制度设计上的不同以及对这些理念的理解与贯彻的不同。通过本文的比较.以期借鉴优点弥补不足,促进我国大陆证据制度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6.
重庆大轰炸证人证言档案具有来源直接、可靠,内容真实、立体等特点,对于丰富重庆大轰炸档案的馆藏数量与结构、还原重庆大轰炸时期的历史事实、构筑有关重庆大轰炸的民族立体记忆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证人证言作为两种不同的法定证据,在证据来源、证明力等方面都有明显差别。在单一被告人的案件中,对两种证据做出区分非常容易,但是在共同犯罪案件中,受被告人数量影响,对于部分被告人陈述的其他被告人的犯罪事实应该如何定性就难免产生争议,进而影响司法的统一性。本文试图就该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程露 《大观周刊》2013,(3):16-16
本文通过对警察能否作为证人出庭作证而进行理论和实践分析,并通过国内外的立法和实践的普通做法,对我国司法实践中警察证人的资格和出庭作证提出了相关见解,以及我国建立警察出庭作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证人出庭作证是诉讼程序中重要的一环,我国民事、刑事立法中也有相应的规定。但诉讼法中的有关规定仍然有一定的缺陷。根据对泗县法院刑一庭和民一庭的调查发现,刑事诉讼中证人几乎有出庭,而民事诉讼的证人则出庭率很高。分析原因,有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本身性质不同的原因,另外刑事诉讼中对于证人的保护以及补偿制度仍然不完善。  相似文献   

10.
刘岩 《兰台内外》2014,(6):63-63
正病例档案,记载了患者在医院中所接受的医疗行为全过程,与其他物证和证人证言相比,具有较高的证明效力,是医疗纠纷中不可缺少的证据。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病历档案中存在的可能会导致医疗纠纷的隐患很多,医疗纠纷事件在全国多地发生,不仅影响医院医疗正常秩序,同时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末代皇帝溥仪曾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出庭作证,当年他在法庭上说了些什么?这个历史事件最核心的档案文献——庭审记录,国内外大都处于未开垦状态.即便日本东京涩谷的那幢大楼早已不复存在,然而凭借逐字逐句记录了法庭上每一句话的庭审记录,后人完全可以在时隔60多年后,再一次“回到”当年的法庭现场. 溥仪忐忑出庭 1946年8月16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来了一位特别的证人.来者一副东方面孔,身着一袭深色西服,戴着圆框眼镜,在场的大多数被告和中国检察官们对这位新来的证人毫不陌生,他就是清宣统帝、“满洲国执政、皇帝”爱新觉罗·溥仪.  相似文献   

12.
刘蒲 《大观周刊》2012,(14):34-35,19
近些年来,庭审转播越来越成为司法公开的一种重要方式,然而我国庭审转播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如庭审转播与媒体审判、庭审转播与公开审判,庭审转播的决定权等。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借鉴庭审转播的一些经验,在我国庭审转播的形式上、方式上等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王敏 《天津档案》2006,(5):13-14
档案执法监督检查机关在查处违反《档案法》案件中经常要运用各种证据,来证明档案违法行为的违法或犯罪事实,那么,档案违法行为的证据有哪些呢?它大致可分为七种:物证、书证、音像资科、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下面就其各自的特点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王彬 《兰台世界》2012,(36):51-52
沈家本的刑事证据法思想内容丰富,文章重点论述其"禁止刑讯"思想,证人作证及证人证言审查判断思想;质证程序与"自由心证"原则思想;他的刑事证据法思想虽然存在一定缺陷,但它对我国刑事证据法的近代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王敏 《大观周刊》2012,(34):88-88
将于2013年1月1日施行的新刑诉法对证人作证制度作出了较大的修改和完善,相关制度的完善成为本次刑诉法修改的一大亮点。新的证人作证制度体现了刑事司法的重要价值理念,使证人作证制度在刑事诉讼中予以回归,期冀在实践中能够对刑事审判工作发挥重要的作用,为司法公正目标的实现提供更完美的证据保障。  相似文献   

16.
庭审直播在我国相关法律中早有规定,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人民法院审判公开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庭审过程可通过电视或互联网直播或转播,其是实现普法宣传的重要手段。然而从近年来较多案件庭审直播传播情况看,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本文将以"快播"案件为例,对其舆论形成原因、直播效果以及提升庭审直播效果进行探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证据问题是刑事诉讼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刑事诉讼过程就是一个收集证据、运用证据、采信证据认定案件事实的过程。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实现了从职权主义的纠问式庭审向当事人主义控辩式庭审转变。但是,现行刑事诉讼的证据制度与控辩式庭审方式极不适应,导致控辩式这种非常好的庭审方式在  相似文献   

18.
“假如时光能够倒流,我决不会再做这样的蠢事,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啊!”两年前,肖敬明为一起刑事案作证,之后遭到报复,不得不东躲西藏,四处流亡。这一切都缘于法院判决书中出现了证人的名字。  相似文献   

19.
万芳 《出版广角》2016,(2):90-91
《小证人》是江苏女作家韩青辰的长篇小说,是一部关于童年心灵成长的作品。文章通过三个方面来评述《小证人》:从作品主线基调“痛”来描写主人公在痛苦中的历练与成长;从贯穿全文的“爱”提炼心灵成长的美;从正义和正直的角度解读作家如何升华全篇小说的主旨。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依法治国的社会环境中,以法律规范市场经济,保护公民权利、约束公民行为成为人们的共识。诉讼程序重证据,举证责任的一般原则为“谁主张、谁举证”,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实行举证责任倒置。从理论上讲,司法公正是相对意义上的公正,打官司主要是比证据。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各种事实,也是法院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举证不足将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档案以其特有的原始记录性,成为诉讼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证据,最高人民法院《审改规定》第27条关于判断证据效力的规定明确表述:历史档案的证明力高于其他书证、视听资料和证人证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