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双环醇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以及肝组织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Ⅰ、Ⅲ型胶原含量的影响.[方法]2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以双环醇75~150 mg/d治疗24周,治疗前后分别肝活检进行常规病理学检查,并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和多媒体彩色病理图文分析系统观察双环醇治疗前后肝组织内TGF-β1和Ⅰ、Ⅲ型胶原含量的变化.[结果]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经双环醇治疗后,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明显改善,肝组织内TGF-β1和Ⅰ、Ⅲ型胶原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双环醇治疗可以减轻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脏炎症反应,同时明显降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组织内TGF-β1和Ⅰ、Ⅲ型胶原的含量,从而发挥抗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背景:运动预防糖尿病心肌病(DCM)的机制还不明确.目的:探讨运动对糖尿病大鼠心功能障碍、纤维化、炎症和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腹膜内注射链脲霉素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大鼠随机分为3组(n=16):健康坐式对照组(SC);坐式糖尿病对照组(SD)和运动+糖尿病组(ED).运动组大鼠在跑台上进行每天1小时运动,速度为27 m/min,坡度为6°,每周5天,共12周.测定糖化血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血浆脑钠素、心肌胶原含量分数和左室质量指数.结果:与SC组比较,SD组大鼠BNP、CK-MB、TGF-β1和CTGF mRNA和蛋白表达、LVWI和CVF显著增加(P<0.05),同时Akt和GSK-β3磷酸化降低(P<0.05).结论:结果表明运动对DCM治疗的机制可能是通过Akt/GSK-3β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索拉菲尼与ELK-3和上皮-间质转化以及肝纤维化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方法:Western blot检测索拉菲尼对TGF-β1诱导的肝细胞EMT细胞模型中EMT标志蛋白、ELK-3蛋白表达以及p38 MAPK蛋白的表达的影响。Masson′s trichrome染色检测索拉菲尼对肝纤维化动物组织中胶原沉积水平以及对EMT标志蛋白、α-SMA和ELK-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索拉菲尼组处理的EMT组与EMT组相比,E-cadherin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Vimentin、ELK-3蛋白表达和p38磷酸化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索拉菲尼灌胃的肝纤维化组与肝纤维化组相比,E-cadherin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Vimentin、α-SMA和ELK-3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索拉菲尼通过下调p38MAPK/ELK-3抑制肝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进而抑制肝纤维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一类促纤维化的因子,被公认为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并且可以导致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最重要的细胞因子。本文收集国内外TGF-β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TGF-β的结构、生理效应与信号转导、促进肝纤维化形成的机制及相应治疗。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小板与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相关性,对慢性再障(CAA)31例、重型再障(SAA)11例、正常对照组30例分别检测血小板计数、TGF-β1及RT-PCR检测细胞因子TGF-β1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EL1SA方法检测血清TGF-β1的量.结果表明:SAA、CAA组比正常组、SAA组比CAA组TGF-β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0.05),而且TGF-β1与血小板的数量呈负相关(P<0.01).可见再障患者的TGF-β1水平高于正常组,而且TGF-β1与血小板的数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宫颈鳞状细胞癌(SCC)及宫颈上皮内肿瘤(CIN)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16感染及端粒酶反转录蛋白(hTERT)、抑癌基因p2lwafl和增生抗原Ki67表达的关系及其意义,在130例正常宫颈组织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和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利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原位杂交技术,检测HPV16感染及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hTERT,Ki67,P21wafl的表达.结果表明:1)CINII级、CINⅢ级、原位癌、浸润性鳞癌组织HPV16杂交信号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均<0.05),浸润性鳞癌HPV16阳性率也显著高于CIN(2χ=5.670,P=0.017).2)hTERT在CINII级、CINⅢ级、原位癌、浸润性鳞癌组织中的表达都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均<0.05),浸润性鳞癌hTERT表达率也显著高于原位癌及CIN(χ2=18.870,P=0.000;χ2=66.390,P=0.000).CIN三级之间相比差异也具显著统计学意义(χ2=30.468,P=0.000).3)P21wafl在浸润性鳞癌组织中的阳性率显著低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但与CIN相比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CIN三级之间P21wafl表达差异也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4)随着宫颈病变组织学严重程度的增加,Ki67表达逐渐增加(P<0.05).5)HPV16感染率与hTERT表达之间呈正相关(P<0.05,r=0.339),与P21wafl表达之间呈负相关(P<0.05,r=-0.337),与Ki67表达无相关性(P>0.05):hTERT与P21wafl之间呈负相关(P<0.05,r=-0.248),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P<0.05,r=0.398);P21wafl与Ki67表达呈负相关(P<0.05,r=-0.446).可见:在宫颈上皮内肿瘤及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hTERT,P21wafl,Ki67表达改变可能与HPV16感染有关,且几者之间互相作用,共同影响CIN的发展及宫颈鳞癌的发生.这些指标综合分析可能为阐明HPV16的恶性转化机制以及为提高宫颈鳞癌及其癌前病变诊断率提供参考依据.组织芯片技术是高效的研究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方剂对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大鼠肝损害的治疗作用.方法:给大鼠腹腔注射猪血清,制备肝纤维化模型,以低剂量、高剂量中药复方颗粒治疗,测定治疗前后的ALT、A、G、A/G和PT,结合肝组织切片及细胞化学染色观察判断疗效.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ALT显著升高(P<0.001),A/G比值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明显延长(P<0.0005);肝纤维化明显;胶原纤维密度、巨噬细胞和储脂细胞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组一般状态良好,高、低剂量治疗组ALT(0.01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对血吸虫肝纤维化病理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应用鼠日本血吸虫病模型,第7周用吡喹酮杀虫后喂以中药制剂,分别于用药不同阶段对肝组织相应变化进行光镜、电镜观察。结果:感染血吸虫后,光镜下肝细胞变性坏死程度与胶原纤维分布明显。经中药制剂治疗后,肝组织病变明显减轻。电镜观察感染未治疗组贮脂细胞、枯否氏细胞增多,胶原纤维分布广泛。经中药制剂治疗组,上述细胞及胶原纤维相应减少。结论:中药制剂可以减轻病变程度,抑制肝纤维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剖胸术后胸部硬膜外镇痛对术后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33例择期剖胸手术病人随机分为硬膜外丁哌卡因-芬太尼镇痛组(Ⅰ组,n=10)、硬膜外丁哌卡因-吗啡镇痛组(Ⅱ组,n=12)和对照组(Ⅲ组,n=11)术后进行镇痛治疗,监测镇痛效果(VAS评分)和手术前后呼吸功能的动态改变。结果:(1)Ⅰ、Ⅱ组病人术后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VAS评分明显低于Ⅲ组(P<0.01),以Ⅱ组效果最佳。(2)Ⅰ、Ⅱ组病人术后呼吸平静,VT、MV、VC、FVC、FEVI和MVV等均高于Ⅲ组,Ⅲ组病人呈浅快式呼吸。(3)术后三组病人的PaO_2与SaO_2均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0.05),A-aDO_2增大(P<0.05),七日内均不能恢复。其中,Ⅰ、Ⅱ组病人的平均PaO_2与SaO_2明显高于Ⅲ组(P<0.01),A-aDO_2亦较Ⅲ组小(P<0.01),而且上述指标的恢复Ⅰ、Ⅱ组较Ⅲ组快。结论:胸部硬膜外镇痛能够显著改善剖胸手术后病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中抗心磷脂抗体(ACA)的含量变化及其与肝硬化病情的演变关系.探索抗心磷脂抗体(ACA)与Child-Pugh分级和普通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间的联系与影响.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对不同分级的肝硬化患者血清中抗心磷脂抗体(ACA)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用酶法测定了ALT、AST与胆汁酸并计算AST/ALT值;用Peariman和Lee改良法测定血清胆红素;用溴甲酚氯比色法测定血清白蛋白;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氮端肽(PⅢNP)、层粘连蛋白(LN)与Ⅳ型胶原(Ⅳ.C);并测定了凝血酶原时间(PT)与血小板计数等相关指标.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抗心磷脂抗体(ACA)的阳性率Child-Pugh A、B、C三级逐级升高,随肝硬化病情加重而增加;血清胆红素和凝血酶原时间(PT)与ACA呈显著正相关(P<0.01),血清白蛋白与血小板计数与ACA呈显著负相关(P<0.01);ALT、AST、AST/ALT、胆汁酸与ACA相关无显著性(P>0.05);ALT、AST、AST/ALT对ACA的影响有显著性(P<0.01),以AST/ALT为最强;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氮端肽(PⅢNP)、层粘连蛋白(LN)及Ⅳ型胶原(Ⅳ.C)与ACA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P<0.05);HA、PⅢNP、LN、Ⅳ.C四者中,只有HA与PⅢNP对ACA的影响有显著性(P<0.01),以HA为最强.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清抗心磷脂抗体(ACA)的阳性率随病情的严重而升高;抗心磷脂抗体(ACA)与Child-Pugh分级和普通肝功能及肝纤维化三者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与影响;抗心磷脂抗体(ACA)在肝硬化患者中可能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莆田学院学报》2015,(5):16-18
研究组胺对人肝星状细胞(HSC-T6)合成Ⅰ型胶原的影响,探讨肥大细胞(MC)在慢性肝疾病中的作用机理。采用不同浓度(5×10-6、10×10-6、50×10-6、100×10-6mol/L)组胺刺激体外培养的HSC-T6;并设立不同时间点(24、36、48h)分别收集培养上清液,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的Ⅰ型胶原含量。结果表明,组胺能明显促进HSC合成分泌Ⅰ型胶原,且存在一定的时效关系和量效关系,MC可以通过其分泌的生物活性介质(组胺)增强HSC-T6分泌Ⅰ型胶原,而参与慢性肝病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2.
肾脏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发展为终末期肾病的关键过程。目前尚无针对肾纤维化的特异性治疗方法。ELA13(氨基酸序列:RRCMPLHSRVPFP)是ELABELA在所有脊椎动物中的保守片段,目前对其生物学活性的研究却很少。本研究评估了ELA13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处理的NRK-52E细胞和单侧输尿管闭塞(UUO)小鼠的作用效果。首先,体外实验表明在TGF-β1诱导的NRK-52E细胞中,ELA13可以降低纤维化标志物I型胶原(CollagenI)、纤连蛋白(fibronectin)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水平。随后,在UUO诱导的小鼠肾纤维化模型中,我们发现ELA13可以通过降低血清中肌酐和尿素氮的含量来改善肾功能,并通过Masson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blot)的结果证实纤维化标志物和炎症标志物的表达降低了。进一步机制研究发现,ELA13处理可抑制Smad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通路。综上所述,ELA13通过抑制Smad和ERK信号通路发挥抗肾纤维化的作用,有望成为抗肾纤维化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对链脲霉素诱导的1 型糖尿病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单剂量尾静脉注射(iv)链脲霉素(150 mg·kg-1)诱导小鼠1 型糖尿病模型,将造模成功(空腹血糖>11.1 mmol·L-1)的小鼠随机分为3 组:模型组,罗格列酮3.2,1.6 mg·kg-1·d-1 剂量组;另设正常对照组,每组10~12只,连续灌胃(ig)给药6 周.第6 周采用Morris 水迷宫和Y 迷宫实验评价认知功能,并检测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海马和皮层区Aβ40,Aβ42,糖尿病动物脑内β分泌酶(β-site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cleaving enzyme,BACE1)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罗格列酮3.2 mg·kg-1 剂量组能显著缩短糖尿病小鼠定位航行试验的潜伏期(P<0.05),增加空间探索实验中平台所在象限的停留时间百分率(P<0.05),并增加糖尿病小鼠在Y 迷宫测试中的正确反应次数(P<0.05);罗格列酮对1 型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无显著影响;罗格列酮3.2 mg·kg-1 剂量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脑内海马和皮层区Aβ40(P<0.05,P<0.05)和Aβ42(P<0.05,P<0.05)的水平而对海马和皮层区BACE1 水平无显著影响.结论:罗格列酮3.2 mg·kg-1 剂量可通过降低脑内Aβ水平而改善1 型糖尿病小鼠认知障碍.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Q-Td、Q-Tcd正常值,测量油校360例20~59岁健康教工常规体表12导联心电图Q-T间期,并计算出Q-Td、Q-Tcd结果显示:(1)Q-Td均值为23.97±10.10ms,Q-Tcd均值为23.89±8.54ms,Q-Td范围均在10~50ms之间,Q-Tcd在2~45ms之间;(2)男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3)各年龄组Ⅳ与Ⅰ组(t=2.202P<0.05),Ⅳ与Ⅱ(t=2.403P<0.05)间Q-Td差异有显著性(P<0.05)。认为Q-Td、Q-Tcd均可暂定为<50ms。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近年来发现内皮抑素可以抑制组织纤维化,但是具体机制不详。本文旨在研究内皮抑素抑制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创新点:首次阐明了内皮抑素对成纤维细胞PDGFRβ(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β)/ER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其与纤维化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人成纤维细胞,采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或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建立细胞纤维化模型,进一步应用内皮抑素处理,通过检测胶原及肌成纤维细胞表面标志等了解内皮抑素对细胞纤维化和表型转化的抑制作用。进而检测内皮抑素对成纤维细胞PDGFRβ/ERK信号通路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与抗纤维化作用存在的关联。结论:内皮抑素通过调控PDGFRβ/ERK信号通路抑制瘢痕增生,是多靶点的、具有较好的抗纤维化临床应用前景的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初步调查我国北方地区汉、回、蒙古族健康人群MBL基因ExonⅠ54位密码子点突变的情况,检测其血浆MBL含量,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用PCR-RFLP检测MBL基因点突变频率;用MBLOli-gomerELISA试剂盒测定血浆MBL含量。结果:健康汉族人该基因突变频率0.23,血浆MBL含量均值1.99±1.50mg/L,二者负相关(r=-0.62);回族人突变频率0.15,MBL含量均值3.40±2.55mg/L,二者负相关(r=-0.67);蒙古族人基因突变频率0.18,含量均值2.52±1.95mg/L,二者负相关(r=-0.64)。结论:健康汉、回、蒙古族人MBL基因54位密码子点突变频率与其血浆含量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初步调查我国北方地区汉、回、蒙古族健康人群MBL 基因Exon Ⅰ54位密码子点突变的情况,检测其血浆MBL含量,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用PCR-RFLP检测MBL基因点突变频率;用MBL Oligomer ELISA试剂盒测定血浆MBL含量.结果:健康汉族人该基因突变频率0.23,血浆MBL含量均值1.99±1.50mg/L,二者负相关(r=-0.62);回族人突变频率0.15,MBL含量均值3.40±2.55mg/L,二者负相关(r=-0.67);蒙古族人基因突变频率0.18,含量均值2.52±1.95mg/L,二者负相关(r=-0.64).结论:健康汉、回、蒙古族人MBL基因54位密码子点突变频率与其血浆含量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选择产蛋率和体重相近的39周龄罗曼褐壳蛋鸡30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试验期8周。基础日粮作为空白对照组,试验组Ⅰ、Ⅱ、Ⅲ、Ⅳ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的复方中草药添加剂,研究复方中草药对鸡蛋胆固醇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复方中草药添加剂Ⅰ、Ⅱ、Ⅳ都能显著降低血清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水平和提高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以及降低鸡蛋胆固醇含量(P<0.05),但以复方中草药添加剂Ⅱ效果最佳;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添加复方中草药添加剂Ⅱ蛋黄胆固醇浓度降低了21.03%(P<0.05),鸡蛋胆固醇含量降低了20.34%(P<0.05)。  相似文献   

19.
肝癌微环境中肝星状细胞活化及Stefin B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肝癌微环境中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的活化与Stefin B表达情况。采用不同浓度TGF-β_1(5、10和20 ng/m L)、不同浓度肝癌细胞条件培养液(25%、50%和75%)以及TGF-β_1与肝癌细胞条件培养液混合的方法分别处理HSC,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α-SMA和Stefin B蛋白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TGF-β_1与肝癌细胞条件培养液分别单独作用或共同作用时,HSC的α-SMA表达均升高且细胞出现活化,细胞增殖能力均增强;Stefin B在TGF-β_1单独作用时表达下调,而在肝癌细胞条件培养液单独作用及TGF-β_1与肝癌细胞条件培养液共同作用时显著升高。结果表明:肝癌微环境能够促进HSC活化及Stefin B表达。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能量蛋白水平对皖西白鹅种鹅繁殖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影响.方法:试验分别设3个蛋白水平(15%、16% 和17%)和两个能量水平(10.67 MJ/kg和11.09 MJ/kg).选取24月龄皖西白鹅种鹅360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均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公母比1:4).其中试验Ⅰ、Ⅱ和Ⅲ组能量蛋白水平分别为10.67 MJ/kg(15%、16% 和17%);试验Ⅳ、Ⅴ和Ⅵ组分别为11.09 MJ/kg(15%、16% 和17%).试验期7周,检测分析比较各组间指标的差异.结果:不同饲粮能蛋比对皖西白鹅种鹅产蛋期精料采食量、产蛋枚数、蛋重和平均蛋重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Ⅰ组和试验Ⅱ、Ⅲ、Ⅴ、Ⅵ组的破蛋率差异显著(P<0.05).日粮中能量蛋白水平不同时,试验各组皖西白鹅种鹅血清中TC、TG、UA、葡萄糖、HDL-C、LDL-C、Ca的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中TP、GLOB、A/G含量试验Ⅴ组和试验Ⅱ组差异显著(P<0.05);血清中ALP含量试验Ⅵ组和试验Ⅰ组差异显著(P<0.05);血清中尿素含量试验Ⅱ组和试验Ⅰ组差异显著(P<0.05);血清中P含量试验Ⅴ组和试验Ⅰ、Ⅱ、Ⅲ、Ⅵ组差异显著(P<0.05).日粮中不同能量蛋白水平对皖西白鹅种蛋入孵数、无精蛋和孵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Ⅵ组与试验Ⅱ组受精率差异显著(P<0.05);试验Ⅲ组的死胚蛋与试验Ⅳ、Ⅴ、Ⅵ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日粮中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皖西白鹅种鹅产蛋性能和种蛋孵化性能有影响.能量水平为10.69 MJ/kg,粗蛋白质水平为16% 时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