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晶晶 《视听界》2011,(5):104-105
随着综艺节目的风行,诸多频道都开办了明星参与的综艺节目,然而,观众对明星类综艺节目的态度已由当初的极度好奇到争相追看,再过渡到如今的不以为奇。不管是几个明星一台戏,能把这台戏唱好的综艺节目越来越少,绝大多数节目的收视大不如前,在“瓶颈”中的“窒息”感越来越强。为何明星类综艺节目越来越萧条?  相似文献   

2.
崔伟伟 《青年记者》2007,(22):65-66
大型综艺节目《情书》是韩国SBS电视台每周六4:50-6:50播出的《实际状况!星期六》中的一个板块。该节目聚集众多韩国当红男女明星,通过聊天、舞蹈、游戏等各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说起综艺节目,人们眼前出现的总是绚丽的舞台灯光、明星演出、"整人"游戏。只是这样的节目在博得观众一笑后并没有留下什么,而民生类综艺节目则在笑声中留给人们思考的空间,从凡人小事中透出人文的关怀。  相似文献   

4.
明星面对面     
《声屏世界》2006,(9):F0002-F0002
《明星面对面》开播于2004年4月18日,每日晚上10:20播出,时长50分钟,是一档以明星为节目中心,锁定年轻观众的综艺节目,节目每期邀请一位明得到场和主持人廖杰、现场观众进行面对面交流、互动和游戏,  相似文献   

5.
王永 《青年记者》2020,(8):15-16
随着综艺节目的兴起,电视人将“明星效应”理念引入电视综艺节目中,“明星消费”让有名气、有流量、有表现力的明星成了香饽饽。不同的综艺节目,基于对明星价值的不同构建,采用明星消费的模式也不同。笔者将综艺节目中的明星消费分为三个类型:被动简单消费型、真才实艺竞技型、正面价值引领型,体现从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的递进关系。基于不同的类型,综艺节目在内容题材、表现形式、融合传播等方面争奇斗艳,各有千秋,不断涌现出现象级的节目。  相似文献   

6.
当前的电视荧屏上,选秀类综艺节目、明星访谈类综艺节目、益智类综艺节目、生活服务型综艺节目、生活体验型综艺节目……可谓类型众多、喧闹非凡,这些节目在本文中,会根据参加节目的嘉宾身份不同而被分为"明星秀"节目与"造星秀"节目,实际上都属于真人秀节目.  相似文献   

7.
杜铃 《中国传媒科技》2012,(12):107-108
近年来,"韩流"从四面八方来袭。从对韩国明星的着迷到韩国电视剧在我国掀起热潮,再到现在韩国的综艺节目受到我国年轻人的追捧。韩国电视综艺节目在整个亚洲受到关注,自有其研究价值,对于我国的综艺节目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笔者将以韩国典型的综艺游戏节目入手分析其节目特色。  相似文献   

8.
马兆华 《新闻世界》2014,(11):27-28
作为综艺节目,韩国《Running Man》在打造上花费很大心思,饱含着丰富的文化成分,首先在地标上选择富有民族认同感的标志性地方,其次,在歌曲、游戏以及参与艺人的选择中,也颇有特点。本文通过对该节目的分析,得出国内综艺节目应该转换明星和观众的不平等视角、从本土文化出发,给予观众人文关怀,以求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9.
常说主持人是一档节目的灵魂和主宰,他们在节目中起着串联和控制作用,并通过自身的演绎丰富着节目内涵。纵观我国最近几年火爆的电视综艺和网络综艺节目可以发现,综艺节目主持人越来越多元,专业主持人当嘉宾客串主持,还有明星跨界当主持,他们究竟是主持人还是明星?这种变化是好还是坏?本文将对综艺节目主持人呈现的新潮流进行剖析,探究产生这种变化的缘由,并尝试解析现当代综艺节目主持人的"生存法则"。  相似文献   

10.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综艺节目开始在国内发展起来。从《正大综艺》的全民参与到《快乐大本营》的全民游戏,再到《非诚勿扰》的全民相亲,综艺节目的属性发展由最初的单一娱乐性发展到社会服务性,综艺节目的节目形式由单一到多项,综艺节目的节目样态由单一到多元。基于此,通过对江苏卫视《非诚勿扰》的节目定位、节目内容及节目主持人三方面进行研究,采用分析比较的方法,阐述其如何体现节目的多元素融合,进而得出当今综艺节目的多元素融合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1.
陈杭钰 《视听》2022,(5):58-61
在综艺市场泛娱乐化的时代,综艺节目尤其是衍生综艺节目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后续发展疲软.《明星大侦探之名侦探学院》作为一档低成本、小体量的衍生综艺节目,却在激烈的网络综艺节目竞争中脱颖而出,备受好评.该节目在叙事特征上,打造独特的内容风格,树立核心旨趣,创新节目形式;在情境构建上,构建和谐的传受关系,展现本色之美;在价...  相似文献   

12.
国内综艺节目发展迅猛,湖南卫视为首的各大地方卫视以引进韩国、日本版权节目为主,而美国版权综艺节目较少。近两年,《周六夜现场》、《吐槽大会》等美国版权综艺节目在国内热播。一方面,这类节目的播出量惊人。另一方面,这类型节目的口碑不佳。以《周六夜现场》为例,通过对节目内容退化、节目策略演化、节目播出平台进化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给综艺节目的发展提出建议,促进我国综艺节目的进步。  相似文献   

13.
李婕婷 《传媒》2015,(19):64-65
2014年,浙江卫视推出了一档大型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奔跑吧兄弟》,作为一档全新的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自开播以来便吸引了大批忠实观众,引起全民收视风潮.《奔跑吧兄弟》引进自韩国超高人气综艺节目《Running Man》.《Running Man》是韩国SBS电视台的综艺节目,数年来连续每周播出,在游戏中创造了经典的撕名牌环节,使得许多综艺节目争相模仿,在全亚洲拥有极高的人气.随后,随着大众口味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韩国综艺节目的创作模式发生了改变,国内对其的引进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韩国综艺节目从"明星+游戏"的路子逐渐转变为做"真实类娱乐节目",我国对于韩国综艺节目的引进方式也从单纯的引进播放,发展成购买节目版权进行本土化包装,制作成"韩国路线"和"中国模式"相结合的综艺节目.  相似文献   

14.
综艺节目主持人的语言功能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俐 《青年记者》2006,(24):66-67
综艺节目同新闻节目和广告被看作是电视屏幕的三大领地,综艺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运用艺术,直接关系到节目的传播效果,因此,更应注重研究语言艺术,了解语言特点,把握语言运用方法和技巧。综艺节目及综艺节目主持人的特点“综艺节目”顾名思义是综合多种艺术类别于一体的节目表现形式,由音乐、戏曲、歌舞、曲艺、杂技、游戏等多种艺术门类的节目组成,是多种艺术与电视艺术的有机结合,综艺节目正是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庞大的规模、新颖别致的表现方法和形式,生动形象,寓教于乐,愉悦心神,既有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又有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受到广大…  相似文献   

15.
所谓娱乐节目就是能使人获得感性愉悦的节目。随着受众需求的变化,综艺节目内部出现一种与俗结合、与明星联姻,充分调动观众的参与热情,比传统综艺节目更强调互动性的娱乐节目。2009年2月14日,辽宁卫视与本山传媒联合打造的明星转起来就是这样一档雅俗共赏、劲爆全国的娱乐互动节目。作为主持人,回味明星  相似文献   

16.
在各种综艺益智类节目日渐式微的情况下,《超级女声》、《莱卡我型我秀》、《梦想中国》、《星光大道》等真人秀却意外地红透了半边天。笔者发现,观众的收视心态正在悄悄转变,包装的美女已让他们产生“审美疲劳”,需要一些另类的真人秀来刺激一下神经,所以洋相百出的造星选秀节目就成了大家茶余饭后最好的调味品。“竞猜益智时代”即将逝去电视综艺节目在内地产生之初,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以明星 游戏为特征的节目形式,这类节目主要以请港台内地明星纵情玩闹为主,在电视综艺早期占据了荧屏的主导地位,这种完全以明星为中心的制作模式,是当时…  相似文献   

17.
李叶子 《今传媒》2014,(1):118-120
每一档失败的电视综艺节目一定存在着属于这档节目独有的失败之处,但是每一档成功的电视综艺节目在节目即使内容上不相同但在电视节目形态上一定或多或少存在着相类似之处。因为节目的根基与起源点是一致的,通过对中外优秀谈话类节目和真人秀节目中成功案例的简要论述与分析,浅析中外优秀电视综艺节目中的“一脉相承”和“各具千秋”的形态特色。  相似文献   

18.
每一档失败的电视综艺节目一定存在着属于这档节目独有的失败之处,但是每一档成功的电视综艺节目在节目即使内容上不相同但在电视节目形态上一定或多或少存在着相类似之处。因为节目的根基与起源点是一致的,通过对中外优秀谈话类节目和真人秀节目中成功案例的简要论述与分析,浅析中外优秀电视综艺节目中的"一脉相承"和"各具千秋"的形态特色。  相似文献   

19.
屠丹红 《视听纵横》2008,(2):106-107
主持人在日本综艺节目中的重要性日本的综艺节目主持人一直是节目中最受瞩目的角色。日本综艺节目长年人气不坠,日本综艺节目主持人的地位也很高,收入也高过许多演员或歌手,并且许多主持人也受到观众的喜爱,成为超级明星。所以,一档节目的收视率,很少因为被邀请嘉宾的变化而变化,除非偶然情况。实际上,有许多主持人本身便是超级偶像,例如SMAP×SMAP就是很明显的例子。  相似文献   

20.
自《综艺大观》开始,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已经走过了二十多个春秋。在这二十几年的时间里我国的电视综艺节目先后经历了综艺晚会时期、游戏娱乐时期、益智博彩时期并迈入了如今的真人秀时期。从草根狂欢的素人选秀到群星闪耀的明星竞技,真人秀时期的电视综艺节目力图运用"真人"、"真事"来向公众兜售"真情",其中最直接的当属电视相亲节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