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张静 《大观周刊》2012,(22):232-232
本文分析了初中数学学困生形成的主要表现,同时提出了数学学困生转化工作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姚泽丽 《大观周刊》2013,(5):241-241
本文分析了物理教学中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同时提出了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相似文献   

3.
胡洪艳 《大观周刊》2013,(12):238-238
本文结合当今中国农村英语教育的现状,对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消极的学习态度的原因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对有效转化初中英语学困生消吸学习态度提出许多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建议,对初中英语学困生的学习策略给予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刘燕 《大观周刊》2012,(23):231-231
学困生的形成有其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促进学困生转化,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作,教师、学校、家庭要形成合力,因势利导,学困生就一定能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相似文献   

5.
夏和忠 《大观周刊》2013,(7):205-205
数学是高中较难的一门学科,由于学生的水平不同,高中学习压力较大,使数学学困生也有所增多。鉴于数学的重要性,关注学困生的转化问题是高中数学教师噬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数学学困生普遍基础差,自主学习能力低,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从简单的数学知识入手,多关心学困生,降低对他们的要求。只要有付出一定会有回报。  相似文献   

6.
刘娟 《大观周刊》2012,(36):140-141
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转化学困生是每个中学教师都在努力探索和研究的课题。学困生是对学业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的习惯称谓(有时也因偏见而称为差生)。在地理学科中,这部分学生往往表现为知识基础差,读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较低,注意力不集中,课堂纪律差,对学习不感兴趣,缺乏信心。能否成功转化高中地理学困生是制约地理整体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陈兴烈 《大观周刊》2011,(43):107-107
初中数学学困生是普遍存在的,是一个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无法回避且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为此,笔者结合近几年的数学教学实践.发现了许多数学学因生形成的原因,并对如何进行有效转化数学学困生作了许多的探讨,以期作为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8.
王惠君 《大观周刊》2013,(12):194-194
让学困生乐于学习,是当今中小学就是的责任与义务,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下面是笔者多年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育学困生的一些做法。一、让“成功”走进课堂,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从教学中告诉学生,并不是每次考试都要满分才算成功。比如:能够圆满地回答老师的一次提问,能正确的解出一道习题,都算是小有所成。打破神秘感的关键是要每一位同学正确对待自我,学会自我竞赛,自觉的记住以往学习数学的成绩和表现,下一次超过上一次。目前比过去进步就是胜利,就是自己在数学上的一次成功。另外,老师在教育中应多表扬鼓励,  相似文献   

9.
王启茂 《大观周刊》2011,(20):213-213
在普通高中,学生的物理成绩逐年下滑,物理学困生越来越多,学生越来越难教,要全面提高成绩,我们就要善于帮助学困生如何解“困”。本文结合平常的教学,阐述了在物理教学中如何转化学困生。  相似文献   

10.
张慧 《大观周刊》2012,(12):218-218
学困生问题时刻困扰着初中数学的教学,从本人多年来的体会感到,学困生对学习产生逆反的情绪,是提高整体数学教学水平的一大困难。学困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有社会的、有智力方面的,也有非智力方面的、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但大部分学困生都是后天形成的,下面就对后天形成的学困生问题浅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陈国枝 《大观周刊》2012,(24):276-276
学困生是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基础较差或很差,以至于使继续学习或深造产生困难的学生。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一步,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许家武 《大观周刊》2012,(2):184-184
在乡镇中学,学困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差生”,一般是指感官和智力正常,但学习成绩低于智力潜能的期望水平、远未达到教学目标要求的学生。在乡镇中学,学困生在英语学习上是弱势群体,这就要求我们乡镇中学的英语教师对学困生要更多的关爱,转变作风,深入了解学困生,深入研究学困生。更要深入研究学困生的英语教学。下面我从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理念出发,对乡镇中学学困生的英语教学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3.
"三色"档案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中的"三困"生群体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三困"生特指学习困难、经济困难以及心理存在困惑的学生,简称"三困"生.如何有效地做好对这个群体的帮助、管理、引导和教育工作,是有力促进高校和谐发展的关键.因此我们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要特别关注这个特殊群体,为他们专门建立档案就是一个有力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李传军  吴作琴 《大观周刊》2012,(10):133-133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困生”转化工作越来越受到关注。为此,广大教师已经从不同角度探索出很多可行的转化措施,促进“学困生”转化工作的开展。但本人觉得,在教育应张扬学生有个性、应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今天,采用鼓励表扬方式,来引导促进“学困生”的成长,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鼓励表扬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要让阳光哺育每一个学生们快乐地成长,就需要有六个“心”。  相似文献   

15.
高海英 《大观周刊》2013,(8):235-235
学习困难是基础教育中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它阻碍着学生的进步,限制着教育的效率,困扰着各国教育的发展。学困生的存在也带来一些社会问题.并无形中延缓了国家经济的增长。田此,许多教育家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学习困难进行了研究,并获得了不少重要成果。英语学困生问题作为学图生问题的子问题也日渐引起教育界的关注。可就目前而言;研究主要集中在认知方面,而对于非智力因素中情感因素的关注较坨更缺乏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6.
刘倩 《大观周刊》2010,(48):135-135
在英语教育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许多学困生在学习英语时毫无动力,缺乏进取心.稍遇挫折就想到放弃,甚至对于力所能及的任务也往往不愿完成.他们认为自己无论怎样努力都不会取得成功,于是便一蹶不振,消极怠工.当前,英语学困生数量庞大且情况不容乐观是摆在许多外语教师面前的相当棘手的现实问题.因此,认真研究英语学困生习得性无助的教育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林海星 《大观周刊》2011,(23):161-161
习得性无助现象在英语教学中是极为常见的。在英语教育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许多学困生在学习英语时毫无动力,缺乏进取心,稍遇挫折就想到放弃,甚至对于力所能及的任务也往往不愿完成。他们认为自己无论怎样努力都不会取得成功,于是便一蹶不振,消极怠工。当前,英语学困生数量庞大且情况不容乐观是摆在许多外语教师面前的相当棘手的现实问题。因此,认真研究英语学困生习得性无助的教育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孟祥昊 《大观周刊》2011,(52):181-181
作为一名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多年的教师.在教学中都会碰到一些英语学习中的“学困生”。怎样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每个英语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和研究的问题。以下是我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对这一现象进行的探究。  相似文献   

19.
郭丽荣 《大观周刊》2012,(37):339-339
通过与初中学生进一步接触了解,我们知道,很多学生一进入初中就觉得初中数学难学,学不会,特别是几何,尤其像我们这些普通班的学生,小学基础知识很多都掌握不好,运算能力差,学习习惯差,早就是一名学困生了,他们进入初中后,  相似文献   

20.
张伟功 《大观周刊》2012,(46):286-286
语文在各类考试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吏为重要。但是,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读书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就越低,尤其是到了高中,更是轻视语文学习,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