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乔建英 《大观周刊》2012,(25):292-292
音乐欣赏的过程不仅是音乐教学过程,也是情感体验的过程,通过理论认识、情感体验等有效生动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与欣赏方法,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2.
邱善海 《大观周刊》2012,(1):152-152
情境体验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或是引入一些生动或是具有情绪色彩的场景,来激发学生的态度体验,以此采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材和学习内容,是一种能够帮助学生发展心理机能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感情是情境体验教学的核心。像音乐欣赏、绘画、体操、讲故事、角色扮演等,都是寓教学内容于具体的情境之中,使之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本文则在此基础上对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有效践行情境体验教学的方法进行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3.
曾梅春 《大观周刊》2012,(44):283-284
高中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音乐欣赏教学中,音乐作品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犹如繁花与绿叶的关系。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注意把音乐与有关的学科综合起来,对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结合我的教学体会,谈谈高中音乐欣赏与学科综合的做法。  相似文献   

4.
麻晔斐 《大观周刊》2012,(41):344-344
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听门道、激发学生联想和想象、创设音乐欣赏意境等方法途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使学生把音乐理论与音乐实践相结合,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张力 《大观周刊》2011,(34):236-236
音乐欣赏课是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中的不可缺少的一门学科。而我们的学生文化素质又存在着不同的差异,面对现状音乐欣赏教学主要是通过具体音乐作品的聆听及其他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美的音乐教育活动。它通过欣赏者的审美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感受、体验、听赏、评价音乐的能力,并发展想象力,丰富情感,使人的精神生活得到更大的丰富和足,身心得到健康协调地发展。因此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欣赏教学是摆在每位音乐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的教学课题。  相似文献   

6.
李万兵 《大观周刊》2012,(35):321-321
在不断推进课改的今天,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它将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我们要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独特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先进性来丰富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技术的高效性来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还能能有效架起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以此来来辅助我们的语文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优化我们的教学课堂。但是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不能照搬,一定要结合教学内容,和传统教学有机的整合,突破传统教学的一些难点,让学生学有所得。  相似文献   

7.
吉太才让 《大观周刊》2012,(13):204-204
有效的课堂组织教学,是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构建有效的学习环境、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本文探讨了通过教师的教学语言、教学组织、激发思维动机、多媒体运用等手段,使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随时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引导学生集中到学习中来。  相似文献   

8.
徐艳 《新闻界》2012,(17):74-76
广告学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如何在传统的理论教学中融入实践环节,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一体化一直是广告学专业教学的重点。通过对学生进行分组,模拟广告公司内部品牌项目组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实践教学中来,既可以提高学生广告实务技能,又能很好地实现理论学习和专业实践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刘俊娜 《大观周刊》2011,(52):206-206
课有效.就是指教师能有效地运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来展开教学活动。让课与课彼此连续并完整;时有效,就是指教师将这些教学活动能有效地控制在每一课所规定的统一的单位时间内进行。有效课堂最主要的是高效性,使学生在固定的时间和学段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简单地说.有效教学就是追求用最少的教学时间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胡子明 《大观周刊》2011,(31):225-225
音乐欣赏教学,不仅仅能够丰富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更能够帮助学生陶冶情操。本文以音乐欣赏教学中的误区作为切入点,简单地探讨加强大学音乐欣赏教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于伟丹 《大观周刊》2012,(21):254-255
艺术需要将流行音乐等音乐欣赏引进课堂教学,拓宽教学资源,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和艺术审美能力,是高中音乐教学的必然趋势。新课标为教师在音乐教育观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做了大量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建议,以新课标为指导,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真正使学生做到学习音乐、喜爱音乐、选择音乐、享受音乐。  相似文献   

12.
倪慧娟 《大观周刊》2013,(3):166-166
有效的课堂教学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要提高课堂活动的有效性,这样教学才能有序、高效地进行,才能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和统一。  相似文献   

13.
张敬平 《大观周刊》2012,(44):286-287
音乐欣赏是小学音乐课的一个主要内容,它让学生通过聆听、感知音乐从而理解音乐,提高其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它对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情操、提高对音乐的审美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上好音乐欣赏课呢?要想取得较好的欣赏教学效果,我们必须转换旧教育观念、旧模式。尽自己所能为学生创设一切条件,尽可能让学生全方位置身于课堂教学,参加到教学活动中,体验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如何在音乐欣赏中感受音乐、想象音乐、表现音乐呢?下面谈谈我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4.
王璐 《大观周刊》2013,(3):230-231
音乐欣赏是人类诉诸于听觉的感性活动,它能唤醒人的音乐感觉。笔者就怎样在中学音乐欣赏中唤醒学生音乐感觉进行了尝试,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用懂音乐的耳朵来聆听世界万物之声,用聪慧的思维来畅想人类、大自然及至宇宙的美的瞬间,从而启发出学生对音乐欣赏潜在的敏感性和接受性,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万云 《大观周刊》2011,(52):211-211
注重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能力是新课改下的音乐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在音乐教学中要充分提高学生的兴趣与能力,不仅要有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兴趣与创新能力的策略技巧,还应强调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探索细心指导、提高学生探索能力方面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应该落实好培养和发展学生兴趣、能力的具体方法。同时在音乐教学中,努力探索,寻求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窦睿 《大观周刊》2012,(22):266-266
按照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初中物理教学要改变教学和学习方式来实现有效课堂教学与学习.结合初中物理数学的相关内容和初中生的基本特征、学习动机,在初中物理课堂设置有效的问题,已经成为教学的新鲜血液.不但有益于提高中习效率,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我探究的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针对初中物理课的设问教节.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和相关理论学习,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方法,希望能促进初中物理的教学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音乐欣赏是人们感受音乐艺术、体验音乐情感的一项音乐实践活动.音乐欣赏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从而达到开发智力、完善人格、和谐发展的重要美育功能.新闻题材具有实效性、生活化、鲜活性等特点.有效运用新闻题材,能够加强音乐欣赏课程的时代性、感染力和生命力,更好地促进音乐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18.
杨功玉 《大观周刊》2011,(37):261-261
新一轮《思想品德》课改革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在诸多的教学方法中,兴趣教学法最佳。因此,激发学生兴趣对搞好思想品德课教学至关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19.
韩蕊 《大观周刊》2013,(9):139-139
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础,对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形成语言技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学生对词汇的掌握往往取决于教师教授词汇的方法,因此教师在教授英语词汇时一定要采用科学、合理、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重视发挥学生学习词汇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掌握正确的词汇学习方法、记忆方法和词汇学习技巧。从而提高他们学习英语词汇的效率和促进他们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20.
程斯斯 《大观周刊》2012,(11):238-238
高中英语教学课堂效率的提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来打造。从教室的角度而言就是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准备充分,按照大纲实施教学计划、革新教学的方式和手段,提高课堂的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他们学习热情、整合时间,充分利用有效时间、掌握教学的规律,减轻学生的负担。同时学生也应该进行积极的配合,不断的进行自我激发,培养对于英语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双方共同的努力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必行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