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施龙银 《大观周刊》2012,(37):351-351
我们教师不是简单的教给学生一些知识.还要研究教育的方向.使我们的教育南传统的的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走向生动活泼的“屏幕教学”.真正向创新型教育教学发展。数学教师改变以往的讲述、板书等手段,  相似文献   

2.
万信华 《大观周刊》2013,(2):140-141
新课改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也提出了新的目标。著名心理学专家罗杰斯认为:“人的先天潜能是无比优秀的,后天的教育就是创造一种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使之得以实现。”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上应该怎样为学生创造这种适宜的环境和条件.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营造高效课堂.是我们每个教师应该认真思索的.下面我就自己的经验浅谈一下我对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效率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徐大章 《大观周刊》2012,(21):210-210
在新课程理念下,传统的教学观念正在发生改变。昔日教学中的教师为中心,教师是根本;转变为现今的学生是主体,学生是根本,教师是引导,教师是组织者。在这样的情境下,我们教师必须转变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4.
程小莉 《大观周刊》2013,(2):110-111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国家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教师的发展指明了道路.作为教师的我们。须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现代教学教育理论,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上升到理性思考,尽快跟上时代的步伐。  相似文献   

5.
曹继蓉 《大观周刊》2012,(20):224-224,194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这表明教师和学生之间只是单纯的传递信息、教授知识和接受信息、学习知识的关系。随着现代科技的飞快发展.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深.对教育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教师的教学不能单纯的传授知识.而必须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培养作文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  相似文献   

6.
马莉 《大观周刊》2012,(25):223-223
我仰望那些教育专家.我羡慕那些教育名师,但我自己只是一名默默在教育战线上努力的平凡的教师.做的都是平凡的事当然每天上的课都是简单而又平凡的。我们常常在开玩笑说,我们如果每堂课都像竞赛课那样准备这样那样.不累死才怪.而私们在语文课堂上能做到像薛法根说的那样“能训练学生的听访读写的能力就够了”。教育专家魏南江在专家访谈中就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必须讲究“语文性”.  相似文献   

7.
张文娜 《大观周刊》2012,(37):320-320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后,化学学科课时大大减少.但教学任务依旧,因此实现教师高效教,学生高效学.就显得格外关键。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提高课巅教学效牢是我们每个教师孜孜不倦、不懈追求的目标。那么怎样才能真正上好一节高效化学课呢?  相似文献   

8.
陶美兰 《大观周刊》2011,(51):218-218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后.化学学科课时大大减少.但教学任务依旧。因此实现教师高效教,学生高效学,就显得格外关键。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每个教师孜孜不倦、不懈追求的目标。那么怎样才能真正上好一节高效化学课呢? 以下就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与浅显认识。  相似文献   

9.
王建军 《大观周刊》2012,(15):218-218
我们知道只有思想转变才能使高中新课改实验成功.才能使数学教师蜕掉传统教育方法。领悟真正的新课程改革精神.新课程改革精神的实质是凸现全体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会学数学能力、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如何真正理解新课程的精神实质,并贯彻于课堂教学之中?通过对新课程的培训和学习.听取专家讲解和名师的课堂示范.结合我几个月的教学实践,下面谈谈我的一点体会.与同行们交流并真心听取大家的教悔.  相似文献   

10.
孙铭 《大观周刊》2011,(51):229-229
如何让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形式、评价机制真正全面的深入落实和实施.扭转传统教育思想不良部分的束缚.用新课程的思想观念,冲洗传统教学观念不良部分的污泥浊水.挣脱束缚我们几十年的影响学生能力发展、限制教师展示才华和发挥空间的铁链枷锁,跨越式的达到新课程精神要求的境界。是摆在我们各级各类学校和体育与健康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1.
甄杏卫 《大观周刊》2012,(20):213-213
素质教育春风吹入农村以后.已经被广大农村教师所接受.但是在具体教育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还是进行由上而下的传统教育模式.这条长期以来阻碍和束缚教育教学改革的“绳索”始终不断。就农村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许多薄弱环节,现谈一下自己的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12.
赵国云 《大观周刊》2012,(51):312-313
在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背景下,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有效地开展数学教学,有赖于教师在教育教学观念上.在教育教学方法上的更新,怎样从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在新的教育教学的理念指导下,去创设一种新型的、有效的、科学的教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余建明 《大观周刊》2013,(1):201-201
传统的初中教学.受旧的教学思想的束缚.不肯过多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是课堂唯我独尊的人物,死记硬背是教师的法宝.这忽视了初中政治课的创新教学理念。创新教育归根到底是要解决人的培养和发展这一根本问题.因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对学校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它不仅是创新教育理论最重要的哲学基础。也是创新教育实践的方法论。本文结合我国创新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着重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一、课程设计要贴近生活  相似文献   

14.
蓄降红 《大观周刊》2012,(5):153-153
2009年10月-11月.笔者在西南大学实验幼儿园进行本科阶段的教育实习。在实习之前,已经系统的学习了三年的教育学知识.其中一年是与学前期儿童教育有关的学术训练:在课程学习的同时参加了数次教育观摩.深入幼儿教学现场学习实践经验:实习之前的各种经验交流会中共同分享了优秀教师的经验,在知识储备和心理上已经完成新手教师的准备。然而.实习工作却出现了一个困惑:不是维持纪律的网难.而是集中教学活动的教学节奏调控。文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学立场出发.对实习教师人职前教育和在职教师专业发展进行探讨.对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教学节奏调控能力提出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董骞 《大观周刊》2011,(46):98-98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验的正式启动,为新一轮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教师的发展指明了道路,时代呼唤的是研究型、学者型甚至是专家犁的教师,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现代教学教育理论,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上升到理性思考,把理论与实践真正结合起来,尽快跟上时代的步伐.作为一个数学教师,为尽快担起这一重担,当好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相似文献   

16.
朱江 《大观周刊》2011,(49):167-167
如何让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形式、评价机制真正全面的深入落实和实施,扭转传统教育思想不良部分的束缚.用新课程的思想观念,冲洗传统教学观念不良部分的污泥浊水.挣脱束缚我们几十年的影响学生能力发展、限制教师展示才华和发挥空间的铁链枷锁,跨越式的达到新课程精神要求的境界。是摆在我们各级各类学校和体育与健康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7.
陈牧典 《大观周刊》2012,(48):375-375
作为我们中华民族.中文它不仅是交际工具.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众多美的因素.其人文教育功能和内蕴丰厚的艺术魅力是学生精神生活、情感培养和智力发展的动力。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新课程对高中思想语文课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实施组织教学中.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才能在教学中不断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张高  张玥 《大观周刊》2011,(51):163-163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为我们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观念和学生学习方式带来了极大的转变,利阁多媒体、计算机等辅助工具使教学效率也明显提高。但是在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中尚有许多问题和不足.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从教师教育技能等方面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19.
冯伟 《中国出版》2012,(4):22-24
教师教育实践课程教材建设是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我国教师教育实践课程教材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存在诸如教材建设滞后、教材参差不齐、特色不明显等现实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对实践教材建设的宏观指导,加强教师教育实践教学教材的研究工作,构建高等学校、专家、行业组织多方参与教材建设的合作机制,注重对教师教育实践教学教材评价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雷延玥 《大观周刊》2012,(22):195-195
爱因斯坦说过:“要是没有能独立思考和批判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前发展就不可想象。”语文教学一定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指导学生掌握各种基本的思维方法,使创新思维成为学生自觉的思维习惯。这必然对我们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教师首先必须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同时要钻研教材,挖掘其中有利于培齐学生创新思维的内容.设计出最佳的施教方案.让我们批判继承传统,合理改造现在,着眼开拓未来的目标,从训练批判性思维入手.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辰,为祖国培养更多的开拓型人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