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向春 《大观周刊》2011,(52):188-188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认知过程.又是开启学生心扉,引领学生心志不断走向成熟的情感过程。潜移默化,声情并茂的情感教育在课堂中的渗透与运用.是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蔡华美 《大观周刊》2013,(2):179-179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对高中学生系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高考不断进行改革.但是高中思想政治课依然面临着会考、高考的大检阅。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法受到了挑战.为了培养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时效性.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不断地从教学实践出发.探讨新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冯秀辉 《大观周刊》2012,(8):223-223
教育离不开情感的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离不开情感的教育。本文主要论述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必要性和探讨了如何在该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具有先天优势。  相似文献   

4.
刘俊报 《大观周刊》2012,(4):226-226
教育离不开情感的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离不开情感的教育。本文主要论述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必要性和探讨了如何在该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具有先天优势。  相似文献   

5.
席海山 《大观周刊》2012,(14):196-196
教育离不开情感的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离不开情感的教育。本文主要论述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必要性和探讨了如何在该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具有先天优势。  相似文献   

6.
何兴珍 《大观周刊》2012,(21):170-171
在观行思想政治课教材中.八年级(下)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法律常识的教育.让学生通过学习法律常识.不断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逐步做到知法、懂法,最终做到自觉守法、护法,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八年级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必须作提高教学实效上下工夫。因此.如何提高教学实效呢?下面就这一问题谈谈我的几点尝试和体会:  相似文献   

7.
丁胜宏 《大观周刊》2011,(22):201-201
教育现代化既包括教学设备.管理设备等物质条件的现代化.也包括教学思想和管理方法的现代化。对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来讲.最迫切的.最具根本性意义的还在于实现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长期以来,由于中学思想政治课远离学生实际,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从教学效果看也不尽如人意,往往出现思想政治课考试成绩与学生实际思想政治水平两张皮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汪忠诚 《大观周刊》2012,(26):236-236,207
初中思想政治课.由于其学科本身的特点、性质决定,在教学过程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科知识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知与行的统一。这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要使该学科获得好的数学效果.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主要任务是两个方面.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二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政治觉悟水平和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政治课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浅谈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9.
朱国茹 《大观周刊》2013,(6):240-240
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一门课程.是学校德育教育的核心和重要途径。虽然各个学校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方面做了极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效果还是不尽人意,学生的行为习惯、道德水准、思想观念、理想、奉献精神等存在着一定的偏差,甚至还有一些严重的缺漏。针对以上情况.我开展了教学研究。在思想政治课中,强化其德育功能。现将我的实验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涂建群 《大观周刊》2011,(20):258-258
初中政治课更注重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但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有些学生虽然懂得了道德原则,但并不能在相应的行为举止中遵守这些原则。他们没有把外在的知识转化成内在的理念,是为了考试而学习,丧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所以在政治教学中,教师不能单纯地进行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要实施情感教育,让学生在情感上与教师产生共鸣,这样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所在。那么,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如何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供广大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1.
周颖慧 《大观周刊》2012,(23):238-239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认知过程,又是开启学生心灵的情感过程。情感教育在从知到行的转化过程中起着特殊而又极其重要的中介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师生双方建立良好的情感交流系统,则极容易完成教学目标,反之,如果双方感情交流出现障  相似文献   

12.
叶秀玲 《大观周刊》2011,(39):193-193
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在整个爱国主义教育宏伟工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思想政治课教学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利用思想政治课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王效娟 《大观周刊》2012,(15):280-280
作者针对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情感教育做了上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高中历史教学情感教育的必要性和应试教育下情感教育的偏失.并对高中历史课情感教育的基本内容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
杨峰 《大观周刊》2011,(52):189-189
教师从事教育教学要有过硬精湛的业务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了解学科的发展方向和最新研究成果。同时还要有较高的教育理论的指导。特别是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教书育人.担负起向学生传授马列主义理论知识,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重任,教师不仅要有充实的知识,而且还要树立良好的师德.在教学中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这是新时期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15.
陈晓莉 《大观周刊》2010,(41):21-21
思想政治课对中专学生的思想教育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调动中专学生上政治课的积极性,提高中专政治课的教学效果,一直是大家关注的课题。本文笔者联系教学实际,从老师的教学旁法转变的角度,谈几点中专政治课教学中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方法。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老师引导学生转变对政治课的认识、老师组织开展多渠道和生动有趣的教学、老师教学采取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法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给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6.
范红伟 《大观周刊》2013,(12):256-256,160
在国家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背景下,高职教育发展迈入了一个新的春天。高职教育固有的工具理性的包彩日益浓厚,而担负宣传政治文化教育的思想政治课却陷入了“鸡肋”境地,如何通过研究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方法来开拓其在高职院校的发展空间,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哲学的视野,从哲学角度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的长质、价值、建构进行了探讨,以求有益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龚峰竹 《大观周刊》2012,(35):316-316
眼下.部分地区政治中考实行开卷考试,这是教育体现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要求.强化对考生素质能力的考核,培养考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对广大政治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为适应开卷考试的“指挥棒”.培养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人才.思想政治课教学就应突破传统知识教育的束缚.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新构筑全新的教学理念。我认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课教学宜把握以下三个突破。  相似文献   

18.
王淑玲 《大观周刊》2011,(51):210-210
关于今天的政治教学,社会上有一种说法: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初中生进行社会主义教育,高中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大学生进行文明礼貌、遵纪守法教育,研究生进行文明宿舍教育……形容文化水平越高.思想品德、伦理道德、社会公德等水平越低的状况.这不能不说是对我们的政治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及政治课教学效果的讽刺。  相似文献   

19.
杨国儒 《大观周刊》2011,(50):178-178,177
长期以来,我们的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片面追求升学率,重结果不重过程,重知识不重情感,重表象不重实质,课程改革始终停留在表面,没有根本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出来的学生一遇到社会实际就束手无策,因此如何改变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是严峻的问题。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仍然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下面我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政治课堂教学中情境的创设。  相似文献   

20.
杨国儒 《大观周刊》2011,(39):280-280,276
长期以来,我们的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片面追求升学率,重结果不重过程,重知识不重情感,重表象不重实质,课程改革始终停留在表面,没有根本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出来的学生一遇到社会实际就束手无策,因此如何改变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是严峻的问题。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仍然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下面我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政治课堂教学中情境的创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