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1 毫秒
1.
区域特色产业是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撑点,区域特色产业的竞争力代表着本区域经济的竞争力。文章通过对林西县区域特色产业进行调查研究,梳理分析了林西县近年来的主导产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发展现状,从延伸和拓展产业链条、提高农副产品竞争力、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强化产业引导扶持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找出其相对优势、面临的发展瓶颈、困难和突破路径,提出促进区域优势产业发展的基本对策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20,(4)
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农村特色产业正面临着转型升级,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如何培养适应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的紧缺型技能技术人才是当务之急,是发展区域经济的新课题,本文结合开展多元合作全力打造区域农村特色产业营销模式,为农村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持,形成全方位打造区域特色产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典范。  相似文献   

3.
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产业组织形式,是推动各地经济增长的生力军。江西一些具有明显区域优势的特色产业虽已形成一定的集聚效果,但与沿海地区相比,江西特色产业集群还存在企业规模效率不高,经济效益不理想,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技术进步能力不强等问题。本文阐述了特色产业集群的相关概念,分析了江西特色产业集群的现状及江西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江西省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4.
立足西部特色产业集聚政策,采用文献研究法对众多学者不同视角的文献系统整理与归纳,提取4个适合西部特色产业集聚政策实施水平的测量指标,构建西部特色产业集聚政策实施与经济绩效模型,提出假设;并以N省清真生产企业为样本验证本文提出的假设,具体测算出各个指标对西部特色产业集聚政策实施水平的影响程度,及其政策实施对区域经济绩效的拉动程度,提出政策建议的路径,以期为西部地区探索如何更好的发展区域经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课题组 《软科学》2002,16(4):68-72
区域特色产业是基于区域比较优势和区域产业分工而发展的,是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开放的市场需求的产业。发展区域特色产业是西部大开发和加入WTO的必然要求。四川省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成绩显著,也存在不少问题。加快四川区域特色产业发展要坚持以国内外市场需求导向和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县域经济是以资源为依托的特色经济,楚雄市选择优势区域,做特色产业的培育。采取加快特色产业技术支撑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特色产业的产业化工作。  相似文献   

7.
知识资本和社会资本是区域创新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并通过区域创新网络的作用形成区域经济总体格局。通过对胶东半岛特色产业集群的实证研究,依据近几年的持续统计数据,对胶东半岛特色产业集群的创新特点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一方面,区域之间受其政治、经济、管理、文化、教育、科技长期发展的影响,形成了具有区域创新环境特点的知识资本和社会资本,直接导致了区域产业集群的形成,决定了区域经济总体格局;另一方面,区域知识资本、社会资本整合有助于区域内知识创新网络的形成,加速区域内创新主体之间知识的流动、共享、转化,共同提高抵御创新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大力培育和发展特色农业,是调整农业结构的成功之作。发展特色农业,是农业结构调整的根本要求,发展特色农业必须坚持"市场导向、竞争定位"着力培育能够带动区域农业经济优势升级的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外向型经济近几年发展迅速,但省内各地发展很不平衡。本文通过构建衡量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山东省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区域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中西部地区较低,文章最后提出山东省外向型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东部地市带动中西部地市发展,中西部地市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改善投资环境,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加速产业聚集,扩大产业规模。  相似文献   

10.
土家族地区有特殊的地理、环境因素,其区域经济通过多年的规划发展,取得了喜人的成绩,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各种区域问题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发展特色经济是国内外形势的需要,也是土家族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根据土家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足,综合土家族发展特色经济的有利条件,分析得出土家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的对策,利用地区资源优势,以旅游业为龙头,特色产业为支柱,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土家族地区特色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曾德超 《现代情报》2014,34(6):124-127
通过县域特色产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省级产业竞争情报平台开展县域特色产业技术创新服务的必要性,结合近年湖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针对区域创新的产业竞争情报研究工作,提出基于省级产业竞争情报平台的县域特色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内容,为县域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关于发展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探讨   总被引:63,自引:0,他引:63  
赵修卫 《中国软科学》2001,68(10):95-99
区域核心竞争力由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共同组成,比较优势赋予核心竞争力以独特性,是基础;竞争优势突出了区域经济的内生能力;是主导方面,发展核心竞争力应突出比较优势的经济市场价值,同时大力发展区域特色产业的创新力,文中最后说明了创新对核心竞争力发展的意义,并从要素、技术和产业三个基本层面进行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3.
吴迪 《现代情报》2006,26(8):53-54
通过回顾基层科技情报研究所的历史,分析情报所的优势和劣势,提出了基层情报所以参与依靠科技发展区域特色产业为切入点.深入调查研究,搞好情报研究工作,主动参与地方经济建设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十堰市作为鄂西北的区域经济中心,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汽车、旅游、水电等特色产业,并对选定的重点企业和项目予以金融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力度。通过调查十堰市的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对特色产业中的金融支持措施及十堰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从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再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重要转变.运用集聚经济理论,以欠发达地区甘肃省为例,分析了其产业集聚效应及其变化.最后,就欠发达地区如何通过产业集聚,形成具有持续竞争力的特色产业群落,推动欠发达地区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以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问题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高职教育中如何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符合区域模具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立足地方经济为区域特色产业服务是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重点问题。本文通过对全国模具行业的分布特点以及模具技术的发展现状,从人才培养目标、技能体系、课程改革、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为各高职院校制定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7.
辽宁特色产业基地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应加快转变其发展方式,由松散集聚向集约集群转型,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由政府主导向市场化运行转型,由园区管理向基地管理转型,采取有效的对策,促进特色产业基地向优势产业发展,带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8.
职业教育的发展以满足所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为价值取向,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对职业教育发挥着决定作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作用、协调发展。然而目前陕西职业教育规模的发展落后于经济规模的发展,层次结构与人才需求结构适切性较薄弱,空间分布与经济布局不甚匹配,此外发展特色不足,制约了陕西省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的持续发展。认为有必要采取措施,提升陕西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具体包括:加大教育投入,促进陕西职业教育规模的适度扩张;优化教育布局,按照功能区域和产业分布规划职业教育空间布局;围绕陕西特色,发挥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的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9.
正本刊讯围绕我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重点学科提档发展、区域经济均衡发展需求,按照"成熟一个、论证一个、新建一个"的建设原则,我省依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四川大学、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完成了2019年度共5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新建认定工作,目前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总数达121家。  相似文献   

20.
从STI三维空间模型的视角研究了科技政策、技术创新和产业集群(STI)三维互动关系,指出三者之间存在动态性、相对均衡性等特质;认为STI研究视角具有实践价值,即利于推进我国区域经济政策和地区发展战略实现整体转变;利于解决目前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促进地区产业集群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利于我国各地区通过特色产业区的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