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误读,是对新闻事实的一种曲解和误解。新闻信息传递的整个流程其实就是一个编码与解码的过程:采编人员整合信息是一个编码的过程,受众接受、认知信息是一个解码的过程。无论是编码还是解码,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都可能产生误读。正确解读事实,完成准确编码,最终有效避免受众误读新闻事实,这是在新闻信息传播过程中必须认真把握的一个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2.
巫春燕 《新闻实践》2012,(11):54-55
新闻误读。是对新闻事实的一种曲解和误解。新闻信息传递的整个流程是一个编码与解码的过程:采编人员整合信息是一个编码的过程,受众接受、认知信息是一个解码的过程。无论是编码还是解码。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都可能产生误读。一般来说,我们将编码过程产生的误读称之为媒体误读。而解码过程产生的误读称之为受众误读。正确解读事实,完成准确编码。最终有效避免受众误读新闻事实,这是在日常新闻信息传播过程中必须认真把握的一个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可信性,可信性是新闻事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传播学认为,传播和接受信息,需经过这样的过程:信息源——编码(制成符号)——传递——解码(了解符号的含义)。无论是报纸新闻、广播新闻还是电视新闻,它们的信息源都是新闻事实,而在这个过程中,或者由于编码不清,造成受众难以解码,无法了解信息原意;或者由于解码者(读者、听众、观众)受文化水平的限制,无法解码(比如不识字的人无法读书看报):或者由于解码者和编码者在认知结构上不同,双方造成误解,这些都会影响新闻事实在受众心中的可信程度。传播学认为,对新闻事件的转述层次越少,其可信程度就越高,报纸新闻的新闻事实是经过记者的了解、观察、归纳、构思再转述过来的,因此不可避免地增加了一些记者的主观意识和态度,读者与事件本身没有任何接触,也无法亲自调查来验证记者的叙述,因此处于只能接受这样一个被动的地位,同样,在广播新闻中记者的转述层次仍占主导地位,听众的被动状态仍没有彻底改变。  相似文献   

4.
在新闻体裁中,新闻报道以传播事实信息为手段间接引导社会舆论,而新闻评论通过传播理性信息直接引导社会舆论,即传播事物状态的内在含义,阐述事物的价值、效用,发表评论者的意见、观点、思想和见解。无论是传播事实信息,还是理性信息,其传播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满足受众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消息是要向受众报道的一个新闻事实,是要以最简洁的词语表达一个最基本的新闻信息,消息的标题就是用准确的词语向受众表达一个基本的事实,但是有些消息的标题却使受众不明白到底在说什么,看过新闻之后,才恍然大悟,标题模糊化,使其失去了应有的作用。本就消息标题不能表达新闻事实的模糊化问题作一归纳和分类。  相似文献   

6.
事实与文本     
一、新闻真实性的哲学逻辑 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新闻的真实性是他们始终追求的目标。根据学术界对新闻的传统定义,如“新闻是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新闻是多数受众注意的最近事实的信息”等,也可以看出新闻的本源一般被认为是客观世界的真实事件。然而根据传播学的理论,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者要对信息进行编码传播给受众,首要的步骤就是对信息的理解和选择;  相似文献   

7.
理性之美:新闻语言的不懈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语言是新闻报道的物质外壳,它是“通过新闻媒介,向人们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语言。”它肩负着向受众表述新闻事实、传递新闻信息的特殊使命。新闻以再现事实为主,但有许多新闻作品又离不开说理,因此新闻语言就自然而然地呈现出一种理性的色  相似文献   

8.
丁柏铨 《新闻记者》2006,(12):10-13
无论是在新闻理论还是新闻业务中.新闻价值都是一个核心概念。关于新闻价值,许多研究者都已通过论文或专著,进行了相当系统和深入的讨论。笔者也在相应的著述中对此作过界定,认为:“新闻价值是某些事实所固有的,是它们在满足受众新闻需要方面所具有的显在或潜在的作用。”①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大致包括如下五项:重要度、有利(广义)度、相关度、异常度、趣味度。新闻事实若包含了上述某一要素,即具备了一定程度的新闻价值;包含多项要素,则其新闻价值更高。新闻价值高低,其衡量的最终标准是受众新闻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在阅听了关于事实的报道以后,受众新闻需求的满足度高,则事实的新闻价值高;满足度低,则新闻价值低。  相似文献   

9.
新闻除了给受众提供一种事实或一种信息之外,还要不要给人提供一种感动?换句话说,新闻受众从新闻那里除了接受一种事实一种信息之外,还会不会接受一种感动?  相似文献   

10.
马晓雪 《新闻传播》2010,(5):144-144
随着新闻传播模式的不断推进,新闻策划越来越成为关键的新闻元素。如何把握新闻报道策划的原则,如何进行合理并具有新意的新闻策划都成为新的新闻命题。新闻是关于新鲜事实的信息,同时.新闻也是被受众关注的事实,传者是为受众服务的。经过传播,被受众接收并关注的事实才是新闻,新闻报道是传递新鲜事实的手段和过程,新闻策划则是有计划地整合和预测一个新闻事实。新闻报道作为一种传播手段和过程,可以进行一定的取舍和强化,即进行新闻报道策划,但一定要有原则,要尽量还原其真实,使新闻事实接近于客观事实  相似文献   

11.
李明文 《新闻三昧》2005,(12):44-44
新闻语言是新闻报道的物质外壳,它是“通过新闻媒介,向人们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语言。”它肩负着向受众表述新闻事实.传递新闻信息的特殊使命,是构筑新闻报道的最基本元素。新闻以再现事实为主,但有很多新闻作品又离不开说理,凼此新闻语言就自然而然地呈现出一种理性色彩。言论、时评、随笔等体裁的新闻,  相似文献   

12.
新闻语言是新闻报道的物质外壳,它是“通过新闻媒介,向人们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语言。”它肩负着向受众表述新闻事实、传递新闻信息的特殊使命,是构筑新闻报道的最基本元素。新闻以再现事实为主,但有很多新闻作品又离不开说理,因此新闻语言就自然而然地呈现出一种理性色彩。言论、时评、随笔等体裁,语言要以理取胜,以理服人,以其严密的思维和逻辑性,达到教育人、感染人的目的。同样,消息、通讯也常在新闻事实中融入记的见懈,尽显其哲理。  相似文献   

13.
王燕 《河北广播》2009,(5):70-72
新闻受众心理是泛报刊读者、广播听众、电视观众在接收新闻信息时的心理活动。新闻信息传播出去能否使受众接受,得到受众的认同和赞赏,可以说是检验新闻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从传播学上讲,新闻是一种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传播活动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传播活动,它除了要遵循真实、客观、公正、全面、迅速的原则之外,还必须遵循客观的新闻传播心理规律。作为新闻从业者,认真研究受众的接受心理对采写优秀的稿件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新闻语言是“通过新闻媒体,向人们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语言”,它肩负着向受众表述新闻事实、传递新闻信息的特殊使命。新闻报道触及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着广泛的受众,这一特点使得新闻语言要有较宽的适应性。它既应有平易近人的生活化语言,又要有准确严谨的科学语言,还要有生动形象的文学语言。新闻是语言的艺术,它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的语言体系,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5.
姚莉 《新闻窗》2011,(3):50-51
作为信息传播者的新闻记者,其获得新闻信息的最根本、也是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新闻采访,事实是第一性的,只有通过采访,事实才能进入记者的视野,之后经过其"加工",最终成为被受众所接收的新闻;而面对同样的新闻事实,擅长新闻写作的与不会写的记者把事实报道出来,传播效果的差别可能很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记者的看家本领就是新闻写作。作为新闻记者,只有处理好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之间的关系,才能在新闻传播方面有所建树。  相似文献   

16.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它能够给受众提供信息,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而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就要对外收集信息,加以整合和发布,其中,信息的收集是最重要的步骤,在新闻生产过程中,信息的收集就是新闻采访,本文从采访出发,讨论记者在采访中的交流沟通。  相似文献   

17.
新闻价值三论——中国新闻奖部分获奖作品阅读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在新闻理论还是新闻业务中,新闻价值都是一个核心概念.关于新闻价值,许多研究者都已通过论文或专著,进行了相当系统和深入的讨论.笔者也在相应的著述中对此作过界定,认为:"新闻价值是某些事实所固有的,是它们在满足受众新闻需要方面所具有的显在或潜在的作用."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大致包括如下五项:重要度、有利(广义)度、相关度、异常度、趣味度.  相似文献   

18.
杨若文 《今传媒》2007,(8):20-22
新闻情感信息的传播,以新闻事实与其承载的新闻情感信息所形成的刺激为起点.其刺激的对象,既有媒体人,也有受众.对于新闻媒体人的刺激所引起他们的情感反应,又通过新闻产品与播发者的表情而作用于受众.  相似文献   

19.
新闻语言是通过新闻媒介,向人们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语言,它肩负着向受众表述新闻事实,传递新闻信息的特殊使命,是构筑新闻报道的最基本元素。新闻语言作为新闻媒体的重要传播载体,首先要求的是其准确性与规范性,但随着媒体技术的迅速更新,媒体普及面的不断拓宽,语言自身的发展流动,  相似文献   

20.
卢毅刚 《青年记者》2009,(16):44-45
现代新闻学已经不是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讨论新闻的定义、新闻的真实性、新闻的价值、新闻自由等学科概念,而是通过新闻信息本身所存在的状态,根据不同的原生态信息去挖掘新闻事实的本质。正如一些学者所说:“媒体报道新闻不光要告诉受众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解释为什么。”对此,在新闻理论的学习中要引导学习者在原有新闻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拓展,尤其是以一些相关学科理论来辅助专业的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