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丽芳 《新闻实践》2013,(10):48-49
对于网络媒体而言,做好重大新闻事件报道,不仅可以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而且可以增强影响力。因此,对于网络媒体重大新闻事件报道路径的探讨和分析,有助于帮助网络媒体在重大新闻事件报道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2.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对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中,它与其他媒体一起承担着守望社会、引导主流舆论的重任.而另一方面,网络中充斥着大量的煽情、色情、暴力的低俗信息,小道消息、假新闻屡见不鲜,给社会公益安全、民意指向带来了极大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3.
周凯 《新闻记者》2012,(9):88-91
在"神九飞天"报道中,各类媒体的报道方式有所不同,包括网络媒体在内的新媒体无论在报道内容、报道方式还是在报道手段等方面都有创新之处。本文从网络媒体的创新手段以及与其他新媒体的有效合作这两方面,对"神九飞天"新闻报道的模式创新之处予以分析,力求探讨一种兼具新闻时效性和社会影响力的科技报道模式,为重大新闻专题报道的传播创新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李冰心 《传媒》2010,(6):63-64
随着新闻媒介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新闻策划"显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重大新闻报道策划日益受到新闻界的关注.但是重大新闻报道策划也是把双刃剑.为应对激烈的竞争,新闻媒体通过重大新闻报道策划整合新闻资源,多体裁、多视角、多形式进行集群式报道,形成新闻报道的亮点和卖点.成功的重大新闻报道策划以其深度品质,关注社会热点,分析社会现象,追踪民意焦点,对大众舆论无疑起到积极的正面导向作用.但也应该看到,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种种原因,重大新闻报道策划有时步入误区,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纰漏或问题,产生负面效应.媒体的市场化导向弊端显现,炒作与策划的边界开始模糊,经过策划的"花边新闻"、"暴力新闻"等纷纷登场.  相似文献   

5.
王松  武晓波 《青年记者》2009,(16):98-98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对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中,它与其他媒体一起承担着守望社会、引导主流舆论的重任。而另一方面,网络中充斥着大量的煽情、色情、暴力的低俗信息,小道消息、假新闻屡见不鲜,给社会公益安全、民意指向带来了极大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6.
王平 《新闻爱好者》2011,(23):63-64
电视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如今我们打开电视机,各级各家电视台节目中"LIVE"(现场直播)的标志越来越多,香港、澳门回归,神七上天、嫦娥一号奔月、"5.12"汶川特大地震,伊拉克战争等重大新闻事件的现场直播受到好评。在《24小时》、《1860新闻眼》、《直播南京》、《都市报道》等电视  相似文献   

7.
相对于传统报纸、电视媒体以及新兴的网络媒体,广播媒体组织重大新闻采访活动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它没有像报纸那样深入采访、深入分析,形成对新闻事件的深入报道;也不像电视那样,有让人一目了然的视频和有冲击力的画面,更没有网络媒体的优势,设置一个"专栏"窗口,将新闻采访的内容分类、分标题、分内容放在网站上,此外,各类与此有关的新闻事件和网友的评论都可以放在该窗口上,不仅具有  相似文献   

8.
2004年6月9日,奥运火炬传递到中国,这一天也成为几乎所有北京媒体倾巢出动的日子,一场没有硝烟的新闻大战再一次打响。北京的所有新闻网站均参与了报道,如何在众多的报道中独具特色?如何通过报道重大新闻事件展示网络媒体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在网络媒体日臻成熟的今天,各网站面对任何一个可以引发读关注的重大新闻或突发新闻,不约而同要做的事,首先是为这个新闻事件做一个专题;重大新闻专题的及时、全面、手段多样、精美页面的制作与报道都是网站自我宣传最重要的佐证素材。  相似文献   

10.
"第一爆"爆出丑闻 2005年,无论国际、国内均有重大新闻事件发生,这为2006年第二届"华赛"(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CHIPP)产生优秀作品提供了客观基础.  相似文献   

11.
郭长江 《中国广播》2013,(12):58-61
网络媒体的崛起,打破了传统新闻媒体延续多年的固有传播格局。而充斥在网络媒体中的一些虚假、负面的新闻,严重干扰着传统媒体的常态化报道,大大削弱了传统媒体的舆论影响力,甚至成为社会不安定的隐患。本文针对这一现状,就传统媒体如何发挥自身渠道优势、传递正能量、切实承担起媒体责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企业报面对企业读者,以报道企业新闻为主,一般对全国性重大新闻事件不多涉及。然而,近年来,一些有档次、有品位的企业报,大都开始关注全国性重大新闻报道,并且在努力做好做活全国性重大新闻报道上动脑筋、下工夫。这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做好做活全国性重大新闻报道,是提升企业报品位和档次的重要措施和重要体现;二是企业报读者需要从企业视角关注全国性重大新闻,希望能够看到与企业密切相关的全国性重大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3.
网络媒体怎样培养新闻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小刚 《网络传播》2005,(12):36-37
通过传统主流媒体对“神六”发射报道的特色和优势,可以看到网络媒体,尤其是地方新网站,在面临重大新闻事件的时候,由于政策法律以及经营成本的原因,根本无法获得第一手的报道条件,地方性网络媒体总是处在简单地转贴主流媒体新闻的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14.
深度报道,提升着媒体的品牌效应 深度报道作为一种阐明事件因果关系,预测事件发展趋势的报道形式,是对新闻的五个"w"和一个"H"进一步深入报道的方式.它的主要特点是在"WHY"(为什么)和"HOW"(怎么样)中进一步深化,要求"以今日的事态核对昨日的背景,从而说出明日的意义来".我国民国初年名记者黄远生"北京通信"中的一些作品,如<闷葫之政局>、<张振武案之研究>,被认为是我国深度报道的开端和雏形.新中国成立后,在新闻写作教程中提及的.述评性新闻","研究性工作通信"一类,也属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网络媒体的冲击波和传播魅力一次次地被领教和感受,北约轰炸、两会报道、澳门回归等等,举凡重大新闻题材的报道,“第四媒体”的威力没有任何人可以小觑。同样,自从去年下半年中央作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之后,西部开发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媒体大战风云再起,网络媒体自然当仁不让。虽说不如“两会”、“回归”等题材家家瞩目,但相关的新闻报道也如火如茶般地日益升温。很多网站推出了各具特色的专题报道,对西部开发倍加关注。  相似文献   

16.
结合某一消息(特别是重大消息)的传播过程进行社会范围的调查,掌握各种传播媒介的速度、效率(速率),对比它们之间的差别,这是国外"大众传播学"(Mass Communication)的一门专项.我们的报纸、广播、电视等既是新闻传播媒介,又是党的宣传工具和社会舆论中心,研究我们社会中一些重大新闻是如何传播的,各种新闻工具在其中的作用,对于发挥好这些新闻工具的作用有一定意义.为了增强报纸、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的功能,更好地担负起党的宣传任务,也为了积累这方面的资料,我们在今年一月份就"宣判林、江反革命集团的结果"这一重大新闻的传播  相似文献   

17.
全国“两会”期间新闻媒体如何报道重大新闻,一直是新闻界关注的对象。今年的“两会”,传统媒体各施解数报道新闻自不待言,网络媒体的大量介入更是为“两会”报道增添了不少热闹气氛。人民日报网络版的一则新闻中曾经对网络媒体记者介入“两会”报道的情况作过这样的描述:“网络版记者从会议现场向报社传输图片和稿件时,经常被众记者围观,成为‘两会’期间  相似文献   

18.
RSS挑战网络信息生产与消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以来,RSS一词逐渐从技术圈子扩散到其他网络应用领域,尤其引起了网络媒体的一阵躁动.RSS是"Rich Site Summary"(丰富站点摘要)或"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真正简单的聚合)的英文首字母缩写,中文多称为"简单信息聚合".  相似文献   

19.
重大新闻事件报道、重大主题报道是地方媒体的"富矿".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讲好城市故事是新时代的要求.本文以《连云港日报》重大新闻事件报道、重大主题报道为研究对象,剖析地方媒体如何借助新闻人物讲好新时代城市故事的典型案例,展现在中国故事传播中的地方媒体使命担当.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一年一度的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会议都会有一场新闻大战,今年"两会"新闻大战中又多了一个新的"方面军",即网络媒体记者。网络媒体加人"两会"报道,也提出了网络如何报道"两会"的新课题。比较各网络媒体的报道,总结今年的经验对于今后网络新闻的发展也许不无好处。"两会"会场增添新角色 新媒体的兴起常常引起新闻记者报道工具的变化,网络媒体参与"两会"报道使我们的记者队伍,除了背采访包、拿采访本的文字记者,带录音机、扛摄像机的电台、电视台记者之外,又多了一些提着电脑采访的网络记者。 网络媒体记者以其有别于传统媒体记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