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多用电路演示板东站小学冯振虎多用电路演示极适应于小学六年级自然课教学中的“电流”、“导体、绝缘体、半导体”、“电磁铁”的实验教学。一、多用电路演示板的制作原理与特点:以简单串联电路为基础,由电源(电池)、导线、开关、灯泡等组成电路框架。通过元件变换组...  相似文献   

2.
1 仪器装置图 (见图 1 )图 1 2 仪器的特点及用途第七册第一课《电从哪里来》教学中需要检测伏打电池电流的存在 ,教材是通过小灯泡、扬声器来检测其是否有电 ,但伏打电池的电流比较微弱 ,特别在课堂实验中 ,室外光线对灯泡发光的干扰 ,课棠噪音对扬声器发声的干扰导致不能清楚的检测到伏打电池的电流。为此 ,本检验盒创造性地装了一个不分极性的检验测微电流的小电流表 (利用一种指示音频输出电平的VU表 (1 5元 只 ,市面上有售 )。改进后即使学生自制的水果电池也可以非常清楚地测试到。该教具将三种检测器都装在透明肥皂盒内便于学…  相似文献   

3.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电知识单元第4课“导体与绝缘体”教学内容的实验安排是:让学生用导线、电池、小灯泡、鱼夹连接如图1a所示电路。学生将两鱼夹连接,小灯泡发光,证明电路导通无故障。然后依次在两鱼夹间接人铁丝、铜丝、铝丝、橡皮、布条、塑料等材料,学生发现有的材料接入电路中小灯泡发光,有的材料接入电路中小灯泡不发光。由此得出:能使小灯泡发光的材料是导体,不能使小灯泡发光的材料是绝缘体。并让学生举例说出生活中哪些材料是导体材料,哪些是绝缘体材料。教材对人体、大地、不纯净水是导体的认定是直接给出的。  相似文献   

4.
现行小学自然教材中绝大多数结论是通过实验(学生实验或演示实验)得出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应从以下五个方面考虑。 一、实验的目的要求要明确具体 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实验时易出现无的放矢情况等心理特点,在实验前就应让学生知道实验的具体目的要求,才能克服实验的盲目性,有利从实验中得出结论。如《电流》中的第一个实验“把一个灯座、一个小灯泡、一节电池(附电池盒)、一个开关、导线三根(可全用也可部分用)等组装起来,使小灯泡发亮,有几种组装方法?用什么方法控制灯的亮和灭?”我是这样安排的,首先示出上述实验的内容,标出实验的要求(用着重点表示的),其次再示出实验的目的,(1)通过实验,你发现电的什么性质(会流动)?(2)利用  相似文献   

5.
伏打电池实验的探讨李允义,金从武(北京师大附属实验中学100032)伏打电池实验似乎是一个很简单的演示实验,只要把铜板、锌板往稀硫酸里一放,就能产生电动势和电流,点亮小灯泡,但有时却不尽如人意,主要是刚取来的铜板、锌板,做第一次实验时,灯泡能发光,可...  相似文献   

6.
上海教学仪器厂设计的实验电源,是根据国家教委电学标准化技术组在1987年烟台 会议上定的标准(征求意见稿)而研制的新产品。该仪器面板及外形,如图1所示。 J1208型实验电源主要供中学物理、化学教学演示实验中,提供连续可调的低电压、大电流。在物理教学中,至少可做以下几项实验: 1.通电直导线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2.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运动,二根平行通电导线间的相互吸引与排斥。 3.作为演示用交流、直流电动机和可拆变压器、小型变压器以及各种低压灯泡的电源。  相似文献   

7.
在讲授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时,演示通电圆环之间电流与电流的相互作用力,能使学生加深印象,牢固地掌握知识。下面介绍一种演示方法供参考。 实 验 器 材 干电池4节,开关1个,发光二极管(可用小灯泡代替)1只,电阻(1Ω、2A)1个,倔强系数很小的轻质弹簧(长度及截面积不能太小,弹簧的匝间距离要适当)1个,水银槽(内装水银适量)1个,铁夹架1个,导线数根。  相似文献   

8.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自然》第七册第3课的教学内容是“导体和绝缘体”。教材首先从实验出发,让学生运用导线、电池、小灯泡、鱼夹连接如图1的电路。依次在两鱼夹间接入材料。通过看小灯泡是否发光来判断是导体还是绝缘体。当验证人体、大地、不纯净的水是导体或绝缘体时,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将它们一一接入鱼夹间,看到的现象是小灯泡不发光,于是学生得出人体、大地和不纯净的水是绝缘体。而教材的结论是:“人体、大地和不纯净的水都是导体。”这样的矛盾使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说教材编写错误;有的说书本没有以事实说…  相似文献   

9.
以前 ,演示电容器充放电的方法均采用让小灯泡(小电珠 )发光法 ,即给电容器充电时小灯泡发一次光 ,让电容器放电时小灯泡再发一次光。此种方法 ,只能说明电容器能充电 ,也能放电 ,而不能说明电容器的充电电流与放电电流的方向相反。为此笔者制做了一个教具 ,方法如下 :一、准备一个磁性较强的小条磁铁。二、用 0 .1毫米的铜漆包线绕一个 50 0匝的小线圈 ,其内径以能套入小条形磁铁 ,并能左右顺利地运动为宜。图 1三、再做一个∪形铝框。铝框的两端分别比小线圈长出 1至 2厘米。并在1厘米端顶部往下 2毫米处 ,用大头针打一小孔 ,再在 2厘米端…  相似文献   

10.
磁场对载流导线的作用力演示实验 ,主要是研究载流导线在磁场中所受安培力的方向跟磁场方向、导线中电流方向的关系。原演示装置 (图 1)是用弹簧把一段直导线 AB水平地悬挂在蹄形磁铁的两极间 ,设法使导线 AB只能上下移动 ,不能左右移动 ,电流经弹簧引入导线 AB,慢慢转动磁铁 ,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图 11.磁场方向跟导线 AB中的电流方向的夹角不断变化时 ,载流导线受到的作用力是否变化 ?2 .载流导线在磁场中何时受到的作用力最大 ?何时受到的力最小 ?用该装置做课堂演示实验 ,要使学生看到通电导线受到力随θ角变化的情况 ,和在什么情况…  相似文献   

11.
在现行高中物理第二册自感一节教学中 ,安排了二个演示实验。如果采用定型产品“自感现象演示器” ,则效果极差 ,不利于学生理解知识。我用J2 42 3可拆变压器的高压线圈作为电感线圈和辅助元件 ,自制了一种实验装置 ,将这两个演示实验同时展示出来 ,使学生能明显地看到在通电时 ,与线圈串联的灯泡B是逐渐亮起来的 ,而在断电时 ,与线圈并联的灯泡A不会立即熄灭 ,它会突然耀眼地闪亮一下才熄灭。在演示断电现象时 ,我采用了对照线路—灯泡B与滑线变阻器并联电路 ,从而轻松地消除了学生对断电时电路中即灯泡B中电流与灯泡A中电流是否同时…  相似文献   

12.
安培力是高中物理(选修3-1)磁场一章的一个重要演示实验。课本上的实验只能定性得出安培力大小与电流大小及通电导线长度的关系。本文用电子天平来定量研究安培力和电流及通电导线长度的关系。1实验器材  相似文献   

13.
一、仪器装置图 (图 1所示 )图 1  二、仪器特点及用途1.特点 :本教具直观、可见度高、携带方便、可以定性说明电流做功 W与 V、I、t的关系、充分体现电流做功的特点。2 .用途 :(1)演示电流做功 (初中第二册第九章第一节 )。给电动机通电、电动机获得电能转动起来 ,从而说明电流做功 (另配演示电压表和电流表 )。(2 )演示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高中第一册第六章第六节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电流通过电动机做功的过程中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说明各种形式的能可以相互转化 ,任何形式的能转化为别种形式的能时 ,总的能量都是守恒的。 …  相似文献   

14.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自然》第七册第3课的教学内容是“导体和绝缘体”。教材首先从实验出发,让学生运用导线、电池、小灯泡、鱼夹连接如图1的电路。依次在两鱼夹间接入材料。通过看小灯泡是否发光来判断是导体还是绝缘体。当验证人体、大地、不纯净的水是导体或绝缘体时,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将它们一一接入鱼夹间,看到的现象是小灯泡不发光,于是学生得出人体、大地和不纯净的水是绝缘体。而教材的结论是:“人体、大地和不纯净的水都是导体。”这样的矛盾使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说教材编写错误;有的说书本没有以事实说话;有的说自己的实验方法不对;………  相似文献   

15.
性能和用途 本仪用于小学《自然》第五册第八课内容《声音是怎么传播的》。主要演示声音是向着四面八方传播的。 结构原理 在一个透明的塑料球内安装上一个扬声器,用导线将扬声器两极引向底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物理课本第二册第52页中,图4—12是高温玻璃导电电路图。按配套教参的建议,使用废灯泡芯来做。由于废灯泡芯的导线间的玻璃厚、绝缘程度高,使用低压学生电源无法演示成功。而使用照明电压做电源,给学生和老师在操作上带来了不安全因素。为此,我们应用学生熟悉的贺年片中的音乐集成电路,结合自制的易导电的玻璃球,进行了成功的演示,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7.
当人体触电或进行电针灸治疗时 ,都会有电流通过人体 ,但这个电流的流程是不可直观的。因而 ,讲解《安全用电》一节时 ,不少同学弄不清楚电流是如何通过人体的。“电流通过人体演示器”用于教学后 ,收到了极好的效果。下面简介它的制作方法和使用说明 ,以供同行参考。一、制作材料长 50 0 mm宽 170 mm厚 15mm的木板 1块 ,节日串灯小灯泡 50个 ,转向器 1个 ,带螺母的细长螺丝杆 7套 ,细导线 1.5m,万用笔表 2只 (或用粗导线代替 )。二、制作方法1.按图将备好的木板制成一男 (或女 )两手向上搭衣服的动作。两脚下各加 1块长方形薄铁片 ,缝隙0 .…  相似文献   

18.
在五年制第八册《雷电》一课中 ,演示雷电现象要用到静电起电机。但广大农村小学未必都配备有这一仪器。为此 ,笔者设计了一个原料易得、制作简单而演示效果佳的“雷电现象演示器”。一、制作材料( 1)废电子打火机压电陶瓷打火器 2个 ;( 2 )薄木板 (或纸板 )一块 ,条形方木 2根 ;( 3)大头针 4枚 ;( 4 )细导线若干。二、制作步骤1.绘制面板。取一块 2 5cm× 15cm 的薄木板( 0 .3cm ) ,用铅笔在上面画出云朵及地面建筑等景物 ,如图 1( a)所示。图 12 .埋设电极。取 4枚大头针 ,分别在云朵之间的最接近处及云朵与建筑物之间的最接近处斜向埋入…  相似文献   

19.
初三物理 (人教版 )第十章《生活用电》第二节《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这一节通过图 1、图 2分别演示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短路”及“总功率过大”实验。图 2这两个演示实验缺陷是 :仪器过多 ,组装费时 ,在讲台平面上演示不够直观 ,易触电不安全 ;若用电教板则不能用 2 2 0V交流电 ,用小灯泡等代替又无说服力 ,学生不易接受。为此 ,我做了一个教学板 ,把两个实验在此板上分两步进行 ,用于教学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制作材料一块长 6 0cm、宽 4 0cm、厚 1 5cm的木板 (漆成白色 ) ,一个安放木板的支架 ,一个闸刀…  相似文献   

20.
正1教具装置(见图1)2用途和特点(1)用途主要用于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能量》单元中《电磁铁的磁力》中的教学,能很方便的演示影响电磁力大小的各种因素;也可用于演示电路的组成(电源、导线、电器、开关等)及电器的工作原理(有电流流过、闭合回路)。(2)特点操作简便,视觉直观,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