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11月25日-26日,首届"中国媒体融合与发展论坛"在京举行,数十家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的领导和学界专家就中国媒体融合与发展进行了广泛的深入地交流. 本次论坛指导单位为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论坛由北京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广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共同主办,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市网络媒体协会、中国媒体融合研究院、北京青年报社协办;本刊为<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10)>指定发布媒体;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对本次论坛特别支持.  相似文献   

2.
2016年12月3日,"责任与荣誉"媒体融合与新兴媒体建设高层论坛(北京站)在京召开.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柳斌杰教授,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唐绪军研究员,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张涛甫教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与新闻教育改革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君超教授,中国媒体融合专委会秘书长、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王灿发教授,融媒体网CEO 王一鸣等众多来自新闻学界和传媒业界的嘉宾出席论坛.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对外传播进入“深耕细作”阶段,学界和业界对全球传播的思考和实践也更为丰富和多元.9月2日-3日,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清华大学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对外传播研究中心、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中国传媒中心和中国新闻史学会外国新闻传播史研究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中国传媒走向全球”国际学术论坛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史安斌教授和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中国传媒中心主任戴雨果教授共同发起并主持.来自国内外的60多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把脉全球传媒业发展态势,为如何提升中国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增强对外传播效果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4.
2015年11月21日,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主办,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及北京青年报社承办的首届中国青年传播论坛在北京举行.国内外100多名学界及业界专家学者参加论坛,并围绕“改变未来:传播创新与青年发展”的主题展开探讨,共同探索媒体转型与青年发展的新变化、新动向、新问题和新趋势.  相似文献   

5.
2014年11月22日,由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和中国传媒大学联合主办,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承办的“创新与发展:媒体融合战略高端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来自政府部门的负责人、传媒学界的专家学者、传媒业界的负责人等70多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以“创新与发展”为主题,与会代表就媒体融合的现实状况、政策意义、可行路径、媒体环境变革的社会影响等多个方面,从政策分析、学理探讨到业界实践等多个维度,全面、深入地展开了交流和对话.  相似文献   

6.
为推进新媒体学科体系建设与应用研究,加强海内外传媒业界与学界的交流,由中国传媒大学和中国澳门澳亚卫视共同主办的"融合与创新--现代传媒发展高峰论坛"于2009年3月28日在深圳市五洲宾馆隆重举行.来自国家广电总局、26个省、地(市)级广播电视局(台)以及瑞典、加拿大、日本、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国内外学界及业界90多名领导、专家和嘉宾出席本次论坛.苏志武校长亲临论坛并致词,副校长高福安、丁俊杰、吕锐,校长助理刘利群等出席,我校新媒体研究领域相关学院、科研院所的负责同志和相关专家参加了论坛.  相似文献   

7.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第十六届(2019)年会,于2019年12月15日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主题是"共产党·新中国·党报"。论坛自2004年举办首届年会至今,已成功举办16届,作为研究党报的专业平台,被业界、学界誉为"观察党报的窗口,宣传党报的讲台"。本届年会上,学界业界百余人共聚一堂,梳理新时代党报主题报道的创新策略,总结媒介技术变革语境下党报传播理念和传播方式的转变,对媒体融合纵深发展的走向进行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2012年5月12日,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新闻史学会外国新闻传播史研究会主办,清华大学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对外传播研究中心、清华-网易未来媒体研究中心协办的"全媒体时代国际新闻传播教育创新论坛"在清华大学主楼报告厅召开.论坛邀请了来自海内外学术界和媒体业界的60多位院长、总编等嘉宾,就国际新闻传播教育中的"全球模式"与"本土经验",理论素养与实践技能培养之间的融合与对接,以及新闻传播教育如何适应传媒数字化、产业化发展等广泛议题发表演讲,进行了小组讨论.  相似文献   

9.
"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是当前新闻业界和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如果说媒体融合以前只是一个理论设想或是国外媒体的初步尝试的话,现在则已在中国开始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0.
2010中国新媒体传播学年会于2010年12月9日-10日在暨南大学召开.本次年会由中国网络传播学会主办,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承办,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暨南大学媒体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协办.来自中国大陆及港澳台的专家学者百余人参加了研讨.围绕"新媒体·新生活·新世界"的主题,除主题演讲外,会议分设"媒介融合与社会发展研究"、"新媒体与政治传播研究"、"移动新媒体研究"、"新媒体与公民社会研究"、"网络新媒体业务实践研究"、"新媒体产业研究"、"微博客传播现状与趋势研究"、"新媒体基础理论"、"新媒体文化研究"9个专场.本次年会的亮点之一是首次使用微博直播"上墙",实现了新媒体研究与新媒体传播的统一,体现出鲜明的新媒体研究特色.  相似文献   

11.
媒体融合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工程"三网融合"的实施,昭示着媒体融合时代的到来.媒体融合给传媒业界带来了新的契机,对广播电视新闻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提出我国广播电视新闻教育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包括创新广播电视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合理设置与媒体融合相关的课程、构建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界与业界"联姻"等.  相似文献   

12.
首届中国媒体融合高峰论坛11月23日在南京举行。业界和学界专家一致认为,媒体融合已成为新闻传媒业的前进方向,并将对媒介本身产生革命性影响。  相似文献   

13.
10月19日,由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七匹狼文化发展基金联合推出的"未名大讲堂——与名家、名人面对面"活动,在北京大学举办首次论坛。本次论坛将以"中国.艺术.传媒"为主题,邀请学界业界名家名人就当下社会、文化、传媒、艺  相似文献   

14.
杨萌芽 《青年记者》2016,(31):62-63
媒体融合时代的到来,不仅使媒体业界应接不暇,也向担负着媒体业后备人才培养重任的高校提出了挑战.高校新闻传播院系急需转变观念,建立适应媒体融合新格局的全媒体人才培养模式.基于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思路,校媒融合是这一模式的重要环节.校媒融合不仅能够使学界和业界在人才培养方面优势互补,更能够实现人才需求和人才培养的直接对接,大大提升人才培养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曾祥敏  何琴 《现代传播》2007,(6):121-123
2007年10月13日至1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新闻传媒与社会发展论坛·2007"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举行.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中国新闻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此次论坛的参与者包括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等院校的师生以及《北京青年报》、《中国汽车报》、《人民日报》等社会媒体的专业人士.  相似文献   

16.
业界转入学界构建传媒共同体,已经成为新闻传播教育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本文通过作者自身经历,畅叙担任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两年来的实践和感悟,并对其中的利弊得失作了客观分析,进而提出充分认识新时代新闻传播教育以及构建新闻学界业界共同体的重要战略意义,认真总结各地的实践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加快推进"三界"融合力度,把新闻传播教育的这...  相似文献   

17.
2018年3月23日,来自全国各地广播电视台从事新闻及新媒体采编的业界骨干,受央广网、中国广播杂志社、中国广播联盟秘书处邀请,参观了央广新媒体大厦,并就媒体融合发展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和研讨。此次论坛旨在介绍央广新闻采编业务的流程再造成果,分享融媒创新产品设计和运营经验,演示车联网、智联网等前沿技术和终端产品,深刻理解媒体融合发展中的体制和机制的创新,研讨全国广播电视台媒体融  相似文献   

18.
黄馨茹 《青年记者》2016,(13):61-62
4月9日,中国认知传播学会2016年年会(第三届)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镜湖校区举行,来自国内外新闻传播学界和各领域关注认知传播学研究与发展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学术研讨.本次年会以“全球化语境中的认知传播学话语建构”为主题,以“大会主题发言+专题论坛”的方式进行. 致辞:消弭冲突,推动跨学科融合  相似文献   

19.
周莉  童文杰 《现代传播》2007,(6):128-129
2007年10月27日,由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广播电视学研究会、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主办,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承办的"广播电视学论坛暨第二届中国广播电视学研究会年会"在华中科技大学召开.此次论坛以当前数字视听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为背景,探讨了视听新媒体时代的广播电视在产业结构、节目生产与营销、人才培养和文化影响等方面所面临的新问题,并从理论研究和媒体实践相结合的视角,在发展战略、行业类型和个案分析等不同层面,对广播电视的发展做了大量前瞻性的思考.来自广播电视学界、业界的众多理论研究者和媒体工作者在论坛期间进行了全面对话和深入交流,其思想的碰撞、观点的分享和认知的互动使多元与融合、突破与创新成为此次论坛的最大特征.  相似文献   

20.
陈舒逸 《东南传播》2021,(12):28-29
近年来,顺应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H5报道方式打破了旧媒体边界,在融合新闻制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在典型人物报道上,以更加自然、灵活的形式进行新闻叙事,让典型人物的新闻价值伴随着用户的"沉浸式"阅读得到有效传播.在传统的典型人物报道模式遭到发展困境的情况下,H5作为典型传播的有效路径,其创新策略研究越来越受到学界和业界重视.本文以海博TV的H 5新闻产品《最平凡又最不平凡的一天——阿美书记的最后24小时》为例,分析媒体融合背景下,典型人物报道如何以H5为依托,走出一条内容、形式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