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一、教学目的 :1 掌握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了解工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 ;2 明确影响工业区位的社会经济因素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3 了解社会和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懂得如何因地制宜地发展工业 ;4 培养学生分析图表的能力和运用地理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点 :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三、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电化教学。四、教具准备 :投影片、投影仪。五、课时按排 :1课时。六、教学过程 :【投影展示】“鞍钢的区位图”和“宝钢的区位图”。【学生活动】看图 ,联系学过的地理知识分析 :鞍钢和宝钢所需的煤…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的:1. 使学生了解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的主要论点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初步了解这种全球性的构造理论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2.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地壳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海陆的形成和演化过程;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形成原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严峻现实及治理措施。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及表达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及可持续发展观念。●教学重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及治理措施●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教学课时1课时●课前准备(1)学生提前两周收集有关黄土高原的图片、文字等信息。(2)课前把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小组。[引入新课]音…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品德与社会》(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目标:知道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初步了解不同民族的服饰、民居、民族歌舞等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进一步提高收集资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尊重和理解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活动准备:学生准备:自由组合成4~8人的学习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查找某个民族在历史文化、艺术、体育等方面的相关资料(文字、图片、音像);整理资料以便课上交流等。教师准备:摸底调查,知道学生对各民族历史文化、艺术、体育等方面的了解程度;收集各民族在历史文化、艺术、体育等方面的相关资料;为学生提供收集资料的网站等。活动时间:2课时,本课是第1  相似文献   

5.
正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是七年级下册北师大版第13章第1节第一课时,以关注人的健康问题为出发点,教会学生如何拥有健康;从情感上意在引领学生关注自身、珍爱生命。本节不仅仅局限于教材的内容,还补充了相应的法制教育。二、课前准备提前布置学生搜集药品说明书,教师准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多媒体课件。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健康的概念。(2)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3)理解吸烟、酗酒、吸毒对人体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1 了解经济全球化的过程、表现和意义 ;2 理解科学技术和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 ;3 培养学生利用图表分析地理规律的能力、迁移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空间的和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全球化的趋势及地理意义难点 :南北差距的扩大【教学课时、方法】教学课时 :1课时 (课余时间学生搜集资料 )教学方法 :网络化教学【教学媒体选择与应用设计】网络课堂教学工作室是一个包括备课、授课、课后三个教学环节 ,分别体现以课堂为中心 ,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的综合设计思…  相似文献   

7.
教学单位:河北省邯郸市第十三中学 教学年级:八年级 主讲老师:任洁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利用图书馆积累资料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3.了解积累知识资料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课型:艺术综合课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通过游戏,了解奥林匹克运动相关知识,感受奥林匹克精神,使学生情系奥运,在关注世界的同时,更加热爱祖国。2.通过视觉艺术、想象艺术、综合艺术、听觉艺术等艺术作品欣赏,让学生体会到奥运精神的广泛传播,并感受奥运带给艺术的影响。3.通过奥运相关歌曲的欣赏,在调动学生感受奥运歌曲的同时,多角度体会其他姊妹艺术的魅力,让学生都动起来。教学重点:奥运精神在音乐和其他姊妹艺术中的体现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信封和小纸条、简单道具教学过程:第一板块“一心多用”协调能力的培养1.导入(课前播放歌…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七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用“已经”、“准备”造句。2 .理解诗句。了解蒲公英、苍耳和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会背诵课文。教学重点、难点 :1 .理解文中重点词句 ,了解蒲公英、苍耳和豌豆传播种子的办法。2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背诵课文 ,写好生字。教学准备 :设计、制作有关课件 ,收集实物苍耳 ;准备田字格黑板。了解学生已有的与课文中内容相关的知识情况。教学时间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识…  相似文献   

10.
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目标 :1 通过活动 ,使学生掌握交易规则 ,会进行交易 ,从活动中认识到技术、资金、资源的重要性。2 培养学生充分利用资金、资源进行交易的能力。3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激发他们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的爱国之情。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 :课件、绿色标志、卫生袖标、警服、印章、各国桌卡。学生准备 :剪刀、圆规、直尺、三角板、铅笔、白纸、纸券(面值100元)、各种标志牌、计算器等。教学方法 :活动、讨论、辩论等。教学过程 :一、活动前准备1 全班同学进行抽签分组 ,每组5人 ,共分9组 ,各代表不…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四年级下册。活动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和社会职能,体会各行业的辛苦;提高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让学生对自己本次活动的表现做出评价,并试着用感谢信、赞美诗、画画等方式表达出自己的情感。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自己的职业理想,提高服务社会意识等。活动课时安排:3课时。第1课时:布置社会调查内容及职业体验。(略。)第2课时:汇报社会调查和职业体验情况,谈论自己的…  相似文献   

12.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第一大岛——台湾的地形、气候、物产、居民等概况; 2.通过教学,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神圣领土宝岛台湾的思想感情; 3.训练学生指图、读图、据图分析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教具准备:中国政区图、台湾省地图。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 :了解世界三大宗教的简明概况 (发源、简史、礼仪、建筑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 ;初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和分析、处理信息的基本能力 ;通过本节学习对三大宗教有初步的认识 ,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及文化传统 ;初步了解我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及三大宗教在我国的分布。【教学重点】 :世界三大宗教的名称及主要分布地区【教学准备】 :1 把学生分成三大组 ,每组搜集、整理世界三大宗教中的一种宗教的资料 (包括网络信息、图片、相关书籍、影视资料等 )。2 学生把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和处理 ,并以某一形…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了解古诗内容 ,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展开想象 ,初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2 .学会本课的生字 ,理解诗句 ,培养自学能力。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并能背诵、默写4.能查阅并初步使用有关资料。重点、难点 :重点 :想象《望庐山瀑布》的景象 ,理解诗句的意思。难点 :1 .理解诗句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2 .理解“含”的意思。教学准备 :录像带、录音带、投影片 ,布置学生收集有关资料。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交流收集有关资料 ,了解古诗内容 ,理解诗句意思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并能背诵。教学过程 …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的:(1)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2)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和联想、想象的能力。(3)领会课文准确生动、简练明快的语言特点。教学重点:(1)了解湘西端午习俗,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热情。(2)学习虚实相生的场面描写方法。教学难点:运用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及虚实结合的方法,绘声绘色地描写好一个场面。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用具:录音机、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前两天要求同学们搜集有关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请同学们说说,我国传统的节日有哪些?(学生: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  相似文献   

16.
本课选自人教版试验修订本 (必修 ) ,高中《生物》第二册第九章的第二节。是在学习了“生物与环境”的基础上学习本节内容的 ,学生对生物圈、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生态平衡 ,有了一定的认识 ,已具备一定的学科内综合能力和学科间的相关知识。本节教学紧紧围绕着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声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内容进行教学 ,是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重要章节。1 教学目标的确立知识目标 :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 ,了解我国环境质量现状 ;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的社会调查活动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以…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目的 :1 使学生了解工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和制约因素。 2 使学生掌握工业的投入和产出的主要因素。 3 使学生了解工业不同发展类型的特点。4 使学生掌握历史上三次技术革命对工业的影响和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对工业的投入和产出变化的影响 ,从而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二、教学重点 :1 工业的投入和产出。 2 工业的不同发展类型的特点。三、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电化教学。四、教具准备 :地理景观图、投影片、投影仪、录像片、录像机。五、课时安排 :1课时。六、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前面几节课 ,我们学习了有关农业…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的】1.了解什么是影评,初步学习微型影评的写法;培养基本的审美能力、评价能力和审美情趣以及信息处理的能力。2.初步掌握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手法在影评写作中的综合运用。【教学重点】影评写法的指导。【教学难点】影评角度的确定。【教学准备】搜集相关影评资料。【教学对象】适用于五、六年级学生【教学过程】一、评莫言,铺垫激趣师:最近,国内外媒体和社会公众都在关注一个焦点人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的】1.了解《红楼梦》的主要内容及其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地位。2.赏析人物形象,提高学生鉴赏古代小说的能力。3.学习《红楼梦》描写人物的主要方法。【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调查学生对《红楼梦》的了解情况,介绍相关知识,搭建阅读赏析的平台;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解决两个问题:1.林黛玉进贾府的路线图;2.贾府的人物关系图。重点研读王熙凤、贾宝玉人物性格的塑造,学习个性化的人物描写方法。一、赏析人物形象《林黛玉进贾府》是通过黛玉的眼睛来展示贾府中各色人物的,那么,在黛玉眼中,贾府中最抢眼的人是谁?(说明:以此为引语,…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自然第十一册第11、12课,电磁铁一、电磁铁二。设计意图:这两课属同一内容的课程,把两课设计在同一课时,便于学生实验材料的准备,也便于学生对电磁铁知识的掌握。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如何设制简易的电磁铁,电磁铁在通电条件下有磁性,电磁铁有两极,电磁铁的两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改变,以及了解电磁铁的基本用途。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探究兴趣以及正确的科学态度。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实验材料:火烧过的铁钉、绝缘导线、大头针、电池、指南针。2.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