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在“教学建议”中提出 :“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 ,少写命题作文。”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中也明确提出 :“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 ,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 ,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从这些经典性的语言表述中 ,我们可以看出 ,学生“自由”的天性需得到应有的尊重。我们认为 ,这里所说的“自由” ,并非放任自流 ,而是指要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 ,自由地放飞思…  相似文献   

2.
范文萍 《湖北教育》2002,(23):26-27
198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捷克诗人塞弗尔特在回答记者采访时,曾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为能感到自由而写作。”他进一步补充说,一切言语活动都是为达到自由,为感到自由和欢乐而做的努力。而现行的作文教学,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要求定得过死,学生很少有自由。哪怕是作文写得好的学生也很少有喜欢写作文的。要改变目前这种状况,让学生为感到自由而写作,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  相似文献   

3.
设计理念1.让习作成为学生说真话、说心里话的一件快乐事。《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让学生言有童真,进行自由的表达。实践也告诉我们,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真正在作文天地里驰骋。当他们心中有了急于表达的快感,便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2.激发学生展开想象,使习作成为自由表达的容易事。许多学生都怕写作文,尤其是“奉命作文”。因为这样的作文路子窄,不能自由选材,所以令学生们望而生畏。于是,“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成为许多语文老师的共识。因为,处于这个年龄的学生是极富有想象和幻想力的。由此可见,借助于想象…  相似文献   

4.
如何指导学生习作?新课标这样说:“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一思想在呼唤作文教学要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相似文献   

5.
作文是语文的“重头戏”。然而,多年来困扰着老师和学生的恰恰就是这作文。新课标也提出了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把写作的主动权交给孩子,让他们真正成为写作的主体。在习作的实际教学中,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四少四多”:  相似文献   

6.
1.让习作成为学生说真话、说心里话的一件快乐事。《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让学生言有童真,进行自由的表达。实践也告诉我们,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真正在作文天地里驰骋。当他们心中有了急于表达的快感,便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捷克诗人赛弗金尔说过:“我为能感到自由而写作。”相信这句话会让每位教师怦然心动——因为自由意识的唤醒。作文教学的路子,我们已探索了许多年,也发现了许多弊病,并在努力地纠正、改善。可是,学生思想、精神上的自由才是最根本所在。我们必须守住这个精神家园,才能让学生真正做到“以我手写我心”。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新教学理念认为,习作教学贵在让学生自由地说真话,说心里话;自由地展示自己的生活;自由地放飞自己的个性想像。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变迎合老师奉命而写为放开手脚自由表达。为此,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指出:“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就为我们确定了自主作文的方向。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必须建构“以生为本”的理念,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搭建自主作文的平台,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使作文教学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主动进取、不断体验成功的过程。一、自主拟题,放胆为文学生对作文感到无趣,无话可写,与教师在命题上统得死直接相关。学生没有拟题、选题的自由,就没有了写作的动机和兴趣。只有让学生有拟题…  相似文献   

10.
李文华 《现代语文》2010,(8):131-132
“关注学生”“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在新课改的写作策略中被一再强化。语文新课标不仅在写作的初始阶段就首先提出“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而且还在以后的学段中反复强调“注意表现自己新奇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力求有创意地表达”。为学生搭建自由表现个性的写作平台,让他们畅所欲言地表达他们所感知的生活,尊重他们的生命体验,还他们的青春话语权,让他们与生活保持最亲密的接触,这不仅仅是新课标提供给作文教学的理性尺度,更是所有面对学生作文的人的共同呼声。  相似文献   

11.
张常清 《教师》2012,(27):62-62
新《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能不拘形式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要求教师“为学生的自由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习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那么,究竟该如何让习作充满生命的激情与活力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在生活中体验、感悟用眼睛观察事物的表面,用“心”去体验,则能捕捉到自己内心的情感反应。这种对生活的感悟能力,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培养和练就。所以,我们应该把学生的目光引领到生活中去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情趣,让他们的心灵在生活中自由地徜徉、尽情地放飞。这样,他们才能从生活中汲取到鲜活的血液,书写出他们对生活的感悟与理解。  相似文献   

12.
徐杨静 《语文天地》2009,(12):41-42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要写自己要说的话.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作文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由此.我们在习作教学中要切实关注学生的生命轨迹.把学生放在作文教学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由、自主、自发地写,用自己的心灵写.让作文展示他们的生命活动。  相似文献   

13.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倡学生“自主写作,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已成为广大教师指导学生写作的共识和追求。与此同时,也对考试作文的命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考试作文的命题应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性,凸显学生的个性,让他们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新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并要求“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这一新的习作教学理念是把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放在首位,让他们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相似文献   

15.
黄冬梅 《黑河教育》2013,(11):36-37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应“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要“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遵循课标的这些要求,我在作文教学中采用让学生乐意写、自由写到学会写的“三部曲”方法指导学生写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语课程标准》强调:“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新教学理念认为,习作教学贵在让学生自由地说真话,说心里话;自由地展示自己的生活;自由地放飞自己的个性想像。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变迎合老师奉命而写为放开手脚自由表达。为此,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17.
小学作文教学倡导自由作文发展学生个性呢?结合教学实际,我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做法。一、培养自由作文能力 (一)自由拟题。鼓励自由表达,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写出个性,写出创意。提倡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写作是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在第二学段中提出“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就隐含着自由表达的意思。自由选题,自由命题,自由表达,把作文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够自主地畅所欲言。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明确指出:减少对学生作文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叶圣陶先生也说:“作文要写真话,说实在话,说自己的话……”可见,真实是习作的生命。但是目前,在我们小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无论是在写作的形式上,还是词语运用上都有相似之处,使人感到缺乏真实性,给人一种“干人一面”的感觉。那么,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为文求真”呢?  相似文献   

19.
写作必须是真实的,文章要有感而发,因此,要想让学生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要让学生自由地写作、快乐地写作。首先在写作内容上给学生自由,让他们说自己想说的话。老师加以引导,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其次,给学生语言表达的自由,允许他们去摹仿去借鉴,鼓励他们使用自己的个性化语言。最后,要让学生时时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与喜悦。  相似文献   

20.
所谓个性化作文,褓程标准勘中提到:“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写自己想说的话”、“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爱感动的内容”、“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等,指出写作的愿望应发自学生内心,写作的内容应来自学生见闻、感受和想像,写作应不拘形式,作文的思想发自学生肺腑,语言应让学生自由表达。而当前学生作文的现状如何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