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03年10月至2004年9月,笔者受复旦大学图书馆派遣,赴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作访问学者,在清理燕京图书馆未编文献时,编及著名文化学家、复旦大学校友陈序经《美国文化观》未刊稿本。现对陈序经及其《美国文化观》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的学者刘泽先生写了一篇文字,介绍哈佛大学的华文图书馆,刊登在《广州日报》(1995年6月14日)上。 哈佛大学的这个图书馆叫燕京图书馆。该馆收藏的中文书之多为美国第二,燕京图书馆为哈佛大学东亚系及东亚研究中心所在地,在图书馆的旁边,还建筑有以汉学家、东方研究著名学者费正清命名的研究中心。因此,这个图书馆成为华人学者经常集聚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正>辽宁省档馆馆藏有两个版本的《满洲实录》,各为两函八卷(册)。主要记载清皇室爱新觉罗氏祖先的源流及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与明军征战辽东并建立后金汗国的经过,从神话传说开始叙述,直到努尔哈赤去世为止。一版为满、汉、蒙三体文附82组插图本。每卷首页钤有"乾隆御览之室"朱印,卷尾页钤有"古稀天子"朱印。第八卷尾附有乾隆皇帝"敬题重绘太祖实录战图八韵"诗一首,诗尾钤有满、汉、蒙篆字的"乾"、"隆"连珠印。  相似文献   

4.
陈乃乾先生于本世纪三十年代出版了《室名索引》、《别号索引》两部工具书,为查阅古代文人的室名、别号给读者带来了不少方便也填补了文史工具书的空白。中华书局于1957年将陈先生两部工具书合并,改名为《室名别号索引》出版。嗣后,中华书局编辑部又收到丁宁先生、何文广先生、雷梦水先生的补编稿,汇为一编,名为《室名别号索引补编》,与《室名别号索  相似文献   

5.
2009年是山东省图书馆建馆100周年,本刊决定开设专栏,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回溯历史、总结现代、展望未来。本期组织3篇文章:一是台湾东吴大学图书馆馆长、文学院教授丁原基先生的《王献唐先生室名、别号考》,考索王献唐先生室名、别号五十余个;二是山东省图书馆副馆长、在读博士李勇慧女士的《近年新发现王献唐题跋三则》;三是离休干部于先知老师的《<山东省立图书馆图书分类新法>简介》。馆藏珍品、特色服务、业务建设等系列论文将陆续在专栏刊出。  相似文献   

6.
2009年是山东省图书馆建馆100周年,本刊决定开设专栏,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回溯历史、总结现代、展望未来。本期组织3篇文章:一是台湾东吴大学图书馆馆长、文学院教授丁原基先生的《王献唐先生室名、别号考》,考索王献唐先生室名、别号五十余个;二是山东省图书馆副馆长、在读博士李勇慧女士的《近年新发现王献唐题跋三则》;三是离休干部于先知老师的《〈山东省立图书馆图书分类新法〉简介》。馆藏珍品、特色服务、业务建设等系列论文将陆续在专栏刊出。  相似文献   

7.
古籍工作是燕京大学图书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古籍收藏方面,燕京大学图书馆以哈佛燕京学社资金购入大量古籍,成为院校合并之后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存藏的重要基础.在古籍编目方面,燕京大学图书馆采用"汉和图书分类法"进行编目,还编有《燕京大学图书馆目录初稿(类书之部)》《中国地方志备征目》等专科目录.在古籍借阅方面,建设有完备的借阅制度,还通过举办古籍展览,办《燕京大学图书馆报》等形式为读者提供服务.在古籍出版方面,通过石印、铅印、传统刻版等形式出版了以《燕京大学图书馆丛书》为代表的多部古籍.  相似文献   

8.
<稿本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书名索引>集部词别集类著录山东省图书馆藏王献唐校补并跋清钞本<风人松八十一阕>一卷,题明雪蓑子撰.<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未收.是书一册,半页八行十九字,黑口,左右双边,无格.钤有"献唐手校"、"双行精舍鉴藏"、"世业耕读"、"南园书室"等印.  相似文献   

9.
《援韩野纪》是武汉大学图书馆收藏的一部珍稀的手稿本,原书署名为"扪虱轩纂"。全书一函六册,每半叶九行,每行字数不一,全部用小草书就,其书法娴熟遒劲,行云流水,颇有章法。并有多处增删涂记。前页有著名学者王韬、柳诒徵、沈维贤、顾薰等人作序、题记。该书曾被民国著名藏书家袁克文等人收藏,卷一首页钤有"寒云主人"、"佩双印斋"朱文方印;扉页有"诗庵珍藏"、"高潜题耑"等,另有"诗庵所藏"朱文方印;柳诒徵序后印有"柳诒徵印"朱印,抄本用纸为四周黑边,黑口,  相似文献   

10.
20 0 2年 11月初 ,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的林国强博士应厦门大学图书馆的邀请来馆讲学。  林国强先生是位美籍华人 ,已获得一个哲学博士学位和图书馆学、管理学、文学三个硕士学位。林国强博士在美国国会图书馆 (LibraryofCongress)工作了 2 0多年 ,现为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编目部主任 ,曾先后从事过中文、日文和西文的主题标引工作 ,在这个领域有着较高的造诣。 1989年在台湾出版了《美国国会图书馆主题编目》 ,是第一部关于美国国会图书馆主题编目的中文图书 ,已被台湾大学、淡江大学等台湾高校的图书馆学专…  相似文献   

11.
明万历刻本鼎刻江湖历览杜骗新书《鼎刻江湖历览杜骗新书》四卷,明张应俞撰。明万历间陈怀轩存仁堂刻本。半页九行二十字,四周单边,白口,单鱼尾。题“浙江夔衷张应俞著”。无序。每卷前皆有一图,图不甚精。藏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  相似文献   

12.
在哈佛读书     
1996~1997学年度,我作为访问学者在哈佛大学做了为期一年的访问研究。一年的时间不长,感到新鲜的事情不少,其中印象最深、感觉最好的,是在哈佛读书的滋味。先说说哈佛大学的图书馆。哈佛大学有大大小小共100多个图书馆,馆中的藏书非常丰富,再活三辈子都读不完。每个馆都有自己的收藏特色,这从它们各自所属的机构或者名字就可以看得出来,前者如资正清东亚研究中心资料库,哈佛燕京图书馆,法学院图书馆,商学院图书馆等;后者如档案馆,音乐馆,微缩胶卷部,地图中心等等。我最常去的首推哈佛燕京图书馆。该馆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哈佛大学图书馆见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果 《图书馆杂志》1999,18(3):46-46,28
1997年,我作为访问学者在哈佛大学做了为期一年的访问研究。其间,接触最多的是哈佛大学的各类图书馆。除了图书总馆威德勒图书馆(Widner Library)之外,全校另有大大小小共100多个图书馆,各馆不仅藏书非常丰富,而且都有自己的收藏特色,这从它们各自所属的机构或者名字就可以看得出来,前者如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图书馆、哈佛燕京图书馆、法学院图书馆、商学院图书馆、医学院图书馆等;后者如哈佛大学档案馆、音乐馆、微缩胶卷部、地图中心等等。对研究东亚问题的学者来说,帮助最大的首推哈佛燕京图书馆。该馆已…  相似文献   

14.
正本刊讯由芝加哥大学、中国国家图书馆、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图书馆联合举办的"文本中国"中国古籍与文献的写作、流传与保护国际研讨会于5月11日在芝加哥大学开幕。会议邀请了2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作为演讲嘉宾,共约60位学者一起进行相关的学术研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15.
1月9日,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我国台湾"中央研究院"受赠大型国学文典《四部文明》丛书仪式在北京举行。《四部文明》主编文怀沙和投资发行方西安曲江文化产业集团、出版方陕西人民出版社及受赠方的代表出席了受赠仪式。《四部文明》丛书是我国古籍整理、编纂、出版的一个新起点,既考虑到所收文献的完整性,又照顾到学术体系的系统性和延续性,  相似文献   

16.
雍正元年癸卯,先生生。讳震,字东原,以十二月己巳生邑里之居第。按:又字慎修。早年室名"游艺塾"。《考工记图》书末落款:"时柔兆摄提格日在南北河之间,东原氏书于游艺塾。"中年后题室名为"爱日楼"。北大图书馆所藏《水经》一卷抄本,卷首有"爱日楼定本"五字,上海图书馆所藏《声韵考》稿本,封面书"爱日楼声韵考"。胡适说:"扬子《法言·孝至篇》:‘不可得而久者,事亲之谓也,孝子爱日。’东原之父尚在,已年高,故楼名爱日。"其生日,公历为1724年1月19日。以下《年谱》各年岁数,依公历当分别减一岁。乾隆七年壬戌,二十岁。是年自邵武归,同邑程中允恂一见大爱重之。婺源江慎修先生永,先生一见倾心,取平日所学就正焉。按:该条文字出自洪榜《戴先生行状》。审视《行状》,则可发现段氏因引文删削太甚而致生大错。戴震见程恂是在为"自邵武归",而他始见江永则远在"自江宁归"之后。因戴震自邵武归后,又随父往江宁拜谒同族长者戴瀚,并馆于其家。"自邵武归"与"自江宁归"相去数年。"自江宁  相似文献   

17.
魏小虎 《中国索引》2004,2(4):55-56
近日因在上海博物馆敏求图书馆参与整理馆藏古籍,需要经常使用《清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增补本,杨廷福、杨同甫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以下简称《索引》),同时,在经眼一些较为珍贵的清代稿本、抄本时,发现其中不乏可以增补《索引》的第一手材料,现特搜集整理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著录有:"《春秋繁露》十七卷汉董仲舒撰明嘉靖三十三年周采刻本张元济跋傅增湘校跋并录黄丕烈题识又录张元济校"。四周双栏,九行十七字,黑口,单鱼尾。卷末有张元济、傅增湘手跋。兹录二人《跋》语如下: 张元济《跋》:  相似文献   

19.
南京图书馆古籍部藏有《读红小识》、《犬窝谈红火《忏玉楼丛书》,均稿本,为吴克歧辑著的红学丛书,另有《仟王楼丛书提要》,亦为吴氏著,稿本。吴克歧,宇轩丞,吁胎人,生活于清末民国时期,写过小说,曾活动于上海。南京一带,现知有关吴氏的情况大致如此。然《忏玉楼丛书》所收书后多有吴氏题识,其中均署名作“忏玉生”,则仟玉生为其号,又署名等处除有针印“吴克歧印”和“轩丞”外,还有铃印“装孙”。“红楼梦里人”等,则嘉孙、红楼梦里人当为其字或别号。吴克歧癌嗜《红楼梦》,所著《犬窝迷话》云:“余作《红楼梦正误》及《…  相似文献   

20.
写在前面:拙稿《安徽藏书家传略》,草成于上世纪80年代中我供职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期间。其《序言》刊于《图书馆工作》(安徽)1986年第3期和《安徽史学》1987年第1。徐雁、王燕均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藏书论著读本》(1990年7月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在其《文献录》中即录有此条目,并注明“稿本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