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怎么样?五彩石的故事够味儿吧?呵呵,别忘了,在品尝了美味的“想像大餐”后,还有可口的饭后“甜点”等着你呢,精彩片段即刻奉送——“天使博物馆”是天下闻名的博物馆,那里收藏着众多价值连城的文物。在这些文物中,有一块石头引起了大家的猜疑。它被陈列在一个镶满珍珠宝玉的玻璃柜里,看上去十分平常。有人说,因为柜子里实在没东西可放,所以就随便放了块石头充数;也有人说,那石头是不祥之物,所以被锁在了柜子里……面对游客的种种猜忌,管理员始终笑而不答。一天,一个考古学家千里迢迢赶来,想看看这块被传得沸沸扬扬的石头。他打量了半天,笑着…  相似文献   

2.
山水画是借描写自然景物以表达作者感情的。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就是“情景交融”的境界。唐代张把这一艺术体验加以理论化,提出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原则,辩证地解决了艺术创作中主观与客观、造化与心源的关系,这是山水画创作的根本规律之一。写景是为了“寄情寓象”、“缘物寄情”,意与景汇,景与情通,情景交融才能产生“意境”,这就是山水画的灵魂。意境包括“立意、诗意、情感”等方面。要使自己的画进入有“意境”的境界,立意尤为重要,有人把它作为主题思想来理解,这是片面的。主题思想是画家要显示给人…  相似文献   

3.
这是2005年浙江省的一篇中考满分佳作。小作者巧妙地将自然的“胡杨”和精神的“胡杨”融合在一起,见证了罗布泊由隽永秀美到荒凉苍茫的演变,也见证了生命的存在和精神的不朽。本文语言于刚健、深邃中不乏婉转、沉静,极富思辨色彩,可谓妙语连珠。“在短暂的生命里寻找永恒。”柏拉图如是说。——题记荒凉的戈壁,沙和卵石铺成的广袤世界。没有生命的迹象,满目苍凉,地表热浪推涌,晃动出似水的虚幻与缥缈。戈壁就这样赤身裸体,面对苍天,始终保持着坦荡、沉寂和冷峻。它像是在对人类暗示着一个真理:人类永远都无法同这里沟通。而我,就是这被人称…  相似文献   

4.
自己的轨迹     
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题记“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际云卷云舒。”凝视着时光的匆匆流去,有些怅惘,有些感伤。如何才能挽留那逝去的青春?于是我踏上了寻觅的旅程。走过草地,看见了伏埋的枯草。当我感叹生命逝去的悲凉时,嫩绿的青草却告诉我:它也有过青春的轨迹。“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它还在延续自己的轨迹。漫步于小溪,清澈的溪水透明如无物。一颗颗圆滑的鹅卵石静静地躺在河底。在我感叹它沉寂的生命时,溪水碰击卵石所发出的清脆的声音却在告诉我:它也浏览过名山大川,在惊涛骇浪里打拼过。它那被磨打去的尖…  相似文献   

5.
托物言志散文共同的特征主要有三个:1.从写作对象上看,多为咏物式;2.从思想内涵上看,多属寄寓性;3.从写作技法上看,多用象征手法。我根据散文“形”与“神”的关系而言,把托物言志散文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一、众星捧月型。“星”即作者选取的材料,“月”即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作者在文章里,从不同的角度或各个的层面,以泼墨似的笔法对“物”进行叙描,都是为了“卒章显其志”。这里的一个角度或一个层面的内容,就是一颗“星”,“星”与“星”,即材料与材料,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关系,它们都捧着“月”,也就是篇末的“志…  相似文献   

6.
周娟 《湖北教育》2022,(10):47-48
<正>“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围绕阅读主题收录了大量的同主题文章,不仅为学生拓展课堂所学知识提供了帮助,而且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范文。“语文主题学习”背景下的主题写作课,通常以课内及丛书配套的多篇文章引入,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对这几篇文章写作共性的分析,提取契合学生写作实际的写作元素,打开写作思路,习得写作技法。下面,笔者以教材文本《背影》和“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老海棠树》《月是故乡明》的阅读教学为例,谈谈“寄情于物”这一写法的提炼与运用。  相似文献   

7.
《愚溪诗序》是一篇托物言志、寓意深远的作品,是作者因参与王叔文“永贞革新”被贬为永州司马的任上所作。全文以“愚”(实则“不愚”)贯穿始终,寄情山水,借写愚溪风光,借评古代“愚者”来抒发自己被埋没受侮辱.  相似文献   

8.
初中语文第五册的《醉翁亭记》,是一篇脍炙人口的著名古文,对这篇文章抒发了什么感情一直说法不同.不少人认为这篇文章“以寄情山水来排遣内心的抑郁”,或者认为作者“是寓政治上的失意于山水,他要在山水之乐中忘记自己其它方面的不乐”.语文课本的编者看来也持这种见解.在课后的《思考和练习》(一)中写道:“课文围绕着‘醉翁亭’描写景物,所抒发的感情,是比较复杂的,表现了作者在谪居生活中寄情山水,与民同乐,排遣抑郁的心情.”《醉翁亭记》是不是排遣贬官之后失意心情的作品?封建官僚被贬之后抑郁不乐者的确比比皆是,欧阳修被贬后是不是也是这样?研究历史问题最好是摆事实.  相似文献   

9.
在孩提时,妈妈曾问我:“快乐、里想、拼搏,你选择什么?”“嗯……我选择快乐!”那时,我认为,路边的小草,是快乐的见证;河里的小鱼,是快乐的见证;树梢的小鸟,是快乐的见证;天空的云,是快乐的见证,它们都是快乐的使者,与它们相伴,我感到一丝安逸,一阵轻松。在快乐的包围中,我的生活里没有暴风雨。  相似文献   

10.
不论写人叙事还是绘景状物,作者往往都倾注着丰富深厚的思想感情。作者抒发思想感情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作者直抒胸臆,即直接抒情;还有一种是寄情于人,寄情于事,寄情于物,即作者的思想感情,渗透在叙述、描写的字里行间,称之为间接抒情,如《春》中“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在描写中蕴含着盼春的迫切愿望和因春天即将来临而无比兴奋的情感。了解这两种抒情方式,有助于在阅读中敏锐地把握住有关语句,从而进一步揣摩其中的情感。[能力训练方案设计引玉]  相似文献   

11.
一、情感色彩“情者文之经。”情感是文章的经线,文章要贯穿情感,以情感为“经线”联成,“此立文之本也”。没有情感,再精彩的人、事、景也难以成文。因此,写作中要突出情感色彩,因为情感是人这一生命体的重要特征。人类的任何认知活动都是以情感作为中介的,都是在情感动力影响下进行的。作文写作中要突出情感色彩,首先要做到情感真实自然,切忌故作姿态,无病呻吟。抒情应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是情不自禁的自觉发挥,有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它或寄情于物,“情景交融,物我双会”;或情化自然,借物言情;或化实为虚,状物表情;或神思飞扬,想…  相似文献   

12.
奶奶的红木柜子里总放着一个黑绒袋子 ,未搬家前 ,它是被放在另一个红木柜子里的。从我能清楚地记事时就在那里了。我从不清楚那里面装着什么 ,奶奶没有要给我看的意思 ,我也就从不过问。奶奶只常说那里面有宝贝。或许我奶奶同年代的老人都一样 ,拓着几个怪字的古银元、钱币、珠宝一类的东西都是有一些的。奶奶就曾送我一枚银元。对着银元“啊”地喊一声 ,再放到耳边就能听到金属颤动的声响 ,这说明那银元是真的 ,老人们都这样说。奶奶也把那叫宝贝。我也猜想那黑绒袋子里或许就装着些这一类的宝贝 ,可能更稀罕些罢。奶奶每日的退休津贴不算…  相似文献   

13.
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里的散文,从表达方式上看,或叙事写人为主以托物寄意,或抒发激情为主以寄情言志,或议论为主以明辨事理,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散文“形散神不散”,或者叫做“形散神聚”、“形散神联”。“形”是散文的外部表象特征,“神”是散文的内在主旨灵魂,“形散神不散”体现了对立统一的艺术辩证法。在散文教  相似文献   

14.
魔术团里,有一位老爷爷,老爷爷有一顶奇怪的帽子。他朝帽子吹一口气,里面就会变出许多好吃的东西来,有糖果、蛋糕,还有苹果……“嗨!把这顶奇怪的帽子偷来,该有多好!”这话谁说的?嗯,是几只耗子说的。晚上,它们就悄悄地溜到老爷爷家里去了。老爷爷正睡着呢,那顶奇怪的帽子,没放在柜子里,也没放在箱子里。在哪里呢?就盖在老爷爷的脸上。  相似文献   

15.
<正>“对比”与“类比”是初中语文课本里两个常见的概念,也是文学作品中的两种写作手法,他们之间既有共同点,又有明显的区别,但初中生很容易混淆这两个写作手法。为了让同学们正确地区分这两个写作手法,在写作时能够灵活运用,学会区别这两个写作手法是很有必要的。那么它们之间该如何区分呢?  相似文献   

16.
溺爱者,过分宠爱也。然而在《听潮》一文中,作者竟明言正告:“我喜欢海,溺爱着海,尤其是潮来的时候。”作为一位睿智的作家为什么醋爱海潮到了如此偏执的程度呢?这是被爱物——海潮的独特形神情态所决定  相似文献   

17.
巴金的散文《灯》,成功地运用了象征手法,以其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和崇高的精神,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充满温暖、希望和力量的世界。它的艺术魅力,不仅体现在新奇丰富的想象、联想上,而且深含着独特的思辩色彩,闪烁着理性的光华。 一、所托之物的小与大。作者托物言志,寄情于物,刻意描绘了“灯”这一具有特定意蕴的物象。文章伊始,便把“灯”放在像“沉睡的大海”一样死寂的黑暗背景映现出来,而灯光却只有“几点”巨大的”“微弱的”,颤抖的、表面上谁强谁弱,似乎不言自喻。这也正是当时许多人迷惘于抗战前途、民族兴亡的原因。但是,就是这么“几点灯光”也能“扫淡了黑暗的颜色”、能给人温暖、为人指点迷津,这样就构成强烈的反差。以浓重的黑暗反衬出灯光的巨大作用,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其中,作者把自己对社会的思考、对人生的价值判定、对光明的渴望追求形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仿佛是一面信  相似文献   

18.
日照湖水“蓝”,潮去石滩“清”。坐在石滩上放眼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无边无际的蔚蓝湖水,它不像其他的湖水蓝得那么深沉,它的蓝是一种独一无二的“天真蓝”。这个形容词听起来很奇怪,但是我已经想不出更贴切的词了。那湖水蓝得那么纯净,蓝得那么透明,像是孩童天真的眼睛,可不就是“天真蓝”吗?清凉的湖水拂过我的小脚丫,水中一枚枚鹅卵石清晰可见。因为有了水的滋养,它们不是死气沉沉地躺着,倒像是一个个调皮的小娃娃躺在水中无忧无虑地仰望着天空。它们有的圆滚滚的,有的呈水滴形……每一个都不一样。  相似文献   

19.
我的愧疚     
妹妹(允许我这样称呼你吧!)在那黑暗的深夜里,蜷曲在黑暗角落里低声啜泣的一幕,就如同电影里极恐怖的画面不时地显现在我的面前,无限的愧疚便一齐袭向我的心头……“妈!妈!妈!”我撕着嗓门叫着,“我的集邮册哪去了?你看见没有啊?再找不到我会跳楼的!”一向把我当作心肝宝贝的母亲三步两步地赶紧跑上楼来了。“怎么啊?看你急的……”“我的邮册不见了,里面可是有好几套绝版的邮票,还有我同学从家里偷来送我的‘四大美女呢’!你到底拿了没有?……我明明放在这柜子里的……”十几个柜子全被我拉了出来,里面的书、试卷散了一地,当时我真怕是疯了…  相似文献   

20.
暑假里的一天,闲来无事,翻看以前积攒下来的报纸、邮票,以及照片。翻着翻着,突然想起余秋雨的一句话:“我想提醒上海人,当你们焚烧祖宗留下来的旧照片的时候,千万得手下留情。”无疑,那些发黄的旧照片旧报纸是很多人在搬家时头疼的问题,很多人都把它们当成“鸡肋”,觉得扔了可惜,留着却也没有什么用处。我从来没有想过要焚烧柜子里那些旧物,不是因为这样做可以迎合“怀旧”的潮流,而仅仅是为了留下生活的点点滴滴,让它们见证生命的过程。从年轻时横穿嘉陵江后的留影,到小儿子第一次在报纸上发表的作品……每次看到这些微微泛黄的纸制品时,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