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仅探讨了赵克勘所著《古代汉语词汇学》中的一处瑕疵,是其论及词义缩小时所举的例证。本文以为,这一例证有欠妥之处,并进一步对一个词的词义缩小做了微观的历时分析。  相似文献   

2.
说"理"     
本文从“理”的本义入手,搜集词义扩展的例证,探究词义引申的途径及理据,并追溯了“理”作为古代哲学概念发展的脉络,重点阐述程朱理学中的“理”超越词义的抽象内涵。  相似文献   

3.
试论词义引申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在研究词汇的教材和文章中讲到词义演变的规律时,大多认为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是词义演变的规律。 王力先生在他的《汉语史稿》(下册)中,大量引用古书例证,说明这是词义演变的规律。他说:“依照西洋的传统说法,词义的变迁,大约有三种情况:(一)词义的扩大;(二)词义的缩小;(三)词义的转移。汉语词义的‘引申’情况,大致也可归入这三类。词义的扩大和词义的缩小都保留了原意的全部或一部分,词义的转移,则是原义完全和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信息系统,语言系统所承载的意义,不论是词义、句义还是语篇意义,往往都取决于语境.词义的发展演变总是随着语境的发展演变而发展演变.在话语语境的分类当中,社会语境是一个很重要的分支.词义是以客观事物为基础与前提的,社会发生了变化,客观事物发生了变化,词义必然发生变化.社会语境的变化引起了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和词义的感情色彩变化.  相似文献   

5.
关于“组合同化”的几点思考——与张博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组合同化 :词义衍生的一种途径》一文中引用的若干例证提出商榷。在此基础上 ,初步探讨了组合同化的范围 ,组合同化与词义引申、聚合同化的关系等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6.
浅议"飙歌"     
"飙歌"一词是时下比较流行的词语,本文从"飙歌"与"飙车"的比较入手,分析了"飙歌"一词产生的理据.我们认为,其词义的系联和延伸是人的认知思维的结果,并分析了社会文化心理对词义演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说"知性"     
"知性"已成为当今社会评价女性和女性自我追求的一种时尚,本文旨在"知性"一词时尚内涵方面,尝试着做了一点语言学方面的诠释,由纯词义的解释、哲学的定义到词义的演变与引申.  相似文献   

8.
小议 "买手"     
本文对新词语"买手"进行了探讨,首先对"买手"的词源进行了探讨,接着对"买手"词义的新发展进行分析.我们认为,"买手"与普通意义上的词义有所区别,它已发展为一种新职业及一种经营模式,最后,对其流行原因做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9.
词义的发展变化可以分成三个主要的类型,即缩小、扩大和转移。分析其原因,大体有客体原因(社会原因)、主体原因(人的思维)和语言自身的原因三个方面。就"臭"字而言,它的词义缩小了,如果我们用系统方法研究其原因,可以对于这个问题获得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词汇作为一种体系,属于历史范畴。每个词所具有的属性,都隶属于一定的历史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一些词的词义扩大或缩小了,一些词的词义转移了,一些词的色彩意义发生了变动,还有一些死去的词又复苏了,这就是词义的演变。词义的演变就象晴雨表,总是记录着变革时代脉膊的跳动,反映出社会情貌、风尚的变异。本文试图从一些原有的词在新时期所派生出的新的引申义、新的褒贬义、新的比喻义以及词义的复苏四方面  相似文献   

11.
德国语言学家赫尔曼·保罗最早提出词义的演变可以从逻辑的,即从词义表示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变化来进行分类.这一观点后来通过房德里耶斯的《语言论》而得到广泛传播,受此影响,我们通常把词义分为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三类.意义的扩大和缩小指所指称的词义范围扩大或缩小,意义的转移是指本来表示甲范围的事物后来变成乙范围的事物,大多数情况下属词义的引申,这种引申的途径通常是通过联想即比喻、借代来实现的.韩陈其早在1981年就注意到了由词的借代而形成新的义项这一语言现象,对此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词的借代  相似文献   

12.
在词典编纂中,例证的选择是一项核心任务。传统的例证研究通常涉及词的固定搭配、词义理解、同义词辨析等。随着对语言使用者需求的进一步重视,以及词典编纂理论愈加成熟和系统,词典例证需要体现更加完备的信息,而通过例证了解词目相关文化信息,也成为了词典编纂和研究的重点。本文将通过探索英汉学习词典中例证文化信息的现状,分析例证文化信息尚待完善的原因,为英汉学习词典中例证文化信息的选择和处理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小姐"与"madam"词义嬗变的社会语言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汉语中"小姐"一词的词义曾贬褒交替,不少媒体对此进行过激烈争辩.无独有偶,英文中"madam"一词也经历了类似的词义演变.文章透过激烈争辩的语言表象,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两词的词义嬗变进行了理性分析,笔者认为,两词的词义演变反映了语言的发展规律,即反映了言语社区的地域分布特征;语言和经济的互动关系和称呼言语行为之性别差异.因此,不必要对两词的词义挫折莫名惊诧,因为它们符合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4.
扩大、缩小、转移是词义演变的三种模式 ,本文针对词义演变纷繁复杂这一实际情况 ,从词义的指称范围变化这一角度 ,用逻辑的方法对这三种模式 ,尤其是对于“转移”作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零丁"考     
“零丁”作为一个叠韵联绵词为人们所熟知,但它是如何产生又经历了怎样的演变,则语焉不详。本文从其字的组合、语音、词义这些角度入手,比较详尽地考察了“零丁”一词。  相似文献   

16.
陈立中 《铜仁学院学报》2011,13(5):58-61,66
本文考察了20个韩语汉字词的汉字写法,并从历代汉语文献中搜罗例证,探讨这些词语的渊源及汉韩词义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17.
"稀罕"和"希罕"是一组常见同义词.本文分析了"稀罕"与"希罕"的来源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它们从古代至现当代词义的发展演变历程,从中发现了它们的一些新义项.  相似文献   

18.
在人教版九年制初中语文文言课文所包含的词汇中,文言虚词相对较少。意义较为单一、固定,词义较好把握。这样一来,理解实词词义就成了文言文阅读教学的主要障碍。这主要是因为词义的引申会产生一词多义的现象,另外。还有假借、转注等用宇法的作用以及词义范围扩大、缩小、转移、感情色彩的改变等,这些都增加了词义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9.
国内学者将英语词义演变方式主要分为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降格、词义升格和词义转移五类。事件域认知模型是王寅提出的一种认知模型,它弥补了Langacker,Talmy,Lakoff等人提出的认知模型的不足,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基于此,运用该理论对词义变化中的升降现象进行认知解释,并通过分析总结出英语词义扬升和贬降所体现出的事件域部分特点,以期促进事件域认知模型的广泛应用和加强对词义演变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从"顽"的本义"槨头"出发,根据大量例证,理清了"顽"词义引申发展演变的轨迹,将"顽"的义项重新概括分合为八个义项:1、槨头.2、(指人)粗钝,愚妄无知.3、强暴,凶恶.4、(指物)粗钝:(1)(指表面) 不光滑,粗糙;(2)(指边缘) 无棱角,不尖锐.5、无廉隅,无节操.6、(1)(指人)强健,硬朗;(2)(指肢体)僵硬(3)(指物)坚硬.7、坚持,持久;(褒义)坚强;(贬义)固执.8、(程度)深,所论对<汉语大词典>的缺失多有订正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