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大于某数”和“小于某数”这两类概念,是人们实践中经常使用的。在英语中,两类概念有很多表示方法,本文对其叙述如下,以供参考。一、大于某教 A.用词组more than,and more,or mo代来表示 1.more than:位于数字前,京为  相似文献   

2.
地球表面某点的位置是用纬度和经度来确定的,只要知道地表某两点的经纬度,就能求出该两点的球面距离.对这个问题,我做了分析和总结,介绍给大家,希望能有用. 1.位于同一纬度圈上的两点间的球面距离的求法如果A、B两点在纬度为a的纬度圈上,且所在的经  相似文献   

3.
若某曲线有一条对称轴,则称该曲线为轴对称曲线;若两条曲线关于某直线对称,则这两条曲线互为轴对称曲线.一条曲线的对称轴与两条曲线的轴对称是学生普遍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本文通过实例阐明上述两个概念的异同,并得出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4.
例题:下图表示的是一昼夜北方某作物植株CO2吸收量的变化。甲图为盛夏的某一晴天,乙图为春天的某一晴天。对两图的相关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图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是G点,两图中B点植物干重低于A点时的干重B.植株有机物总积累量可用横轴上下曲线围成的有关面积表示C.两图中DE时间段叶绿体中C3含量均减少  相似文献   

5.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类试题一直是高中物理各类考试的常考试题,高考试题中也常有出现.由于这类试题综合性较强,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深受命题者的青睐.笔者分析近年来各类考试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类试题发现,其考查形式大致有4类:已知某时刻介质中两质点位置类、已知某时刻波形图和介质中某点振动图像类、已知介质中某两质点振动...  相似文献   

6.
一、填空题1 .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如果它能与另一个图形 ,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中心对称 ,这个点叫做.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三角形是 ,两个全等三角形一定成中心对称吗 ?.3 .在你所学过的大写英文字母中 ,通过绕某点旋转 1 80°可以与自身重合的字母有,通过绕某点旋转 1 80°可以互相重合的字母有和 .4.正八边形绕其中心至少要旋转度才能与原图形重合 .5.把一个边长为a的正方形沿一边所在的直线方向平移a个单位而得的图形与原图形构成的图形是形 .6.把直角三角形绕着斜边的中点旋转度后与原图形组成长方形 .7.如图是同学…  相似文献   

7.
举反例和反证法是判断命题真假的两种方法,但本质不同. 所谓反例,通常是指用来说明某个例题不成立的例子.举反例就是证明某  相似文献   

8.
古注的训释很大一部分是文意训释.《左传》杜注中有数十条“某犹某也”的训释,训释词和被训释词之间的关系可分义通和义隔两大类,前者指义同或义近,但又同中有异,后者表面相隔,实际相通,异中有同.两类中又各自涵括多种不同的情况,需要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9.
一、两类规则与文学研究规则的侧重点无以规矩,不成方圆.这一俗语是指明了人们在进行某一有目的的活动时要依照规则来行事,破坏了规则,那么目的就难以达到.说到规则,它实际上就是要达到某一目的的途径和章程.  相似文献   

10.
在一些问题当中,给定的函数不是具体的,而是具有某种特定性质的抽象函数.像这种抽象函数,根据其性质可以知道,有的函数的图象是具有双重对称性的.如果它们同时关于某两点对称,或者关于某两条直线对称,或者关于一点一线对称,那  相似文献   

11.
"某"与"某某"     
"某"是指示代词,"某某"是"某"的重叠形式,二者在句法、语义上有很大的差别.在句法上,"某"只能前置于某些词语或后置于姓氏;而"某某"除了这两种用法外,还可以充当主语、宾语、中心语、同位语的前项或后项等.在语义上,"某"有时表指别,有时表称代,有时兼表指别和称代;而"某某"一般只表称代,有时还表量的加强.因此,我们认为"某某"不是"某"的构形重叠,而是构词重叠,"某某"是一个称代词.  相似文献   

12.
1.引言常量是在某一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变的量,即常量在某一过程中不是不运动的,只是不论其怎样运动,其值总是一个定值.这样,常量便有了两种特性:一是运动性,二是不变性.变量虽然在变化,但也有相对固定性,如极限"ε-δ"中的ε.对常量和变量这两种量,如果淡化变数的运动性,强调变数相对静止的一面,从而突出常数的运动性,就可以静制动,得到常数变易法的初等应用.参数也是一种常  相似文献   

13.
物理极值问题,就是求某物理量在某过程中的极大值或极小值,是中学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高中物理的力学、热学、电学等部分均出现,涉及的知识面广,综合性强,加之学生数理结合能力差,物理极值问题已成为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难点.通常解决物理中的极值问题有两种方法,数学方法和物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2分)1.数据0,-1,1,-2,1的众数是.2.7个数据的和是405,其中一个数据是33,那么剩余6个数据的平均数是.3.如图1所示是某市场4种水果销售情况的扇形统计图,如果苹果的销售量是240公斤,则橘子的销售量为.4.两台机床生产的同一种零件直径抽样统计如下表,分析两组数据,你认为机床性能更好一些.5.同时转动如图2所示的两个转盘,指针指向的两个数据作为因数相乘,积是偶数的概率是.6.某钢厂前3个季度的产量是320万吨,那么第四季度只需生产万吨钢材就能完成年初制定的30万吨/月的生产计划.7.某校初三年级期末考试数学成绩情况统计…  相似文献   

15.
分析说明了相对密度的含义是某温度和压强下某物质的密度与另一温度和压强下另一种物质的密度之比,说明了相对密度的使用意义的表达比较简便.指出了相对密度在使用中存在的两个问题,一是许多老师不明白相对密度的准确含义,二是相对密度在转载中逐步忽视了部分数据的测定条件.还就相对密度问题对教材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图形折叠问题是指将某一几何图形沿着某直线对折后得到新的几何图形 ,然后求解新图形中 ,几何元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的问题 .由于图形折叠问题有利于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所以是近几年中考试题的热点题型 .图形折叠问题实际是对称问题的应用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抓住对称的性质 :( 1)关于一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 ,对应元素(边、角 )是相等的 (折痕两边折叠部分是全等的 ) ;( 2 )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折叠时某点与所落位置点之间线段被折痕垂直平分 ) .掌握以上两点性质 ,再结合勾股定理、相似形、方程思想便…  相似文献   

17.
算法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科学的重要基础.所谓算法通常是指按照一定规则解决某一个或某一类问题的明确和有限的步骤.<算法初步>是新课程增加的重点内容,本章的学习主要是为培养学生算法思想,应用数学的能力.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国古代数学中蕴含了丰富的算法思想,比如,二分法、秦九韶算法、割圆术、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等.  相似文献   

18.
考点一平移的概念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  相似文献   

19.
初中学生在学习“溶液”的知识时,经常遇到判断某溶液的状态,溶液是饱和的、还是不饱和的.学生往往发生认识上的偏差,造成判断的错误.其实只要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就能轻松判断溶液的状态,即某溶液是否饱和. 1.通过定性分析判断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①曲线上的每一点表示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如按坐标数据配制溶液恰好为饱和溶液.②曲线下方每一点表示如按坐标数据配制溶液为不饱和溶液.③曲线上方每一点表示如按坐标数据配制溶液,溶质不能完全溶解.  相似文献   

20.
对于初中生来说,电路连接的最终结果只能是电路两种基本连接方式——串联或并联.我们可以用如下几种方法来识别电路的串、并联.方法1直观判断①若某一用电器与另一用电器只有一个共同的连接点,则这两个用电器一定是串联;若某一用电器与另一用电器有两个共同的连接点,则这两个用电器一定并联.②若电路中只有一个回路,则电路中只有干路一条,所有用电器都是串联的;若电路中有两个回路,则电路中有两条支路,用电器是并联的;若电路中有三个回路,则电路中有三条支路,用电器是并联的.③电路中不含电压表和电流表,若在电路中能找出有三根线头接在一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