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写新闻报道最起码的要求是让读看懂,而要让读看得懂,在写新闻报道时就要考虑到读范围的广泛性。由于读知识阅历不同,环境习惯不一样,对事物的感知也不尽相同,所以交代背景是新闻写作的一项基本要求。作为新闻作品中重要组成部分的背景材料,如若运用得好,可以解释、烘托和深化报道主题,使新闻所包含的内涵更为清楚、明朗;有助于突出新闻蕴含的意义,提高新闻的价值;能代替作议论、暗示作的观点,从而使新闻显得更为客观、可信;还可传播知识,增添情趣,增强新闻报道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2.
时下,浏览进入21世纪的全国各地报纸,便能发觉一种崭新的新闻报道形式——新闻链接,不时在报端和读见面。由此可以窥知:新闻链接这一新闻报道形式正在被我国新闻工作所积极采用。  相似文献   

3.
“故事式新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把新闻事实以跌宕起伏的故事来讲述的“故事式新闻”当前正悄然风靡传媒界,逐步成为记在新闻写作中运用得越来越多的一种方式。“故事式新闻”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与可读性,使新闻报道充满了趣味性和人情味,拉近了读与新闻事件的距离,给读带来全新的阅读快感,但同时也给新闻报道带来了某种程度上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新闻前哨》2006,(2):49-49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办最好看的报纸,就应当评最好看的新闻,而什么样的新闻最好看,读最有发言权。去年底,成都晚报从2005年新闻报道中推选出50条有影响的候选新闻,请读参与投票。近日,  相似文献   

5.
《广州日报》与《羊城晚报》国际新闻版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以来,各地方报纸都加强了对国际新闻的报道,这是我国新闻报纸媒介发生的一个重要变化,由于来稿渠道的相对增多,办报理念的转变和更新,各地方报纸对国际新闻报道的热情空前高涨,国际新闻版已经成为各家报纸争夺读的重要版块之一。从受众方面来看,国际新闻报道也已经成为最吸引读的板块,“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国际新闻在大中城市居民中的阅读率列首位,大大高于本地新闻及副刊版。”  相似文献   

6.
军事新闻摄影中的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摄影,它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使读如临现场。真实可信的新闻照片具有魅力,为众多的读接受、喜爱。在新闻图片的采编过程中,我认为新闻摄影必须讲究美学。那么,新闻摄影特别是军事新闻摄影中的美学有哪些基本要素呢?真实,是新闻摄影美的本质特征,理所当然也是军事新闻摄影美的本质特征。一切新闻报道手段中,惟有摄影报道是和被报道处在最直接的面对面的关系上。摄影离开被报道的客体、离开新闻发生的现场就无法获得形象。真实是新闻摄影的生命。摄影报道因虚假造成新闻失实。这个  相似文献   

7.
杨阳 《新闻窗》2008,(4):41-41
时政新闻是新闻报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但是一段时间以来,时政报道并不是很受读者欢迎。原因何在?主要是在时政新闻报道中,忽视了受众的需求,致使读者不愿读、不愿看。因此,时政新闻必须有所突破,必须在贴近和生动上下功夫,站在民生角度报道好时政新闻。  相似文献   

8.
写新闻报道最起码的要求是让读看懂,而要让读看得懂。在写新闻报道时就要考虑到读范围的广泛性。由于读知识阅历不同,环境习惯不一样,对事物的感知也不尽相同,所以交代背景是新闻写作的一项基本要求。作为新闻作品中重要组成部分的背景材料,如若运用得好,可以解释、烘托和深化报道主题,使新闻所包含的内涵更为清楚、明朗;有助于突出新闻蕴含的意义,提高新闻的价值;能代替作议论、暗示作的观点,从而使新闻显得更为客观、可信;还可传播知识,增添情趣,增强新闻报道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9.
所谓军事新闻的“必读性”,是指军事新闻虽不像法律那样具有强制性,但由于它对广大读充满了诱惑力,让人非读不可,使人觉得“一天不读报。就好像少吃了一顿饭”。军事新闻能达到这种效果,就有了较强的必读性。  相似文献   

10.
经济新闻最高的价值在于能够揭示经济生活的本质和趋势,从而能够给阅读以指导,它更强调实用。但从读的角度考虑,经济新闻要实现其实用的价值,还必须以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读眼球。总结《中国经营报》的报道特点,我们认为经济新闻报道要想做到好看有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中国改革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动力和源泉。改革开放风起云涌,新生事物层出不穷,中国的新闻工作深深感到:仅仅用消息、通讯这些短、平、快的方式很难将许多深层次的问题给读交代完整和清楚,而阅读层次越来越高的读们又常常需要了解这些,他们远远不满足只要交代“时间、地点、事件”的“三要素”新闻报道,他们希望了解新闻背后的故事。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新闻调查便被更多的新闻记所采用。  相似文献   

12.
吴万里  樊怡 《新闻三昧》2004,(12):16-16
新闻报道,题材很重要,如果是万众瞩目的题材,抓准了,还应将章做大、做深、做足。因为有些重要题材,单单发一动态新闻是不够的,读更需要了解此重大题材后面的前因后果,甚至需要你指点迷津。在此情况下,有必要、有义务将章做大、做足,至少对新闻本身作一些必要解释,方能达到最好的宣传效应。  相似文献   

13.
新闻策划与读者需求的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新闻策划作为提升新闻价值的一种组织手段被愈来愈多的新闻人认同和采用。新闻报道需要策划,许多通过策划的新闻报道以其新角度、高立意、深层次和介入及时更强烈地吸引和感染了读者和观众,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然而,不是所有的新闻策划都能遂人心愿,若采用不当,新闻策划与受众需求多样性就是我们在策划中需要正确处理的一个问题。 什么是新闻策划,笔者赞成新闻报道策划和新  相似文献   

14.
走进新闻中     
现在读《鞍山日报》有个感受,模糊的概念和抽象的数字太多,很多新闻报道是叙事性和经验性的,干巴巴的,很难通篇读完。原因是什么呢?就是新闻里缺东西。换位思考,我们办报人对这样的新闻都不感兴趣,读者怎么会喜欢呢?  相似文献   

15.
新闻报道的写作要摆脱程式化、公式化的框框,要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和生动性,报道应找准“动情点”。笔者认为,一则新闻报道能否打动人心,关键在于找准最有代表性、最能揭示新闻价值的“动情点”,在新闻采写过程中若能抓住动情点,就能使新闻报道“出彩”、“传神”,满文生辉,就能抓住读者的心。  相似文献   

16.
在新闻实践中,根据一个时期的宣传主题,按照新闻规律确定新闻报道要点以及报道方式,报道形式,这些都需要精心策划,这些活动的实施就是新闻策划,实践证明,搞好新闻策划是解决新闻报道一般化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新闻报道质量的可行之路,只有不断地加强策划,才能提高办报质量,更多地赢得读,笔认为,要成功地搞好新闻策划,使策划达到预期的目的,就要转变好以下几种观念。  相似文献   

17.
戴建伟 《新闻窗》2005,(5):12-12
细节是展现新闻魅力的重要环节,细节可以将人物和事件的特点加以突出,可以放大新闻的信息点,增强读者记忆深度,记者在新闻中抓住了的传神的新闻细节,无需赘言,读者便能随着你的现场细节再现整个新闻报道本身。  相似文献   

18.
乔静  范磊贤 《青年记者》2006,(16):85-85
建立读亲和力是目前报纸版面设计中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词汇。报纸首先必须能够吸引读的注意力,然后要想办法延长他们的注意力,使读接受媒体传播的信息。传播学研究证明,报纸读的注意力是按照如下的顺序来移动的:照片一标题一信息图表一字稿。如果前三项都不能吸引读的话,那么他们阅读字稿的几率是微乎其微的。可以看出,信息图表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9.
豪华毕落见真谛——新闻语言特点诌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俏 《新闻界》2001,(2):41-42
新闻语言是新闻报道的工具,搞好新闻报道,把握并运用好这一工具是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环节,纵观新闻实践中涌现的众多精品名篇,除内容之外,新闻语言的正确运用为其成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反之,读对有些新闻报道意见颇多,从语言方面来看,概括起来就是套话连篇,隔靴搔痒,花里胡哨,华而不实,毋庸讳言,这样的报道在许多报纸中几乎每天都可见到它们的踪影。  相似文献   

20.
报纸作为社会公器应该是一个双向的通道,一方面是新闻从业通过传播平台把读欲知的新闻传达给读,这里包括新闻事实和新闻评论;而另一方面,读也把身边发生的事实和对现实的评论借助报纸这个平台告知更多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