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龙应台老师的名字早有听说,却迟迟未看她的书,一直到这个暑假,才和母亲聊起龙应台。母亲很高兴,因为这是她很喜欢的一位作家,她告诉我,龙应台是一位了不起的作家,也是一位很好的母亲,看龙应台老师的书,会很有收获。但,没有看过,我没有感觉,直到母亲把她的书递到我的手里,我才真正走进了这位作家。《孩子你慢慢来》,是她当母亲的时候和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  相似文献   

2.
折角的书页     
小贝同学最近在看作家陈丹燕的《梯形教室的六个下午》。看完后,她双手把书递给我,建议我也看看。我常要求学生读课外书,现在学生把书推荐给我读,我当然要读了。  相似文献   

3.
佳佳读小学4年级。在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暑假里,除了写作业,他还要读完妈妈给他买的10本中外名著:《三国演义》《红楼梦》《诗经》《基督山伯爵》《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沙恭达罗》……和佳佳的妈妈一样,在暑假给孩子列出名著书单的家长还有很多。然而孩子们却并不喜欢读这样的书佳佳说他最喜欢的书是《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我一看童话,妈妈就说我在看闲书。”佳佳一肚子委屈。长期关注儿童文学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谭旭东说:“许多家长都不太知道如何去指导孩子课外阅读,他们都以为读大部头的名著,读西方文学经典就对孩子好。对小学生…  相似文献   

4.
毕淑敏是我尊敬的作家,她的书我总会找来读。而这次,读其新书《愿你与这世界温暖相拥》,感觉贯穿毕淑敏一贯的风格:温暖冷静,平和亲切,给心灵以安定,给生活以信念,蕴含的光明与力量深深震撼人心。读这样的书,宛如清冽的山泉,可以洗刷心灵的疲惫与惶然。《愿你与这世界温暖相拥》是毕淑敏执笔25周年白金纪念  相似文献   

5.
和文学结伴     
我童年的理想其实不是当作家,而是当音乐家、当画家。但是,最使我依恋的、影响我最深的还是书。我很幸运,我的姐姐是个文学青年。我五六岁的时候,姐姐已经读初中,那时候她不断从学校借各种书回来,像《红与黑》、《悲惨世界》等,我最初的阅读就是从姐姐借的书开始的。姐姐借回来什么书,我就读什么书,而且有时候我读得比她还快。虽然我的阅读是不加选择、囫囵吞枣、似懂非懂的,但  相似文献   

6.
“书非借不能读也”这话不假。暑假去朋友家,发现她的书架上摆着一本《于永正与语文教学荟萃》,我拿起来翻了翻,慢慢地陶醉在其中,于是借回家看。因为是借的书,因为敬仰书中主人公,所以每当拿书时,总要洗净手,才慢慢地翻阅。读着读着,一位慈祥而又令人仰慕的老人仿佛出现在我眼前。  相似文献   

7.
<正>"假期完成《水浒传》阅读的同学请举手。""老师,俺妈妈不让我读,把书给我没收了,她说这是‘闲书’!"学生小乔起身无奈地回答。这是几年前暑假结束后开学的那天,我和学生的对话。《水浒传》是九年级所要求的必读名著,原以为课本上都要求读了,怎能想到还会遇到这样的阻挠?  相似文献   

8.
整体赏读张抗抗以女性作家的细腻和温柔探索着一代青年的内心世界,又用敏锐、潇洒的笔触将那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呈现给我们。假如让你再做一次女孩,你又会怎样选择自己的生活?就让我们走进作家张抗抗的文学世界,共同感受她那颗敏感而细腻的心吧。  相似文献   

9.
张抗抗是我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她的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爱的权利》、《夏》、《白罂粟》;中篇小说《淡淡的晨雾》、《北极光》、《在丘陵和湖畔有一个人》。她还写了中篇童话《翔儿和他的氢球》和散文集《橄榄》,出版了长篇小说《隐形伴侣》。作为我国当代一位著名的女作家,张抗抗具有良好的艺术感觉和文学素质。在她的作品中,张抗抗不仅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笔法描绘着青年一代的追求与痛苦,以敏锐、潇洒的笔触揭示人的心灵底蕴,使作品洋溢着青春的朝气和纯净的诗意。比之于其他女作家的作品,她的作品包含着更多的理性思考。她不被感觉和情绪所…  相似文献   

10.
我是"哈"迷,十足的《哈利·波特》迷。有了《哈利·波特》,我可以忘记自我,可以不休息;可也因为它,我和妈妈产生了不和,还使我戴上了眼镜。暑假的早晨,我起床的第一件事儿,就是捧书埋头苦看。妈妈有几次吓唬我:"大白天的,不做作业,还看书,小心我把《哈利·波特》扔到窗外。"我小  相似文献   

11.
一直以来,我都知道认真的态度会提高学习效率,可是,有时判断不出来孩子是否在认真听课,认真学习.今天从孩子读课文上.突然明白,专注力是可以检测出来的,也同样可以训练出来.早晨,孩子在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读课文.往常孩子会在旁边读,我边干活边听,只会留意她的语气和流利程度,但这次我坐在她身边,她边读,我边看她的书,突然发现了一个现象:孩子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时常出现添字、落字、读错词语、读断句子的毛病.孩子态度挺认真的,但还不清楚自己的问题.于是,我告诉她:"首先,读书要眼、口、脑在一处,只用眼睛看,用嘴读是不行的:其次,读课文不能看到哪,读到哪,要在读句子的头几个字时,眼睛把这一句话都看完.  相似文献   

12.
《长春》第四期发表的姚莉同志题为《在逆境中成长》的文章,介绍了文坛新秀张抗抗的成长道路。文章说:抗抗从小就受到了很好的文学薰陶。四岁上,能背普希金的诗。为了培养她的想象力,妈妈有意识地让她读《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作品。以后,更多的让她读俄罗斯、苏联文学。小学五年级,她在《少年文艺》上发表了题为《我们学做小医生》的习作,以后又连续发表了几篇作文。这  相似文献   

13.
张杰 《教育文汇》2009,(5):37-39
2005年暑假,我有幸被邀请参加《教育文汇》杂志举办的笔会。在泰山脚下的一家宾馆里,我和来自利辛的特级教师张帮群同住一室。晚上回到宾馆,张帮群老师拿起一本书看了起来。我问他看的什么书,他说是夸美纽斯的《大教育论》,还问我看过没有。我说没有。张老师又问我平时爱读什么书,我说除了读一些教育报刊外,几乎没有看过什么。他说,你这么年轻,应该多读一些教育名著。他向我推荐了约翰·杜威、马卡连柯、徐特立、  相似文献   

14.
《弟子规》中这句话告诉我们:刚开始读这本书,不要又想着读那本书。这本书还未读完,不要开始读另外一本。说明读书要专一、认真,才能真正理解书中的内容。情景小故事:老师给小朋友布置了暑假的读书任务。要求每人读一本好书,开学后与其他小朋  相似文献   

15.
三 毛 是 深 受 广 大 读 者 , 特别 是 少 年 朋 友 喜 爱 的 畅 销 书 作家 。 她 本 名 陈 平 , 1943 年 生 于四 川 重 庆 。 幼 年 时 期 的 三 毛 就表 现 出 对 书 本 的 爱 好 。 到 了 初中 , 她 几 乎 看 遍 了 市 面 上 的 世界 名 著 。 说 来 也 巧 , 她 生 平 看的 第 一 本 书 就 是 《 三 毛 流 浪记 》, 后 来 又 看 了 《 三 毛 从 军记 》, 作 者 是 张 乐 平 。 三 毛 非 常喜 欢 这 两 本 书 , 有 时 笑 , 有 时叹 息 , 小 小 的 年 纪 , 就 表 现 出对 生 活 的 好 奇 , 对 苦 难 的 关 心 。“ 三 毛 ” 系 列 看 过…  相似文献   

16.
暑假里,爸爸为我买了本名叫《童年》的书。听他说,这是伟大的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写的,这可是一本很经典的读本。听了爸爸的介绍,我便迫不及待地翻开书,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  相似文献   

17.
暑假过后,高二(三)班的小方手里拿着一本《牛虻》走出图书馆大门口,迎面碰上了本班的同学小陈正要还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于是两人交谈起来:“听说你看书挺多啊,这个月又读了些啥?”小陈问。  相似文献   

18.
<正>每个初次来余果家的人,都会对她家23个大柜子的藏书发出惊叹:"你家的书真多!这哪里是住人,完全是住书!"其实,她家大部分的书是她的作家爸爸专属的。不过,余果的书也不少,大概也有两三百本吧。余果说:"这些书,我几乎都看过,有的书还看了好几遍。"余果出生在一个书香之家,她的父母是记者、作家,让她有机会得到一些特别的教  相似文献   

19.
今年暑假,我阅读了老师推荐的《居里夫人传》.这本书使我被居里夫人刻苦的学习精神所震撼,给予我许多启示. 书中让我触动最大的是居里夫人在巴黎求学的那一章.当时,她的经济能力是那么的不堪一击,学习却非常努力和刻苦.我一页一页地读下去,才知道居里夫人的个子并不高,面色苍白,可她的脸上总是洋溢着一种智者的恬静与超然,使她美丽非凡.她还有着朴素顽强的性格、坚定不移地探索真理的信念,以及不贪慕虚荣、为科学奉献一切的精神.  相似文献   

20.
本期我要特别介绍小作家李欣雨,她很了不起,从小爱学习,而且作文也很好。她还很幸运,爷爷金本是一位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诗人,曾经担任过《中国少年报》的总编辑,现在还在编辑《儿童文学》的诗歌栏目。金本爷爷很疼爱她,平常很关心她,照顾她。她很小的时候,爷爷就常常给她讲故事,也给她很多有趣的书读。不过,大家不要以为李欣雨的作文是爷爷帮她改出来的,这些作文都是李欣雨自己写的,她爱观察,爱思考,而且善于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你们看看,这一次点评的几篇李欣雨的作文,都是她从日常生活得到的灵感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