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法刚  毛家武 《传媒》2010,(11):70-71
在都市报迅速发展的今天,都市报在提高新闻报道和发行服务质量的同时,通过周刊吸引了大量读者,有效提高了报纸的发行量和竞争力.报纸扩版、改版成为一种风潮,各种周刊,如汽车周刊、教育周刊、时尚周刊、房产周刊、读书周刊、家居周刊纷纷亮相,每一种周刊与其说对准的是细分读者,不如说对准的是细分广告商.周刊不同于普通新闻版面的生产方式,使广告新闻化依靠都市报周刊风行起来.  相似文献   

2.
我国报纸近年来在经历了“周末版热”之后,又掀起了一股“周刊热”。社会类的、法律类的、经济类的、生活类的、休闲类的等各种周刊,应有尽有,甚至有的报纸办的周刊多达七八个。在众多的周刊中,真正在读者中产生影响的、达到提高报纸吸引力目的的并不多,有些周刊创刊不久就被迫停刊,有的周刊虽然坚持长期出刊,但却没有多少生气。究其原因,就在于许多周刊质量上有问题。增强报纸周刊的生命力、吸引力和生气,关键是要提高报纸周刊的质量,要努力在求新、求实、求深、求精、求丰、求趣、求异、求变上做文章。 报纸周刊的求新,就是要…  相似文献   

3.
这里说周刊的“三性”,系指新闻性、文化性和实用性。 据我所知,报纸周刊兴起于80年代中期。周刊兴起的原因现在分析起来其实很简单;广大读者对文化精神产品的需求不断提高,而现有的文化精神产品数量相对馈乏且质量不高。尤其是党报党刊上可读的东西更是不多,版面语言相当单调,故对其改进的呼声颇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报纸周刊应运而生。 从本质意义上看,周刊的产生正是媒体走向市场的必然产物。从内容上看,它强调文化性、趣味性、生活性、可读性;从版面上看,它以其新鲜性、美观性取胜。也就是说,基本上唯读者所需是瞻。正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周刊在短时期内找到了“卖点”,取得了广泛的市场认同,显示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十多年来,报纸周刊走过了发端—成长—中兴—成熟—稳定之路,报纸周刊市场可谓品种繁多、花色齐备、特点鲜明、后劲十足。一方面,周刊市场上的竞争依然激烈,因实力不济被淘汰出局者累累;另一方面,也有雄心勃勃的“新生代”,携新观念、新运作、大勇气、强精力等方面的优势,又参与到新一轮的竞争中。加上新的媒体(如广播、电视和国际互  相似文献   

4.
当前,教育已成为一个关注度极高的社会热点,许多家庭在教育上不惜倾力投人。各地媒体为满足受众的需要,纷纷开辟教育版面、教育频道。扬子晚报的《成长周刊》就是主要面向中小学生及其家长的教育周刊,近几年来,《成长周刊》坚持"优化互动"的办刊理念,以紧贴现实、追踪教育热  相似文献   

5.
<北京青年报>在2000年7月2日推出人才教育类专刊--"人才时代",其他京城的综合性媒体也相继拥有了这类专刊,如<北京晚报>的"人才周刊",<北京晨报>的"教育资讯",<北京娱乐信报>的"职场周刊",<新京报>的"学习公社",<精品购物指南>的"快乐职场",<京华时报>也在最近推出了人才类专版.这类专刊多以周刊面目出现,不具有日报拼抢新闻上的优势,所以在策划性报道上做好文章成为办好这类专刊的共识.  相似文献   

6.
正泛媒介时代的到来,深刻地改变着读者们传统的阅读习惯、阅读心理和求知方式。作为正刊的辅助和补充,周刊在新闻写作中有优势也有其劣势,如何取长补短,办好周刊?笔者认为要念好"小、实、活"这"三字经"。念好"小"字经周刊的文章相对正刊而言,新闻主题和题材在重大、严肃等方面都会稍逊一筹。如何扬长避短,把周刊同样办得有吸引力,有可读性,这就需要我们要善于从小的题材中发现好的新闻,由"小"入手,把"小"做好,念好"小"字经。念好"小"字经,就是要由小见大,从  相似文献   

7.
教育涉及千家万户,与广大人民群众息息相关。教育周刊是教育报道的主要阵地,与广大读者有密切联系。因此,办好教育周刊有着重要意义。由于教育行业的特殊性,要办好这份教育周刊并非易事。教育周刊的读者群体从幼儿到大学教授都有,这要求教育周刊不仅具备权威性、政治性、新闻性、时效性、专业性。还要具备有趣味性、灵活性、服务性。此外,由于教育行业有暑假寒假,即“旺季”“淡季”,这就要求要教育周刊要遵循教育规律,抓住教育热点,报道教育新闻做到“动静”,结合各种节日假期策划精品专题。基于教育行业的特殊和重要性,要办好教育周刊,就要做到“三个贴近”:即贴近教育部门、贴近学校和老师、贴近学生和家长。  相似文献   

8.
袁诚 《今传媒》2011,(6):46-47
近些年来,有关"国进民退"或"民进国退"的讨论很多,但反映在新闻传播领域的研究甚少。本文将视角放在财经类周刊的国企民企报道对比研究,通过对《财经》、《财经国家周刊》、《第一财经周刊》一年的国企民企报道进行研究,总结出财经类周刊国企报道的总体报道格局与议程规律。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的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很大挑战.纸媒须在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的基础上,融合新媒体技术,着重突出互动性这个竞争支点,完成自身的战略转型.《燕赵都市报》的《乐享健康周刊》秉承"健康至上、乐享其中"的理念,搭建了涵盖报纸、微信等端口的多媒体健康服务平台,并通过形式较为丰富的线上线下互动内容和力求精准有用的健康信息传播,为受众提供了全面和个性化的健康服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本文总结了《乐享健康周刊》在增强互动性方面的主要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0.
曹辉 《传媒》2021,(10):39-41
湖南日报《湘江周刊》有着悠久的历史,被誉为"湖南优质文化精神家园""引领湖湘文化的主力军",其性质上的纯粹性、结构上的严谨性、内容上的优质性特征明显.《湘江周刊》紧跟文艺热点,深度解读剖析,挖掘人文故事,倡导湖湘文艺精神,受到读者的一致好评.笔者通过对《湘江周刊》的内容进行研究,探讨优秀文艺类刊物的内容选取标准的特点,即原创性、新闻性、文化性、引领性.  相似文献   

11.
"生活"系列周刊,指的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邹韬奋主持的《生活》周刊以及继承了《生活》精神的其他相关周刊,如《新生》、《大众生活》、《永生》等。《生活》周刊是由中华职业教育社于1925年10月11日在上海创办的,原为职业教育的园地,从1926年10  相似文献   

12.
在2013年传统纸媒经营形势吃紧,国内各大主流媒体在传统经营和内容建构上,纷纷探索新媒体转型之际,楚天都市报编委会发扬平媒优势,紧扣潮流脉搏,在2014年2月下旬改版之时,以16个常规版的大手笔,打造时尚生活消费周刊《I尚周刊》,践行了"责任媒体百姓情怀"、"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的办报宗旨,提升了楚天都市报的时尚度、品牌美誉度和影响力,增强了广告吸纳能力和造血机能,同时也为《I尚周刊》成为都市报新的报道品牌、活动平台、盈利增长点  相似文献   

13.
邹韬奋的《生活》周刊精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趣味有价值的周刊"是原来印在邹韬奋所主办的<生活>周刊的刊头上的文字,这也是韬奋办刊的个性所在.1926年10月,原<生活>周刊主编王志莘转入银行界任事,31岁的韬奋以职教社编辑股主任的身份,接任<生活>周刊主编的职位.此后一直到1933年7月流亡出国考察,这7年间他一直全心全意地致力于<生活>周刊的言论及其发行、编务工作.这是韬奋思想逐渐走向成熟的七年.通过办刊实践,他便深刻地了解了市民阶层的理想、抱负和喜怒哀乐,进而也更全面地了解了中国社会和人民大众.  相似文献   

14.
"天津日报·文艺周刊"创刊于1949年,在半个多世纪的办刊历史中,始终坚持党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保持和发扬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不仅发表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而且培养和扶植了众多的文学新人,其中有的已经走向中国文坛,成为载入新中国文学史册的文学大师和知名作家.我国著名作家郭小川、方纪、孙犁,都曾为这块文艺副刊倾注过心血,使其成为哺育、培养和扶植文学新人的摇篮与苗圃.茅盾、胡风等大家都曾为"文艺周刊"撰写过稿件."文艺周刊"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最享盛名的报纸副刊之一.  相似文献   

15.
正在纸质媒体竞争日渐白热化的今天,由于时效性不如日报、晚报和网络,表现方式不如声光传媒,周报或周刊往往陷入生存夹缝中,报道什么?怎么报道?让周报、周刊记者的新闻人时刻充满了忧虑。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发展,是当前周报周刊新闻人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必须解决的迫切问题。策划的战术:周报周刊的突围之路拒绝大杂烩,敢于做"慢"新闻相当一段时间,很多周报周刊为了让自己的版面内容丰富,一股脑儿的搞填充,"摘到篮子的都是菜",使周报周刊  相似文献   

16.
九十年代中期以后,新闻类周刊开始在中国媒体市场上崭露头角,除了历史较久的<瞭望>,新生了<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深圳周刊>、<新民周刊>、<中国新闻周刊>、香港的<凤凰周刊>等一批有影响的新闻周刊,在以关注情感化、实用化的文化生活类为主导的期刊市场开辟了一条新路.今天我们不能说中国已经进入新闻周刊的时代,因为还没有一份周刊能够同美国的<时代>、<新闻周刊>,德国的<明镜>周刊等相提并论.但是新闻周刊的发展已开始形成自己的模式.  相似文献   

17.
每周三期,全年150期全年订价120元感谢您对《文摘周刊》的关爱与支持!《文摘周刊》是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面向全国发行的大型综合类文摘报,多次获得"全国优秀报刊""安徽省最受读者欢迎的报纸"等荣誉,自2008年起,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邮政发行畅销报刊"。《文摘周刊》是一份"荟百家精萃,铸一己特色"的报纸。其丰富的内容,独具特色的版面,既能让读者感受时代进步,参与社会活动,美化家庭生活,更能让读者增长知识、修身养性、健康延年。  相似文献   

18.
每天的"娱乐新闻"很碎很杂,影响力可能只有一天,而如果把有价值、有意义的新闻放大、深挖,一个个有启发性而非八卦性的娱乐主题就可以由此产生.八年来,<厦门晚报>的"文娱周刊"从三个版到四个版再到六个版、八个版,一直努力承担着愉悦心灵的重任.  相似文献   

19.
报纸办周刊有过两个高潮,一个是80年代末兴起的周末版、星期刊热,一个是近两年兴起的各种各样的周刊热。无论是国家级的大报,还是地方性报纸;无论是党报,还是专业性报纸,只要是日报,就几乎没有不办周刊的。而且,周刊的名称从通俗的“社会周刊”、“生活周刊”、“法制周刊”、“文化周刊”等,逐渐发展到比较别致的“燕周刊”、“星周刊”、“下周刊”、“壹周刊”等。一家报社的周刊  相似文献   

20.
教育行业涉及千家万户,其社会影响力非常巨大。近年来,媒体均把教育行业作为重点关注对象之一,除了纷纷开设固定的教育版块外,不少媒体都创办了名称各异的教育类周刊。尽管教育类周刊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但从广告刊登量来看,经济效益并不乐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