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影响体育旅游发展的因素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体育旅游在我国的体育和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有着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适合大力发展体育旅游,但受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不够、体育旅游需求不足、体育旅游人才短缺、体育旅游政策缺乏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体育旅游难以快速发展。通过对几个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促进我国体育旅游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体育旅游的开发与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体育旅游是旅游者以参与和观赏体育活动为目的,或以体育为主要内容和手段的一种旅游活动形式。体育旅游以它的重复性、参与性、健身性等受到广大旅游者的欢迎,开发体育旅游是国际社会休闲化、社会经济发展、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为此,提出体育旅游开发要加强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对旅游者、旅游目的地双向负责,不断改善体育旅游“软环境”、多元化开发等对策。  相似文献   

3.
体育旅游生态化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而生态体育旅游的研究基础还相对薄弱。生态体育旅游包含了多层级的主客体关系,不同主体的价值诉求差异较大甚至相互背离,如何实现多主体间的价值共创,是生态体育旅游研究应有的题中之义。通过梳理生态体育旅游概念内涵,从价值论角度分析生态体育旅游价值产生的基本动因与价值表现,需要将生态体育旅游价值关系统一到最高层级的人与自然主客体关系之下,实现不同主体利益博弈中的平衡、协调与价值共创,促进体育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从创新体育旅游产品和管理模式、培育和经营体育旅游市场、促进体育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提出了生态体育旅游保护性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4.
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从体育旅游的生态效益、化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角度,针对体育旅游现状,认为发展体育旅游应采取客观评价、合理规划,保持生态平衡,树立产业观、效益观,加强品牌建设,培养专业人才,提高科技含量,承办高水平竞技比赛,开发复式体育旅游,打造体育旅游化,加强法律建设等措施,以保证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小康社会的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于素梅 《体育科学》2007,27(5):23-35
主要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小康社会的体育旅游资源开发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了小康社会与体育旅游的建设和开发的互动关系,探讨了体育旅游、体育旅游资源的概念、特征及分类等基本理论,重点对我国不同群体的体育旅游需求、动机、认知、经历、消费和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合我国目前体育旅游开发的现状和不同群体的体育旅游情况,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我国体育旅游开发的总体方案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中国体育旅游资源和体育旅游市场开发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结合旅游资源学理论,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归纳分析法以及逻辑分析法,对中国体育旅游资源进行分析,提出对民族体育旅游项目、重大比赛体育旅游项目和水体运动体育旅游项目进行重点开发,同时强化对体育旅游市场的开发,提出了发展我国体育旅游资源和市场开发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体育旅游资源分类及资源可更新性探讨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王桂忠 《体育科学》2003,23(4):12-15
结合旅游学科理论,分析体育旅游的发展现状,将体育旅游资源划分为体育旅游自然资源和体育旅游人文资源两类,并对其组成元素进行了描述和分析。探讨、阐述了体育旅游资源的可更新性特点。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就辽宁省体育旅游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分析辽宁省体育旅游发展的可行性,提出发展体育旅游业,在带动体育产业化发展的同时,既能丰富旅游的内容,又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体育旅游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并对发展辽宁省体育旅游提出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9.
浅析我国西南地区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李继文(武汉体育学院管理系本科90级)开展体育旅游必须具备三大要素: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旅游眼务。其中,体育旅游资源包括自然和人文资源,是发展体育旅游业的物质基础。在西南地区开展体育旅游活动,应凭借该地区旅游资源的优...  相似文献   

10.
关于体育旅游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理论分析和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体育旅游的概念、体育和旅游的结合机理、体育旅游开展的重点以及当前我国体育旅游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探讨,以期对体育旅游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随着体育旅游者的日益增多和人们对体育活动需求的日益增强,体育旅游越来越成为我国旅游发展的重点之一,本人从城市居民的体育旅游认知程度、体育旅游动机、体育旅游经历、影响体育旅游者参与旅游的因素、体育旅游需求等特征进行研究,对于开发体育旅游市场和体育旅游产品、满足体育旅游者的个性需求、促进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卢晓  泮秀芬 《体育科研》2012,33(2):32-38
归纳了上海城市体育以及体育旅游的发展历程,对上海体育旅游进行了分类,并对设施场馆的利用现状和综合效益现状等进行了研究,从体育旅游参与者的类型与体育旅游项目的选择、体育训练和体育节事客源、体育旅游供应商等方面对上海体育旅游市场进行了探究,提出了上海城市体育旅游产品营销的若干策略和上海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3.
试以统一的内核构建体育旅游研究概念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旅游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是体育旅游学科建设前提和体育旅游业发展的根本要求。通过对已有体育旅游概念界定文献评述的基础上,从体育的以人体运动为基本手段的内在规定性和旅游的本质内核愉悦性体验的角度对体育旅游进行了重新定义,这种求其内核而舍弃外象的思维方式,理清了体育旅游与体育旅游所引起的现象混淆所带来的概念界定上的纷争,并且依此为基础对体育旅游的构成要素体育旅游者、体育旅游资源、体育旅游产品、体育旅游业等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构建了其内核一致的概念体系。  相似文献   

14.
我国体育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规制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我国体育旅游发展过程中由于存在体育旅游外部性、体育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体育旅游法规存在缺位、体育旅游公共服务缺位等问题,加之体育旅游资源是俱乐部产品,所以需要政府加以规制从而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介绍了日本、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政府对体育旅游实施政府规制的经验,在借鉴国外经验基础之上结合我国体育政府规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了重视和强化体育旅游发展规划工作,注重体育旅游的法律规制,实施有效的产业政策,积极提供公共服务等有效实施体育旅游政府规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我国低碳体育旅游发展的走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廖春海 《体育学刊》2011,18(4):53-56
低碳体育旅游将成为体育旅游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低碳体育旅游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体育旅游整体产业链需要节能减排;传统体育旅游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传统体育旅游与低碳体育旅游要求相差甚远;低碳体育旅游理念还缺乏全社会足够认识4个方面。发展低碳体育旅游的对策主要有树立低碳经济的环保理念;建立低碳体育旅游的激励机制;完善低碳体育旅游的绿色运营模式;加强整个体育旅游产业链的联合互助机制;培养低碳体育旅游领域的专业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16.
周加启 《体育科技》2013,(5):16-17,21
以苏北地区不同文化程度群体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分析了苏北地区五城市不同文化程度人群的体育旅游经历、旅游动机、体育旅游认知、体育旅游需求以及影响参与体育旅游的因素等特征,对于打造苏北地区体育旅游品牌、提升旅游竞争力、开发体育旅游市场和产品,提供理论依据,并能满足人们缓减压力,释放自我的需求,促进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文献法、实地调研与访谈法,对淄川区体育旅游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淄川区地形多样,自然体育旅游资源多于人文体育旅游资源且体育旅游资源处于待开发状态。开发路径:转变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理念;打造精品体育旅游产品;完善体育旅游服务。  相似文献   

18.
体育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项目,由于兼顾了运动与旅游休闲,而成为旅游市场的新宠。广东是我国的体育强省和第一旅游大省,体育旅游消费人群广大、消费需求层次多样,体育旅游市场发展前景广阔;同时拥有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海洋、温泉、河流、主题公园、武术、体育场馆和大型体育赛事等,是广东的优势体育旅游资源。但广东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却明显滞后,缺乏优势体育旅游产品,产品开发与省内发达的体育旅游市场缺乏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19.
加快广东体育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翁家银 《体育学刊》2006,13(5):36-39
体育旅游是以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为主要目的,使消费者通过旅游的形式体会体育活动带给人们的乐趣,满足各种人群的不同需求。广东省具有开展体育旅游的各种有利条件。加快发展广东省体育旅游事业应该加强宏观管理与合作、加大对体育旅游的宣传、加快体育旅游资源的基础建设、大力培养广东省的体育旅游经营团队、加强各省市的合作以开辟体育旅游的大市场等。  相似文献   

20.
体育旅游是体育与旅游两大产业结合的产物,具有旅游行业边缘性和现实的时代需求。西昌在旅游和体育两大产业领域有突出优势和强劲发展潜力,作为地方人才培养和供给基地,西昌学院设置有社会休闲体育和旅游管理专业,具备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条件。本研究主要分析在体育专业和旅游专业结合的基础上延伸设立体育旅游新专业,提出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