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方法 1 器材 :准备长约 1m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玻璃管一支 ,两端开口漏斗型玻璃管一支 ,长约 15 m橡皮管一根 ,水银、玻璃杯长约 1.5 m细铁丝一根 ,1m长刻度尺一把。操作过程 :首先把橡皮管两端分别套在玻璃管和漏斗玻璃管上 ,使三者连成一条长管。其次 ,把水银倒入长管里面 ,使水银刚达到漏斗玻璃管即可 ,再用细铁丝插入其内来回运动排出水银中气泡 (见图 1)。最后 ,把玻璃管封闭端向上竖起 ,同时使漏斗玻璃管口正向上 (见图 2 )。图 1 图 2观察现象 :玻璃管中水银下降 ,当降至两管水面高度差约 7cm时 ,水银不下降 (用刻度尺测量 )。讨论产…  相似文献   

2.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得出的重要规律和结论,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提高学习质量,培养学生能力。但有些实验做起来较麻烦,器材不太凑手。那么能不能把实验中的材料加以改进,使之变得就地取材,简便易行呢?现结合初中物理实验实际提出以下改进意见,供各位同仁参考。一、关于托里拆利实验的改进做此实验,首先要往玻璃管中注满水银,原来用的器材是小玻璃漏斗,因小漏斗较细,再由于水银分子间的引力较大,故而不易流到玻璃管中。再加上倒入时的多少、快慢不易掌握,很容易造成水银溢出漏斗或溢出玻璃管,造成很大浪…  相似文献   

3.
方法1 器材:准备长约1m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玻璃管一支,两端开口漏斗型玻璃管一支,长约15m橡皮管一根,水银、玻璃杯长约1.5m细铁丝一根,1m长刻度尺一把.  相似文献   

4.
在初二物理课中,做托里拆利实验的演示时,玻璃管的内径越细装水银难度越大。下面介绍向内径约为1.5mm的玻璃管里装水银的快速方法(附图)。将盛糖的小塑料袋底部的一角。用玻璃管捣透,用细线把袋角  相似文献   

5.
九年义务教材初中物理第一册中的托里拆利实验装置,在长约l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装满水银,操作费时且不易将管中空气排除干净.用漏斗装水银容易泄漏,水银是有毒的,有伤口的手指接触水银容易中毒.我们对实验装置作如下改进,可以避免上述问题,有利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水银里会粘有污物,不慎散失的水银也会有尘埃污物,长期放置不用的水银,表面也要产生一层污物。对水银里污物不及时清洁,就会影响下次实验效果。过去有些行家先后介绍过一些水银清洁方法。如:有的是用纱布过滤清洁水银;有的是用注射器清洁水银等。其操作均不方便。我用滤纸过滤清洁水银,效果较好,其操作如下:将实验用后含有污物的水银倒入烧杯里,然后将滤纸折成圆锥形状,并用针尖在锥尖部戳一小孔,将折好的滤纸铺在漏斗里,把漏斗插入干净的空烧杯里,然后把水银徐徐倒入漏斗,让它经过滤纸漏入烧杯内(注意…  相似文献   

7.
托里拆利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必做的演示实验 ,做好该实验要有较高的实验技能 .原实验滴加水银时不容易挤走细玻璃管中的气泡 ,倒置时手要接触有毒物质 ,一不小心水银还会四处溅溢 ,既污染环境又会混入气泡 ,且实验误差较大 ,因此有些教师干脆不做这个实验 ,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为了操作方面 ,笔者在教学中对这一实验作了如下改进 .一、实验器材一根长约 80 cm左右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 ,三角漏斗 ,乳胶管 ,血管钳 (或铁夹 ) ,原演示器的刻度尺和支架 .二、实验步骤1.连接装置如图 1所示 ,向三角漏斗内注入水银 ,直到水银面达到右边的细玻璃管…  相似文献   

8.
如图1所示,在一个深水银槽中,插入一根上端封闭粗细均匀的玻璃管,管的上端用水银封闭着一段长为l的空气柱,管内水银面比管外水银面高出h.问若把玻璃管向下移动一段距离△h,管内气柱长l怎样变化?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h怎样变化?l和h的变化量会不会超过△h?  相似文献   

9.
托里拆利实验是初中物理的一个必做的重要演示实验,此实验要向细长的玻璃管中灌装水银,手要接触有毒物质,操作既不方便又浪费时间,还容易引起水银四处溅溢,既损失了水银,又造成环境污染。为了克服这些缺点,我对原实验演示器作了改进,效果很好。1演示器的改进a.如图1,制作一个颈长为90cm左右的长颈分液漏斗,代替托里拆利管。制作方法是取一分液漏斗,接上一段普通的托里拆利管,即成。b.用有双孔瓶塞的广口瓶代替原演示器的水银槽,广口瓶中装有水银。c.一孔插长颈分液漏斗,另一孔插自行1.长颈分液漏斗;2.自行车气门…  相似文献   

10.
1 托里拆利实验法 器材: 长约1m一端开口的玻璃管,水银槽,水银,刻度尺 步骤: (1)将开口向上的玻璃管内装满水银; (2)用手指堵住管口,将其倒立在装有适量水银的水银槽内; (3)用刻度尺测量出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H.  相似文献   

11.
测定大气压的简单装置,两端开口的均匀玻璃细管一支,横截面积为S,长为Q。装有水银的水银糟一个,深度为h,米尺一把。实验时,将玻璃管竖直插到水银糟底,此时玻璃管的气压是大气压强P_0。然后用手指封闭玻管上端,提起玻管离开水银糟,留在管内的水银柱高  相似文献   

12.
一、用粗细不同的玻一或弯曲的玻璃管做托里拆利实验,其结并,引和吗,答;相同.托里拆利实验测定大气压的原理是:大气压强支持着管内水银柱,即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就等于大气压,而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户一Pga,只跟水银的密度产和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h有关.跟玻璃管的横截面积和形状无关.二、做托里拆利实验时,若把玻璃管慢慢往上提,水银柱的高度是否变化?当把玻璃管完全提高水银槽时,管内水银会漏掉吗?答:不变化.只要大气压不变,水银柱的高度保持不变,只是在玻璃管不断上提的过程中,上端真空部分的长度不断增加;当玻璃管下端…  相似文献   

13.
天平与气压     
例1质量为m、管口截面积为S的足够长的玻璃管内灌满密度为ρ的水银.现把它竖直倒插在水银槽中,再慢慢向上提起,直到玻璃管口刚与槽中的水银面接触,  相似文献   

14.
托里拆利是意大利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他在物理学方面的最大贡献是设计了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证明了真空的存在,并第一个准确地测出了大气压强的数值.一、实验器材长约一米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玻璃管、水银、水银槽、刻度尺等.二、操作步骤在玻璃管中灌满水银,将管口用手指堵住,并将玻璃管倒立于水银槽中后放开堵管口的手指,使玻璃管竖直在水银槽中,待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不再下降时,用刻度尺测出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cm.简记为“灌~堵~倒~插~放~竖~测”三、注意事项1.实验所用的玻璃管必须洗净并干燥…  相似文献   

15.
分析 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先用水银灌满玻璃管(玻璃管长度大于760mm),将玻璃管里的空气全部排出,再用手指堵住玻璃管开口的一端,然后将其倒立过来,慢慢地将开口的一端浸入水银槽里,再移走手指.  相似文献   

16.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浮力的本质,我制作了“浮力机理说明器”。1装置描述如图1所示,1为去底塑料饮料瓶制作的固定漏斗和活动漏斗;2为直径2cm长60cm透明玻璃管。3为用包装泡沫塑料磨制而成,侧面贴红白相间即时贴色环的圆柱体,长L=8cm,直径稍稍小于玻璃管内径,上下移动自如。4为软导管。5为铁架台。2操作与现象a.向固定漏斗和活动漏斗组成的连通器内注入一些浅红色的水。b.把圆柱体从固定漏斗插入玻璃管,并降低活动漏斗,使圆柱体位于玻璃管中部。c.当活动漏斗中水面在固定漏斗中水面以下,且两水面间距大于圆柱…  相似文献   

17.
托里拆利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必做的一个重要演示实验 .此实验必须向细长的玻璃管中灌装水银 ,手要接触有毒物质 ,操作既不方便又浪费时间 ,还容易引起水银四处溅溢 ,既损失了水银 ,又造成环境污染 .为了克服这些缺点 ,笔者对原实验演示器作了如下改进 ,效果很好 .图 1托里拆利演示器一、演示器的制作( 1 )如图 1所示 ,制作一个颈长为 90cm左右的分液漏斗 1来代替托里拆利管 .制作方法是在分液漏斗下端接一段普通的托里拆利管 ,接口密封 ;( 2 )用有双孔瓶塞的广口瓶 3代替原演示器的水银槽 ,广口瓶中装入足够量的水银 ;( 3 )一孔插长颈分…  相似文献   

18.
实验操作技术在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增强演示实验的效果方面有重要意义,本文就以下几个演示实验的操作技术介绍如下。1 托里拆利实验由于大气压随海拔高度而变化,一般的地方实验结果应在74cm水银柱以上,但很多教师的实验结果只有70cm左右。其原因主要有:水银倒入玻璃管中后气泡未全部排出,或是手指操作不当带入空气进入管中。排出水银管中的气泡方法有:玻璃管注入水银后留1cm左右的空隙,再用手指堵住管口,让装有水银的玻璃管慢慢倒转,使管壁上的小气泡合成一个大气泡排出,最后再将水银灌满(管口要留有一个球形的水银滴)。或者用漆包线…  相似文献   

19.
引例把一根粗细均匀的一端封闭的玻璃管竖直倒插入水银槽内,管内封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现将玻璃管略提高些.则(A)管内气体体积增大(B)管内气体体积减小(C)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减小(D)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增大分析把一根粗细均匀的一端  相似文献   

20.
托里拆利实验是初中物理的一个必做实验,此实验要向细长的玻璃管中灌装水银,投触有毒物质,操作很不方便c我对此实验作了改进,效果很好。l实验装置1.加附图制作一个颈长为如cm以上的长颈分液漏斗,代替托里拆利管。长颈分液漏斗的制作方法是取一分液漏斗,接上一段普通的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