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丽丽 《班主任》2014,(11):22-23
教育需要对话交流。没有对话交流,也就没有教育,特别是对于面临巨大高考压力的高三学生来说,更需要精神情感的力量。我班的班级“接力”日记因此而诞生。“接力”日记,顾名思义就是班级日记一人记一天,轮流往下传。具体实施方法是:按学号顺序,每天由一名学生任值日班长,负责一天的班级管理并记好班级日记。值日班长要认真观察、细心记录,日记内容务求真实,写真情实感;动笔之前要认真阅读其他值日班长写的班级日记,与同学进行一次心贴心的交流。班主任每周至少阅读一次班级日记,并将针对某一科任教师的日记推荐给该教师阅读。高三毕业时,将所有班级日记进行整理、打印,送给全班学生做纪念。  相似文献   

2.
王焱坤 《班主任》2007,(3):16-17
进入高中,面对激烈的学习竞争,面对班级中出现的一个个新问题,我摸索出通过组织学生记班级日记来强化班级管理工作的方法,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我组织学生记班级日记的具体方法是:按学号轮流,每天由一名学生任值日班长,负责一天的班级管理并记好班级日记。值日班长要认真观察、细心记录,日记内容务求真实,写真情实感;动笔之前要认真阅读其他同学所写的班级日记,与全班每位同学进行一次心贴心的交流。班主任每周至少阅读班级日记一次,并将针对某一科任教师的日记推荐给该教师阅读。高三毕业时将所有班级日记认真整理,打印出来,送给全班学生作为纪念。  相似文献   

3.
<正>在班干部的换届选举中,原先的班长小敏竟然落选了。她平时工作认真负责,不徇私情,因而得罪了班上一些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后来据我了解,那几个同学在选举前相互串通拉票,导致小敏落选,而他们几个则分别被选举为班长、纪律委员等。看到这样的选举结果,我不由得担心:他  相似文献   

4.
<正>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倾诉心声的"场所",我实行了《班级日记》制度。由班级同学轮流写,写的同学被称为"轮值班长"。班级每天发生的故事,第二天由轮值班长在晨会课前读,读过后,大家可以对昨天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班级日记》是“遥控班主任”的第一手材料,是班委带领班级成员搞好自主管理的重要依据。“班级日记”的具体操作程序为:先要求班干部轮流记录,然后由学生根据学号顺序轮流写作。班级日记内容除保留值日班长对日常生活情况的记录外逐渐转向“对违纪事件的评述”。对“良好班风的渴求与颂扬”,对“班级活动的安排与设想”,对“同学及记录人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的介绍评价”。对“身边同学闪光点的挖掘”,等等。有了这第一手材料便能针对班级情况,对症下药及时教育指导。根据《班级日记》,开展主题班会;根据《班级日记》,了解学生动态;利用《班级日记》,促使学生自省;根据《班级日记》,巧设角色,根据《班级日记》,妙用惩罚;根据《班级日记》,引导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根据《班级日记》,与家长交流,达成教育共识,等等。  相似文献   

6.
放手让值日班长“当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清春 《班主任》2009,(2):25-26
为了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从高二开始,我在班内实行了值日班长制度。 值日班长不一定是现任班干部,但一定是经过学生民主选举的。在选举之前,我提出要求:我们要在班里每天设一位值日班长,请最有正义感、最有集体荣誉感的同学来担任。值日班长的职责是:每周值日一天,负责一切班务,包括课堂纪律和自习纪律、教室卫生和本班卫生区的检查以及班主任、学校交给的临时任务等。  相似文献   

7.
连锁的感动     
星期一,我正批阅着学生在双休日中写的日记,一本本批过去,我仿佛走进了一个个孩子丰富多彩的双休日生活,那里有天伦,有童趣,有孩子们的五味瓶。我不禁为他们日渐提高的选材能力而暗自叫好。批日记累并快乐着。发这个感慨时,手里又拿起一本日记。那是班长袁潇的。第一次英语练习  相似文献   

8.
逆水行舟,难;顺水推舟,易。这是生活中的常识。面对本案例中让人欢喜让人忧的小王被全班同学推选为班长一事,班主任应该怎么办?笔者的看法是:与其否认选举结果,做"逆水行舟"之事,不如认可选举结果,行"顺水推舟"之事。一、顺乎民意,认可选举结果在本案例中,虽然没有细说班长选举的过程,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选举决不是随意、随便进行的,而是合乎制度和程序的,是正常、正当、公开  相似文献   

9.
不知不觉间,日记成了学生和我沟通的桥梁。学生们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和琐碎感受,都毫无保留地写在日记里,向我倾诉。我很感动,总是以一种无比珍视的心情,朝圣般地细细品读每篇日记。我也会在每篇日记后写下回复和感受,当我的红笔轻舔着日记本时,我知道,我是捧出一颗心来,轻轻地贴在学生的心头。所以,学生的喜怒哀乐牵动着我的心绪。开学时,班里进行干部竞选。学生十分踊跃,从班长到组长,都有不少人角逐。看他们一个接一个地上台演讲,年轻的脸庞洋溢着自信的光彩,我为之动容。下课铃响起,我高兴地宣布:竞选圆满结束。但是,在那天的日记中,我发…  相似文献   

10.
八年级115班的班长转学走了,钟老师让同学们选举一名新班长,结果成绩优秀的刘叶同学当选了。钟老师说了一  相似文献   

11.
选谁当班长     
在森林学校里,有一群动物在一起学习.大象是老师,小兔、小羊、小熊、小鸟等动物是学生. 一天,大象老师把所有的学生召集到一起说:"我老了,需要选一名班长来协助我管理班级.大家想想,谁能担任这个职务.一个星期后,我们再进行集体选举."学生们听到这个消息后,纷纷议论起来,到底谁会被选为班长呢?  相似文献   

12.
这次班长选举采用竞选制,经过两轮初选,只剩下何扁山和苏留留两个人。如果这次苏留留的语文能考过何扁山,就很有可能成为班长;如果这次何扁山的语文能考过苏留留,也有可能成为班长。  相似文献   

13.
这次选举班长,原班长鲍倩得了28票.挑战者叶盈盈得了32票。  相似文献   

14.
在大学生中施行干部轮换制,是指在校期间,大学生轮流担任学生干部。这里主要是指班干部,即班委和团支委的全体成员均任期一年,到期后由没有做过本班班干部的学生接任。具体做法是:新生入学时将干部轮换制度明释给全班学生。班主任指定的临时班干部工作一段时间以后进行民主选举,确定第一届班委和团支委。从第二届开始,采取竞选的办法选举班长,班长从未做过班干部的学生中选择班委的其他成员;团支部采取民主选举的办法选举团支部委员,没有做过班干部的团员均为候选人。每年综合测评完成以后进行改选,一年改选一次。即班干部一年轮…  相似文献   

15.
黑静怡,我们的班长大人,快过来一下!第一节课下课后,一名女同学把我拉到一个角落里。老师推举我和肖碧丹为班长候选人,最后结果还要等下周同学们选举后才能决定呢。她怎么就叫我班长呢?干什么呀?我问。  相似文献   

16.
《教育》2011,(7):17
陈军2月21日在《今日早报》撰文指出:1名班长、10名值日班长、4名学习委员、1名文体委员和16名小组长……新学期开学,武汉市黄陂前川六小四(1)班63名学生中就诞生了32个"小头头"。班级挑选一些学生担任班级干部,这是常规的班级管理要求,也是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举措。在班级干部的选举中,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既能激发学生管理班级的热情,也能让学生获得一定的锻炼机会,本无可非议。  相似文献   

17.
中等职业学校(中专、技校、职高)的教学班级 ,都设有班主任和班级(务)委员会(以下简称班委会)。很多人都说班主任是班级里的“总管” ,是“一把手” ,是班级工作的“组织领导者”。笔者则认为 :班委会里的班长 ,以及学习委员、生活委员等班干部 ,是由学生担任 ,由班级的学生选举产生的。班委会是班级的领导机构 ,班长与班委会委员们共同组成班级领导集体。班主任不是班委会成员 ,自然就不应是班级的“一把手”。班长是“一班之长” ,“一把手”是班长才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不同于小学生 ,年龄都在15岁以上 ,接近成年人 ,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18.
《教育》2011,(3):17-17
陈军2月21日在《今日早报》撰文指出:1名班长、10名值日班长、4名学习委员、1名文体委员和16名小组长……新学期开学,武汉市黄陂前川六小四(1)班63名学生中就诞生了32个“小头头”。班级挑选一些学生担任班级干部,这是常规的班级管理要求,也是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举措。在班级干部的选举中,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既能激发学生管理班级的热情,也能让学生获得一定的锻炼机会,本无可非议。  相似文献   

19.
接任新班,学期伊始我就组织学生选举了班干部,并把班中的各项管理工作分配到各个班干部手中,让他们各尽其能。班干部们在班长王智的带领下,把班中的各项工作做得井井有条,让我颇为宽慰。  相似文献   

20.
班级日记,是每天由值日生写好,值周班长负责验收传递,并于周末写好总结性日记(周记),交给班主任审查,周一根据日记对班上工作进行总结评比,同时提出新一周工作计划的班级管理方式.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证明班级日记是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好途径.一、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能力.优秀班集体的建设,关键在班主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班级日记既能训练又能检验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它要求记的内容非常丰富,有班级见闻、重大活动,好人好事,班干部履行职责,《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执行落实情况,学习状况,文明礼貌,纪律卫生等,同时也可以针对某人某事进行评价.积极为搞好班级工作出主意,想办法,提建议.值日生实际起着值日班长的作用,他是班级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在管理和被管理过程中训练着自己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