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雍巫”考     
春秋时有名“雍巫”之人,《春秋左传正义》认为他是主管国君饮食之饔官,前人注《左传》者也多主此说;又或以为雍巫是巫人。本文认为雍巫既非饔官,也不是巫人;雍巫之“雍”应当是雍巫之氏;并认为雍巫可能本即齐国人,乃雍廪同族。  相似文献   

2.
首先来谈谈巫师,这是一个具有强烈攻击型元素魔法的魔法师系列专业职业他拥有以强大的威力与特殊效果为主的范围型攻击咒语技能:虽然在队伍中担任给予敌人重要杀伤力的角色,但因物理性战斗能力微弱.常常成为队伍保护的对象之一,巫师的自动成长的身体状态为智力2、敏捷1。目前巫师有三种比较流行的路线,即体巫、智巫、双智巫与敏巫、以下,我们就分别针对这四种线路分别来谈。  相似文献   

3.
杰出的党的宣传工作者陆定一同志,悄悄然逝世了。他的死,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坚决反对教条主义的英雄。他的形象历历在目,难以忘怀。现在我把记忆中最难忘的几件事写在下面,以志纪念。现在人们都知道陆定一夫人是严慰冰,文革初期因为反对极左路线,夫妻双双被关进秦城监狱达十三年之久。但极少有人知道陆定一同志的第一位夫人唐仪贞和他的故事。1926年,陆定一同志年仅20岁时,就在上海担任团中央机关刊物《中国青年》的编辑。该年底,我自广东返上海去武汉,因事找到团中央的机关接洽关系。这个机关在北四川路黄陆路一所洋房内。与陆同住…  相似文献   

4.
《项脊轩志》的写作年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有光的名篇《项脊轩志》历来被选人大、中学教材,其写作年代应予考订。 该篇分为正文和补文两部分。其正文的写作年代可据补文中所说的“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一语推定。按归有光第一次结婚娶魏氏,是在他23岁时,即嘉靖七年(1528),所以《项》之正文当作于嘉靖三年(1524)他19岁时。 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归有光的生年,一是他本人统计年头的习惯。目前记载归有光的生年有两说,一作1506年,一作1507年,两说各有所当。按归氏生于明正德元年,当公元1506年;但他的生日在腊月二十四,据《两千…  相似文献   

5.
法华古镇盛时称为邑中“镇市之首”,为时人所熟知,至于《法华乡志》这部江南著名的乡镇方志,却鲜为人知了。其实,这部志书的修辑与成书,前人经历了一段艰辛曲折的编写历程。这部乡志最初为清嘉庆年间法华乡人王钟主修。其时建制设镇尚未改乡,故题为《法华镇志》。王钟号一亭,是嘉庆名士,曾参加过邑志郡志的编修工作,学问渊博,书法精美,卒于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寿七十余岁。那时修编乡镇志的尚不多见,王钟独具慧眼,认为“邑志如纲,而目可不举乎?”“邑志志其大者、重者,而轻者细者遂可尽废乎?”于是,他参考邑志后编起…  相似文献   

6.
怀念新闻工作者良师陆定一丁济沧我离休后,曾两次见到陆定一同志。一次是1985年,为筹建“延安新闻出版革命纪念馆”,我随王揖同志到北京医院看望定一同志,并请示建馆事宜。他严肃地说:“你们都是老延安了,可不要忘记延安的整风,新闻纪念馆一定要冠以‘革命’二...  相似文献   

7.
巫恒通,字天侠,1903年生于江苏省句容县白兔镇柘溪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巫恒通兄弟三人,兄巫全仁,弟巫恒达,皆在抗日战争中以身殉国。后人称巫氏三兄弟为"伯仲三杰"。巫恒通生前曾任新四军新三团团长、苏南行署第五行  相似文献   

8.
万清 《新闻世界》2006,(7):31-32,33
2006年5月28日,广西忻城县大塘镇。莫巧彬趿着一双沾满泥土的、镇上已没有多少人穿的解放鞋,走进了镇上的派出所,这不知是他第几次走进派出所了。他找到派出所所长梁文,一脸无奈的神情,“梁所长,你再帮我想想办法吧,他们快没吃的了。”  相似文献   

9.
寻找悍妇     
几个朋友难得聚在一起.商量怎样帮一个人的忙。这位仁兄在大学教哲学,刚过五十岁,一副落魄的夫子相。皮瘦发长,懦弱有余而精气神不足,妻子去世两年多了,看上去他活得蛮艰难。当务之急是为他找一个伴儿,以他的这份书卷气,大家一致认为配一个温柔贤淑的女人最合适。  相似文献   

10.
《档案》2001,(1)
(本刊讯)近日,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发出关于开展向崔新一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崔新一同志生前是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档案科科长,曾获大连市优秀党员、劳动模范、辽宁省“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全省法院“人民满意的工作者”、全国“优秀档案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崔新一同志是一名普通的档案工作者,他热爱档案工作,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突出的成绩,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档案事业,体现了档案工作者的优良传统。通知说,“全国档案工作者要以崔新一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共产主义事业的崇高理…  相似文献   

11.
近代宁波帮以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经营才能称雄中国工商界达半个多世纪,为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诚如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所言:“宁波人家以善于经商闻,且具坚强之魄力。……其能力与影响之大周可首屈一指者也。”①本文试就近代宁波帮的活动地域、近代宁波帮形成的历史因素及其贡献诸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与概述,以期丰富对近代宁波帮问题的研究。(-)宁波人经商历史相当悠久.明末清初.宁波商人在全国许多地方已初露头角。据《郧县志》记载:该府“生齿目繁,地之所产不给子用,四出营生,商旅遍千天下,如杭州、绍…  相似文献   

12.
今年7月21日是曾三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抚今追昔,饮水思源,无限地思念和崇敬。曾三是一部“书”,一部近半个世纪档案事业发展的历史,一部人生哲学,一部档案学术思想论著。我读着他,接受他的教诲和熏陶。  相似文献   

13.
1854年11月,容闳从耶鲁大学毕业,怀揣“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之志,手书孟子“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的座右铭,回到阔别七年、而今已风雨飘摇的祖国。迎接他的又是什么呢?是一种尴尬的事业,也是一种尴尬的结局。  相似文献   

14.
新闻稿件最讲究时效,时间一过就没有了价值。有些故事性较强的新闻素材如果不及时变成铅字,总会为采写者留下遗憾。这时,我们不妨多从可读性和故事性上下功夫,换个体裁写一写,或许“死鱼”也能变“佳肴”。我在支队参加报务员培训时,台长赵湘平给我讲了他妻子帮他戒烟的事。原来赵台长爱抽烟,妻子为了帮他戒烟,给他立下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只要赵台长再抽烟,她就剪短自己的头发。嫂子长得漂亮,那头披肩秀发更是好看,这头秀发也成了嫂子最大的骄傲。一次,赵台长回家后情不自禁地又掏出烟来抽,嫂子看到后马上拿起剪刀剪掉一大截…  相似文献   

15.
阿飞红 《新闻世界》2005,(10):30-32
一个农民在自家的槟榔园里干活时。意外地发现一条受了伤的小蟒蛇,奄奄一息地躺在石头上,他顿生恻隐之心,救起了小蟒蛇。没想到,小蟒蛇长大后也懂得知恩图报,不仅为他看门护院,还给他牵线搭桥做“红娘”。帮他娶回了一个漂亮的妻子。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   由贾熟村、罗文起编著的《困学真知──历史学家罗尔纲》一书 ,近日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罗尔纲先生是我国太平天国史学的奠基人,他从30年代初即孜孜不倦地从事太平天国研究, 曾写出《湘军兵志》、《绿营兵志》、《晚清兵志》、《太平天国史》等50多种著作,发表 文章400多篇,编纂出版有关太平天国文献资料3000多万字,因而被学术界尊为太平天国史 研究的一代宗师。该书精选了罗先生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并收录一些知名学者研究他的学术思想及对他怀念 与回忆的重要文章。编者还特别作了《罗尔纲学术…  相似文献   

17.
县级小报人员少,兼职多。如何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尽力为读者做些报外服务工作?一年来,我们通过四条渠道加强了报外服务工作:一是重视来信来访工作,尽力为农民排忧解难。例如,去年10月,洪河乡一位农民开办了家庭制蜡厂,由于信息不灵,产品积压了八千四百包,金额达五千多元。他带着试试看的想法来到编辑部,要求报社帮他找找销路。我们尽力设法帮他解决,派记者同他一齐到三个  相似文献   

18.
《档案学研究》1991,5(2):6-10
去年7月20日,曾三同志85岁生日的前一天,我们带着刚刚出版的《曾三档案工作文集》去医院看望他,祝他早日康复,健康长寿。但是,没想到11月28日早晨,曾三同志与世长辞了,噩耗传来,我们沉浸在无限的悲痛和哀思之中。曾三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无线电通信事业的先驱,新中国档案事业的开拓者和杰出领导人。他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他的革命精神、光荣业绩和高尚风范,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开拓前进。曾三同志为新中国档案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呕心沥血,不遗余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在曾三同志的直接领导下,从事档案工作几十年,对他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质、热爱档案工作的坚定事业心、不断开拓前进的创新精神、求实务实的作风,感受至深。缅怀曾三同志,我们思绪万千,往事历历在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曾三同志先后担任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处处长、秘书局局长、办公厅副主任。他作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就在汉口、上海等地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以后到中央苏区工作,参加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延安,到达西柏坡,长期从事党的无线电通讯、机要、秘书、文书、档案等领导工作。因此,建国之初他就十  相似文献   

19.
2006年7月21日是我国档案界老领导、老前辈曾三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曾三同志是新中国档案事业的开拓和杰出领导人。在我半个世纪的职业生涯中,约有五分之三的时光在档案园地里耕耘,深受曾三档案学思想的影响。光阴荏苒,如今,曾老离开我们已经陕16周年了,我以十分怀念的心情,纪念他为发展中国档案事业所作出的卓越贡献,铭记他在中国档案战线上的不朽功绩,学习他的高尚情操和治学、处事、为人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20.
由刘宗武、自牧等编选的《回忆孙犁先生》一书,收入纪念诗文近一百五十篇,其中有魏巍先生所写的短文《孙犁帮我编过诗集》。记述了他与孙犁先生在战火中结下的友谊,尤其是在追忆孙犁帮他编辑诗集的往事时,情真意切,真挚感人,叫人不胜唏嘘。但他在文中却未提这部诗集的书名:《两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