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科技风》2021,(1)
隧道初期支护技术有助于施工过程中围岩的稳定性,所以在我国的隧道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被普遍运用。基于此,本文就对在隧道工程初期中运用支护施工技术所应当注意的操作要点进行分析,希望对相关施工工作人员提供帮助,进而促进我国隧道工程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青藏铁路第一长隧羊八井一号隧道及柳梧隧道为施工背景,详细阐述了高原隧道施工支护及衬砌工法,具有一定的实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城市地铁软弱围岩中修建大跨隧道,选择一套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正确的施工方法十分重要。本文以区间大跨度隧道的施工为例,介绍中洞法、双侧壁导坑法在城市地铁中的施工技术,以及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并对今后类似条件下隧道的施工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4.
在隧道工程项目中,解决好防水问题是保障工程施工质量、效益的主要方法,也是从根本上根治隧道病害,提高隧道使用寿命和安全的主要环节。而在施工的过程中对于防水板施工材料和方法的选择是否正确是隧道防水施工效益的主要关键。本文就防水板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阐述了在施工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要点,为日后同行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龚怀明 《科技风》2012,(5):132-133,136
隧道通风是施工中必须采用的一项技术措施,高原地区隧道通风与平原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异性,对隧道施工通风技术要求较高.本文通过系统阐述关角隧道工程出口标段施工通风特点、难点和技术方案的选择应用,为以后高原特长隧道的施工通风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对于在城市明挖隧道进行施工监测过程中钢支撑轴力、周围建筑物的沉降、施工范围内土体的位移等等相关数据进行监测分析,仔细分析了对于隧道基坑以及周边的施工安全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得出了一些在明挖隧道的基坑监测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20,(1)
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公路交通体系也开始得到较好的拓展。而在高速公路建设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地形等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隧道工程。而在隧道工程项目中,机电安装施工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必须要进行深入的探讨。本文先阐述了高速公路隧道机电安装施工技术的特点,接着分析了高速公路隧道机电安装施工准备工作、通风与消防系统安装、照明与监控系统安装等各个环节的内容,最后还探讨了高速公路隧道机电安装施工需要注意的各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高原地区由于风沙天气较多,常在山坡的受风面形成风积沙地层。高原隧道的洞口段常遇该类不良地质地层,风积沙围岩白稳能力极差,开挖时极易坍塌。施工防坍塌、沉降是影响安全和进度的重要因素,解决这一因素的有效方法成为高原隧道施工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高原、严寒条件下的S312线珍称公路拉庚拉隧道对季节性冻土隧道施工技术、合理支护结构形式以及人员健康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浅述了S312线珍称公路拉庚拉隧道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代化进程将交通发展推向纵深,隧道工程作为山区交通建设的重要节点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在公路隧道领域设计方法主要以新奥法为主要理论基础,再通过施工经验的总结进行工程类比,形成复合式的衬砌结构形式。对于隧道工程而言,最为重要的防范内容就是大面积变形以及塌方,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工程病害包括裂缝和抗渗等方面。目前我国的公路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往往发现实际情况和设计体系容易存在差别,况且很多隧道还仍然保持着粗放式施工的特点,使得运营期间出现病害的可能性大大提升。本文针对目前公路隧道设计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思考,尝试提出解决思路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由于新建隧道与既有隧道之间的间距较小,新建隧道施工时,易导致既有隧道结构破坏、影响运营安全。为了分析新建隧道采用不同施工工法对既有隧道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针对CD法、CRD法和双侧壁导坑法分别构建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不同工法施工新建隧道时,既有隧道衬砌的受力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分部开挖工法施工新建隧道对既有隧道的影响差异较大,从控制拱顶位移和塑性区范围角度考虑,建议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开挖新建隧道。既有隧道施工对中夹岩的影响显著,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对中夹岩采取适当的工程措施进行加固处理。研究成果可以为近接隧道的施工与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隧道监测量测是一个非常常见而又复杂的问题,当隧道中的围岩因为自身的地质结构或者是周围的地质灾害受到损坏时,便会发生坍塌、渗水等一系列灾害,对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危害。相对于地震、海啸等重大自然灾害来说,隧道灾害的出现的频率高、范围广成为了人类面临最为严峻的问题。在隧道的施工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加强对临时支护状态的实时检查,做好施工记录和支护数据处理工作,据以决定修正支护参数,改进施工技术。公路隧道建设是一个隐蔽的工程建设,我国中西部内山区和丘陵地带分布广,地质条件恶劣,施工难度极大,所以,如何有效识别和准确识别施工过程中的地质灾害,对隧道的安全健康进行监测量测,是隧道施工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交通建设事业在不断发展,这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较大的便利。在隧道工程施工时,需要注意不良地质段的施工,采用适合的施工技术,还要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管理,从而保证隧道工程的施工质量。隧道工程的施工环境条件较差,这给施工单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必须对施工技术进行合理的优化,还要加强管理,从而提高隧道施工质量与效益。  相似文献   

14.
西藏对流天气频繁,局部小气候多,年平均雷暴日数达85天,是我国强雷暴地区之一.由于在高原防雷设计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程,我们通过多年对西藏高原建筑物防雷设计、施工过程中的经验总结,结合建筑物防雷技术规范,对高原建筑物防雷的具体做法及特殊情况下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隧道开挖施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原冻土隧道开挖是一个新的课题,众所周知,爆破效果的好坏主要由以下三个标准来衡定:一是药量控制要好,要能将开挖岩面炸下来,而不允许对轮廓外围的围岩有破坏作用;二是必须保证周边眼有较多的炮眼半孔率;三是半孔间的岩面的平整光滑程度高。而冻土隧道对开挖的要求更高。本文对昆仑山隧道在开挖过程中采取的施工方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6.
不良地质地段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列举了不良地质段双连拱隧道的施工方法,陈述了每种施工方法的施工流程,随后提出了不良地质段中隔墙相关施工技术,最后总结了不良地质段双连拱隧道施工中应注意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为有效减少隧道二衬背后脱空现象,在峨米铁路新星隧道采用二次衬砌带模注浆施工工艺,通过与传统隧道衬砌工艺对比分析,避免了传统衬砌注浆浆液与二衬混凝土"两层皮"的现象,明显降低了脱空率。但如果在带模注浆施工过程中不注意细节控制,也会出现注浆不满,无法保证"零脱空"。现将新星隧道带模注浆施工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以方便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榨坊隧道洞口浅埋暗挖段施工为例分析了隧道进洞施工常见问题及辅助施工注意要点,指出临时支撑拆除是暗挖隧道施工风险较大的阶段,应结合监控量测的支护应力和变形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在水利隧道工程施工期间必须做好水利隧道塌方的预防工作,本文将简单介绍水利隧道工程概况,论述施工期水利隧道塌方的治理措施,分析工程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提出施工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析了在隧道施工中防排水作业流程、施工工艺以及施工技术措施中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