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有一位做企业家的朋友,他曾是省城一家大型国企的老总。他为人真诚、热情、随和,朋友颇多。在做老总的日子里,有许多朋友不停地找他,在经营中遇到困难,朋友们也倾力相助。几年下来,企业也确实搞得旺旺火火。不过,去年他调整了工作,不当老总之后工作似乎清闲了一些.但朋友之间的友情依然如故。  相似文献   

2.
请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是最喜欢请客的一个民族.从抢付车费,抢会钞(旧时,在饭店吃饭付钱叫会钞),以至于大宴客,没有一件事不足以表示中国是一个礼让之邦.我的钱就是你的钱,你的钱也就是我的钱,大家不分彼此;你可以吃我的,用我的,因为咱们是一家人.这种情形,西洋人觉得很奇怪,请恕我浅陋,我没有见过西洋人抢付过车费,或抢会过钞.我们在欧洲做学生的时代,因为穷,大家也主张"西化",饭馆里吃饭,各自付各自的钱,相约不抢着会钞.西洋人宴客是有的.但是极不轻易有一次.最普通的只是来一个茶会,并不像中国人这样常常请朋友吃饭.这些事情,都显得中国人比西洋人更慷慨更会应酬.  相似文献   

3.
毛主席有句名言: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可京城名女人洪晃家的餐厅墙上,镶着一行由霓虹灯拼成的"革命就是请客吃饭",可谓深得中武社交三昧。有好事的调查公司调查显示,请人吃饭是46%的中国人选择的社交方式。如今就连学生、甚至小学生的课余联络,都靠聚餐。职场和官场更不待言,饭局几乎就是第二工作。著名出版家沈昌文先生说起和作者打交道的经历时说:"我是主张吃的。跟文化人,或者思想家要搞好关系,我没别的手段,只有一条——吃。因此到哪里去吃,重要的是我要了解他喜欢吃什么。饮食便于进入主题,就有话可谈了嘛。"饭局各有不同,有人总结得很好:同学请的饭局,可以随随便便,像家人;朋友请的饭局,可以大大方方,像主人;领导请的饭局,必定小心翼翼,像陌生人;请领导的饭局,一定要毕恭毕敬,像仆人。有饭多有局,不同位置、不同目的的饭局当事人,对饭局有着不同感受。  相似文献   

4.
彭林接触博客是因为朋友的介绍,那时他考研没有成功,打算回家边复习边工作再考一次。因为临近毕业,彭林感到很伤感,便写了些文章发给朋友们。朋友介绍他到博客上去写,因为这样能把文章都放在一起,很多人看得到,互相交流也非常方便。于是彭林就有了自己的博客,感觉无聊时就在这上面待着。  相似文献   

5.
在我们县站的广播稿中,常常见到一般化的语言。称赞一个人的工作精神时,总是说:“吃饭无味,睡觉不香,一心扑在工作上;写到人物思想时总是:有人说他傻,他情愿做这样的傻子;写到对人物评价时总是:大伙一个个翘起大拇指,说他是我们的带头人。这些语言,可说是陈词滥调,似乎从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一样没有生机,听众也早就听腻了。  相似文献   

6.
"有一个年轻老师,妻子生孩子的时候出现难产,自己因为教学任务重没有陪在身边,最终孩子生下来很不容易,因此很珍视自己的儿子,心有内疚.后来,他教健康课的时候讲到了‘艾滋病’一节,有个好奇的学生问他,‘如果是您的儿子得了病,您会和他一起吃饭么?’结果老师不太开心,批评了学生,学生也觉得有些委屈."这是全国先进工作者、北京市垂杨柳中心小学班主任郑丹娜在工作中碰到的一个难题. 在参加北京劳模宣讲团的宣讲过程中,通过和来自医疗系统的劳模交流,她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有一次搞活动,吃饭时,一名艾滋病患者指着自己的饭盒说,‘护士长,我不吃肉.’我迟疑了一下,把他饭盒里的肉夹过来,放进了自己的嘴里.他一下子惊呆了:‘王姐,我家里人都不敢这样!’他管我叫姐了,把我当亲人了!"  相似文献   

7.
人总是要死的。但我一想到这个人的死就涌起了一种悲哀。汪公一生广交游,他的朋友怀念他的诗文者也会很多,而我作为他的老少之交的晚辈朋友,又能写点什么呢?我想起了他和书评,我的悲戚原来也来自我们共同热爱的书评事业。我很少见到有人像汪公这样对书评充满着爱心。他是新时期十余  相似文献   

8.
善于思考     
对一个习惯负面思考的人来说,我会很羡慕那些正面思考的人,因为正面思考确实有它积极的一面,但是另一面,我很快心生疑惑,总觉得这些家伙们太狂妄了!这些人真的认为正面思考很好吗?也可以这样说,假如我正面思考了,我认为自己随后一定会失去一些东西,并且因此产生局促不安的情绪。  相似文献   

9.
刚过完年,一连串的好玩儿事就来了。先是我收到一些朋友的邀请,说是他加入了人和网,要我也加入。接着又有一些朋友收到“我”的邀请,嬉笑问我,人和网是一个什么党,加入这个组织除了那么严格的政审,为什么还要银行存款的密码?我不由得重视起来,打开那些邀请信再仔细一看,虽然信上写着朋友们的名字,邮箱却不是朋友们的,原来是那个人和网的越俎代庖。信上先喊一句口号:“人际关系就是生产力!”随后这样写道:  相似文献   

10.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有位朋友给我说了这样一番话,他说这人啊,小时都是有棱角的,进入社会以后,要先学会把这些棱角磨圆了,等自己有了资本,再把这些棱角长出来。彼时乍听了这番高论,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也很感动他这样肯教我。当天晚上睡觉,揣了个宝贝般喜悦,有些激动,有些新鲜,有些忐忑,尽琢磨自己应该去磨掉什么了。  相似文献   

11.
罗小明 《湖北档案》2005,(12):33-35
自打新中国成立以后,我的父亲罗舜初不知为什么总是跟不上形势,时常因为思想“右倾”而挨批,但又总是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保护。这些领导人为什么这样信任和了解他呢?不仅是我,也是许多关心父亲的人希望解开的一个谜。[编按]  相似文献   

12.
虽然我不是那种善于交际的人,但还是有一些朋友的,偶尔会接到他们邀请饭局的短信。这些短信构思得很奇特,读起来特别的有意思!  相似文献   

13.
正去年的一个周末去了趟徽州,那里粉墙黛瓦,路边的田地里是一片片嫩黄色的油菜花。眼前摆了一堆获安徒生奖的童书,从中单单挑出了这本《少年斯特法诺》,因为我有个意大利朋友叫斯特法诺,后来才知道,这本书的作者,阿根廷女作家玛丽亚·特蕾莎·安德鲁埃托的父亲也叫斯特法诺,也是意大利人,这本书就是献给他的。如果可以借花献佛,我也想把这本书献给我的朋友斯特法诺,他会用中文说"你好吗",他的二儿子,十岁的加布里埃莱也在学中文。有一天去他家吃饭,还给加布里埃莱上了堂课,这个孩子漂亮聪明,还认真得不行,临走前,我把刚读完的一本路内的小说《云中人》送给了他,对他说,"现在读不懂,我相信,早晚有一天你会读懂的。"这本《少年斯特法诺》也是,如果感觉读不懂,长大了就会明白。  相似文献   

14.
饭局     
有一个朋友,博客内容全是饭局,让人看起来,他的生活像是转战于筷子和刀又间。每一篇文章,都详细记录了吃饭的时间地点人物,吃的菜式,喝的酒水,谈论的话题,某人的妙语,谁换了新男女朋友,席间的突发事件,以及最后谁埋的单。  相似文献   

15.
小资和大资     
我的一个朋友很小资。在我的词典里,小资是生活品位和精神追求的代名词。所以对于这位小资朋友,我总是很钦佩很崇拜。虽然和她在一起很有压力,有时甚至会无地自容,但本着提高自己的宗旨,我还是常常给她打电话:"有空一起吃饭吗?你选地方,我请客!"她总是会找到一些味如嚼蜡的餐馆,可是GOOGLE一下,却赫然名列本城十大小资圣地,让我平生有眼不识泰山之感;她带我去本城最高档的商场里最便宜的一家西餐厅,我点了一份螺丝面,像外国人使筷子一样,生涩地用叉子翻动着一盘面疙瘩,终于忍无可忍,问她:"为什么螺丝面里半天找不到一颗螺蛳?"她顿时气结——螺丝面是指面的  相似文献   

16.
朋友樊刚     
1995年岁末一个寒风刺骨的日子,我认识了樊刚。 那天是一次临时性的朋友聚会,因为彼此间不熟悉,所以我特别带了两本自己的诗集。记得我在送给樊刚的诗集扉页上,郑重地写上了一句:对于心灵而言,生命总是要辉煌一次的。一次、也仅只一次。然后他笑容可掬地望着我,然后他紧紧地握住我的手。 那天酒桌上坐了12个人,8个身有残疾。樊刚无疑是他们中体质最差最  相似文献   

17.
去年的一个周末去了趟徽州,那里粉墙黛瓦,路边的田地里是一片片嫩黄色的油菜花.眼前摆了一堆获安徒生奖的童书,从中单单挑出了这本《少年斯特法诺》,因为我有个意大利朋友叫斯特法诺,后来才知道,这本书的作者,阿根廷女作家玛丽亚·特蕾莎·安德鲁埃托的父亲也叫斯特法诺,也是意大利人,这本书就是献给他的.如果可以借花献佛,我也想把这本书献给我的朋友斯特法诺,他会用中文说“你好吗”,他的二儿子,十岁的加布里埃莱也在学中文.有一天去他家吃饭,还给加布里埃莱上了堂课,这个孩子漂亮聪明,还认真得不行,临走前,我把刚读完的一本路内的小说《云中人》送给了他,对他说,“现在读不懂,我相信,早晚有一天你会读懂的.”这本《少年斯特法诺》也是,如果感觉读不懂,长大了就会明白.  相似文献   

18.
很多朋友把我说成维权人士,也有朋友把我说成网络公民记者,我认为这是个人理解的问题。我一直把自己定位为一位志愿者,但确实具有网络公民记者的意味,因为我利用网络把前方真实的情况,第一时间发到网上,让那些关注同一事件的网友一起参与。  相似文献   

19.
轶事四则     
《出版参考》2014,(3):43-43
著名的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年)终身未娶。有一次,他在路上遇到两个朋友,一个朋友问他:“你不为你的独身主义后悔吗?”斯宾塞愉快地答道:“人们应该满意自己所做出的决定,我为自己的决定感到满意。我常常这样宽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某个地方,有个女人因为没有做我的妻子而获得了幸福。”  相似文献   

20.
元旦之后同穆虹一起吃饭,穆虹说《广告人》杂志的名人写名人栏目要写邓效锋,并说一定要我来写。我一口应下来。但拿起笔来,却有些踌躇,不知如何下笔。原因就在于邓效锋无论人前人后似乎都是"正面形象",总是严肃有余,讲段子也总是有浓厚的工作色彩。这个人基本上是一个工作狂人,或者他的趣闻与逸事确实有可能不多,或者有可能只是在我面前隐藏得很深。所以,本文只能白描一下邓效锋的"正面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