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徐雅萍 《文化交流》2014,(10):28-31
中国梦的其中一环是生态文明建设,在浙江,承担这一任务之一的是以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为核心内容的五水共治。由浙江电视台钱江频道和绿色浙江环保组织共同推出的"五水共治·吾水共治"圆桌会,从2014年2月起,便开展起来。让时光倒回到二十年前"我小时候山下金河水很清,现在却变得这么脏。"温岭市山下金村的村民这样对圆桌会的主持人范大姐说。在江南的水域中,深藏着每一个老百姓最深处的记忆,也深藏着文化与文明。20年前,河水清澈见底,随处可见鱼虾;盛夏时节,总有许多孩子在河里游泳嬉戏。什么时候河水能够再现清澈灌溉庄稼,是百姓最大的愿望。  相似文献   

2.
李志 《生态文化》2012,(5):41-42
大蒜,又叫"葫"或"葫蒜",为百合科植物大蒜的鳞茎。在我国民间有个久传不衰的谜语:"兄弟七八个,围着柱子坐,一说要分家,衣裳全扯破。"说的就是大蒜。大蒜为何又叫"葫"?原来,大蒜并不是生在中国长在中国的土著,它的故乡在西域,是汉朝人张骞出使西域时把它带回来的,所以叫"葫"。李时珍在他的《本草纲目》中也说:"……张骞使西域,始得大蒜、葫荽。"但不管它是哪里来的,到了中国就应该有  相似文献   

3.
德法共治理念由来已久,先秦时期的国家治理中就运用了此理念,并被历代明君所推崇。当代的国家治理中同样离不开德法共治的理念,因为法律具有强制性,会惩罚违背法律的人,而实施仁政能够获得民心,使人们能够做到内在的自我约束。人们或因惧怕受到惩罚而不敢触犯法律,或因坚守内心的道德底线而不触犯法律,无论是被动还是自觉遵守法律,都是在维护国家秩序,所以可以说,法律是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保障制度,而德是"以人为本"的社会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4.
在与日本出版人原光政的谈话中,他特别提到《宫泽贤治童话选集》丛书主编是华裔学者王敏女士,在座的一些对日本出版界较为了解的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庄志霞女士也介绍说,是王敏把《宫泽贤治杰作选》和《宫泽贤治童话选集》推荐到中国的。看得出来,在座的中日同行对王敏女士很是尊敬。  相似文献   

5.
喝茶     
曾听人说西洋人喝茶,把茶叶加水煮沸,滤去茶汁,单吃茶叶,吃了咂舌道:"好是好,可惜苦些."新近看到一本美国人做的茶考,原来这是事实.茶叶初到英国,英国人不知怎么吃法,的确吃茶叶渣子,还拌些黄油和盐,敷在面包上同吃.什么妙味,简直不敢尝试.以后他们把茶当药,治伤风,清肠胃.  相似文献   

6.
有人说,世上有多少种动物,就有多少种植物,有多少种植物,就有多少种以植物为生的昆虫。而在这些昆虫中,有对植物有益的,也有对植物有害的。有益的昆虫和有害的昆虫共存共生在植物或动物中,结成奇特的生物链,构成多彩的生物圈。  相似文献   

7.
话语权,不单纯指说话的权利;还指决定说什么,怎么说,谁来说,对谁说,在哪里说,甚至包括怎么理解的"权力"。毋庸讳言,过去的中国,由于"国际话语权"的缺失,我们的自我认知,过多地被西方那一面硕大无比的镜子所左右。奥运中国的登场,虽然赢得了碰头彩,但文化信息符号的深度和广度传播,也才刚刚开始。在具体的沟通传播过程中,我们传播者的个体"软能力",仍是整体文明软实力结构中的"短板"。  相似文献   

8.
政治是一门艺术,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似可视作政治艺术的完美表现。既然是艺术,从道理上讲就应该是高尚的,而与粗鄙无缘;是宽容的,从而拒绝暴虐。但这两点,朱元璋都做不到。  相似文献   

9.
《老子》第十七章中,宣扬的为政治世之道是"太初"之道。而"太初"之道又可为四个层次,分别是道治天下、德治天下、刑治天下和暴治天下。准确理解"太初"的政治理想,对研究老子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宋文鉴》的编纂凝聚了吕祖谦的文学思想与学术关怀。吕祖谦秉持融会理文的文道观,以编纂《宋文鉴》为契机,致力于弥合自北宋以来文道分裂与对立的局面,对于南宋中期文坛中兴局面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推进之功和启示意义。《宋文鉴》是吕祖谦开创的历史谱系学中关键的一环,它将当代纳入其中,通过诗文把北宋一代的历史关节、治体统纪建构在古今连贯、前后延续的历史序列之中,并"约一代治体归之于道"。可以说,《宋文鉴》是全面认识吕祖谦文学与学术思想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面相,无论在宋代文学思想发展史还是学术史上,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不可忽视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职业圈》2006,(4)
"现在熟食制品很多,但闻香来的卤肉风味独特,真是叫好吃,吃了还想吃!"一位在闻香来卤肉坊前排队等候的小伙子说。一位老婆婆也接过话头说:"闻香来卤的肉就是香,八珍香鸡、香酱鸭、肘子……都是我常买的。不瞒你们说,过节送礼我都送这。"  相似文献   

12.
晚蒙 《生态文化》2012,(4):34-36
瓜的种类很多,从口味上说,有香瓜、甜瓜、苦瓜、面瓜、东瓜、西瓜、南瓜、北瓜、节瓜、哈密瓜等等;从形状上说,有圆、长、扁、方、圆柱等……  相似文献   

13.
正杭州两位三年级小学生上岗做播报员让杜沅熹现场说说自己最拿手的杭州话,他选了一段介绍杭州的小热昏《杭州好地方》。这是他参加这次比赛的才艺展示,近两分钟的词稿居然一口气顺畅地说了下来。杜沅熹说,这还不算很难的,上次参加首届"小伢儿说杭州话"四六级挑战赛,他还专门用杭州话配音《小猪佩奇》,难度更大。  相似文献   

14.
舒姝 《文化交流》2015,(2):77-80
人人都说江南是水乡,而水乡最美处无疑在浙江。"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对水乡最贴切的描述。2014年12月5日至10日,一场名为"美丽浙江·水之韵"的摄影作品展在浙江图书馆举行。这些艺术作品,用镜头聚焦美好瞬间—浙江人民在"五水共治"中的生动实践、新人新事,记录了各地群众品水、惜水、亲水、爱水、保水的感人场景。公众意识与社会责任的觉醒早在5月初,几十位摄影人以建德为起始  相似文献   

15.
魏剑美 《文化博览》2007,(12):54-55
曾经有个酸溜溜的诗人说:"这个世界什么都新奇,只有爱情还古老。"殊不知,爱情其实是最与时俱进的了。就在近一二十年,美女完成了从爱兵  相似文献   

16.
炎炎夏日,河北省某地西瓜丰收.县城的街头到处是成堆的西瓜,其价格-跌再跌.即使降到接近赔本,大堆的西瓜还是卖不动.那些往年靠西瓜大赚其钱的商贩,今年却守着大堆的西瓜苦不堪言.  相似文献   

17.
《韩非子·难势》围绕势治和贤治进行辨难,通过慎到和应慎子者的辨难,引出韩非势治理论。通过对《难势》篇的反思和研究,探析慎到尤其是应慎子者的观点和内涵,以及对如何得出韩非势治理论进行再考察,可以得知其势治理论中的"势"并非自然之势,而是"人之所得设也"的"人设之势",在此前提下,韩非势治理论才能得以成立。这一研究有利于解析韩非势治理论的逻辑与脉络,以及更准确地理解韩非势治理论。  相似文献   

18.
程杰 《文化学刊》2010,(6):104-106
在我国古代文化中,梅花无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植物意象和文化符号。笔者曾就《文苑英华》、《全唐诗》、《全宋词》、《古今图书集成》、《佩文斋咏物诗选》、《佩文斋题画诗类》、《历代赋汇》等书所收植物题材作品综合统计,位居前五位的依次是竹、梅、杨柳、松柏与莲荷。如果我们就植物的历史作用和文化意义进行考察,由此建构一个展示其价值地位和符号意义的"文化丛林",那么上述五物无疑是这一"丛林"中的5强。而在上述5种植物中,梅花是名列前茅的。梅花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地位是梅的生物种性与社会应用相互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生物性、历史性、普遍性、思想性、民族性5个方面来把握。  相似文献   

19.
正"真没想到,今年持续40℃的高温天气,帮我烤热了泥茶壶销售市场,我10天烧一窑,还是供不应求。"早晨5点,满头大汗忙完装窑、准备点火的武义泥茶壶制作第五代传人吴万能,说起高温带热的泥茶壶市场一脸的喜悦。吴万能家住武义县王宅镇孙里坞村伍仙亭自然村。为传承祖上传下的这把泥壶,他整整坚守了37年。在当地,这种用泥烧制的茶壶,俗称"西瓜壶"。过去,农民到田里干活都会提着装满茶水的"西瓜壶",天气越热,  相似文献   

20.
价值     
卡耐基给他的雇员讲课,他拿出件器物,说:"这是盏出土的纯金古佛灯,是价值连城的宝物,想得到它的请举手。"几十个听课的人纷纷扬起手臂。卡耐基突然拿起锤子把佛灯砸得七扭八歪,说:"现在还有人想得到它吗?"依然有许多人举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