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鵅鸫理窝》是模拟鸟的生活创作而成的一种舞蹈。“(?) 鸫”是栖息于秧棵田里的一种候鸟、益鸟。大如鸽子,里月毛,红冠子,雄的冠子高一些,形象美丽可爱。每年“小满”前后,一对对从南方飞来,选择最肥密,也就是它们认为最安全的秧棵田里做窝。鸣时发出“呵一咚咚”声,好象是在赞颂秧棵长得丰盛,所以农民们喜爱它,说它是象征丰收的吉祥鸟,都希望它能到自己秧田里来做窝。至今  相似文献   

2.
一笑 《生态文化》2013,(3):42-42
燕子是我家的常客。我搬来平房已经五个年头了,只记得刚刚搬来时,房檐下就有一个燕子窝,虽然是五月的天气,但那里面并没有叽叽喳喳小燕子的声音传出。就是说,那是一间被燕子废弃了的房子。第二年,来了一对儿燕子,左看看,右瞧瞧,考察了好几天之后,开始动手装修房子了。之后,它们在我的屋檐下生儿育女,倒也热闹。  相似文献   

3.
十时整,高健健准时走进了咖啡馆的门。她看见我,有点抱歉的样子,说不知是否迟到,我笑笑摇头。她说,由于连着四天在做《家人》的节目,昨天晚上回到家,家里已乱七八糟的象一个猪窝,这让特爱整洁的她不堪忍受,挽起袖子,一场大干之后,一看已经是夜里三点多钟  相似文献   

4.
怀念乌鸦     
儿时家乡许多美好的记忆经常像过电影一样在我脑海里浮现,乌鸦就是其中之一。记得当时我们村庄的西头,有一片茂密的榆树林,林中足有几十个乌鸦窝,成了名副其实的乌鸦“住宅小区”。我和小伙伴们常去掏乌鸦蛋。村东头几棵高大的杨树上,只有几个喜鹊窝而没有乌鸦窝。常听老人说,喜鹊手巧,不但会做花衣裳,还会盖房子,它们的窝垒得大而坚固,像只挂在树上的大灯笼;而乌鸦从小只知道多嘴多舌,笨手笨脚,只会做件黑糊糊的衣裳,盖房子的技术更差,它的窝像个朝天接水的“敞口盆子”。  相似文献   

5.
“先治坡,后治窝”——这是十二年前我第一次问及殷少华为什么不盖几间砖瓦房时他的回答。十几年过去了,这里的一切都变了,沙丘治了,林子密了,小树棵棵都成材了,老殷的满头黑发也变得花白了……而惟一不变的还是那两间陪伴老殷治沙二十余年的土坯小屋。  相似文献   

6.
那天早晨我在钟楼前散步空中飞舞着大片的燕子它们在为寂静的钟楼唱歌居于城市居于喧闹之都人的袖口都在与车辆握手燕子无疑是稀物真想回到故乡去故乡的燕子是落在河边银线上的它们不那么吵闹它们把巢筑在屋檐下太阳落山的时候它们乖乖地栖落在巢里看父辈们叼着的烟杆上忽明忽暗的火星燕子也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句话不几天,漫山遍野的绿真像绿色的火苗大片大片地烧起来直到烧成黄灿灿的金箔燕子才肯离去燕子南飞的时候就是故乡人盼它归来的时候那种盼是放在心头上的不亚于一场厚重的大雪关于一场雪的日记11月6日上午一场雪覆盖了城市脚印叠…  相似文献   

7.
柿子熟了     
宗国 《生态文化》2010,(5):29-31
柿子熟了,熟在沉甸甸的十月里。十月的太阳在大地上铺陈了一片金黄,柿子也如太阳一般,熟成了橘红色。于是,柿子们就如同一颗颗耀眼的小太阳,玲珑着挂满了一棵棵柿子树,累累的果实,金黄的色彩,很美人的眼目,所以柿子又有“金果”之称。  相似文献   

8.
《鵅鸫理窝》是一种根据鸟的生活习性和动作语汇而编创的一种贴近动物自然生活的舞蹈。“(各鸟)鸫”是栖息于秧棵田里的一种候鸟,益鸟。其体大如鸽子,黑羽毛,红冠子,雄鸟冠子高一些,形象美丽可爱。每年“小满”前后一对对由南方飞来,选择最肥密的秧棵田里做窝,鸣时发出“呵——咚咚”声,好像是在歌唱着生活的美好。此鸟因为形美歌好,深受农民的喜爱,誉它们是象征丰收的吉祥鸟,  相似文献   

9.
鸟之灵韵     
正拂晓遇啼鸟乡愁纯粹是对故土的山川阡陌、鱼虫鸟兽、老少爷们、风俗民情、传说轶闻等的自然情感的自然流露。即便是松林中的蘑菇、老槐树上的鹊窝、山藤上的蝈蝈、棘子上的蜂巢,都能把乡愁撩拨得浓浓的。最近一段时期,故乡那只鸟儿的啼啭萦绕耳畔,纠结于心……前不久,我回故乡探望,意犹未尽,又住了一宿。  相似文献   

10.
鹬的小河     
正"一条小河波浪荡,风吹盐渍白两岸。鹬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鸟人的车声,看惯了鸟人的长枪"。端午小长假,本想到北戴河去拍鸟,起大早来到鸽子窝,没看到日出,没拍到鸟。幸得秦皇岛一位未曾某面的鸟友指点,奔向河北乐亭大清河盐场去拍鹬。这里真是鹬的天堂,各种鹬和谐相处,不抢地盘、不争斗。  相似文献   

11.
正树是大自然的神圣之物,能表达、传递一种微妙的情感,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一种机缘和生命力。因此,与一棵树对视是需要勇气的,与一棵胡杨对视就更需要勇气了。那是茫茫荒漠中的一棵胡杨,或者说是一棵又一棵胡杨。那种对视,那种凝望,是一种来自  相似文献   

12.
傻傻的童年     
谈 心 开心的事总得找人说说。 找自己感兴趣的人说,找喜欢自己的人说,找开开心心的人说。 无非是蚂蚁搬家搬个没完,无非是大雨到来之前,蚯蚓就出来鸣锣开道。大路上密密麻麻的都是蚯蚓。无非是燕子在梁上做窝,大燕  相似文献   

13.
杜鹃     
在她家五六平方米的院子里,有一棵十几米高的杜鹃,这棵杜鹃是她丈夫去世的第二年种植的。每年三四月,粉红色的杜鹃花挂满枝头,引来了一些蜜蜂和蝴蝶,而此时是她怀念去世丈夫最悲伤的日子。  相似文献   

14.
白冰 《生态文化》2002,(3):22-24
炎炎的夏日,被渐有凉意的秋风代替。当秋的脚步踏着季节的时钟准时地到来,大自然里也就又开始了另一番热闹:百果们,争着抢着揽过秋风涂抹着自己的脸庞;秋季里开放的花们,姹紫嫣红地醉迷了人的双眼;动物们也以各种方式,忙碌着秋天里的收获;叶们被忙乱的世界打乱了阵脚,于是,就自古到今地有了“落叶纷纷”的感叹……  相似文献   

15.
正骄阳似火的夏天,我们在路上最喜欢得到的是什么?是一棵能为我们遮阳乘凉的大树。暴雨如注抑或是大雪纷飞的时候,在路上我们最想要的是什么?仍然是一棵能为我们遮雨挡雪的大树。栽棵大树好乘凉啊!而这棵大树哪里来?两个途径:一是大自然从天上掉下来,而这棵大树不一定就掉在我们行走的路边上;二是我们在路边亲手栽一棵,这棵大树在路边不会跑,总  相似文献   

16.
一个平常的春天,一位母亲向别人讨了几棵树苗,然后挑了几株最壮实的准备栽在门前。母亲栽种完毕后,她的一个孩子从门里一拐一拐地出现了。"妈妈,把这棵小树也栽下吧!"孩子的手里擎着一棵树苗。那是她丢弃的一棵。它又瘦又小,甚至还有一些枯萎。孩子吃力地站在母亲的面前。他是最小的孩子,一生下来腿就有残疾。孩子擎着那棵树苗,眼里都是渴求的光芒。母亲望着孩子站立不稳的腿,有些犹豫。但看到孩子眼里的那片灼灼的光芒,终于点了点头——就算它最终长  相似文献   

17.
远远地,便望见了一棵高大的古树,古树上有一个鸟窝,筑在树顶三个枝丫的中间,像一颗美人痣,点缀着风景似的,让小山村多了几分魅力和神秘。鸟窝里住着两只阿巴鸟,整日唱着甜甜蜜蜜的歌,它们相亲相爱,滋润着日子,也做些传宗接代的事。让人奇怪的是它们的儿女,一长大就不见了,不知跑到何处闯风光去了,一年倒也见它们回来一两次,向父母"阿巴阿巴"地叫着,报些喜忧。当儿女们一走,就又只剩下两只老鸟,但它们不寂寞,仍然做些该做的重复事,依恋着古树,依恋着小山村,  相似文献   

18.
家的名字     
古人多谦逊有礼,对别人家一般尊称为府上、尊府或者贵府,而对自己的家又谦称为寒舍、舍下或者敝庄。而文人墨客为表达自己的喜好或者志向,不管自己家书房大还是小,豪华还是简陋,往往要起个独特的名字,不仅风雅别致,而且妙趣横生。例如陆游晚年的书斋为"老学庵",表示活到老学到老之意。蒲松龄书房名为"聊斋",有闲谈鬼狐,聊以排遣寂寞的意思。梁启超书房取名"饮冰室",有为国家  相似文献   

19.
这是我前两年在北京写下的文字.本意是留给儿子今后看的,从没想到拿出来发表.直到有一天,我无意中听见儿子"篡改"一节课文-- 小学一年级的语文书里,有一段"先朗读,再背诵"的课文:"爸爸是一棵大树,妈妈是一棵大树.我是一只快乐的小鸟,在两棵大树间飞来飞去."  相似文献   

20.
布鲁斯又来中国了。清晨,他照例先到西湖边打上一会太极拳,8时前准时回到医院。他熟练地洗手更衣,穿上印有"浙江省中医院"字样的白大褂。时隔一年,他又一次行走在古色古香的推拿科走廊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