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雨霖铃·寒蝉凄切》是宋代著名词人柳永的作品。反差手法是文学创作的常见手法。基于反差视角,赏析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意蕴,体会词人丰富而细腻、真实而感人的内心世界,进而提高学生的鉴赏与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2.
《雨霖铃·寒蝉凄切》一词,是北宋杰出词人柳永的名作。词人继承并发展了民间词的优良传统,创制了"慢词",由于词人仕途坎坷、失意,流  相似文献   

3.
《雨霖铃》被称为宋金十大名曲之一。《雨霖铃》(寒蝉凄切)是柳永的十大代表作之一。柳永,生卒年不详,字耆卿,初名三变,排行第七,故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因他的一首《鹤冲天》中有“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以及“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等词句,仁宗知道后认为柳永过于狂妄,不  相似文献   

4.
高中语文教材上《雨霖铃》一词,是北宋杰出词人柳永的名作。词人继承并发展了民间词的优良传统,创制了“慢词”,由于词人仕途坎坷、失意,流落江湖,所以长期过着羁旅漫游的生活,  相似文献   

5.
柳永《雨霖铃》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词婉约派作家柳永,《雨霖铃》不仅是他的代表作,以冷落凄凉的秋景为衬托,抒发了词人因仕途失意和情场伤神以至飘零四海的感伤,基调格外低沉。  相似文献   

6.
柳永是宋代文人中的一个另类,他才高八斗,却抑郁不得志,奉旨填词成了他浪迹江湖的招牌。柳永的词多和烟花巷陌,歌儿舞女相关,《雨铃霖》就是其中著名的一首,本文就谈谈《雨霖铃》的哀婉风格。  相似文献   

7.
张贺龙 《考试周刊》2007,(40):82-83
《雨霖铃》不仅是宋词婉约派作家柳永的代表作,也是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作。其以冷落凄凉的秋景为衬托,抒发了词人因仕途失意和情场伤神以至飘零四海的感伤,基调格外低沉。  相似文献   

8.
宋代著名词人柳永,擅写羁旅离愁,以长调铺叙都会繁华和中下层市民生活,是婉约派词风的代表人物。传说当年凡有水井之处都能听到歌唱柳永之词。《雨霖铃》(或题"秋别")是其名篇,表现深刻,情绪真挚,凄婉动人。全词如下:  相似文献   

9.
柳永的《雨霖铃》是婉约词的代表作品。通过赏析重点词语、赏析意象、赏析手法来体会《雨霖铃》中诗人悲伤的情感。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宋词婉约派代表词人柳永的作品《雨霖铃》 ,使学生对宋词有进一步的了解。在诵读、赏析的同时 ,把握诗作的景与情 ,运用联想和想像 ,探究它的意境 ,并体会婉约词的风格特色。教学过程(教师 :程红兵 ;每课一诗 :徐晓燕 ;课文主持 :李佳梁)一、每课一诗 ,由徐晓燕同学介绍宋代词人晏殊的作品《蝶恋花》。教师稍加点拨 ,要求同学们熟读成诵。(略)二、《雨霖铃》教学师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首宋词。下面 ,就请李佳梁同学来主持这篇课文教学。主 :老师们 ,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很高兴我能有这样一个机会 ,来主持这篇课文的…  相似文献   

11.
《雨霖铃》本唐教坊曲名,因柳永“借旧曲另倚新声”作词《雨霖铃》(寒蝉凄切)而盛名.本文试从该词牌的起源,词格、词作概况以及其在宋词史上鲜有问津的状况等三个方面出发,以柳永《雨霖铃》为例来对其进行简要探究,来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雨霖铃》不仅是宋词婉约派作家柳永的代表作,而且是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作。其以冷落凄凉的秋景为衬托,抒发了词人因仕途失意和情场伤神以至飘零四海的感伤,基调格外低沉。  相似文献   

13.
抒写离愁别绪是婉约词的常见题材,柳永的《雨霖铃》从多角度铺叙,抒情深切、委婉,曲尽缠绵之意,堪称杰出之作。下面,笔者浅析一下《雨霖铃》的抒情艺术。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词史上,北宋初期的词人柳永率先在创作中大量使用了铺叙手法。宋代词论家李之仪在《跋吴思道小词》①中指出,唐五代作词,大抵以《花间集》中所载为宗,然多小阕。至柳耆卿始铺叙展衍,备足无余,形容盛明,千载如逢当日。这一点,柳永的代表作《雨霖铃·寒蝉凄切》即为明证。  相似文献   

15.
北宋著名词人柳永的《雨霖铃》,虽无词题,但人们吟咏后很容易拟出"伤离别"之题。柳永的这首代表作,虽用语寻常,但相传亮相之后即脍炙人口,人们争相传诵,凡有井水之处就有人咏唱,堪称词坛婉约极品。  相似文献   

16.
北宋词人柳永的《雨霖铃》就是抒写离别的典范之作,其缠绵凄恻,催人泪下。这首词何以有如此动人心魄的魅力呢?从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白描手法、点染巧妙等方面就这首词的艺术手法试作探究。  相似文献   

17.
《雨霖铃》是北宋专业词人柳永的代表作之一。词描写了恋人间离别时难舍难分的情景,和离别后生活的种种遐想,写得情景交融,缠绵婉致。多用白描手法,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技巧。  相似文献   

18.
《雨霖铃》是柳永最负盛名的一首慢词,为宋元时期广为传诵的“宋金十大曲”之一。它能悠悠千载,流传不衰,至今仍为人们击节赞赏,除了思想内容上不无一定的积极因素外,最主要的是由于词人运用他炉火纯青的艺术技巧,婉约有致、曲尽其妙地表现了恋人悲离伤别的情怀,具有感人心脾的艺术魅力。本文着重分析一下这首词的几种艺术手法。一、逐层深化,委屈尽情,是《雨霖铃》艺术特点之一。清袁枚《与韩绍真书》说:“贵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音韵学理论,从语言音韵角度,聚焦考查柳永《雨霖铃》及其与许渊冲英译本音韵的共性及个性。研究发现:第一,音节结构上《雨霖铃》及英译本韵腹和韵核使用中英相近的发音字母以保持最大程度的音韵相似性,运用响音性原理感性认知诗歌情感表达;第二,《雨霖铃》的韵脚及其许渊冲英译本的韵尾在音韵上符合各自的音韵规则,具有错落有致的音乐美。第三,柳永《雨霖铃》及其许渊冲英译本音韵节奏具有共性。  相似文献   

20.
宋代是我国词发展的鼎盛时期,词人灿若星河,作品浩如烟海、风格异彩纷呈.在这众多词人中,提起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柳永,就不能不说到<雨霖铃>,说到<雨霖铃>,就不能不称赏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和"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四句词何以具有如此巨大的艺术魅力?奥妙在于其抒情内涵的含蓄与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