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直角试管造型简单,用途广泛;借助直角试管开发出加热铜绿、二氧化锰催化作用、检验铵态氮肥、铁粉与硫粉的反应等实验,丰富了实验教学资源,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借助并列的2支小试管、直角玻璃管、玻璃三通管、简易天平等,设计出4种比较苏打、小苏打热稳定性的实验装置.改进后的实验,丰富了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实验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1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改进称取2克氢氧化钠放于烧杯,加进60毫升96%酒精,不断搅拌,使成饱和氢氧化钠酒精溶液,贮入试剂瓶备用。取3毫升饱和氢氧化钠酒精溶液于试管,通入CO2,则产生白色沉淀,这是生成的Na2CO3。将上述生成物分装于两支试管,一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振荡,沉淀溶解;另一试管中滴加盐酸,产生CO2气体,用点燃的火柴伸入试管,火焰熄灭验证。2 红磷在氯气中燃烧装置如图①、图②圆底烧瓶配上双孔橡皮塞,一孔插上直角玻璃导管,另一孔插入长约15cm的尖嘴玻璃管,用橡皮管与长约5cm的直玻璃管相连。橡皮塞上再插上反焊…  相似文献   

4.
按照教材上的装置和方法实验 ,不足之处是 :往往试管里固化硬结的酚醛树脂很难取出 ,即使加乙醇浸泡 ,也只能溶解软化表面部分树脂 ,效果不佳 .如采用下列改进方法 ,则快速方便 ,十分有效 .每组学生发给一根一端弯成直角平钩的玻璃棒 (制作方法 :在喷灯火焰上把玻璃棒一端烧软化 ,用坩埚钳夹住弯成直角钩即可 ) .学生实验时 ,按要求在试管里加入苯酚、甲醛溶液和浓盐酸 ,放在沸水浴中加热 .当试管里的混合物开始沸腾 ,即取下带长导管的橡皮塞 ,插入带直角平钩的玻璃棒至试管底部 .继续加热一会儿 ,从水浴中取出试管 ,可观察到有粉红色的缩合…  相似文献   

5.
苯溴代反应实验新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实验用品铁架台;铁夹(3);20mL注射器;30min×200mm试管;30min×90mm玻璃管(可用截断的内径为30mm的试管代替);100mL锥形瓶;与30mm×200mm试管相匹配的双孔胶塞;与30mm×90mm玻璃管相匹配的双孔胶塞和单孔胶塞;与100mL锥形瓶相匹配的双孔胶塞;T型玻璃管(内径为3mm);5段长约40mm胶皮管呐径均为3mm);胶皮管夹(3);图示中各种直玻璃管和直角玻璃管呐径均为3mm);内径为25mm、匝数为8的螺旋状细铁丝;苯;液澳;30mol·L-‘NaO…  相似文献   

6.
试管是我们做化学实验时最常用的实验仪器,因为它太普通了.所以我们常常忽视它,没有对它进行深入的研究,对它缺乏全面、深入的认识。笔者现对试管的种类和功能进行总结,对试管之间、试管与其他仪器之间的组合进行整理,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形成对试管的整体认识,帮助学生掌握有关试管的整体知识。提高实验能力。  相似文献   

7.
一、在氢气实验中发生的事故在做氢气的性质实验之前 ,必须检查氢气的纯度。方法是将一只小试管倒置于氢气发生器的导管口 ,收集氢气。估计集满后用手指堵住试管口 ,将试管移到火焰近处 ,轻轻地松开手指。这时如果发出尖锐的爆鸣声 ,就表明集得的气体不是纯净的氢气 ,还要继续检验。有的同学由于性急 ,把刚在火焰上点燃过气体的试管 ,立即套在氢气发生器的导管口上。因为试管内还残留着几近无色的余焰 ,遇到从发生器中导出的混和气体 ,便发生了爆炸事故。还有的同学 ,已经检查好氢气的纯度 ,认为可以做燃烧试验了。但是恰好这时锌粒即将反应…  相似文献   

8.
氢氧化亚铁制备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氢氧化亚铁制备实验是高中化学中一个难度极大的演示实验。按照课本中的作法 ,很难看到白色沉淀 ,往往直接看到绿色。致使教师在讲授时倍感牵强。在其它资料上也经常看到一些改进方法 ,措施亦多为降低溶液中的含氧量。但不是现象不明显 ,就是过程复杂 ,不方便演示。为了克服上述问题 ,我对实验做了如下改进。1 主要仪器、试剂普通试管 2支、试管夹、酒精灯、固体氢氧化钠、新配制的硫酸亚铁溶液、蒸馏水2 操作步骤2 .1 对比实验先用药匙取一粒氢氧化钠固体 ,送入试管底部 ,然后向试管中加入约 2毫升蒸馏水 ,加热试管 ,观察现象。2 .2 演…  相似文献   

9.
我们根据启普发生器原理,做了一个简单气体发生器的装置,取材容易.制作方便,效果良好,受到初中化学教师的欢迎.现简介于下:所用器材:铁架台(带铁夹)一个,大试管一根,长颈球形漏斗(或圆锥形漏斗)一个,二孔橡皮塞一个(配试管用),直角玻璃导管一根,直玻璃导管一根,橡皮管一根,带孔圆塞子一个(刚好能放入试管里),止流夹(或铁夹)一个.在安装发生器的时候,先把容器抹干净,然后把配有带孔塞子的球形玻璃漏斗放入试管里,漏斗下端离试管底部大约2毫米.接着,把直角玻璃导管紧插在二孔橡皮塞上.最后检查一下橡皮塞、气体导管等各连接处是否漏气,如果漏气,要在漏气地方涂上凡士林,否则,影响实验效果.这样,简单气体发生器便安装好了.操作时(以制取氢气为例),打开试管橡皮塞,把少许锌粒(或废干电池壳)放在试管中的带孔  相似文献   

10.
利用红磷在416℃可转化为白磷的性质,我们采取下述方法,制备白磷,它的优点是装置简单,随做随用。制备白磷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在大号硬质试管中放入少量的红磷,(红磷用量视所需制备的白磷量而定。)然后,在试管中充满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并用带有直角导管的单孔塞塞住试管口。在另一试管中注入少量水并通入二氧化碳使它饱和,继续通二氧化碳充满试管上部。  相似文献   

11.
题目 取两个粗细相差很小的试管,在大试管里装满水,把小试管底朝下放在大试管里.把这种装好的两个试管倒过来,会看到大试管里的水慢慢流出,同时小试管自动上升到大试管顶.解释这个现象.  相似文献   

12.
李于丹 《云南教育》2003,(11):27-28
一、氢气的性质1.初中化学55页检验氢气纯度,按教科书图3-12的方法收集氢气,试管里的水排不完,当把装满氢气的试管从水中取出,移近酒精灯火焰时,水会流下,有时如何操作不好,会使酒精灯火焰熄灭,另一方面氢气比空气轻,试管倾斜,试管里会逸出少量氢气,有时点不燃氢气。如图一所示。改进方法:经过多次实验证明,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氢气,试管口平行移近火焰点燃氢气,这时如果试管里有水,不会使酒精灯火熄火焰熄灭,试管里氢气容易点燃。如图二所示。2.初中课本208页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5g锌粒和约占试管容积13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与多少氧化铜…  相似文献   

13.
1 实验装置 2 操作方法与讨论( 1)取一支与大试管等长的无底小试管套入大试管 ,并将其插入广口瓶中。再向小试管中注入6mol/L硝酸 ,使酸液面低于管口约 0 .5cm处保持稳定为止。最后 ,一只手提起一根捆有铜丝的头发丝 ,将铜屑放入小试管一定深度 ,另一只手立即塞上橡皮塞 ,如图中①所示。( 2 )迅速提起小试管 ,使其下端略低于大试管酸液面 ,并用试管夹将其夹住搁在大试管口上。( 3)当反应进行到小试管内酸液面脱离铜屑时(如图中② ) ,仔细观察气体的颜色为无色 ,说明产生的气体确实是一氧化氮 ,而不是二氧化氮 ,据此可制取一氧化氮。…  相似文献   

14.
“二氧化碳是否在有水存在时才能与过氧化钠反应 ?”这个问题实验室里可通过以下实验加以验证说明 :图 11 按图 1装置 ,在干燥的试管Ⅲ中装入Na2 O2 后 ,在通入CO2 之前 ,应事先把弹簧夹K1和K2 夹好 ,目的是 :防止试管Ⅲ内的Na2 O2 和外界相通时发生吸潮现象。2 试管Ⅰ内的试剂X若为浓H2 SO4时 ,打开弹簧夹K1、K2 ,加热试管Ⅲ约 5分钟后 ,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插入试管Ⅱ的液面上 ,可观察到带火星的小木条不能剧烈地燃烧起来 ,而且Ⅲ内淡黄色粉末未发生变化。故可得化学结论 :过氧化钠与干燥CO2 不反应。3 试管Ⅰ内试剂若…  相似文献   

15.
李焱 《化学教与学》2013,(9):88-88,90
一、问题的提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P37通过两个实验探究了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作用。[实验2-5](1)在试管中加入5 mL5%的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木条是否复燃?(2)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1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教材这样叙述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5 %的H2 O2 溶液和 3滴洗涤剂 ,再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MnO2 粉末。观察反应现象。”我在实际操作中这样做的 :取一支试管 ,加入1~ 2ml 30 %H2 O2 ,用试管夹夹持 ,让学生观察有无气泡产生 ,用余烬木条验能否复燃。然后用药匙的小端取少许二氧化锰加入 ,迅速产生大量气泡、水汽 ,再用余烬木条靠近试管口可迅速复燃。待反应结束 ,可看到少量的二氧化锰仍在试管中。证明催化剂MnO2加快了H2 O2 的分解速率。注意 :由于反应剧烈 ,且反应放热 ,反…  相似文献   

17.
龚涛 《化学教学》2003,(5):7-7,3
1实验装置图 2实验用品 具支试管、小气球、橡胶管、夹子、细绳、医用注射器 稀硝酸、铜片、碳酸钠固体 3实验操作及现象 (1)向具支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将铜片和少量碳酸钠固体放入小气球中,排出气球中的空气并用细绳系好后套在试管上(如图1).  相似文献   

18.
一、人教版(化学第二册2003年6月第1版)实验实验:在3支试管里各加入6滴乙酸乙酯。向第一支试管里加蒸馏水5.5 mL;向第二支试管里加稀硫酸(1:5)0.5 mL、蒸馏水5 mL;向第三支试管里加入30%的氖氧化钠溶液0.5 mL、蒸馏水5 mL。振荡均匀后,把三支试管都放入70℃~80℃的水浴里加热。几分钟后,第三支试管里乙酸乙酯的气味消失了;第二支试管里还有一点儿乙酸乙酯的气味;第一支试管里乙酸乙酯的气味没有多大变化。  相似文献   

19.
一、实验用品试管两支(编号A、B)、红墨水、量筒、活性炭、棉线团2个。二、实验操作1.取少量的活性炭于A试管中。2.用量筒取20 mL(两次)的红墨水分别倒入A、B试管中,并振荡A试管。3.将棉线团(2个)分别塞入A、B试管底部。  相似文献   

20.
现行高中教材中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共热来制取甲烷。我们让学生按教材规定的物料比进行实验 ,出现了反应速率慢、产率低、试管易破裂等现象。那么如何既能提高产率 ,又能防止试管的破裂 ,这是我们研究的课题。为了综合“CH4的产率”和“试管破损情况”两个因素来评价实验结果的优劣 ,我们提出了“正交试验设计法”。首先教师向同学讲授正交试验设计法。在此基础上 ,我们进行了甲烷制取实验的最佳条件的选择1 实验指标的确定与学生讨论明确 ,应选定“CH4的产率”和“试管破裂情况”为指标 ,采用综合分析法来评价实验结果的优劣。(1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