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今年3月1日至14日,是我连续第三次采访全国“两会”。这一次与前两次都不同:前两次我是单纯采访政协会,而这一次,则是兼顾。重庆晨报4名采访全国“两会”的记者中,3名是文字记者。按照分工安排,我的同事赵君辉和谢夷,分别采访人代会和政协会。我呢,两边跑。  相似文献   

2.
魏艳 《青年记者》2010,(7):36-36
报道两会,每个记者都有不同的采访视角和关注重点,如何让自己的报道在众多新闻中脱颖而出,准备环节无疑是必不可少的。正所谓“不打无准备之仗”,特别是对于我这个第一次上会的“新兵”而言,准备工作越详尽,采访就底气更足些。  相似文献   

3.
报道两会,每个记者都有不同的采访视角和关注重点,如何让自己的报道在众多新闻中脱颖而出,准备环节无疑是必不可少的.正所谓"不打无准备之仗",特别是对于我这个第一次上会的"新兵"而言,准备工作越详尽,采访就底气更足些.  相似文献   

4.
一年一度的“两会”,是国家和民众高度关注的大事。作为上传国情,下达民意的“两会”记者,采访时的报道取向至关重要。但我在“两会”报道过程中,发现有些记者,在报道取向上有误,他们或根据个人所好来选择,或盲目“追星”,而不是去认真寻找新闻源或挖掘真正的新闻。  相似文献   

5.
如果不是《军事记》编辑部约稿.我真的不敢在这里谈什么初上“两会”的体会。记得“两会”前记部通知我上会时.心里的感觉是既兴奋,又担心。对于我这位记队伍的新手来说,能参加“两会”报道,不仅是领导的信任,更是一次锻炼和提高自己的机会。可我担心的是.自己常年从事基层部队采访,平时对时政报道了解甚少,第一次上会,写不出东西“砸了锅”咋办?  相似文献   

6.
三与一之间的互动第八届全国”两会”的代表和委员约有五千人。来两会采访的记者约有一千五六百人。二者之比为三比一。三与一之间的交往是频繁的。假如按一位记者一天采访六次计算,一千五百名记者一天要采访九千人次。这就是说,平均每位代表或委员每天要接受记者一两次采访。倘按会期15天计算,每人在会上要接受27次采访。可见,与会者同记者之间的互动是大会的一个重要侧面。我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在会上接受记者采访的  相似文献   

7.
“两会”上的香港记者周燕群,翟跃文采访今年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八届五次会议的记者里,有183名港澳台记者,约占记者总人数的十分之一强。其中来自31家新闻机构的香港记者139名,他们是“两会”搭起的新闻大舞台上一支活跃的力量。我们在采访的空隙...  相似文献   

8.
杨秀峰 《传媒》2016,(11):45-47
2016年3月3日全国两会开幕。佛山传媒集团一共派出26位记者进京采访,包括《佛山日报》、佛山电视台、佛山广播电台三家媒体,这是集团连续十年报道全国两会,也是报道全国两会人员规模最大的一次。其中《佛山日报》派出了7名文字记者和1名摄影记者,新媒体也有虚拟记者“全记者”,并以“全记者跑两会”来创新媒体融合产品,推出了一系列全国两会新媒体产品。全国两会期间,《佛山日报》全媒体融合的产品收获了1300万+的阅读点击量。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一年一度的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会议都会有一场新闻大战,今年"两会"新闻大战中又多了一个新的"方面军",即网络媒体记者。网络媒体加人"两会"报道,也提出了网络如何报道"两会"的新课题。比较各网络媒体的报道,总结今年的经验对于今后网络新闻的发展也许不无好处。"两会"会场增添新角色 新媒体的兴起常常引起新闻记者报道工具的变化,网络媒体参与"两会"报道使我们的记者队伍,除了背采访包、拿采访本的文字记者,带录音机、扛摄像机的电台、电视台记者之外,又多了一些提着电脑采访的网络记者。 网络媒体记者以其有别于传统媒体记者…  相似文献   

10.
建国伊始,我在新华社华北总分社当记者,要是采访农村,跑山西去河北较多。1 953年之夏,完成新中国诞生后建筑的第一座大型水库—官厅水库工程的报道任务后,从华北总分社调到北京分社,也从农村记者改行,当上了文艺记者。  相似文献   

11.
今年报名采访全国"两会"的新闻记者有3000人以上,是历届报名采访"两会"记者人数最多的一次. 今年有7家网络媒体获得了采访"两会"的"通行证",是历届"两会"最多的一次.  相似文献   

12.
参加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八届一次会议采访的中外记者达1400多名,为历次“两会”之最。今年“两会”之所以如此吸引记者,不仅在于是一次换届的会,还在于这是党的十四大之后召开的第一次“两会”,为举国上下所关注。加之,这次会议举办“新闻报道奖”,也吊起了记者们的胃口。因此,“两会”对新闻记者们来说是一次“全国写稿锦标赛”,而为了成为参赛的佼佼者,各路记者竞相亮出奇招、绝招,展开激烈的“新闻大战”。“两会”期间,无论是在人民大会堂,新闻中心,还是代表、委员住所,随处可见记者们步履匆匆采访的身影。如某位记者物色到一位采访对象,刚进行采访就有同行围拢过来。还常出现这样的场面:七八个话筒同时伸到某个被采访者面前,照相机快门声响成一片。各省、市代表团的随团记者也不甘示弱,充  相似文献   

13.
从2001年到2006年,笔者曾5次赴京采访一年一度的全国人大会议;从2000年到2007年,笔者连续8年参加海南省“两会”报道。笔者的切身体会是,“两会”报道是个富矿——值得所有时政记者们深挖的新闻富矿。  相似文献   

14.
第一次从"幕后"到"台前"的采访经历——一名文字记者的全媒体实践今年两会期间,新华社再度与广东卫视联手,重磅推出对各部委掌门人的"权威访谈"节目。我作为新华社联系民政部的文字跑口记者,首次接到做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  相似文献   

15.
巡回采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巡回采访,这种采访方式,现在已不大采用了;与一些年轻的同志谈起,都不了解是怎么回事.可是在我刚做记者的时候,开头几次采访,恰巧都是巡回采访.现在各新闻单位的记者,一般都按报道的内容,有固定的分工.如工业记者,农业记者,财经记者,文教记者,政治记者,等等.有些大的新闻单位,记者分工就更细一些,如文教记者中,又有教育记者、科学记者、文艺记者、体育记者.记者各有一个摊子,各有固定的采访对象和联系单位.如按记者的活动方式分,则有常驻记者,蹲点记者,机动记者……,活动的范围和采访的内容,一般也是指定了的.巡回采访则不同,出去跑一次,周游几个地方,巡回观察一番.没有具体采访范围,工农商学兵,党政军民学,都要看看;也没有具体的报道要求,一切由自己瞧着办.  相似文献   

16.
工作两年半,我第一次得到了参与两会报道的机会,被分在政协组,以一名“小白”记者的身份在十余天时间内完成了两会报道。●拒绝全面,因为那是不现实的距离春节还有两个礼拜时,我得知自己要上两会的消息。大年初六,我第一次打开了委员名单,3000多名委员,我对好多人都一无所知。我当时有一个很天真的想法,为每一个委员做“照片+基本新闻+提问设计”,但是做了不到30名委员的时候,我就崩溃了。我意识到,准备全部委员资料既没必要也不现实,但一定要准备重点委员的资料。否则,记者在现场完全抓瞎,  相似文献   

17.
每年3月,中国的“两会”都吸引了世人的目光。2003年的“两会”以其不同寻常的意义尤为世人瞩目,因为这是中共十六大后的第一次“两会”,又是一次换届的大会。作为党中央的机关报,《人民日报》这次“两会”报道搞得有声有色,受到广泛好评。近日,《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两会”报道领导小组组长江绍高应本刊记者之约,就《人民日报》今年“两会”报道回答了本刊记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梁延 《中国广播》2005,(5):21-22
参加今年的全国“两会”报道,我是第一次,而且是单枪匹马。  相似文献   

19.
两会不仅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齐聚一堂共商国是的舞台,更是各路记者各显神通的平台.有位记者笑言,单看记者的眼神就能辨别此人上会年头的长短:那些在大会堂和各驻地四处好奇张望,一见某位"脸熟"的代表委员便上去凑热闹的,多半是新手;而跑过多年的"老两会",往往目标明确,眼神坚定,直奔某地某人而去.作为第一次上会的新手,我也多半属于前一种情况.而此次上会我的一个任务是跟着其他记者跑两会,作为旁观者看他们怎样报道两会.  相似文献   

20.
今年的“两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确立后的一次重大会议,因而倍受各界人士关注。 据“两会”新闻中心负责人介绍,今年参加“两会”报道的中外记者共计1511人,其中1120人为国内记者,32名台湾记者和128名港澳记者来自台港澳50家新闻机构,还有分属于115家新闻单位的231名外国记者。 如此之多的记者集中采访这一重大会议,使新闻大战激烈、紧张。报道要出新、出彩,不仅要有与众不同的特色,更要对自身以往的报道方式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