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是在“神话是关于神界的故事”的基础上,对希腊神话和中国神话的故事系列作了比较、分析,认为二者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形象的系列化与单一性、故事的情节化与概括性两方面.  相似文献   

2.
古希腊神话拥有的魅力并不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逝。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希腊神话中神与人类一样拥有七情六欲,可以犯各种各样的错误,甚至在有时人也可以在某些领域超越神,这种人本意识的体现是其他神话所无法比拟的。在本文中,我们就希腊神话中人性意识的一个方面,即希腊神话中女性意识的觉醒体现展开讨论并以《美狄亚》为例。美狄亚悲剧命运的形成,及其后来的觉醒和抗争都有着别样的象征意义,这一切也使得这个复仇女神形象更具魅力,引人思考。  相似文献   

3.
希腊开辟神话有关太古时期的天地观念与中国神话相似;中希神话中人的诞生都经历了一个原始血婚时期;都存在对动物的崇拜——图腾崇拜,并以主神为中心形成了一个神的统治集团。但希腊神话构成了一个以宙斯为中心的神话系统,而中国神话的重要神缺乏婚配和子嗣的亲缘关系,形象创造一般呈兀自分散状态;中希神话还有“感生”与“感性”之别;中希开辟神话中神的形象的发展和演变,是与社会的发展、变革同步的,人们的目光逐步由神转向人、由自然转向社会、由神灵转向人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相似文献   

4.
男性文本中女性常常被异化为“天使”与“妖妇”两个极端。在中国,女人祸水论是妖妇形象产生的心理基础。蝴蝶、猫、狐狸是妖女形象常见的几种喻体。动物比拟是为了表明女人所具有的恶魔力量植根于女人的天性。但在施济美等女作家的文本中,男性意义世界中的“妖妇”,却是一个善良的“天使”。戏拟手法既拆解了男性眼光中的女性神话,又消解了男性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5.
英国小说家萨克雷创作的现实主义批判小说《名利场》中再现了诸多希腊神话的内容,作者将希腊神话中的“潘多拉的盒子”意象融入到小说创作中。文章利用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对小说人物利蓓加进行解读,得知利蓓加就是潘多拉这一意象原型的移入和置换,萨克雷的文学创作让后人们得以领略希腊神话的意义,并通过塑造正面形象让世人对未来抱有美好希望。  相似文献   

6.
女性美是自然赋予女性的一种本质属性,也是男性政治赋予女性的一种社会属性。女性美作为希腊神话中女性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凝聚着古希腊社会中男性政治复杂的审美观念与审美诉求,表现了神话对这一时期女性品质与价值的文化自信。深入挖掘神话中女性美的文化内涵,揭示神话中女性美的政治意蕴,是我们正确解读神话中众多女性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神话在认知的意义上是恩斯特.卡希尔所谓的"神话思维"。作为前逻辑性的心智特点与运思方式,它开始于心理学的"注意",经由语言学的"命名",最终形成神话意象。希腊神话正是以这种方式表现出它的审美意识,在它那里美和艺术是两回事,美与爱的欲望纠结在一起,美常被规定为一种容颜和体貌的迷人魅力。从诸神的个体之美到盛装在魔盒里的"美丽",美正在希腊神话中超越个别性孕育其概括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我国古代神话和希腊神话相比,由此论证了我国古代神话所具有的欣赏美、刨造美等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9.
希腊神话塑造了众多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大体可以分成三类:受歧视的女性、被赞美的女性以及独立、自我的女性,这既反映了古希腊时代女性的生存状况,也充分体现了不同历史时代女性的追求与命运,特别是第三类女性形象对当今女性的独立与解放也进行了象征性的揭示,体现了希腊神话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历来被视为东西方文化精神特质的代表。文章从神话的来源、本质、思想观念、神的形象塑造等几个向度对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进行比较,试图找出它们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11.
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都产生于人类的初始阶段,反映了早期人类生活和认识的过程,所以具有相同点:但又因两国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演进不同,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又有许多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2.
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都产生于人类的初始阶段,反映了早期人类生活和认识的过程,所以具有相同点:但又因两国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演进不同,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又有许多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3.
想象性与写实性以及它们奇妙的结合,是希腊神话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审美特征。想象性表现为一切自然力和人间的一切事物都有相应的神掌控,人间具有超强本领的人也是神,并且这些又构成了一个严密有序的神世界。写实性表现为,反映了人类的起源和从原始社会进化发展到文明时代的历史进程,保留了原始社会的风貌,叙事性极强。二者的关系是,想象是手段、形式,写实是实质、内容。希腊神话的这一审美特征深刻广泛地影响着欧美后代的文化和文学艺术,是后代文学艺术的重要源头。希腊神话发育非常充分,这些审美特征更突出;中国神话发育极不充分,其审美特征严重依附于政治伦理道德,显示出两个民族历史文化的发展和背景的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中国和古希腊神话中的造人故事有很多的相同之处, 但两者之间的差异也是明显的。通过对中、希神话中的造人神祗的性别、形象、故事情节、造人材料和等级观念五个方面逐一比较分析, 力图从一个新的视角去揭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及其根源。  相似文献   

15.
神话是人类童年时期的照片,是孩子的诗,少女的梦,世界上每个古老的国家和民族,都有其独特、宏伟的神话,中国也不例外,但由于地理条件、历史的原因等,中国神话呈现零星片断的状况,而且由于过早地历史化、哲学化,使中国神话又散亡了许多,因而中国被认为是“没有神话的国家”。其实尽管中国神话不能和希腊神话媲美,但中国神话也很瑰丽、丰富多彩,自有她的独特之处。本文试图从不同角度浅析中国神话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神话是人类童年的文学。本文从劳动的回音、对大自然的初期认识、对后世文化的影响三方面阐述了中国、希腊古代神话的相同相似之处,从人神关系、对待人与非人的力量、神话所反映的社会关系、神话的系统性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希腊古代神话的差异,并从地理原因的角度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意在从文化学的角度分析中国、希腊文学发端之差异。  相似文献   

17.
欧洲的艺复兴运动将古希腊罗马化重新发掘出来并加以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传播,作为希膜罗马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希腊马神话对欧洲学产和了深远的影响,英车学作为欧洲学的代表之一,和有着渊源关系的美国学都深深打上了希腊罗马神话的印记,要深刻理解和领会英美学,以便更深刻地了解英语语言和化就应当了解希腊罗马神话。  相似文献   

18.
卢燕华  冯娟 《海外英语》2012,(7):282-284
作为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渊源,希腊神话对于西方价值体系的建立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该文从文化源头对西方文明的核心价值观"个人主义"进行解读,指出希腊神话已出现"个人主义"的萌芽,并主要表现在蔑视权威,崇尚意志自由和个性自由发展及以个人为本位等三个方面。文章还讨论了与"个人主义"相关的典型西方行为模式,指出大学英语教学中有必要让学生了解"个人主义"的神话渊源,这样才能更深刻理解西方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从而有效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9.
刘智强 《安康学院学报》2010,22(3):77-79,101
西方文明的摇篮是古希腊文化。古希腊有关音乐的神话很多,在苏梅尔、巴比尔、埃及等古老地区发现的遗迹中有许多反映艺术繁荣、音乐昌盛的神话典故。不能说这些神话是无意义的无稽之谈。它至少可以说明古希腊人的音乐观是高尚而精深的,把音乐与大自然紧密地连在一起,把音乐与宗教,与人的意志——真善美连在了一起。古希腊音乐是以诗与乐,或诗、乐、舞三位一体为主的音乐艺术。其中,诗的地位在乐之上。罗马教皇——格里戈利一世,以非凡的组织才能重整各地宗教礼仪和机构,使罗马成为中世纪教会的中心,他主持制定的圣咏(Gregorian Chant)成为中世纪音乐中一部经典性文献。格里戈利圣咏深深地扎根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是宗教音乐的珍品。  相似文献   

20.
在希腊神话传说中 ,存在着大量的对抗因素 ,文章试图以神为中心而对几种比较显著的对抗因素进行分析 ,以求窥得古希腊社会矛盾之一斑 ,并从其中人物的“渎神”行为对较早的无神论者的叛逆精神形成一定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