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生对数学证明题历来比较发憷,不知如何下手.但命题时,一般都不挑那种只有一条路可走的题,而且还会设置适当的台阶,把问题的难度降低.本文挑选2003年数学一的两个题(第五题、第八题)作为例证,列举多种证法,以期开阔考生的思路.事实上,若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便有希望摸索出证明题目的路径.应该指出的是第五题的几种证明中有的便是来自对试卷的总结.  相似文献   

2.
今年我省高考(黑龙江省——编者注)语文第二题得分,根据抽阅试卷统计是11.9,及格率只有27%。是全部试题中得分率最低的。第三题文言文阅读,平均得分18.5,及格率接近80%,两者比较,相差悬殊。从试卷看,考生语体文阅读能力有如下几个明显问题: 1.识字辨词能力差,常用词语掌握得不扎实。以“萧”当“肃”,“迎”“应”不分,不知“惘然”“世故”等词语意思的,大有人在。 2.理解能力低,不能正确把握文章中心要旨和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把“鄙夷”解作“羡慕”、“嫉妒”,释“敝屣”为“渴望”、“追求”,说“掉臂”是“肢体不全”、“振臂呼喊”等谬误,表明有近三分之一的考生根本没读懂茅盾先生的那  相似文献   

3.
总览一九八九年上海市中等学校考试试卷,从总体来说是基础、能力、智力融为一体的综合训练。试卷具备三个特点:其一,知识覆盖面广。其二,阅读量大。其三,题目灵活。因而考卷有一定难度,诚然考生在答卷时,不免会产生失误的情况。下面就今年中考试卷,谈谈其“典型失误”的概况。所谓失误,也就是疏忽或水平不高造成差错,细析试卷不外乎这两种情况。首先谈谈基础知识题上的典型失误。试卷基础知识部分第2题,根据拼音(bài)写汉字。实为容易,可说基础之基础,可不少考生将“拜”字写成“拜”或“败”,写了错字与别字。造成形似,音同之错误。基础知识部分第4题,写出“马”字的笔画。如此简单的题目,有些考生还会写成4面、5画至6画。连“?、?”这两种为一画的连  相似文献   

4.
张奠宙  赵小平 《数学教学》2011,(10):50-F0004
近读罗增儒先生的长文,从高考改革的角度批判应试教育,并对“不良书商”和“骗人猜题”大加挞伐.文中提到:“2011年的陕西数学高考试卷中,解析几何题的位置从上年的第24题提前到第21题,导致考生发生困难,成绩下降”.有些舆论责怪试卷不稳定,甚至风传教育部领导批评陕西卷云云.  相似文献   

5.
笔者参加了一九八三中专招生语文评卷工作.评港过程中发现试卷第五题中第2题考生答案与标准答案出入很大,尤其是初中考生,四个句子完全符合标准答案的没有发现一个.试题题目是“分辨下列各句句式”,第一句是“时人莫之许也”,标准答案是“宾语前置”,考生答案有“陈述句”、“倒  相似文献   

6.
据新浪网报道,高考语文主观题赋分一直存在“不明确”的问题,例如文言文翻译,在阅卷中有关键词翻译正确给分、翻译错误扣分的要求,而试卷题干中却没有明确考生必须把哪个关键词翻译正确。如2008年全国卷I第11题题干表述为“把第1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题中谁是关键词?面对这种情况,考生常常是猜,或根本没有关键词的意识,或者考生认为甲词是关键词,  相似文献   

7.
读题与审题     
分析近两年来中考考生的物理试卷,从中发现了两个问题:一是大部分考生读题能力差,甚至读不懂题,不善于从题干中收集信息;二是考生审题不清,不知从何处下手,常常用错公式、定律。为什么考生做了大量的习题,却在遇到内容新颖一点的问题时,连题都读不懂呢?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对2015年河南省英语中招试卷中的客观题部分的性别进行公平性分析。研究问题:(1)该试卷是否存在对某一性别更有利的题项;(2)该试卷中5个语篇是否存在对男性考生,或女性考生更有利的语篇。研究发现:(1)该试卷中的第22题和第45题对女考生不利;(2)该试卷中5个语篇没有对某一性别考生存在明显有利或不利。结果表明,该试卷在性别层面存在些许不公平的题项,但总体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2007高考文科试卷选择题第11题,是一道以等比数列为载体,考查学生运用相关知识求最值的问题.在全市所有的考生中,能够正确解答这道题的考生不多.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学生"双基"不牢,缺乏综合、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仿写四要诀     
高考语试卷第六大题往往是为考生提供一个特定的情境、条件借以考查学生语言表达水平的,故而我们习惯上称之为“情景题”;该题富于变化,年年翻新,因此又被人们戏称为“高考命题的试验田”。在常见的  相似文献   

11.
今年高考语文试卷中出现的一些熟悉的内容,也许会让部分省市的考生感到意外甚至惊奇,因为,在以往考生所能接触到的高考试卷中,除了名篇名句默写题和文言文阅读题会出现一些课文上的语句,其他题目几乎是跟课文句子“绝缘”。而今年,一些课文的内容竟直接出现在了作文题和语言表达题中。概括起来说,今年高考命题者对课文内容在高考试卷中的处理有以下特点:一、选用教材内容仿写句式例1请在“家园”和“思念”中任选一个词,仿照下面示例的形式写三个句子。要求每个句子都采用比喻和比拟两种修辞手法,三个句子的内容有内在联系。(全国卷II第20…  相似文献   

12.
日语卷     
1998年高考的日语试卷第一次引入写作题型,而且分值高达25分,占到整个试卷权重的17%左右,是日语试卷题型的一次较大调整。根据1998年高考统计数据显示,最后一道“书面表达题”与其它题型相比,得分比例是比较低的。下面针对考生在该题型中出错最多的几个方面加以分析,并对考生的备考和中学的教学提出一些建议。在1998年的“书面表达”题中主要暴露了以下问题:1.作文格式不正确,日文书写不规范该题目的“注意事项”第2条中明确要求:“…从作文纸上所标的第一行写起”,作文纸上所标的“第一行”  相似文献   

13.
今年高考历史试卷第49题是就美国独立战争和拉美独立革命设计的一道问答题,跨度不大,切口不深,命题情境凭借课本,提问表述平直,能力考查集中于概括、分析、综合等基本能力方面,难怪考生面对该题感觉“平淡无奇”,自信答好不成问题.但评卷的事实告诉我们,预想与实际相差甚远.该题考生失分比较严重,江苏考生一般得分都在5~6分,批阅7万份试卷未见一例满分.该题考生失分的原因何在?是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似乎没有道理,因为美国独立战争和拉美独立革命是中学教学的重点,其背景和爆发、经过大多数考生都是“耳熟能详”;是考生学科能力下降,也不是,因为评卷中发现考生的审题、分析、概括、综合等能力比以往都有较大提高.原因到底何在?经过研究,我们发现问题主要出在如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古代汉语》在汉语言文字专业自考科目中相对来说是比较难考的一门。笔者分析了最近两次的《古代汉语》自考试卷,发现作为基础的、最容易得分的第三大题“释词题”,多数考生得分很低。究其原因,是不了解自考测试重点所致。如果考生在这个题的复习上能抓住重点.有针对性的复习.是不难拿到满分15分(2003年1月卷)或10分(2003年10月卷)的。下面,本文就着重对2003年1月和10月的两次自考试卷的“释词题”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5.
《招生考试通讯》2013,(3):I0008-I0012
一、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二、试卷结构全卷分为第1卷和第11卷两部分。第1卷为12个选择题,全部为必考内容;第¨卷为非选择题,分为必考和选考两部分。必考部分由4个填空题和5个解答题组成:选考部分由选修系列4的“几何证明选讲”、“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各命制1个解答题.考生从3个题中任选1题作答,若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给分。  相似文献   

16.
刘帅 《成才之路》2011,(21):91-I0020
在汉语文高考试卷中,作文分数占卷面总分的三分之一,是占分最多的题,同时也是考生失分最多的一道题。作为考察藏区学生汉语文综合水平的作文题,是衡量学生汉语文素养和审美情操的重要秤杆。但对于藏区学生来说,在汉语文“听、说、读、写”四个环节中,连“听”和“读”都有一定的障碍,更何况是难度最高的“写”。因此,如何根据实际情况提高考生的作文水平,是每位汉语文老师应该深深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恢复对“文学常识”考点考查的第二年,为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把握命题的走势,提高备考的实效,现对17套高考语文试卷中的“文学常识”题作如下透视:一、考查情况扫描今年17套高考语文试卷中有7套试卷对“文学常识”考点设题进行了考查,考查的模式有以下三种:1.单独设题考查  相似文献   

18.
今年高考语文成绩普遍偏低,以我县为例,平均成绩比去年低近十分,及格率仅百分之十几。为什么低呢?究其原因,就是广大考生不适应今年高考语文试卷命题的若干特点。这些特点中最主要的就是整个试卷侧重于考查学生的读写能力,特别是阅读能力。除了“阅读”部分是不折不扣地考查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外,第一部分“语文知识及运用”的几个小题也多半要靠学生通过“读”去理解。如第一题要求理顺一段思路不清  相似文献   

19.
“短文理解”通常是中考英语听力测试部分的最后一个题型,也是令学生感到困难的一个题型。我们通过阅卷及对学生的调查发现,考生在做“听力测试”题,这一题型丢分最多。不过,通过对考生所做试卷的总结和分析,便会发现在做短文理解”题时,只要考生具有良好的语音基础知识,掌握一些解题技巧,并将技与实践巧妙地结合起来,那么,“听力测试”题的得分率便会提高。具体来说,要想好“短文理解”题,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一、掌握好语音基础知识在做“短文理解”题时,由于考生所听到的是一连串的句子,有的地方可能会糊不清;又由于播放出来的录音材料…  相似文献   

20.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文、理)散学试卷是两套计算量较大的高考试卷,考生普遍反映今年的高考试题相对于2006年的高考试题难一些,与2003年的高考试题难度差不多,其实质是第1~9题、第11~13题、第16~18题较易,第20题的第二问和第21题(理科的第二、三问和文科的第二问)较难,大部分考生都未做.考生得分拉开差距的是第19题、第20题的第二问和第21题(理科的第二、三问和文科的第二问).2007年高考湖南卷数学试题增加了填空题的分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